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录像显示,记者戴鹏在暗访过程中遭工作人员围殴。但长沙市救助站却有另外一套说法。[详细]
·长沙救助站称与暗访记者肢体接触不违规
·一个记者的“恐怖救助之旅”
华声评论
·完善流浪救助机制工作能否“快进”
·仓促的新闻通报会只会引来更多质疑
·“临时约束性措施”源于施舍鉴定心态
·莫让救助站成流浪者的“恐怖之旅”
◎独家策划
短短数天,长沙已有两名流浪汉冻死街头;暗访救助站的记者也遭围殴。孙志刚事件过去十年后,我们将如何再次拯救失守的救助站?[详细]
策划:关注“一个记者的‘恐怖救助之旅’”
特别策划
高清大图
 
让真相的力量推动制度前行
 
 
长沙救助站离当年孙志刚惨死的收容站很远,空间上相距千余里,时间上暌隔十来年,但“细微处见精神”,很多相似的细节提醒我们,它们的距离并不太远。孙志刚事件促使被民间广泛指责违宪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了,照理,收容站换成了救助站,辱骂、殴打流浪者、乞讨者等弱势群体的制度已釜底抽薪,某些地狱般的地方收容所也该见了阳光,不说成了天堂,也该成了温暖的人间,但记者暗访的切身体验告诉我们,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只要权力仍然虎兕出于柙,可以恣意妄为不受严格监督,再美的制度也只是一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华美的衣袍”。[详细]
 
 
公众也许无法想象,在收容遣送制度因为孙志刚案被扔进历史垃圾堆多年后,竟然还有如此野蛮的一幕在救助站里发生。这一切绝不是偶然发生的,它与当下一些地方救助体系的欠透明有着直接关联。毋庸置疑,我们救助机构是处于行政主导体制内的,或许正因为如此,它对社会与公众敞开度不够,公众既难以洞见其管理过程,也很难参与其中。如此,出现“黑屋里的暴力”便不奇怪了。[详细]
 
 
如果说救助是一个社会的生死线,那么报道中那种让人消受不起的救助,正是社会底线的失守。已经公开曝光的长沙救助站事件,无疑是极恶的个案。对此,首先必须以公开、公正的方式查明真相,并依法严惩涉嫌渎职、犯罪的工作人员。同时,必须确立相应的监督与管理机制,使政府相关部门和救助机构能够恪尽职守,善待流浪人员,不要让救助机构成为流浪人员的畏惧之地,别再发生流浪人员横死街头的惨剧。[详细]
 
 
0731-84326220(外联) 0731-84329951(新闻) 0731-84329948(合作及广告) 版权所有: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ICP备案号:湘ICP备06015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