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出门必须记得带上孜然等调味品,就当自己是人肉串,为自己带盐。在长沙,打败我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热。[详细]
7月23日,长沙,38°,又是一个"水深火热"的日子。
大早上一出小区,明晃晃的的阳光和大地上腾腾而起的热气扑面而来。
路边那些平日里叫的最凶的大狗,一失之前的挑衅喧嚣,个个躲在墙角里无精打采地吐着舌头。
在太阳下没走两步,一身大汗已将衣服浸透,为了不迟到,只好硬着头皮向公交站里挪。
作为一枚屌丝上班族,早上最郁闷的事,不是没买到梅干菜馅的包子,而是投了两块钱,却坐了一趟不开空调的公交。
在长沙火炉中觅一条活路,委实不易。
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湖南前几日时断时续的几场不大不小的雨水,并没有送来清凉,20日开始35摄氏度的高温天在三湘大地迅速铺开。
长沙夏日的骄阳,就像冬日的淫雨,都是极不讨人喜欢的。
地面煎鸡蛋,口中含人丹。在长沙这座火炉城市你必须懂,碰见这蒸笼似的鬼天气,躲是躲不过的,除了“霸得蛮,耐得烦”之外,想要不被烤熟,还得自己去找清凉消暑的路子。
好消息是,据悉25日至27日,受台风减弱后的低压环流倒槽影响,湖南有一次中等强度降雨天气过程,并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阿门!有种即将得到拯救的赶脚。
各地纳凉出奇招:长沙ATM麻将PK重庆水上麻将
♦朋友圈里,有人去了厦门看海,有人去了泰国拜佛,有人去了三亚游泳,有人去了塞北看雪,有人去了云南避暑……尼玛,老子在长沙“抗日”!
♦长沙气温,千里清蒸,万里红烧。望市内市外,烈日炎炎;各大区县,基本烤焦。房里桑拿,汗水洗澡,躺下就是铁板烧。
♦我开心的发现我家自来水管接的居然是温泉,流出来的水都热得烫手,还源源不断,哈哈!
♦长沙真好 早上起床洗个澡 中午睡觉洗个澡 晚上睡前洗个澡 热醒了再洗个澡 跑个步洗个澡 吃个饭洗个澡 玩会电脑洗个澡 来长沙吧 半夜34度 白天43度 如果你给你在长沙的朋友打电话 他没有接听 那很可能他正在洗澡
♦买了个凉席,一睡变电热毯了;路上遇到一个生人,相视一笑,熟了;打麻将,刚摸张牌,居然糊了
♦近日湖南,长沙持续高温,记者在街上随机采访一路过黑人。请问你能说说是长沙热还是你们非洲热?”黑人怒回:“你已经是第三个问同样问题的人,老子再强调一遍,老子不是非洲人,老子是长沙人,老子是在长沙晒黑的!
♦解放西路步行街,一老大爷不慎被一辆豪华大奔刮倒,老大爷二话没说立马爬了起来。围观众人纷纷议论;“长沙的老大爷人不错”;“长沙的老大爷素质真高”;“长沙的大爷身体可真好”。长沙的老大爷开口说话了:“做好事,还不起来,屁股都烤熟哒”。
♦大学学子耐热强,没空调,脸贴墙,巍巍高城何处可乘凉?纵使心静暑难降,进寝室,躺床上,辗转反侧梦不香。汗湿裳,床板烫。欲哭无泪唯有汗千行。今年长沙夏日长,装空调,问校长
如果长沙是个火炉,那么活在火炉里的人就是肉串,作为一只为自己带盐的肉串,出门除了要注意翻面儿,掌握长沙热门蹭凉地点也是一门基本功,千万别把自己烤焦了。
■商场:纳凉购物两不误
话说长沙的商场无疑是晚上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等到晚上7点后,跑到黄兴步行街,逛逛这的商场,既凉快地散了步,又可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商品买,还有免费WIFI,何乐而不为呢?
