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上缴七千万礼金为何难赢掌声

2014-02-07 08:31:52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凯玲] [责编:喻帅明]
字体:【

  河南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2013年以来,全省数千名干部主动上交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共计7207.18万元。(2月5日新华网)

  在举国上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大背景下,河南省领导干部主动上交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7000余万元,本是一条正面新闻,说明中央禁令已经发挥了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网友们对这条正面新闻并不买账。这显然不是纪检部门与上交礼金的领导干部愿意看到的。但是,换个角度看,网友的质疑也不无道理。想想也是,一个数千万人口的大省,那么多公务人员才有数千名领导上交7000多万元礼金,不如一个贪官的犯罪所得,或许只具有象征意义,并没有触及到礼金问题的根本。

  不仅河南官员主动上缴礼金被质疑,像昆明各级官员主动上缴礼金逾114万元、新疆阿勒泰廉政账户收到上缴款近百万元、广东国企领导上缴红包151万元等事件,都曾引起了争议,作秀说、冰山一角说、拿大钱缴小钱说等评价意见层出不穷。

  领导干部主动上交礼金的积极意义无疑不能否认,但是网友的质疑也非空穴来风。从近来媒体曝光的一些领导干部的贪污、受贿案来看,一人涉案金额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案件并不在少数。这样看来,公众产生这样的质疑并不难理解。透过公众对领导干部上交礼金的不信任态度,也可以看出当前廉政建设与公众预期还有较大距离,反腐任务还十分艰巨。

  我们应该看到,在上交礼金的领导干部中,或许有人收受礼金数额远远超出了上交款项。除了主动上交者外,我们也不能排除心存侥幸,没有上交或者没有全额上交礼金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到底收了多少礼金,根本是一笔糊涂账。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最近新华社仍有消息说,有的领导干部子女依然收受万元红包,对“实权领导还要意思一下”。笔者当然期待,有关部门对那些顶风收受礼金的干部一查到底,净化官场环境,消除公众怀疑空间。

  但是,透过礼金问题,我们更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为何那么多人顶风向官员送礼金,领导干部为何敢收礼金?从理论上讲,在法治不断健全、中央不断出台禁令的当下,领导干部权力寻租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体制转型、物欲横流的时代,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依然很大,由于相关权力监督与问责机制没有同步跟进,因领导决策失误、徇私枉法、中饱私囊、吃拿卡要,导致国家、人民利益受损,国有资产流失的教训并不少见。

  因此,对于司空见惯的礼金现象,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具有贪腐行为的领导干部与行贿人,让领导干部与行贿人从违法成本考虑不敢贪腐,不敢送礼金;另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给公权力套上法律紧箍咒。督促领导干部把重大决策程序细节放到阳光下暴晒。比如通过官方网站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公众舆论监督。从源头上减少其贪腐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有关方面要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框架内,完善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财产公示制度,亮出领导干部的真实家底。对于瞒报家产者启动问责与司法程序,把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从内部监督向外部监督推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官场礼金痼疾,逐步消除公众对领导干部贪腐行为的怀疑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