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周红泉 王为薇 唐煜斯 视频 | 张劲夫 视觉 | 陈青青 周子茜
(8月12日,龙建向记者和游客展示今年7月份的工资记录)
“12287.17元!”
这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思源餐厅主厨龙建7月份的工资记录。
8月12日,这个数字,让在场亲眼见证的游客将嘴巴张成“O”形。
龙建的家位于莽莽武陵山腹地十八洞村当戎寨,是距十八洞村新村部最偏远的人家。这个17岁就辍学打工、曾背过煤的“80后”苗家汉子,如今用双手在家门口“炒”出幸福好滋味。
“搭帮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我们山窝窝里过上‘神仙’一样的好日子。” 龙建一脸感恩和自豪。
(8月12日,龙建家)
“眼见为实”,大伙决定去龙建家瞧瞧。
“我爱人是村里的导游,我叫她来给你们讲讲。”龙建热情招呼。
龙建妻子石俊利是一位“90后”。她带着大家一路走一路解说:水泥路通到家对面,原来从家到镇上走路需要40多分钟,现在开车不到10分钟就能到;家里房子修缮一新,沙发、彩电一应俱全。进门时,爷爷龙先进正带着2岁女儿小琪玩耍,“还有一个7岁的孙子,读小学了。”
在家门口把钱赚了,顾老又顾小,好一幅乡村幸福图景。惹得大伙满眼羡慕:“这日子比城里还惬意!”
石俊利感叹,“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跟他回家,只有一条烂泥巴路,要翻几座山。房子的墙和屋顶都是用竹子编的,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星星。”
“穷,那时真穷!”龙建接过话头。在他的记忆里,是翻不尽的大山和穷寨子。他17岁就不得不出门打工,在煤矿背过煤,后来又到餐厅当学徒。
“学切菜每天练得手发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50元。”龙建说。
好在他勤奋、肯吃苦,一步步从帮工做到主厨,也赢得同在餐厅当服务员的石俊利芳心。
婚后,两人却只能继续背井离乡外出务工,“那时感觉‘好日子’是那么遥远。”
(8月13日,龙建在思源餐厅为来十八洞的游客炒菜)
改变始于2013年11月3日。
这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龙建和中国大地无数农民的命运,自此发生巨变。
2014年初,时任村支书龚海华邀请龙建回村建设自己的家园。
“我们当戎寨在村子边缘,不能拖了村里发展的后腿。”龙建告别妻子,回到村里。他竞聘上村干,跟着驻村扶贫队、村支两委的干部们,一家一户走,事一件一桩办,和村民一起修路、通水、通电,整治村容村貌,发展产业和乡村旅游。
那时,龙建当村干的工资补贴每月只有几百元,不满1岁的儿子正嗷嗷待哺,加上父亲身体残障需要赡养,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用妻子的话说,“他的工资给儿子买奶粉都不够”。更让妻子无法理解的是,2014年,家里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龙建却认为,自己是村干,主动退了出来。妻子一度想要他重新出来打工。
“我答应回村干,就得做到。”龙建说,“要脱贫致富,有了好政策,还要不等不靠,自己加油干!”
(8月13日,龙建一家人的幸福合影)
龙建的肯干再次得到认可——他不仅被推荐入了党,还参加“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计划”,学习经营管理、产业种植等技能和知识。
村里的产业发展也越来越旺——一千多亩猕猴桃基地、十八洞山泉水厂先后建了起来。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长到14668元。包括石俊利在内的更多年轻人回来了。
今年年初,已从村干岗位换届退下来的龙建经过严格面试、试菜,被聘到村集体经济产业思源餐厅当主厨。如今,来十八洞村的游客与日俱增,龙建每日在厨房里忙碌着。挑菜、洗菜、配菜、切菜……每一道工序龙建都会亲自上手,为全国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准备最正宗的湘西农家菜。
“今天中午预订了十多桌客人呢!要准备一百多人的分量。”临近中午,龙建换上厨师服,在灶台前挥动锅铲,苗家腊肉、湘西土鸡、青菜豆腐……一道道美食被烹饪出来,端上餐桌。
“味道不错!”餐厅里,一桌从衡阳来的游客大口嚼着腊肉,赞不绝口。
这是龙建最高兴的时候。上个月是旅游旺季,他工资不菲。当导游的妻子一个月工资也有几千元,家里买了车,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明年想建新房搞民宿,地址选好了!”龙建扬起手,跟妻子一起畅想着未来。
记者看到,他手掌虎口处的老茧格外显眼。这老茧见证了他一路奋斗,也让他和家人深深体会到:不管路有多远,山有多高,有了党的好政策,凭着自己的双手,就没有走不完的路,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黄晓辉 彭彭 视频丨张劲夫 视觉 | 陈青青 周子茜
初秋的九月,在湖南省最东边,湘赣交界的浏阳市大山深处,清晨的露水还挂在树叶上,尚未消散。
山脚下,浏阳市张坊镇富溪村村民彭文强家的小院已经醒来。
六年前,彭文强的家在山上,连手机信号都收不到。山的另一边,就是江西省铜鼓县、万载县。一家人住着土砖房,在温饱线上挣扎。两年前,通过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们搬到了山下的新家。
从山上到山下,家的样子变了,离村部也近了,一家人脱贫致富的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今天,下了山的他们又上山,靠着山里人的勤劳和智慧,在罗霄山脉的绿色大山里“寻宝”……
(彭文强2017年获得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2018年搬进了新家。)
小院的竹篱笆上爬满南瓜藤。篱笆门边,两盆养在树桩里的兰花刚绽出花蕾,散养的鸡鸭悠闲地踱着步啄食,偶尔扎进水池喝口水。院子里摆着几把竹椅,一筐刚刚煮好的花生搁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冒着清香的热气。
彭文强妻子王升红坐在院子里,正细致地扎着一把竹扫帚。她手巧,不一会儿,就扎出了一把。
(9月4日中午,王升红在院子里晒自己家种的辣椒。)
“靠山吃山,就地取材,家里吃的用的,好些都不用买。”王升红笑着招呼记者吃煮花生。她有高血压,身体不太好,“以前没办法,只能撑着出去做事。这几年家里情况好了,我就在家随便干一点,养养身体。”
(2016年扶贫搬迁前,彭文强家住在山上的土坯房。资料照片)
2017年,彭文强家获得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7万元,自己出了8000元,在山脚下修起了现在这个整齐干净的小院。一家人从山上搬到了山下,“比原来从老房子到村部,要少走上一个钟头的山路。”
院内,白墙蓝瓦的房子靠山而建,两室一厅的平房,宽敞明亮。墙面贴的白瓷砖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光亮,客厅大门上贴的春联红色还未完全褪尽。房前地面做了水泥硬化,院子里粉红的花在墙角盛开。
9月4日清晨,彭文强像往常一样带上柴刀、防蜂帽等工具,收拾停当,准备去山上查看他的“产业”——羊舍和蜂箱,“搞完了再去砍毛竹赚点零工钱,两不耽误。”
搬家后,彭文强开始学着养蜜蜂和泉水鱼,再加上养的羊和鸡鸭,现在已经是组里的“养殖大户”了。
(9月4日上午,彭文强在查看蜂箱。)
“多学一点,多养一点,总能多点收入。”彭文强摸着黝黑的脖颈,笑得腼腆。
2014年,彭文强家就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工作队给他送来6只黑山羊种羊,还请来专家进行养殖技术指导。
彭文强勤快肯学,几年间,6只种羊变成了近30只的羊群。他家的黑山羊,全部在山上散养,不喂饲料,成本低,肉质天然,也不愁销售。总是有熟客跋涉几十公里的山路上门来收羊,“最远的还有江西过来的人来买,找我收羊。”彭文强说起他的羊就眉飞色舞,活羊将近40元一斤,一只70多斤的羊能卖将近三千元,“每只羊都是我的宝贝。”
每天吃过午饭,下午两点左右,是彭文强赶羊上山吃草的时间。他怕羊跑丢,给不少羊都系上了铃铛,“叮铃铃、叮铃铃”,午后舒爽的风从山间树林中穿过,是彭文强耳中最动听的声音。
皮毛光亮又健壮的黑山羊,在山路熟练地一只只向上攀爬,寻找沿途最鲜嫩的青草。“我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今年的目标就是再多养些羊,多赚些钱,给儿子办一个像样的婚礼。”
(9月4日下午,彭文强利用房后空地土法培养木耳。)
去年底,彭文强家的收入已经比扶贫建档立卡之前翻了两番,达到了将近4万元,正式脱了贫。春节前还买了一台65英寸的多媒体电视,为儿子添了一辆心仪已久的摩托车。
和新房一同修好的,还有通往彭文强家的通组公路。
山路十八弯,修路不容易。一个车道,一边靠着山体,一边是河沟。会车的时候,要小心翼翼地找个宽点地方,方能通行。彭文强开玩笑说,“这就是我们村‘富溪大峡谷’的特色。”
路虽然不够宽,却解决了他们家的出行大问题。“以前从家里走到村部要将近两个小时。现在骑摩托车,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彭文强说,他从山上砍下的毛竹、养的羊,也就不愁运不出来了。