■湖南省图书馆:蹭凉族的好去处
图书馆也是“蹭凉族”的好目标。每到傍晚,湖南省图书馆内常常座无虚席,休息区的座椅上坐满了前来阅读的市民。有的市民因为找不到座位便席地而坐,或靠在书架边,虽然姿势不太舒服,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阅读热情。
■新华书店:孩子们的首选
从热气蒸腾的大街走进长沙市新华书店,那凉爽,难以置信。在此看书的大多是学生,还有一些带孩子来的家长。不少人自带马扎或塑料小板凳来此看书。
■岳麓山:远离闹市的清幽与安逸
晚上开车到岳麓山脚下,步行上山下山,不登顶的话,一个来回也就1个小时多一点。由于天气热,晚上来爬岳麓山的人很多,既可以享受清凉,又不用担心因为天黑人少带来的安全问题。
■湘江风光带:长沙版“清明上河图”
夜幕下的湘江风光带,有跳舞的、唱歌的、放风筝的。炎炎夏夜,来这里安静地坐着,欣赏这幅“清明上河图”,不仅能够享受江风,也能带来身心的宁静。
■1952年 不停车水,粮食还是减产
回忆起长沙的高温天气,寻友文对1952年印象最为深刻。当时只有10岁的他与爷爷奶奶住在长沙县黄花镇观山村,“1952年7、8月份是我感觉最热的天气,也许当时的气温确实没有现在这样高,但是我记得比较清楚。”寻友文告诉记者,当时的老人都热得将竹床搬到房子外面睡觉,寻友文和几个小朋友就躺在竹床上,爷爷奶奶则不停地用扇子给他们打蚊子。乡下蚊子比较多,但是谁也不肯进屋睡觉,因为天气实在是太热了。
当时寻友文老家后面有一口水田,旁边有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溪,以前不管天气再怎么热,溪水总不会断流,但在1952年的7、8月份,溪水断流了。“爷爷非常着急,家里就靠着这口水田打出的粮食做口粮”,寻友文和爷爷就用水车不停地人工车水,“每天都要车两个小时水。”寻友文和爷爷一共车了10天水,但即便这样,因为酷暑粮食减产,当年他们家的口粮还是不够吃。
■1977年 一天要洗8个冷水澡
说起长沙的高温天气,邹学高很自豪地说:“我是最不怕热的人。”现年65岁的邹学高,祖籍湖南祁东,1971年从部队转业到长铁客务段,他就一直在长沙生活。
像邹学高这样不怕热的人也对1977年7、8月份的长沙高温天气记忆犹新,“那一年干旱,最高温度达到40-41℃。”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列车根本就没有空调,他们只能将乘务室的窗户打开不停地吹风。
下班回到长沙,他和其他同事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单位的淋浴间,将水龙头开到最大,人就蹲在水龙头下,至少要淋上一个小时。就算是这样,也只能缓解一点点酷热。那段时间,邹学高晚上基本没有睡过觉,通常是拿床凉席睡到房子外面。到了凌晨3、4点钟,才会凉快一点。但是早上9点就又开始热起来。当时他一天至少要洗8个澡,都是用冷水冲。
■1995年 天天睡地板,吹的是热风
今年37岁的聂亦群,在广州铁路集团长沙办事处担任档案管理员。说起长沙的高温,她深有感触:“今年我上班呆在空调房,回家后就马上开空调。”上下班的路程中,聂亦群只得乘坐公交车。由于她乘坐的公交车没有空调,聂亦群于是总带着一大堆装备:一大壶凉茶,一条毛巾,一瓶驱风油。“有时候坐在车上热得实在受不了,就感觉人要晕掉一样,所以就带了这些东西应急。”
北方的热和南方是截然不同的,北方是干热,南方却是湿热。当时聂亦群家里没有空调,来长沙没多久的她长了一脸的痱子和斑,而且还中了暑,每天都呕得天翻地覆。那段时间她中午不敢回家,因为单位有空调。只有中午短短的两个小时,才是她可以好好休息的时候。晚上回家后,实在太热,就睡在地上,房子里面虽然装了吊扇,但是根本没起什么作用,吹的都是热风,人受不了,只有睡到阳台上去。
虽然现在条件好了很多,但对刚来长沙时的遭遇,聂亦群仍旧不敢回头去想,“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南方的高温,谁知仅仅是一个开始。”
如果你有朋友在长沙,今天记得关心一下他。因为今天的长沙人,躺在床上是红烧,加了席子是铁板烧,下床是清蒸,出门是烧烤,回来路上是生煎,回到家是回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