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不方便”是个伪命题

2014-01-14 08:55:21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喻帅明]
字体:【

  年头岁尾,眼见开公车送礼的少了,豪华酒店门前冷清了,高档餐饮转型了,高档烟酒降价了,贺卡不再漫天飞了。

  一些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对此变化更有切身体会:以前公款消费很方便,大手大脚,现在报销却被盘问个没完;以前景区公车随便去,现在不敢再明目张胆;以前传达室礼品成堆,现在空空荡荡;以前一杯清茶一张报纸打发一天,现在庸懒散“人人喊打”;以前前呼后拥,现在车马冷落……

  于是,有人觉得不适应,怀念起以前的日子;有人抱怨管得太紧太严,甚至“过头”了;有的则怀疑这样的做法到底能坚持多久。总之是认为“不方便”,觉得还是以前管束少、便利多。

  毫无疑问,是一年来不断出台的各项禁令,让一些人觉得“不方便”。先是中央八项规定,接着是反“四风”,严控节日慰问活动、出国旅游考察、公款吃喝宴请,再到通报违规违纪典型、禁贺卡,乃至刚刚颁布的领导带头禁烟规定,可以说是件件打到了点上,样样触到了痛处,群众对此欢呼不已,称中央动了真格。

  种种禁令的实施,产生了正本清源之效,让人们感觉到,种种“不方便”,其实是让公职人员回归“公仆”本位,是底线,是常态。曾几何时,面对各种规章制度,一些地方执行不力、落实不够,有的部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天长日久,司空见惯,导致一些干部习惯了不正之风的状态,甚至以为这就是本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因而以前的这种所谓“方便”,很大程度上是让群众深恶痛绝的“过度方便”,是权力跑出了“笼子”的结果,本质上是权力甚至特权的滥用。

  回归本位,回到原态,就会给工作带来不方便吗?这恐怕是一种托词。所谓的禁令造成“不方便”,其实是个伪命题。事实上,种种禁令禁的是不正之风,禁的是影响党和政府形象、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只要是真心为群众谋利益、踏实干事、认真负责的,反而会有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干事、干成事。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不方便”不过是搞不正之风的不方便罢了。

  有的人仍心存侥幸,以为目前这种“风紧”的日子会过去。这种观念如果不趁早转变,只怕会陷入被动的工作状态,甚至找不着北。反“四风”,开弓没有回头箭,随着时间推移,禁令会越来越紧,所谓的“不方便”会越来越多,监督会更加有力,这不会是一阵风,而注定会常态化。若以“不方便”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为自己不作为找借口,而不去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这样的干部终究会被时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