去年,彭文强的儿子彭超去湘潭打工,王升红十分挂念,总想着能常常看看儿子。搬到山下来之后,信号变好了,春节期间,家里一合计,办了网络,连上wifi,小院里的生活也添了新滋味。
(9月4日傍晚,彭文强、王升红夫妇在和儿子彭超视频连线。)
夫妻俩用上了微信,经常和在湘潭打工的儿子视频,聊聊工作、“催催婚”。打开互联网电视,“那么多频道都看不过来”。王升红还学着刷起了抖音,养起了多肉植物,拍视频和亲戚朋友分享她的新爱好。
“这个视频说不用土也能养多肉,我正照着试着养,看能不能养活。”王升红向记者展示她的日常“作品”——窗台上,和晒着的辣椒一起整齐地摆着的七八个小盆,里面的多肉健壮茂盛,像极了他们现在的生活,饱满丰盛,充满希望。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王铭俊 视频丨宋太桓 视觉丨周子茜 周圆 通讯员丨孙烨
8月19日午后,宋兴隆拿起手机,通过WIFI和远在长沙读书的小女儿宋佳视频通话。很多年前,不用说用上WIFI,就是下山都难得很。
别人问起,宋佳总会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旁边就是江西咯。”
北连湖北、东接江西,平江县汤塅村就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位置上。宋家的老宅还是一座土屋,孤零零地矗立在大山的最高处。风和日丽的日子,从老宅走到山腰的水泥道就得40分钟。
二女儿宋祁出生那一年,村里发大水。哪怕是住在山上,家里的土墙也还是被冲出了一条将近20厘米的大缝。
2008年,冰灾又到。宋兴隆一家困在山上,过了四十多天没水没电的日子。靠以前就劈好的柴,喝檐下冰锥融成的水,吃着一成不变的红薯饭,一家人相依为命,愣是撑了过来。
房子会不会倒呀,缝会变宽吗?童年的时光,就在姐妹俩间或的惶恐中度过了。
2014年,他们举家跨出了下山的第一步。受益于政府的危房改造计划,宋兴隆一家从住了四十多年的山顶土房搬到了山腰的砖房。踏入室内,墙上粉上了腻子,冰箱、彩电、电扇甚至浴霸一应俱全。
新的砖房旁就是水泥道,从前那段囿于深山的日子,终于熬过去了。
(宋兴隆家原先的土屋与新房。)
他的女儿们走得更远,“飞”出大山,上大学了。
宋佳还记得,有一年冬天,父亲神神秘秘地带着她们姐妹躲在门后,指着雪地里倒支起来的竹篮,把手里的细线递给她们时的神情,宠溺,眼睛里还有一闪一闪的光。
扣住的小鸟,宋兴隆总会让女儿把它们放飞,因为小鸟是应该去远方的——他的女儿们,也是。
小学一开始设在山腰,宋祁和宋佳只需走四十多分钟的山路即可。两个姑娘在路上嬉笑打闹,有时还摘下路旁野花给彼此编首饰,漫漫山路倒也不再可憎。后来因学生过少,学校合并到了镇上,四十分钟的路程一下子放慢了三倍,一百二十分钟,两个小时,宋佳到现在还记得走下来的滋味。
越来越难的还有宋兴隆,他觉得自己可能供不起了。2013年,家里两位老人全部瘫痪在床,妻子又有旧疾在身,自己完全没办法出去打工赚钱。两个还在读书的女儿,一个15岁,一个12岁,他是不是只能忍痛割舍一个,送成绩最好的那一个继续读书呢?可是他的女儿们都应该“飞”出去的呀,越远越好。
“两个都要送,无论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帮助你们!”
2014年,扶贫的春风吹向了汤塅村。从山顶搬到山腰,迈出了第一步。精准助学、发展生产,一条又一条精准的扶贫措施接连穿越过重重大山,飞到宋兴隆一家。
他有了政府提供的生态环保员工作,每年能有6000元收入。他分到了2.65亩耕地和2亩灌溉地,能够种植水稻,不像以前光有一片林地,全是单薄的树木,还不够他的大腿粗。他养起了蜜蜂,平日里可以卖蜂蜜,放养了18只黑山羊,到了生产季,一半拿去卖,一半留下来继续繁衍。
而最让宋兴隆踏实的是两个女儿得到了教育助学脱贫攻坚行动的帮助。2017年起,平江县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高中生、中职生免学杂费,对九年义务制教育特困学生给予资助。此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可申请雨露计划助学补助等。
翻开宋兴隆的扶贫档案可以看到,2018年宋兴隆的两个女儿分别获得来自雨露计划、教育助学、暑期助学的补助共14100元。2019年,两个女儿又获得15770元助学金。
(扶贫档案显示,2019年宋兴隆两个女儿获得的助学金超过1万5千元。)
“我们家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挣一万块钱太难了。而国家竟一下子资助了两个女儿数万元的助学金。”宋兴隆眼睛有些泛红。他的“两只小鸟”终于“飞”出去了。
二女儿宋祁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去年,小女儿宋佳考入湖南信息学院,目前正考虑去部队参军。
“小鸟”是应该去远方的,哪怕暂时被贫困束缚住,哪怕被束缚在很远的地方。
(8月19日,宋兴隆和妻子谈起未来的生活满怀信心。)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李勇 王为薇 视频丨张劲夫 剪辑丨戴钺 配音丨彭可心 视觉丨陈青青 周子茜 航拍丨吴海文
早上8点不到,新邵县潭溪镇的小集市已经热闹起来。
叫卖声、说笑声、鸡鸭叫唤声、炸货摊上油锅里的滋啦声,汇成一片。73岁的潭溪镇玄本村村民周双凤,提着一篮刚买的小鸭子,和乡亲们聊得火热——
“双凤嫂子,这篮鸭子蛮活跳啊。”
“嗯,养大了自己吃呢。”
“双凤姐,今天老公冇陪着赶集?”
“炳初上班去了,我出来买点东西。”
从集市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挤出来,周双凤租了一辆“摩的”。
“我以前去镇上赶集从来不舍得坐车,单程就要走一个钟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周双凤一边坐上“摩的”一边向记者感慨,“以前到集市上就买些种子肥料,哪里还有闲钱买鸡鸭咯!”
记者打趣:“双凤姐,我才注意了,你蛮受欢迎呢,赶集的时候,大家都和你打招呼。”
周双凤哈哈一笑:“原先家里住得偏,手头又不活泛,跟乡里乡亲来往少。现在路修好了,走动多了,到乡亲们家里,狗都不冲我叫了。走,到我家看看!”
沿着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蜿蜒向西,10分钟后,摩托车停在了周双凤家门口。一下车,周双凤指着农田对面的几栋房屋说,“那边就是长铺村,我家是玄本村最西边的一户。”
(黄炳初家在玄本村最西边。)
门上挂着锁。“炳初在村里开的公司做事,上午是10点半下班,还有一会才到家。”周双凤开锁进屋。屋里陈设简单,但收拾得干净,电视冰箱洗衣机都有。
炳初是周双凤的老公,大名黄炳初,今年74岁。74岁的老汉也能去家门口的公司上班?记者一脸疑惑。周双凤说起玩笑话:“城里人实行8小时工作制,咱乡里人如今也搞‘朝九晚五’。”
一旁的湖南省司法厅驻玄本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罗绍青解释,工作队2018年3月进驻玄本村后,相继建成了菜园、果园、酒厂和水产养殖中心等4个村集体企业,黄炳初就在玄本村大棚蔬菜种植园上班。
说话间,黄炳初进了家门。
(黄炳初下班归来。)
见到屋里有客,他赶紧帮老伴沏茶、削水果。“不怕你们笑话,以前来了客,连个像样的茶杯都没有,留客吃饭经常是青菜豆腐坛子菜对付。”
黄炳初在60岁那年得过一场大病。拖了几年,命保住了,但也掏空了本就不殷实的家底。早些年,他也想趁着病已痊愈,还做得动,到县城找点活干。可一开门就是大山,路不好走,老伴的脑梗、支气管扩张还时不时犯一下。通往县城的百把里路,有着“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难。
让他没想到的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小山村竟然能办成公司,他这个住在村子最西边的农民能在家门口就业。
玄本村多山,土地总面积15000亩,其中耕地仅1330亩,且较为分散。扶贫工作队提出要开展大棚蔬菜种植园项目时,村里没人相信项目能成功。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不怕困难,全力推进项目落地,3次邀请省里的专家进村,对土壤、气候、水质进行检测化验,又通过土地流转,在较为平整的近百亩土地上建成了大棚蔬菜种植园。
巧的是,黄炳初家到种植园走路只要5分钟。往日村里最偏、最靠西的位置,成为到种植园上班的“黄金地段”。就这样,老农民黄炳初成了第一批进入蔬菜种植园的新员工。“离家近,有事就会通知我,每个班8个小时,120块钱一天,比以前种田种菜划算多了。”
周玉凤从房内取出存折,里面记录着老伴在公司上班的工资。
“对了,我们还有分红。”黄炳初说,村里集体产业纯收入是按“442”比例分红,40%上缴村集体账户,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发展,40%的股份作为红利配股全体村民,20%留存村农林公司作为发展壮大基金。
算下账,十个月不到,黄炳初已拿了1万多块钱工资,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和公司分红,这些收入让他满意。女儿嫁到新邵县城,两个儿子在外地打工,老两口在家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黄炳初与周双凤合影。)
步行5分钟,记者随黄炳初一起去看他上班的菜园。大棚里,茄子、辣椒、西瓜长势喜人。上班的日子,他就在这里除草、除虫、浇水、采摘……
这时候,周双凤的手机铃声响起。接通电话,她一会儿窃窃私语、一会儿放声大笑。什么事让她这样有兴致?
