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县”之黄金茶原产地保靖:一两黄金一两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2018-08-28 15:58:56

文/王珊

(主图:俯瞰保靖黄金茶园)

十年前,茶园面积不过0.8万亩;十年后,茶园面积翻了十倍,其品种被引种到吉首、花垣、龙山、永顺乃至郴州、益阳、永州等全省多个地区;

十年前,还在茶界名不见经传;十年后,这里产出的茗茶以“一两黄金一两茶”家喻户晓,被茶学专家刘仲华教授称作“中国最好的绿茶”。

这,便是保靖—一方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湘西秘境,一个写就了黄金茶传奇的生态之乡。

盛夏时节,我们来到保靖,探寻这个湖南茶叶十强县崛起的秘密。

黄金村里有“黄金”

从县城驱车,向东南90公里,便来到了黄金茶发源地葫芦镇黄金村。只见漫山的茶树层层叠叠,铺满房前屋后——

好一个茶的世界!

村里的妇女专干石英超告诉我们,村里家家户户种茶,茶园面积共2.2万,人均6.7亩。以黄金村为中心,沿河两岸傍山分布着7大古茶园,茶园里2057株古茶树坚韧挺拔,其中最老的“茶树王”已有412岁。2010年,古茶园被批准为湖南省第九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让保靖黄金茶被誉为“可以喝的文物”。

412岁的保靖黄金茶“茶树王” 谢望东摄

在石英超的带领下,我们沿小道登上茶山,不到山腰,就见到了传说中的“茶树王”。这棵“茶树王”一人多高,树干挺拔,枝繁叶茂。它的根须,深深扎入这片历经沧海桑田的土地;它的年轮,刻画着黄金茶千百年的沉浮。

“我们市场上常见的黄金茶1号就是这颗茶树王的子孙。”石英超很是自豪:“茶树王上的茶叶,一年只采摘一次,一次只1、2两,但价格很高。”2011年,在湖南长沙举办的“保靖黄金茶品鉴拍卖会”上,这颗茶树王产出的1.8两黄金茶卖出了9.8万元的高价,再现了“一两黄金一两茶”的传奇。如今,就是茶树王的子孙们,也表现不俗,清明左右的春茶在市场上价值千元,供不应求。

我们不禁好奇:黄金茶的身价为何如此之高?

保靖县茶叶办主任石泽恩告诉我们,这要从保靖特殊的自然环境和黄金茶的独特品质说起。

保靖地处茶叶生产“黄金纬度带”,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高山云雾出名茶”的独特地形。这里属土壤富硒带、微生物发酵带、植物亚麻酸带,生态、环境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黄金茶是保靖地方珍稀品种,天赋异禀,品质优异,具有“高氨基酸、高茶多酚、高水浸出物、高叶绿素含量”以及“香、绿、爽、醇”“四高四绝”的特色。特别是氨基酸含量达7.67%,是同期一般绿茶品种的2倍。

清《保靖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某道台巡视保靖六郡,路经黄金寨,品尝该地茶叶后,颇为赞赏,赏黄金一两,奉为贡品,“一两黄金一两茶”就此传开。

“虽然保靖黄金茶品质上乘,文化底蕴深厚。不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因为与之相适宜的茶树无性扦插技术不成熟,保靖黄金茶树产籽量低,难以扩大规模。”石泽恩说,直到1994年,县农业科技人员经过10年艰苦探索,成功总结出“黄金茶”无性扦插繁殖技术;彭继光、包小村等一批知名专家又从古茶园中选育出“保靖黄金茶1号”、“2号”等优势良种,这才打通了保靖黄金茶快速茶叶发展的瓶颈,真正掘出了黄金村里的“黄金”。

东风拂过“金”满园

“现在,保靖黄金茶早已走出了黄金村。”在迁陵镇鼎盛黄金茶开发有限公司茶叶种植基地,保靖县常务副县长符家盛摊开随身携带的地图,向我们介绍起全县黄金茶的分布情况:

“保靖的黄金茶面积8.32万亩,主要呈南北分布。南部,形成以黄金村为核心的万亩茶谷,种茶面积2.8万亩;以国茶村、大岩村为中心的万亩茶岭,种茶面积2.3万亩。北部,主要分布在清水坪一带。”

万亩茶山美如画 谢望东摄

“保靖黄金茶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陪同采访的省茶业协会秘书长王准表示。

为推动保靖黄金茶发展,2009年,县里组建成立了保靖黄金茶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成立保靖县茶叶产业开发办公室,具体实施保靖黄金茶产业开发工作。

县委县政府把保靖黄金茶产业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打造。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保靖黄金茶发展的意见》(保发【2009】2号)、《关于进一步推进保靖黄金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保发【2013】1号)《关于保靖黄金茶基地建设的意见》(保发【2015】1号)等文件,扶持产业发展。

