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波
近几个月,办公楼整体搬迁成了院里的热门话题,最近办公楼大厅里更是挂上了新办公楼的竞赛方案,告别老办公楼竟然进入了倒计时。在兴奋、期盼和憧憬之余,我的心里不时涌上一种惘然、失落和不舍的情绪。
是啊,院办公楼自1960年落成,不知不觉已走过50多个春秋了。这座端庄质朴的清水红砖外墙的楼房,曾经那样高大宏伟,气势赫然,现在与周边众多的高楼大厦相比,显得那样的简朴;楼前停放着密密麻麻轿车的坪院,曾经宽敞气派的楼前明堂大操场显得如此拥挤狭小;院子里几棵香樟树浓重而静寂的树影,曾经是父辈们亲手栽下的小树苗,竟然透发出沧桑的气息。一些儿时的记忆和从父辈那里听到的关于办公楼那些久远的事情,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
爸爸妈妈都是我院的老建筑师,他们俩于1953年初与其他8人一起来到了设计院,守着绘图板一干就是一辈子。妈妈于1995年离开设计岗位,爸爸也工作了47年,最终在这栋楼里拿到退休证,才依依告别守候了一辈子的绘图板。跟着他们,我生在设计院、长在设计院,儿时在这栋楼里嬉戏玩耍、做过作业,看父辈们在楼前操坪里集合、做操、打球、拔河……耳濡目染,听到和看到最多的,工作和生活最久就算是以这大楼为中心的设计院了。
办公楼的建设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办公楼于1959年由当时的主管单位湖南省基本建设局立项兴建,是由本院(当时院名为省基建局设计院)设计的。1959年1月开始设计至1960年6月施工图设计基本结束。1960年12月建成,办公大楼建设时由省基建局孟起局长挂帅,参加建设的领导有当时的院长王振书、总工程师曾子泉、主任工程师周述之、还有室主任刘玉庭、于均祥、刘宏庆等老前辈,我爸爸杨正明有幸担任此项目的设总、妈妈也参加了设计,其他各专业设计师有:宋介三、伏邵超、刘仲奇、吴声浴、尹维先、杨献林、黄友文、彭建文等前辈。
听爸爸说,办公楼的设计风格略带苏式。当时办公楼内部装修虽然很简单,但高大气派的楼房层高,厚重的清水红砖外墙,宽敞的木窗楼梯,少见大气的南面外走廊(当时采纳了湖南省基建局孟起局长的建议),还有原设计的圆拱型水泥屋顶,但因为正赶上1960年全国过“苦日子”,为了节约资金,加快工程进度,所以将原来办公楼的圆拱型水泥屋顶改成了木架斜屋顶,加上当时办公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将两层楼通盘打造成的高顶门厅,当时还设计了门厅美丽的顶部图案和灯饰,充分展示了院办公楼的典雅、端庄、大气。
办公楼于1960年5月13日获得《建筑许可执照》,建筑面积为6800平方米(底层面积1189平方米),房屋为1栋5层123间的混合结构,当时工程造价为40万元。1960年由省建第六工程公司进行施工,施工进度非常快,只建了几个月时间,同年办公楼便竣工了。1961年1月,当时的湖南省基建局设计院从使用了7年的识字岭人民路166号的“马蹄型”办公楼,迁入到人民路65号现在使用的新建办公大楼,开始了它作为湖南建筑业主力军的光辉历程。而我们这座办公楼已登上了长沙市近现代历史文化建筑名录。
新办公楼建成后,院的晒图室在地下室,勘察队在一楼,规划设计室在二楼,三楼是省基建局的办公室、人事处、政治处、财务处、施工处、城建处,设计室在四楼、其他还有人事保卫科、办公室、计划统计科,五楼是大礼堂。1962年初,院职工就达到了360多人。当时办公楼门前有一个大操坪,面临人民路,路边有许多树,楼的后面有大片的桔园和梨树,里面只有少许“南下干部”居住的平房,办公楼周边没有大房子,显得很是威武。办公楼盖成后,员工在办公楼前种下了许多小树,包括现在楼前的两棵大樟树,楼前小花园和旁边的一排大树。当时直至许多年后办公楼的环境依旧非常优美。
艰苦的工作
当时设计师绘图的方式很气派也很传统,大大的绘图板斜放在桌子上,上面挂着我院发明的,能上、下移动的“一字尺”,它以平行四边形原理用琴线和小滑轮连接(刚开始没有滑轮用自行车链条一个齿轮),桌上摆放着三角板和许多B1或H、2H的铅笔,还有一些比例尺、曲线板、不锈钢刀片、圆规、橡皮擦、裁纸刀、“鸭嘴笔”(笔尖象鸭嘴)、水彩笔等等。方案“草图”是在又薄又软的半透明的“烤贝纸”上手绘,那些徒手画的效果图和水彩渲染也是生动逼真。初设或施工图则是用“鸭嘴笔”在现在喷图的硫酸纸上直接画。碰到画大图时上部分够不着,他们会用像小板凳的木架子垫高踩着画。那时候爸爸妈妈画图用“鸭嘴笔”,用小笔尖将墨水滴在“鸭嘴”的中间,多了少了都不行。画的时候粗、细、转弯、接口、选笔和用笔都很有讲究,一旦有失误他们就会用双面刀片在图纸上刮,传出很有节奏的“刷刷刷刷”声,然后用橡皮擦,最后用大拇指的指甲盖摩擦压平,保持再画时不浸开不露痕迹,这样图纸才漂亮。那时画图可真是个体力活,直到有了上“进口”墨水的德国红环“针管笔”后,画图才方便了不少。当时绘图还用“进口”的写字模板,字体规范、工整、漂亮,画大样图则细致、生动、形象,那时业内业外人士公认,省院的图就是不一样,不看图签就知道是省院的图纸。当时的设计院,几乎天天晚上都要加班,大家都非常努力,非常敬业。
那时夏天在办公室画图,没有空调,还不能吹电风扇,否则图纸就会飘起来,所以设计师们在酷夏,都像苦力哈哈样在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不时拭擦额头、手臂和手心里的汗,避免汗液滴下来将图纸弄坏。冬天画图笔拿不稳,每个房间有带暖气管的铁烤火炉,早来的员工必定是先生火、搞卫生。生火、留火都是有诀窍的,属技术活,新来的年轻人都要学着生火,铁炉子上还要放一个水壶,为了蒸汽加湿避免房间干燥。办公楼外走廊则摆放了许多煤球。遇到现场设计,有时需要挑着行李,带着图版去现场设计,经常自己跑尺,下塘洗澡,自己做饭。早上煮一次饭,中午、晚上自己炒一碗蛋炒饭就对付了,工作条件非常艰苦。
写于2013年11月
(未完待续)
杨波,曾任院工会副主席、党委办主任、技术管理部部长、质量信息部部长等,现退休返聘至院党群工作部工作。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