“又有人要给小儿子做媒。”挂断电话,周双凤开心“揭秘”:“过去穷得出不起彩礼,家里住得偏,媒人不上门。这两年,马路通到屋门口,‘金饭碗’送到手边头,上门做媒的越来越多了。”
“要你儿子拿出村里搞项目的劲头,速战速决,早点娶媳妇,早点让您抱大胖孙子。”扶贫队长罗绍青一席话,带出菜园里阵阵笑声……
文|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盛伟山 张春祥 视频|张劲夫 视觉|陈青青 周子茜
上腰、下腰、踢腿;直顶、蹦顶、单手顶,串小翻……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基本功动作下来,13岁的吴弟幸已浑身湿透。与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杂技班一起训练的小伙伴相比,吴弟幸身材略高,年龄也长了几岁,黝黑稚嫩的脸上,写满了与他这个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吴弟幸爸爸一年前去世了,妈妈已改嫁。剩下身患癌症的奶奶、44岁尚未成家的叔叔和他组成一个特殊的家。提起奶奶,训练场上发狠的小男子汉扭头抹了几把泪:“我每天都想奶奶,我和同学约好了,假期带他们到桑植老家玩几天!”
(7月1日,吴金娥倚在门口看着门外。这儿,是她想念孙子的"小世界"。)
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夹河坪村,这里离县城54公里,离湖北界仅20多公里,吴弟幸就出生在这个湘鄂交界的山坳坳里。
吴家所住的木房已有些年头。走进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和家具,角落堆满了柴草和土豆,凹凸不平的地面、裸露的电线、蛛网随处可见。
吴家其实还有二栋新旧不一的木房,这三栋房子见证着当年的殷实:20多年前,吴金娥的丈夫带着儿子吴先强、吴先林南下广东打工。几年间,家里修新房,大儿子娶媳妇,日子一天一天红火起来。
但意外猝不及防:丈夫因病去世,吴金娥也患上子宫癌。家境迅速恶化,大儿子吴先强借酒浇愁,媳妇撇下孙子吴弟幸带着孙女远走他乡,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孙女又摔成残疾……连遭打击,2019年吴先强撒手离世,留给七十多岁的吴金娥的,是一堆债务和12岁的孙子吴弟幸。在外打工的二儿子吴先林闻讯赶回,照料老母和侄儿。
变故频频的吴家,也成为让湖南省演艺集团派驻扶贫工作队最揪心的一户人家!
(7月1日,抱着亲手养大的鸡,吴先林挺有成就感。)
7月1日上午,小雨绵绵,吴先林正砌着猪圈,解放鞋沾满泥泞,衣服已被汗水浸湿。“请人砌,几百元一天,能自己做,就不请人”。猪圈是扶贫队建议他砌的,到时可申请补助。
猪圈不远处,是用铁丝网围的鸡棚,上个月刚进了一百只鸡苗。送鸡苗的跑了五十多公里山路,一路颠来,加之天热,鸡苗到家时就蔫蔫的,几天就死了十几只。“太远了,又没人会医治,我对着症状到网上搜药,没想到还有效果。你看,这一周小鸡都活蹦乱跳了!等稳定下来,我再多进点鸡苗。”旁边的扶贫队长颜伟亮说,“莫急,等几天我们请县里的专家和养殖大户过来,给大家讲讲经验。”
稳住家的,还有各种补贴和收入。家里4亩田地每年有700多元的流转补贴和2800多元的培管收益,种的茶叶明年估计就有分红了。扶贫队还给吴先林安排了清理村河道的公益性岗位,每年也有3000元。再加上种养殖收入、山林补贴、养老金、低保金、生活补贴、上学享受雨露计划……颜伟亮心中有本账,吴家人勤又自立,已无近忧。
“脱贫了,生活也慢慢变好了,有没有想过找个对象呀?"记者笑着问他。
“现在主要任务是把哥哥生前的4万多元债务还了,给母亲养老,把侄子养大。至于找老婆,到时再说!”一旁的吴金娥笑骂着吴先林,“你这样子,如何还找得到老婆喽!”骂归骂,一脸的期盼却掩饰不住。
背过母亲,吴先林悄悄把手摊开给记者看,“手上都是血泡和老茧,我还是要出去!”走出过大山,见识过繁华的吴先林,心一直在山外……
(7月14日,训练中的吴弟幸衣服被汗水浸湿。)
彻斩穷根,吴弟幸才是希望。这是吴家和扶贫队的共识。
但重重变故之下,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小少年的明天在哪。
在扶贫队帮助下,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杂技班招收吴弟幸为学员。5年后,他将成为一名杂技演员,未来可期。
聊起孙子,吴婆婆嘴角就止不住上扬:三栋房子中,最新那一栋,舍不得住,是给弟幸留的。
吴弟幸准备假期带同学回家,这对吴家来说是大事。“条件不好,怕吴弟幸丢了面子,现在就得准备,多搞点菜,最好是外地同学没吃过的!”吴先林接到侄儿电话后,和母亲一直在盘算着。
在班主任许老师看来,吴弟幸一直在变化,两年前刚来时,十以内加减法还要掰手指头,现在文化成绩全部及格了,吃苦又懂事,也慢慢融入了班集体。
“现在杂技人才比较缺,他个人的发展不是问题!”离工作队年底撤回只有几个月了,颜伟亮和扶贫队员们一直在想着下一步。“利用演艺集团的优势,把吴弟幸学的杂技与直播带货结合起来,说不定还能为山里的茶叶、蜂蜜等特产销售打通一条渠道。”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张璐 视频丨张劲夫 视觉|周子茜
9月22日,一场秋雨给大地送来了阵阵凉爽,而在涟源市白马镇咸秀村休闲农庄二期工程的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丽美,上次我看到你拍摄的抖音了,跳得不错嘛!”
“谢谢你的夸奖,我被他们拉过来跳舞,怪不好意思的。”
“丽美,过几天我们计划再拍一次以‘屋场会’为主题的抖音,你也一起来啊!”
“好啊,下次村里再拍抖音,记得喊上我!”
不少村民从工地路过,热情地和这位名叫刘丽美的妇女打招呼。“现在农村也开始拍抖音了吗?”记者有些好奇。
“我们村最近开通了抖音号‘咸秀一枝花’,由村民们自导自演,计划通过抖音带红我们村,打造网红经济呢!”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驻咸秀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魏志凌笑着解答。
(7月初,刘丽美与村民们拍摄抖音。)
“丽美阿姨,大家还约您继续拍抖音,看来您舞跳得不错哦!”记者打趣道。
刘丽美哈哈一笑:“我哪会跳舞哦,还不是上次在村集体经济的田里干活时,刚好他们在拍摄抖音,临时把我拉去当群众演员了!”
回想起那天的拍摄经历,刘丽美忍不住笑出了声,“我从来没有跳过舞,四肢不协调得很,更何况还要面对镜头跳,我都不知道手该往哪里放!”