一系列鼓励基地扩面、有机茶园建设、清洁化自动化加工、营销网络建设的激励政策陆续推出,激发了全县种茶制茶、创新创业的热情;

县里加快建立、完善保靖黄金茶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标准,全面规范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不断提升茶叶内在品质和市场竞争实力;

主打三大活动,助力品牌推广:在长沙、山东等地举办保靖黄金茶见面会,引爆市场;连续举办四届“保靖黄金茶”茶王争霸赛,锤炼了制茶队伍,传承了工匠精神;特别是近两年举办的茶艺大赛,美景、美人相映,技艺、茶道相融,精彩纷呈,让人大饱眼福,既培养了人才,又推广了品牌。

茶王争霸赛盛况 张承印 摄

第四届茶王争霸赛冠军马少梅和姐姐马燕 黄益民 摄

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保靖黄金茶产业驶入了发展的“高速公路”,全县茶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11家规模加工企业为主体,102家小型加工企业、合作社为补充的企业集群,营销网点400多个,2017年名优茶产量500余吨,产值3.5亿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保靖黄金茶先后获得中国中部国际农博会金奖、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湖南茶叶十大公共品牌、湖南十大农业品牌等荣誉称号。

“黄金茶发源于保靖,但它不仅是保靖的黄金茶,也是中国的黄金茶,世界的黄金茶!”符县长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黄金茶已通过品种、产品“两条腿”走出去,品种已覆盖湘西自治州大部分县市,并被引种到郴州、益阳、永州等省内外多个地区;产品更是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不久的将来,黄金茶将真正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为“天下谁人不识君”!

“绿色金矿”助脱贫

一个产业有没有生命力,既要看市场欢不欢迎,也要看老百姓有没有干劲。

虽然已是盛夏,在黄金村壤寨古茶坊家庭农场,却充满了欢声笑语。十几名当地妇女,将新采下的长枝,麻利的剪成鲜叶和短枝。“鲜叶用于制茶,短枝用于扦插,都能卖得好价。”

家庭农场的农场主,正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妇女专干石英超。她告诉我们,过去,村里种的都是玉米、稻谷,一年收入不过600多元。2003年,她开始尝试种植黄金茶。由于勤奋好学,不多久就尝到了甜头。石英超不仅自己把家里的十几亩田地全都种上茶叶,还积极发动周边的老百姓种茶。后来,县里大力扶持,为老百姓提供苗木、开展技术培训、负责销售,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种茶制茶的人越来越多。

过去,都说“有女不嫁黄金村”,如今黄金村3279口人,人均茶园面积12亩,年收入2.2万元/人,“有女争嫁黄金村”。石英超的“小作坊”也变成了“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80亩建有机生态茶园,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购鲜叶枝条等带动着周边老百姓增收致富。

壤寨古茶坊家庭农场的故事,只是黄金茶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保靖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6万人,占农业人口数的31.6%。县里将茶叶产业作为带动农民脱贫增收的“一县一品”特色农业产业扶持。截至2017年底,已扩展茶农1.45万户5.7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800户1.8万人。通过发展茶叶生产,3100余户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了脱贫,近4万人口的非贫困茶农因保靖黄金茶产业的发展而受益。

在迁陵镇鼎盛公司茶叶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罗德香因茶有了一份不小的收入。她的一儿一女都离了家,老伴因为脚痛失去了劳动力,就靠罗德香一人撑起整个家。她来到鼎盛公司茶叶基地打起了零工,一个工80元钱,今年已经做了60、70个工。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黄金村,50岁的石元信因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家9口人,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6个女儿。过去,是村里最困难的贫困户。家里就一栋木板房,只能4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肚子填不饱,衣服穿不上,过年还要靠亲朋好友借米。2007年,他开始种茶,18亩茶园成了家里的“钱袋子”。现在,一年收入好几万。他靠政府担保,向银行贷款砌了三层楼的小洋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昔日贫困户告别木板房,建起小洋房。

在果茶村、大岩村、青竹坪……还有更多人,因茶脱贫,因茶致富。保靖黄金茶真正成为老百姓口中的“金叶子”,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金矿”。

“预计2020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茶农4800户1.8万人将实现稳定脱贫。”“近五年,我们要建成高标准生态型茶园20万亩,今年内,要建保靖黄金茶一条街和茶叶公社两个专业市场,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带动更多茶农增收致富。”符县长信心十足。

万亩茶山上,暖风阵阵吹过,碧绿的茶树迎风摇曳,似乎在期待着保靖黄金茶的下一个“黄金十年”!

(以上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保靖县茶叶办提供)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