男子消化道反复大出血 湘雅常德医院用小肠镜揪出元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2021-02-25 10:00:3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5日讯(通讯员 唐俊雅)近日,51岁的卓先生却因反复便血、严重贫血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未见好转,于2月6日转入湘雅常德医院消化内科。入院时血红蛋白仅49g/l,几乎丢失了全身三分之二的血液,病情危重。

入院后,湘雅常德医院消化内科医护团队立即予以吸氧、心电监护、输血、止血、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抢救治疗,同时积极完善检查,查找出血原因。然而,患者胃镜检查仅提示普通胃炎,结肠镜检查可见肠腔内大量血迹,内痔,未见明显出血灶。

经治疗出血停止2日,2月8日,卓先生再发便血,出血量达800ml,经过积极抢救后,出血停止,但其出血原因仍是谜团。消化内科主任张桂英教授及消化内科医护团队组织了全科疑难病例讨论,张桂英教授在仔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格检查,综合分析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后指出,患者为阵发性、无痛性大量出血,需考虑血管性病变出血,如血管畸形、杜氏溃疡、小肠间质瘤或平滑肌瘤等,若再发生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再次复查胃肠镜,必要时行小肠镜检查。同时邀请普外科、介入科、麻醉科等学科会诊。

因患者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系介入检查治疗禁忌症,麻醉风险也极大,外科手术亦无法作为首选。张桂英教授指出,患者现为消化道大出血,随时可危及生命,本着最有利于患者原则,不能因为患者支气管哮喘病史停止进一步检查及治疗,需排除困难,做好充分应对措施后积极查找病因。

2月10日,正是除夕的前一天,卓先生再发消化道出血,解暗红色血便500ml。在张桂英主任的指导下,立即行急诊内镜检查,胃及结肠镜检查结果与第一次并无不同。张桂英教授根据血便的量及颜色,考虑空肠部位病变出血可能性大,果断决策,宜实施经口小肠镜检查。

在做好充分抢救准备的情况下,消化内科曾小明副主任医师及科室医护团队在麻醉科团队默契配合下,全麻下为患者实施了经口小肠镜检查,进镜不到半小时,一个鸽子蛋大小的圆形肿物映入医生眼帘,肿物表面可见溃疡。大家悬着的心放下大半,出血元凶原来就是空肠间质瘤惹的祸。立即联系普外科转科,当天下午,患者行急诊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标本证实为良性空肠间质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再发生消化道出血,于2月19日康复出院。

据张桂英教授介绍,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小肠间质瘤是起源于小肠间叶组织的肿瘤,发病率较低;症状主要与肿瘤的大小、部位、肿瘤与胃肠壁的关系及肿瘤的良恶性有关。肿瘤较小者常无症状,若较大者,则可引起各种症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中上消化道出血,其次为腹部疼痛不适、包块、恶心呕吐等梗阻症状等,由于其发病隐匿、位置较深、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单一的影像学检查往往不能确诊,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小肠镜是一种用于检查和诊断病因不明的慢性消化道出血及各种小肠病变的重要手段,湘雅常德医院消化内科已开展百余台次小肠镜检查治疗,为多名不明原因小肠出血、小肠病变及小肠异物患者明确诊断和(或)实施治疗。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