“你们看看,这群人中是不是只有我跳得最僵硬?”刘丽美拿出手机打开抖音展示给记者。
镜头里,只见刘丽美跟着大家一起,随着音乐先举起左手,接着举起右手,身子跟着手一道,左右摇摆起来。虽然动作有些僵硬,但是笑容挂满了整张脸。
“刚开始她还不愿意跳,我们好说歹说,才答应试一试。你们看,这不是跳得挺好的吗?”魏志凌凑上来,指着画面里正在跳舞的刘丽美笑着说。
“好玩吗?”记者问道。
“好玩啊!刚开始害羞,拍了几遍才习惯!没想到越拍越好玩!”刘丽美捂着嘴不好意思起来。
说完,刘丽美又挑起了一担土,倒往别处。
(9月22日,刘丽美在给村集体鱼塘喂鱼。)
“你们可能不知道,以前刘丽美内向得很,和大家讲不了几句话,更不会和你们两个陌生人说话,参与村集体的抖音拍摄更是不可能!”魏志凌看着满脸笑容的刘丽美说道。
魏志凌告诉记者,刘丽美的家位于武陵山片区东部的龙山脚下,在通往外界的公路没有修好之前,从她家走路到村部,需要1个多小时,是咸秀村距离村部最远的一户贫困户。
“2011年,刘丽美丈夫因病去世,养家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她身上。两个女儿已经外嫁,还有一个尚未成年的儿子需要抚养,家里一度陷入贫困,她压力大得很!”望着刘丽美瘦弱的背影,魏志凌发出感叹。
因为贫困,这些年来刘丽美变得有些自卑,原本外向的她逐渐将自己封闭了起来,很少和外界接触,也很少参加村集体活动。
“直到近几年,才变得开朗一些。”魏志凌说,2014年刘丽美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当时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日子有了好转,于2017年顺利脱贫。
“2018年,我们工作队进驻咸秀村,在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时发现,经济上已经脱贫的刘丽美,精神上却并没有‘脱贫’。”为了帮助刘丽美“精神脱贫”,魏志凌与队员们一有空便去她家坐坐,与她聊天。
渐渐地,刘丽美和扶贫工作人员熟识起来,扶贫工作人员也发现,刘丽美在内心深处,是愿意融入大家的。
正说着,刘丽美挑完土回来。
(9月22日,刘丽美(右)向记者展示她喂养的山羊。)
“我今天这里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要去给村里的鱼喂食,你们要跟着我去看看吗?”刘丽美发出邀约。
沿着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走进刘丽美家,只见院内养着鸡、鸭,还有三只山羊。在院子的另一旁,停着一辆崭新的三轮摩托车。
“这是我去年刚买的车,专门用来装鱼草,可是用自己挣的钱呢!”刘丽美动作麻利地将割鱼草需要的工具放在车上,骄傲地说道。
记者跟随刘丽美的摩托车,来到村集体鱼塘前。“看看看,鱼儿已经围上来吃食了,鱼可大了呢!”刘丽美一边撒鱼草,一边指给记者看。
“现在我不仅是村里的保洁员,还在合作社打工,家里养了鸡、鸭,去年的收入有3万多元呢!”刘丽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刘丽美告诉记者,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丈夫去世,孩子不在身边,她有强烈的自卑感,不愿意和外界接触,与其他村民也生疏了。
“现在好了,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不仅收入增加了,对未来也有信心了。闲下来时去邻居家串串门,和其他人拍拍抖音,生活越来越精彩了,与村集体的距离更近了。”说到现在的日子,刘丽美笑开了花。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赵雨杉 王铭俊 视频丨周林熙 视觉丨周子茜
7月15日,到达吴美容家位于山顶的猪场时,一群小香猪轻快地从我们身旁跑过。靠这些香猪,吴美容一家今年收入已达14万元。猪场还剩160头猪,整年收入预计超过30万元。吴美容和丈夫罗五成笑得一脸灿烂。
(7月15日,在老宅谈及今年的收成,吴美容和丈夫笑得一脸灿烂。)
到达猪场并非易事,它不远处便是耒阳的最高峰元明坳,海拔838米。一路上,记者行经了吴美容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个地理坐标。最下方是位于耒阳市东北方与郴州安仁县交界的导子镇集镇。汽车沿着山腰线一路向上,弯弯绕绕14公里到了沙明村村委会,吴美容家异地搬迁到了这里。从沙明村村委会再次出发,在群山中上上下下,绕过30余道大急弯,便到了吴美容家的老屋。
老屋以红砖、土瓦建成,钢筋大都露了出来。堂屋也没有门,赤裸裸地向外敞开着。住在这里,最怕的是下雨天,“天上下雨,屋里也下雨,一不小心被褥就湿了。”
吴美容一家在这里一住就是22年。她从山中采来笋、蕨晒干,制成山货。拿不出到导子镇赶大集需要的7元路费,她就和丈夫背着担子,沿着古老的石梯一级一级往下,耗时1个半小时赶到村委会参加小集卖山货。
2017年夏,由耒阳市纪委牵头,负责沙明村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听闻扶贫队来村组走访摸底,已经“山穷水尽”的罗五成掏出三本证件找到了扶贫队队长雷秀明,“队长,能给咱家评个贫困户吗?”三本证件都是残疾人证。小儿一级残疾,智力缺损且有听觉障碍;妻子吴美容二级残疾,是精神障碍病患;大儿三级残疾,患有手残。
“一家四口,三个残疾。这样的人不评贫困户没有道理!”雷秀明花了一周时间,给吴美容一家解决了低保、医保,落实了残疾人政策,并送来了产业扶贫“大礼包”。“不只是脱贫,还要让他们‘咸鱼翻身’当老板。让每个人掌握一门技能、一项支撑自己发展的产业实体。”
扶贫队鼓励吴美容一家依靠勤劳脱贫致富,队员征求吴美容的意见,是养猪、养鸡还是养牛?“养猪!我在娘家就养过,有经验!”扶贫队给吴美容送来了10头白猪,更从牧场购买了8头肉质好、重量小的香猪送来。
“你对猪好,它给你带来票子;你对它不好,它马上死给你看。”吴美容记下了扶贫队队长的话,她和丈夫在老屋旁的山顶上围好数公里长的竹制护栏,圈起了500亩猪场。散养的猪吃着山里的竹笋、野菜、竹根欢快得很,夫妻俩仍每天走过满是沙和石的小路,赶到猪场给猪喂2次食、3次水,“方便猪找到回家的路,不然对主人没有亲切感。”
(7月15日,扶贫队队长雷秀明给吴美容夫妇送来最新的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
第一年,将长大的白猪卖掉,吴美容赚了5万元。香猪培育成了种猪,生出更多的香猪,2018年赚了10万元,2019年赚了20万元。今年8月,通过申报批准,吴美容注册了“耒阳市沙岭种养殖家庭农场”。
在猪场的油茶树旁,吴美容和记者说起了心里话。她自小爱读书,成绩也优异,可家里穷,供不起她上初中,自己愈发自卑自闭,整个人抑郁了起来,而后生了小儿,精神更加萎靡。
“都过去了!搭帮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一家。”吴美容由哭转笑,她和丈夫热情地邀请记者回到村委会,去他们的新家看看。异地安置点里,4栋大楼房安置了28户贫困户共109人。吴美容家100平米的房子分为三室一厅一厨一卫,各个房间都安上了木门、窗帘,铺上了地砖。
(正前方大楼2楼左侧的房屋便是吴美容的新家。)
今年5月24日,沙明村举行插秧节,迎来了近千位宾朋。吴美容主动找到村委会,“雷队长,这么大的活动,我赞助一头香猪。”雷秀明为之动容,“这一头香猪有百来斤,要三四千块呢。”不仅如此,家里的猪仔市场价1200元一头,卖给贫困户,吴美容只收800元,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知恩更感恩,吴美容一家从物质上、精神上彻底脱贫,在山高处闯出了致富路、幸福路。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文凤雏 王为薇 视频丨李健 剪辑丨戴钺 配音丨彭可心 视觉丨陈青青 周子茜 通讯员丨刘微
“呷饭哒呢……”9月24日,夕阳向晚,林壮志的一声声呼唤,宛转冲上云霞,瞬间坠入山谷,紧接着,又落入门口的溪涧,再往下流淌两公里,便汇入了滚滚资江。
“壮志啊,新屋一建,客人一多,你喉咙都粗些了啊。”大伙开起了玩笑。
益阳市安化县柘溪镇梨坪村是省定贫困村,林壮志一家原本住在村子最北面的山头上。因病、因学致贫,脱贫后又返贫,2018年3家市级单位共建的驻村工作队进入梨坪村后,壮志一家不仅脱了贫,而且在小溪边盖起了全村第一家民宿木屋。
(林壮志家新屋。)
身旁秋风微微,耳畔溪水潺潺,山间云雾缈缈,小院欢声阵阵。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林壮志家的双溪客栈如同洗尽铅华的女子,素雅、纯真。
“在乡里有一栋三层楼高的房子不容易”“这屋花了不少钱”“两口子勤劳肯干,老人家可以颐养天年喽”……
仅有小学文化的林壮志不知如何接上游客话茬,妻子周正桃一脸自豪:“起屋的100多立方杉木全是我老公从自家山上砍回来的。”
“你莫这么夸张咯”,林壮志嗔怪:“还请了几个小工咧。”
(林壮志家老屋。)
“青山美、绿水欢,梨坪展现新面貌;村庄美、农家富,村民过上好日子。”一位游客念着屋旁的对联,发问林壮志:“你家原本就住这儿吗?”
