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内部腐坏
随着原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静国松被带走调查,长达一年的审计风暴似乎已进入尾声,但不断进出的纪委调查人员与纷纷出国旅游的高管,仍然让这个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内部人心惶惶。
缘起,上市前夕的审计风暴
2011年6月13日,由国家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办组织的一汽集团项目审计组,在长春一汽集团总部的办公大楼召开审计组进点会,由此拉开了一汽集团内部长达一年的“审计风暴”的序幕。
据悉,此次审计重点是对集团原总经理徐建一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由于临近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关键时期,此次审计署进驻一汽也被认为是以国务院国资委为首的央企主管部门,希望对一汽集团整体经营情况做一个“彻底、全面的摸底调查。”
结果,一汽集团在接受审计署审计过程中共暴露了四类问题,分别涉及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内部管理。而据记者对审计署上周发布的“公告”仔细研读发现,对于审计出的问题,审计署在时间跨度上最早甚至追溯到了徐建一开始担任一汽集团总经理的2008年之前。[详细]
销售副总被查,高管纷纷出国旅游
审计风暴中,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静国松,因为经济问题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静国松涉案金额数千万元人民币。随后,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大客户部负责人跳楼自杀,据悉,该部门由静国松分管。“自去年的审计风暴以来,纪委调查人员不断进出一汽集团,一汽内部现在人心惶惶。我们不知道明天会被带走的是谁?”4月9日,一汽大众内部一名管理层人士私下向本报记者唏嘘不已。一汽集团内部风声最紧的时候,一汽很多高管纷纷订机票出国旅游,他们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向外界证明自己并没有接受相关部门调查。[详细]
总数过百的管理层被专案组带走
据核心消息人士透露,近一个月以来,已经有总数过百的管理层被专案组带走协助调查,其中多人已被双规,其中包括一汽副总经济师周勇江。据知情人士透露,被带走协助调查的人员涉及一汽集团下属多个子公司和多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人数众多,案情错综复杂,有的子公司高管层成员甚至被悉数带走。随着案件查处的深入,调查范围还在不断扩大。[详细]
腐败,一汽不是个例
国企成为腐败案件高发多发部门
有评论称,如今某些国企早已成为被蛀空的朽木,腐败现象比一些政府部门还要触目惊心!大企业大资金不知去向,小企业小资金不知去向,凡是国企,没有不存在财务问题的。北京市纪委监察局披露了一个统计数据,2007年至2011年,北京市企业单位立案总数为706件,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中出现的腐败案件就有624件,占88%,成为腐败案件高发多发的部门。[详细]
国企犯罪高管平均每人贪腐3380万元
由法制日报指导完成的《2011年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显示,国企犯罪高管平均每人贪腐3380万元,光明集团前董事长冯永明一个人就贪了7.9亿元。如果去掉这一特殊案例,平均每人贪污金额也达到2077万元,而2010年这个数字是957万元。在共同犯罪问题上,根据统计结果,至少有79例共同犯罪,也就是说,国企腐败案近40%是窝案,涉及人数1266位。[详细]
国企高管集体出手,窝案频发
欲望有多大,手就伸得有多长。国企高管集体出手,一汽不是个案。据“新华视点”记者的调查,安徽省电力公司近年来以“车改”之名,为全系统约300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配备公务自驾车,标准逐年提高,从最初的奇瑞汽车到现在价值20万元的一汽迈腾和帕萨特领驭。一切车辆手续及费用由公司负责,拿到车钥匙后,该车就归干部自驾。[详细]
国企腐败为何难除?
国企在双重体制下定位缺失
政治与经济双重体制的逆向挤压是国企腐败高发的动因。一方面,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依旧是以行政化手段为主,自上而下的公权力对国有企业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国企正是依赖这种公权力,获得民营企业无法企及的超额垄断利益。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具有市场经济主体的属性,在国家监管、社会责任与公益目的极度弱化的情况下,多元化的经济行为和经营方式又成为其谋取私利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国企腐败源自这两种制度的改革不到位引发的制度负作用,以及国企在这双重制度环境下的定位缺失引发的内在负动力。可见,这两种制度体系的逆向运行的必然产物就是国企腐败。
监督制约机制收效甚微
国有企业名义上是全民所有,实际上全民只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上的所有,全民不可能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监督。由于存在着由人民到政府再由政府到具体管理者的多重委托代理体制,致使国有产权中各项权力主体责权利关系相对模糊,再加上国有产权所特有的公共性,导致尽管产权的归属是明确的,但产权的维护机制是虚弱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大权独揽,不仅掌握了企业的经营控制权,还掌握了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一旦负责人“败德”,腐败也就成为自由落体一样的必然结果。
国企强势既得利益集团谋利
在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必然会导致国企内部的利益关系的分化,形成以第一把手为核心的强势利益集团。该利益集团与企业内部人数占绝对优势的职工利益是完全对立的。他们掌握着国企的内部控制权。他们一方面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幌子,尽其所能压榨国企职工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又鼓噪市场理念,利用市场规则来屏蔽政府的干预和监管。他们荣辱与共,铁板一块,国企成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法外乐园。尤其是国企负责人出现恶意行为,其风险必将是巨大的,不胜枚举的腐败案例足以说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