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节目就让我们来聊一聊:没入党的人就是无党派人士吗?
你知道是谁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建议,又是谁提出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五星红旗的国旗方案又是谁设计的…..,不知道不要紧,小谢告诉你,他们分别是张奚若、徐悲鸿、曾联松,而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无党派人士。
本期,小谢重点和您解读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重要群体——无党派人士。
常有一些社会上的人这样“定义”无党派人士——
就是除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民主党派成员和3亿多未成年人,其他近9亿人就是无党派人士。
小谢只能说,关于无党派人士,这些人了解得太少,小谢有责任、有义务来给您讲一讲。
在一百多年的无党派人士历史中,真是大咖云集、群英荟萃,说几个你就明白了——李鼎铭、马寅初、郭沫若、巴金、程思远、阿沛·阿旺晋美、袁隆平、林毅夫 ……是不是每个人都大名鼎鼎呢?
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撰写的《忆大山》吧?里面的主人公农民作家贾大山也是无党派人士中的一员。
这些有名的人物为什么能称得上无党派人士?这里就涉及到要成为“无党派人士”所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
第一,无党派人士要具有无党无派的身份。 这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就是说,并不是只要具备了无党无派身份,就是无党派人士。
第二,无党派人士要有参政议政的愿望和能力。 无党派人士是一种政治面貌,作为无党派人士,首先要对其政治身份、基本职能和政治责任有一定认识,对参政议政要有愿望和热情,并且具有一定能力。
第三,无党派人士须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 就是说,具有了无党派身份和知识分子条件不一定就是无党派人士,还需要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发挥正能量,。
第四,无党派人士主体是知识分子。 这就是说,无党派人士不等于无党派群众。 广大无党无派的基本群众,尽管在统一战线中居于基础地位,但不能称之为统一战线意义上的无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是以无党无派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群体,主要分布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国有企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
讲到这里,关于无党派人士的定义,小伙伴们不会再搞错了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