“我家老屋在村子最北面的山坡上。”说起老屋,林壮志颇为感慨:“我43岁以前没离开过村子,在大山里种田养猪采茶,每天肩挑背扛猪草、饲料,太累人了。”
若不是因为穷,林壮志不会在43岁时带着妻子周正桃南下广州。“父亲年纪大了没有劳动力,两个孩子读书花销渐增,不去打工怎么弄?!”
背上行囊,顺着村里的溪流走1个小时,他们到了县城;搭2个小时客车,他们到了益阳;挤10个小时的火车,他们到了广州。
可现实太“骨感”了。在广州一家木材加工厂干了4年锯工后,林壮志因粉尘污染患上肺病。
曾在暑假去看望父母的女儿林雅倩那些年时常落泪:“爸妈每个小时工钱只有几块钱,能够走路绝不坐车,一分钱都要省下来给我们读书。”
那些年,治病、打工、种养相互交织着,回乡、离乡、思乡来回撕扯着,而贫困,却像村里那条肆意奔向资江的溪水,毫不停歇。
2014年,林壮志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次年,通过政策帮扶、种植养殖以及再次外出务工,林壮志家脱贫了。
可好景不长,2016年,由于林壮志病情反复,家庭再次陷入窘境。
此后,又是周而复始的治病、耕种、外出务工,勉强维持生计。如今,已参加工作的女儿林雅倩回顾自己的学生时代:“我和弟弟是爷爷、姑姑、姨妈带大的,别说广州,就是县城都离我们很远很远,想爸妈从来不敢说出来。”
2017年,林壮志50岁。经历世事之艰、生活之难,他和妻子周正桃越发坚定归乡之志,“搬离山顶,找地建屋,家人团聚。”当年年底,两口子回到了熟悉的那溪那山。
统一思想,流转土地,整理地基,一切顺利。一家人却在房屋类型上发生重大分歧。“全家反对建木屋,说木屋造价高,维护麻烦。”林壮志认为,木屋属安化传统特色,而且家有山林就地取材,加之自己的木工本事,连工钱都省了。
反对归反对,看到林壮志只要不喂猪、种菜就去山上砍树,还抽空去怀化学习木屋建筑经验,家人们也跟着干了起来。
(周正桃和姐姐一起为客人上菜。)
2018年3月,益阳市人大、益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国网柘溪水电厂3个单位选派干部组成的驻村工作队进入梨坪村。
听闻“轴人”林壮志硬要建木屋,正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的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上门开展指导。“起初想搞餐馆,领导们结合村里开发旅游的构想,建议我搞民宿。”林壮志说。
(林壮志、周正桃一起装茶叶。)
木屋建设朝着民宿方向微调,资金却有些周转不上。
为此,周正桃每天天微亮便带上两个馒头步行40分钟进山采野生茶。周正桃说,茶叶一年收入也有两万多元,“以前我都是走1个小时到镇上卖茶,现在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不是带着客人上门,就是自己开车帮我把茶叶拖到县城去销。”
(父亲林义晚与林壮志、周正桃合影。)
今年7月,客栈开门迎客了,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马不停蹄来帮忙:为客栈命名出谋划策,两条溪流在此汇聚,客栈叫“双溪”蛮好;只要有人来村洽谈业务,准把客人留在客栈;客栈缺人手,招呼乡亲们都来帮忙洗菜洗碗。
送走客人暮色已至,林下溪水潺潺依旧。林壮志说,目前客栈收入已逾万元,他打算积累一定资金后利用溪道做个小型水上乐园。
由精准脱贫走向乡村振兴的道路,如这一泓溪水生生不息,伴随着林壮志们,从贫困的过去流向幸福的当下和小康的未来。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胡泽汇 视频丨张劲夫 视觉丨周子茜 袁向群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诗人海子描绘的幸福生活。
永州市大庆坪乡芬香村的贫困户唐正清现在过着这样生活:房子虽然没有面朝大海,但面朝着稻田与青山,风吹稻浪,送来一片清香,家养的黄牛闲散地踱步回棚……
8月5日,记者走进唐正清异地搬迁的新家,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快乐。
唐正清今年58岁,家在芬乡村,虽然属于永州市零陵区,但距离市区有80公里远。
从村部出发,沿着新修的黑色沥青马路,经过村民广场、田地、山坡,一直走到村子的最东南角,他的老房子就在这里,再走两公里就到广西地界,周边已没有住户。他的新房地址由村里扶贫队精心选择,在山下,地势开阔,白墙黑瓦上下两层,外墙精心绘制着田园风光图案。
(唐正清的新房。)
一层100平方米是2016年驻村扶贫队为唐正清申请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房子刮白、地面、房门都由政府包了。家具由他自己采购,厕所贴满瓷砖,干净整洁;电视、冰箱、热水器全都配齐;厨房除了常见的灶台、抽油烟机,还有一个净水器。
二层不属于唐正清,属于村里。这是村集体经济的新运营方式。 二层四间房都是村里的民宿,游客来了住由村委统一安排住宿,房费归村里收。游客在他家吃饭,买土鸡、土菜,这些收入归他。“当然好,坐在家里,有收入上门,去年村里搞旅游节,我那一天收入就是500元。”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唐正清热情地给记者一行切西瓜吃。西瓜是他地里产的,今年收获500多公斤,全卖光了。
现在过着好日子,唐正清全家曾经过了20多年苦日子。
(8月5日,唐正清家的老房子现状。)
1993年3月,想改善一下生活,他下河去炸鱼反而失去了右手。家里生活马上陷入困顿,大儿子初中没读完就外出打工。一家人都挤在30平方米的乌黑逼仄的老房子里,看不到未来。
老哥外出打工十几年难得回来一次,姐姐出嫁。老父老母、一双子女、老婆都望着唐正清,还欠账4万多元。“哪里能翻身咯。我觉得要穷一辈子了,脱贫致富想都冇想过。”脱贫对于他来说成了最远的一件事,每一天柴米油盐的生活都充满各种不容易。
转机从2014年开始,唐正清被定为村里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5年,村支书唐忠成告诉他村里打算大力发展养殖业,推荐他养黄牛。养黄牛唐正清倒是有经验,家里种着5亩地,一直养着两头黄牛。可扩大规模后销路在哪里?这个问题让他有些犹豫。
眼看着村里的变化一天比一天大,帮扶单位零陵区房管局、零陵区水利局投入200多万,把村里公路硬化好,直通各家各户门口,路灯也亮起来了,网络也通了。以前农产品要靠肩挑背扛才能出去,现在车辆可以到门口拖了。
村里养殖、种植的农产品不愁销,既有帮扶单位消费扶贫,也有年轻人在网上做电商卖货。
唐正清跟老婆商量了又商量,看着读小学的女儿,难道女儿将来也辍学吗?怀着破釜沉舟的心情,他又找亲戚借了1万多元,“厚着脸皮借的。最后试一把,能不能翻身就看这一下了。”
2016年,唐正清尝试养8头黄牛,一下尝到了甜头。为什么?牛聪明,不费事,经济价值高。
养熟了,它们早上自己上山吃草,下午自己回来,他只要给他们准备水和一点饲料。一头大牛至少卖1万多元,空闲时间他可以做别的农活。
今年,他养了21头牛。家里牛棚只养了8头牛,其余都放养在山上。他只需要晚上上山转一圈,照看一下。
(8月5日,傍晚时分,唐正清迎接牛群回家。)
说话间,门外突然传来“哞——”的声音,是牛群回来了,跟大家打招呼。唐正清立刻打开水龙头往食盆里放满水,大牛小牛依次喝水,他亲昵地摸着牛脑袋:“今年我一头牛都不卖,继续扩大生产,我要办个大牛场。”
人勤天不负。唐正清一家现在天天忙不赢:6亩稻田套种,养着荷花鱼;红薯、玉米、花生,种了10余亩;养了近40只鸡;种植杉树林60亩。他还帮邻居卖木材赚差价;在镇里跟人合伙开个小生活电器店……去年全年收入超过20万元。
为了节约时间搞生产,他买了一辆定制摩托,左手就能操作,方便他在田间、镇上飞奔。“村民给他送了个外号叫“独臂老唐”,他这种拼搏精神是村里每一个人的榜样。”村支书唐忠成说。
“我现在越干越有劲。感谢党和政府,我才能脱贫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女儿读书能读到哪里,我就供到哪里。儿子娶媳妇,我都准备好。”唐正清坐在屋前的大樟树下享受清风,脸上的笑纹更深了。
未来怎么干,他已经规划好了:明年要实现60头牛的目标,把儿子喊来一起干,不要再在外面打工了,“现在农村日子好过得很。要我给现在的生活打分,100分都不够,起码200分。”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秦慧英 视频丨张劲夫 视觉丨陈青青 周子茜
从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城到鱼市镇华南村蒋良辉家,要转98个弯。
走得多了,蒋良辉把这些弯弯绕绕都记清了。九年前嫁过来的时候,坐车到镇上就只能靠“11路”步行,那仿佛没有尽头的烂泥巴路,像一条灰色皮带绕了大山一圈又一圈。深一脚浅一脚,爬到村里最高处,总算到了家。电视塔就在屋对面。
路有多难走,脱贫就有多艰难。
但就在去年,她和丈夫主动提出申请,提前脱贫。今年,她的电商生意也有了起色。
她做梦都没想到,嫁到了山窝窝,还能甩掉穷根,追寻梦想。
(9月24日,新晃侗族自治县鱼市镇华南村蒋良辉家。婆婆有点耳背,又是先天性哑巴,见到生人便会躲起来。)
9月24日下午4点多,蒋良辉开车带我们去她家里。从县城一路沿㵲水河往西,虽然弯多,但马路直通到家,行车不过三四十分钟。
新晃侗族自治县是湖南最西边的县,处在“人头型”版图的“鼻尖”上。“㵲水河对面,就是贵州。”
蒋良辉与姚沅龚的家,在华南村西北方,海拔850米。周围青山如黛,许是海拔高,这里的秋似乎比别处来得更早一些。房屋主体是一栋三进的木房,看得出来,新刷了桐油,主屋两旁的水泥小屋,也是新砌好的。
“当年,那不是一个萧条能形容呢!”蒋良辉笑着回忆:路是烂泥巴路,家里没一件像样的家具,公公瘫痪、婆婆先天性哑巴……“真正穷得响叮当!”
但即便这样,也没有吓退这位乐观的益阳姑娘。她对姚沅龚说,“我们年轻,只要肯干,一定会好起来的。”
只是父亲,那是一万个不同意。“他带着亲戚过来,要把我抓回去,我躲起来了。”如今已有两个女儿的蒋良辉十分理解父亲当年的举动,“换了我女儿,也不得愿意啊!”
虽然乐观,但很多时候,现实在理想面前总是不堪一击。2015年,小女儿出生,还没来得及欢喜,孩子就因“败血症、黄疸、眼角膜病变……”等一系列病症住进省儿童医院。在医院待了一二十天,每天几千元的医疗费,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一大笔外账。
(去年,姚沅龚把破旧的面包车换成一辆承载量更大的货车,蒋良辉得空了便去帮忙。)
而今,小女儿能健康长大,蒋良辉觉得那已是上天给她最大的恩赐。“穷人最怕的就是生病。当时市里医生都说希望渺茫,那几十天真是我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那一段时间,蒋良辉只能在家照顾公婆孩子,生活的重担全靠打零工的姚沅龚,青黄不接的工作、沉重的债务,都让生活变得愈发艰难。
扶贫政策的落实和扶贫队的进驻,就像一束光,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修缮了房子、平整了入户路、自来水通到家,医疗、教育都得到了保障,湖南日报社扶贫队进村之后,更是带来了很多新思想、新理念和实用的技术培训、产业帮扶。”蒋良辉说,跟着扶贫队的步子,她主动加入了新晃侗族自治县金凤凰女子合作社,致力于销售本地特色农副产品。丈夫姚沅龚则享受了小额免息贷款政策,买了一辆二手车,做起了废品回收生意。
“以前我们穷,是光有勤奋,没得方向。”蒋良辉说,扶贫队来了,不仅学了技能,开了眼界,干事也有了方向。“扶贫扶贫,真正要扶的,就是让大家伙长本领,有希望、有奔头!”
种养收入、合作社收入、废品回收收入……2018年10月,两口子主动申请摘掉了贫困帽。
不过如今,他们还想往小康的路上奔一奔。
(9月25日,顾客来买腊肉,蒋良辉细心帮忙切好。店里有生意,线上还有订单,她对往后的生意很有信心。)
“叮!”这样的声音,在蒋良辉听来格外清脆。
“你们看,又来了个订单。”9月25日一大早,记者赶到新晃侗族自治县电商一条街金凤凰农产品特色店,刚进门,她就伸出手机给我们看她的微信订单。
才9点多,她已经接了两个订单,都是买腊肉和灰碱粑。
“一个浙江,一个海南,都是靠朋友介绍来买的。”一边说着,她一边开始捡货准备打包。手机下个单,快递很快就来。政府给入驻电商一条街的商户、尤其是贫困户很多政策优惠。比如寄快递,6斤以内只需4元;房租两年租金全免。此外,还有专家进行免费直播培训、销售培训等。
2019年,村上扶贫队员鼓励蒋良辉走电商的路子,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有政策优惠,有扶贫队指导帮助,而且我参加了好几次培训了,一定行!”
今年4月,新晃侗族自治县电商一条街开街,鼓励发展特色电商。蒋良辉和金凤凰女子合作社负责人杨蕙菊一合计,迅速“抢占”了一个黄金铺位。
“你们说,我们现在是既有门脸儿,又有线上,是不是两条腿走路好稳哦!”杨蕙菊乐呵呵地跟记者介绍,前天新晃侗族自治县“电商消费扶贫月”启动日,她们一天就卖了三四千元的东西。她们在传统灰碱粑的基础上,加入艾叶,并改良制作方法,受到了客户的好评。“艾叶灰碱粑是我们金凤凰的创新发明,还申请了新型实用专利。”
为了保证品质,蒋良辉和杨蕙菊各个村子去走访,挖掘优品。不少有手艺的贫困户,也都跟着卖起了农产品。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最开始的微商,到如今的实体店+微店+抖音推广,蒋良辉还在学习直播。她对未来信心满满,“金凤凰合作社的成员都是女性,如今,我们的东西卖到了全国,日子越过越好,大家都说我们要当真正的凤凰。”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廖慧文 视频丨周林熙 视觉丨周子茜 通讯员丨杨晨曦 胡红英
秋分时节,小雨连绵,雾气在齐云山中升腾,森林的气息清新潮润。车辆绕过一个又一个弯道,“桂东县普乐镇齐云山村”的标牌在眼前一闪而过,车辆更加吃力地攀爬。20分钟后,郭金全家到了。
眼前是一栋倚山而建的崭新平房,郭金全迎出了门,“盘山路不好走吧?”他轻轻搓着手,憨憨地笑,又一指房后的山:“我们是前几年搬下来的。老房子在这山上呢!车开不上去……”
郭金全口中的“老房子”,是他和三个兄弟姊妹的成长地。几间“夯土墙,盖土瓦,雨天漏水”的屋子,孤单地耸立在离村部最远的海拔1200多米的山上。
重叠的山,蜿蜒的路,贫穷仿佛“天注定”。“不出去打工,靠什么生活?”郭金全文化水平不高,多年来,他在广东东莞、佛山等地的家具厂做工,生活并不稳定。妻子张二华则需要照顾年幼的孩子,无暇工作,一家6口全靠郭金全。
2014年,郭金全生了场大病,“花了不少钱。”病愈后,他的身体无法再承担重体力活。“没办法,只能回老家了。空手出去,又空手回来,还背着治病欠的债。那滋味……讲不清。”
此时,家中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墙缝更宽了。
2015年,扶贫队入驻齐云山村,将郭金全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易地搬迁政策,他用搬迁款建了新房,村里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门口。
(9月22日,郭金全正在打扫房屋。)
“对了,我们还上了保险!”经过大病,郭金全尤其关心保险。政府为他们全家代缴了医疗保险、扶贫特惠保险。“国家兜了底,安心多了。”
“咯咯……”谈话间,几声嘹亮的鸡鸣响起。房后的山坡上,一只只健壮的走地鸡正在草丛里啄虫理毛。郭金全有点遗憾:“哎!你们来得不巧,才卖出一批。现在鸡不是很多。”
齐云山村平均海拔近千米,生态环境优越,适合发展养殖业。回乡之后,郭金全尝试着买了500只鸡苗搞养殖。但他不懂得计划成本,没有技术,收入微薄。
齐云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罗亚忠和普乐镇动物防疫站站长姜锦师成了郭金全家的常客。4万元政府贴息贷款迅速到账,产业帮扶资金、地力补偿和养殖技术帮扶到位,这下,郭金全“有底”了。
2017年,齐云山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总投资80万元的蛋鸡养殖重点产业基地“永康鸡场” 成立,占地26亩,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管理模式,散养蛋鸡6000羽。
(9月22日下午,郭金全来到齐云山村永康鸡场。)
有了几年经验的郭金全被聘请为技术员,成了村里首席“鸡倌”,每月工资2000余元。工资再加上自己养鸡,一年收入4-5万元。而鸡场目前已带动全村191户贫困户和其他群众参与,3年累计分红22.3万元。
“来!”郭金全跨上摩托车,“我带你们去看看鸡场!”
永康鸡场深藏山谷之中,三栋彩钢鸡舍依山势而建,植被茂密,泉水环绕。“白天,鸡散养在山上喝泉水吃草籽,晚上回舍睡觉。”郭金全拿起手机,展示他发在朋友圈的广告,“通过网络和集体采购,销路不成问题。但以后还要扩大养殖,你们要帮我做广告呀!”
“郭大哥,大半天了,怎么没见你家人?”记者忍不住好奇。
“都在镇上呢!”
傍晚,检视完鸡舍,郭金全骑摩托车去普乐镇。
现在,郭金全过着家中、养鸡场和普乐镇“三点一线”的生活。孩子们都在镇上读书,妻子张二华在镇上租房陪读。
(9月22日傍晚,郭金全来到镇上的出租房。)
租的房子独门独院,收拾得干净。明亮的灯光下,张二华正陪着孩子们写作业。在学校,孩子们享受义务教育免学杂费,还能吃到营养午餐。陪读之余,张二华找了份幼儿园保育员的工作,每月工资一千多。她腼腆地微笑:“有工作和收入,自己更踏实一些。”
在外多年,她觉得最对不起独自在家留守的大女儿。“她才半岁就跟着姑姑生活,对我们生疏得很。”
2014年,当张二华告诉大女儿“再也不出去”时,“她好激动地抱住我欢呼,我又高兴又心酸。”经过几年朝夕陪伴,亲情终于渐渐被“找补”回来,“跟我们聊天,撒娇,跟弟弟妹妹们也亲热了。”
幸福是什么?张二华的回答很笃定:“就是家人在一起。”
雨渐渐停了,门外小院里的南瓜藤儿、辣椒苗儿显得青绿茁壮。如今,郭金全一家人也像那些落回故土中、合抱着希望的种子,踏踏实实地向着更美好的生活舒展枝叶。
文 |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朱玉文 视频 | 宋太桓 视觉 | 陈青青 通讯员 刘世霞
“我只晓得做事。”这是王永初对自己的评价。
“他脑壳子灵光。”这是石门县审计局驻姬塘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付建祖对王永初的印象。
“每次见他,都是笑眯眯的,问他有什么困难,从来都是说没有。”石门县壶瓶山镇党委书记陈宏平说起对王永初的印象。
壶瓶山镇位于石门县西北山区,是湖南最北的乡,也是全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乡镇,全镇38个村平均海拔约1000米,素有“湖南屋脊”之称。
王永初生活的姬塘峪村是土家族聚集区,王家住在村子最偏远的东北角。该村海拔1800米,前些年缺水缺物、交通闭塞、信息难通。
一把大火把王永初的房子烧掉,生活刚有起色,爱人又生一场大病,生活重陷困顿,人生起起落落。
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永初脱贫愿望格外强烈。
大门敞开,屋里却空无一人。
9月20日,记者从壶瓶山镇开车20分钟到达姬塘峪村村部,从村部出发,又翻了半个小时山路才到达王永初的家。
王永初不在家,扶贫工作队的同志说,老王肯定干活去了。
扶贫工作队的同志熟门熟路,带我们进了屋。
院前干干净净,家里也收拾得整整齐齐。打开冰箱,冷冻柜全满,只有冷藏室里还有点空间;猪圈里,有三头种猪,二三十头仔猪。
半个小时后,王永初从外面赶了回来。
“我只晓得做事,不晓得讲。”50岁的王永初人生中第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他不停地张望,不停地搓手,显得格外局促。
2009年,一场大火,家里房子被烧垮,粮食全部烧光,王永初在塑料棚里住了几年。依靠种植玉米蔬菜,把房子盖了起来。可欠债还没还完,老婆又患了肿瘤,治疗费花了十多万。王永初的生活,就像周围的山一样起起伏伏。
青山苍翠,云雾缭绕,静谧的姬塘峪村温柔如水。但水也是这里村民面临的最大生存难题。
“你知道老王有好发狠、好勤快吗?”付建祖告诉记者,人家都是自己挑饮用水,牲畜就用生活污水,王永初不但挑自己的饮用水,还走五六里山路,给猪挑饮用水,一直挑到安全饮水工程完工,家里接上自来水管。
王永初养猪可不是瞎养,他养出了生意经。
(9月20日下午,王永初在自己的猪场喂猪。)
2019年,受非洲猪瘟影响,国内生猪产量下跌,猪肉价格上涨。由于防疫得当,王永初的生猪未受影响,他也靠卖生猪挣了一笔大钱。钱到账后,王永初没作它用,直接去市场上进了几头母猪。
“去年市场上生猪紧俏,我就估计今年仔猪价格会涨。所以年底赶紧买了几头母猪。”王永初说。
今年初,仔猪价格果然大幅上涨。王永初的仔猪供不应求,仅此一项,他就卖了近十万。
欠债全部还清,他又用余钱买了一台农用运输车。
“去年卖生猪老王挣了钱,今年又挣一笔,真是有眼光。”付建祖向王永初竖起了大拇指。
怎么知道仔猪会涨价?王永初告诉记者自己的小秘密:看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节目了解市场信息,还有就是多和农技人员交流咨询。
每个月,石门县壶瓶山镇党委书记陈宏平都要去看看王永初。
(9月20日傍晚,王永初在看电视剧。)
“政府给他的三万块钱贴息贷款,他一个星期内就都买了仔猪,政府其他什么帮助他都不肯要。”付建祖说,王永初性格很倔。“我们问他原因,他就说他有手有脚,又不是残疾,自己搞。”
干部前脚送鸡,贫困户后脚杀鸡,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可能在老王身上发生。陈宏平说。
“共产党真的好!”王永初告诉记者:“火烧了屋,村支书带头帮我搭棚子,怕我过不得年;老婆生病,医保报销了大部分;我要养猪,又给我贷款。”
家里水通了,车买了,债还完了,老婆病好了,女儿也出嫁了,日子还要怎么样?王永初反问记者。
最近,老王的老婆去陕西探亲了。他的女儿远嫁陕西,外孙都几岁了。
“明年这个时候我也去陕西看外孙了。”王永初和记者开着玩笑道别。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张春祥 肖秀芬 视频丨张劲夫 剪辑丨戴钺 视觉丨周子茜 通讯员丨陈启浪
丹桂飘香,秋高气爽,乡间的清晨,空气清新迷人。
“哒哒哒、哒哒哒……”盘旋在耳边,弥漫在空中,这是缝纫机作业的声音。柔和的灯光下,茶陵县下东街道沿河村扶贫车间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机头上的线轴在机针上下运动中不停地转动,丝线如流水般泻入衣服之中,两片衣服迅速缝合成一片……沿河村13组村民谭美容正在工作,她是最早来上班的一个,也是操作最娴熟的一个。
谭美容家离村部有4公里路程,位于村里的西北角,好在扶贫车间离她家不远,上下班比较方便。
“保底工资3500元,按件计酬,多劳多得,而且离家近,照顾老人孩子方便!”谭美容停下手头的活儿,笑着告诉记者,她以前在株洲做过十来年缝纫工作,属于熟手,操作起来算是得心应手。
(8月14日,茶陵县下东街道沿河村扶贫车间,工人们忙着工作。)
由于家庭变故,谭美容带着儿女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马春英64岁,14岁的女儿在读初二,8岁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作为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尽管已经脱贫,但由于家里缺乏劳动力,生活压力依然沉重。个子不高的她总想着多赚钱贴补家用。
“以前在株洲做衣服,累得很!早上7点上班,一直到晚上11点才收工,中途没得休息。”说起从前的工作,谭美容一脸无奈。那些日子,由于工作时间过长,第二天早上起来,她的手经常是又酸又麻。但为了生计,又不得不坚持。
“妈妈年纪大,没什么文化,每次打电话说小孩不会做作业,或者家里有什么事,就会很担心。”人在外地,家里只剩下老人孩子,很多事情都有心无力。
去年6月,由于连续降雨,田里涨水,马春英去看庄稼,结果左腿摔伤,血流如注,还是在邻居的帮助下,用草木灰等土办法做了简单包扎和处理。听到消息的谭美容心急如焚,立即从株洲赶回家,把妈妈送到了医院。
这件事对谭美容的触动很大。思索再三,她辞掉了工作,回到了老家。回家那天,天正下着雨,下了长途客车后,谭美容背着行李,一路风雨走到了家。到家时,浑身已湿透,妈妈烧好了热水,一双儿女开心地接过她的大包小包。“生活艰辛,赚钱固然重要,但照顾老人和小孩更重要!”
(8月14日,谭美容在工位上熟练地缝合衣服。)
幸运的是,家门口马上有了“对口”的工作。
从株洲回来不久,村上建起了扶贫车间,主要生产服装,订单式生产,产品或出口,或销往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
“谭美容是村上最先考虑的一个,因为她是熟手,又是村上最偏远的贫困户。”沿河村村委会主任张长发向记者介绍,沿河村是省级贫困村,2016年5月由茶园村、条心村、枫树村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里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扶贫车间的建立,吸引了部分人回来就业。目前扶贫车间有20来个女工,以贫困户为主。
在农村,有许多村民因家庭原因不能外出务工,导致贫困。扶贫车间让许多像谭美容一样的村民,看到了曙光。
茶陵的扶贫车间按照“成熟一个,下去一个,发展一个,稳定一个”的原则开设。截至目前,全县已启动6个扶贫车间,在10月中旬之前还将陆续启动4-8个。
(8月14日傍晚,谭美容在家辅导儿子和侄儿做作业。)
记者跟随谭美容去她家里看看。她家的院落很整洁,房子是2000年左右建的,三层楼房曾经是村上显赫的建筑。
“要得,要得,这个扶贫车间是真的好!”刚从田里回来、还光着脚板的马春英一边和记者聊,一边端来自己种的花生让记者尝鲜。 马春英说,她身板很硬朗,平常种些芝麻、花生之类的农作物,养养鸡鸭,小菜也是自己种,每年都有一些收入。现在女儿又在扶贫车间上班,“离家近,不用到外面漂泊,还可以照顾孩子,多好!”
过去,马春英独自带着两个孙子在家,孩子根本不听老人的话,作业问题更是让她头疼。如今,女儿回来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有妈妈在身边,孩子们也听话了很多,成绩提高了不少!”这让马春英欣慰不已。
“政府每年给我们发放教育助学金、医保金、补助慰问金及物资,这些让我没了后顾之忧。”谈及未来,谭美容眼里多了几分笃定,“困难都是暂时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8岁的儿子谭代军在旁边认真地做作业,时不时问谭美容几个问题。
“长大了想干什么呀?”记者问。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找个好工作,好好孝敬奶奶和妈妈!”谭代军歪着脑袋认真地说。
文丨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朱晓华 唐能 视频丨张劲夫 视觉丨周子茜 袁向群
初秋,一场连绵秋雨将湘乡西北边陲的壶天镇潭桥村笼罩在蒙蒙雨雾中。从村部出发,跨过一条十多米宽的河道,再沿着不足两米宽的山道爬坡过坳,左弯右拐,在记者一声声“慢点、慢点”的惊叫声中,车子总算在道路尽头的山脚下停了下来。
山下不宽的平地上,唯一一幢平房门口挂着两块金色牌匾,上面写着“湘乡市壶天镇志缓家庭农场”、“湘乡市志恒农业有限公司”。
公司虽简陋,产业可不少。“这是鱼塘,这是散养鸡场,这是油茶树……”个子不高,体重不足90斤的陈志缓指着这些“宝贝”,向记者介绍。健步走在山道上,陈志缓犹如国王穿梭在他的领地。
很难想象,这个幼年烧伤致残、未成年便丧父、五年前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瘦弱汉子,居然能撑起这么一片天地。
(志缓家庭农场的鸡棚,目前散养着1700余只土鸡。)
陈志缓的家位于潭桥村最东边的山窝窝,斜对着一座名叫“万丈仑”的高山。因交通不便,母亲患言语听力障碍,打小他家日子就过得极其艰辛。幼年时,他遭遇意外右手严重烧伤;初中刚毕业,父亲又不幸亡故;母亲随后改嫁,留下瘦瘦小小的他一个人苦熬日子。因肢体残疾无法外出务工,陈志缓只得靠山吃山,种点水稻、养点鸡鸭,艰难维持生计。
“最难的时候,我身无分文,连500块钱都借不到!” 坐在新建的房子里,谈到往事,陈志缓脸色有些凝重。
2008年,养鸭子尝到甜头的陈志缓尝试将事业做大,增到6000只鸭子,没想到一场冰灾损失惨重,赔尽积蓄还欠下3万多元外债。随后,他又试图养羊,一样亏得血本无归。
求借无门,灰心丧气的他只得远走他乡,投靠在新疆开店的姑姑,打零工维持生活。“不甘心,但当时真的没办法!”
(看着当天采摘整理好的红薯叶,陈志缓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现在扶贫政策好,你回来试试不?”2016年,陈志缓意外接到老家村干部的电话。“逢年过节想家想得哭”的他,立马带着攒下的积蓄回了家。
作为湘潭人口最多的贫困村,潭桥村5670人内有贫困人口570人,一支由湘潭市发改委及当地政府组成的扶贫队进驻潭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志缓在扶贫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开起了自己的家庭农场。
“养鸭、养鸡、养羊、养牛、养猪、养鱼、养泥鳅……农村里能养的,我几乎养了个遍!”站在鸡棚里,被一群散养土鸡包围着的陈志缓笑着跟记者打趣。牛羊漫山遍野地跑,他瘦小的身板根本跑不过,有时候把人家的菜吃了,还得一家家上门道歉。现在,陈志缓的农场专注养鸡。几年实践,他学会一手育鸡苗的好技巧,一年可销售近6000只鸡苗。
回老家后,陈志缓将改嫁后第二任丈夫也亡故、无人赡养的母亲李梅香接回家,母子俩组成一个家。为了这“一家子”的生计,他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一直干到天黑。说到其中的艰难,陈志缓无奈却坚定:“别人有一双手,我只有一只手。”
在扶贫队的帮助下,陈志缓的鸡棚建起来了,猪圈建起来了,家里新房也建起来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彩电空调冰箱都搬进了屋,还购置了运货的电动小四轮、喷洒农药的无人机。
“只要肯干,日子就会好起来。”谈起这几年的致富经,陈志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干,谁都没钱白给你。”
(陈志缓承包了村里15个蔬菜大棚培育红薯苗。)
“志缓身残志坚,给大家带了好头。”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彭继武告诉记者,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像陈志缓一样脱贫致富,2018年,扶贫队在村里建设产业发展基地,推出“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统一经营管理。
可即便这样,很多村民还是担心有风险,大棚建起来没人种,鱼塘整理好没人养。这时候,曾被村里推荐参加过脱贫学习班的陈志缓站了出来。
“别人能搞好,我为什么不行?”他一个人租下15个大棚,在扶贫队和农业局的帮助下,流转了村里150亩地,种上红薯苗。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经营,现在每天出产4000余斤红薯叶销往长沙,光这一项就带动全村40余人直接就业,其中有20多个贫困户。
(蔬菜基地的冻库里,陈志缓和工人正在整理红薯叶。)
志恒农业有限公司冻库里,51岁的周江桂戴着眼镜,一边整理红薯叶,一边跟记者攀谈,“搭帮陈总,我一个眼睛不方便的五保户,还能在家门口赚几千块钱一月!”因视网膜脱落做了手术,无法外出务工的周江桂之前连一包烟钱都没有,现在已小有积蓄的他说起陈志缓,满满都是感谢。
志恒农业有限公司目前仅红薯叶收入就达80余万元,已支出60余万元工资。“他们帮了我,现在我也帮帮别人……”陈志缓指了指驻村扶贫队长彭继武,腼腆地笑着对记者说。
“陈总,今年准备种多少赤松茸?”除了种红薯叶、养泥鳅,陈志缓的公司还流转了20多亩地种富硒稻、赤松茸。采访之余,陈志缓的电话响个不停,种子供应商、采购商电话不断。
随着一年秋收冬种即将开始,踌躇满志的陈志缓,看着20多亩金黄的富硒稻,心里开始盘算着秋收后的下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