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研究人员怀疑为海湾战争综合征“元凶”的沙林究竟是何来头?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2021-02-23 16:34:00

1991年3月1日,科威特城外公路上满是被多国部队摧毁的伊拉克军车和坦克。图源:《环球》杂志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月18日报道,一项研究显示,海湾战争综合征可能是由(多国部队)摧毁伊拉克化学武器而不是(贫铀武器的)贫化铀造成的。

海湾战争综合征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很多美国士兵莫名其妙地患病,他们常感到肌肉疼痛、长期疲劳、失眠、丧失记忆、头晕、情绪低落、身体消瘦,由于症状复杂,起因不明,这些病被统称为“海湾战争综合征”。

这种疾病已导致250万退伍军人在数年后出现衰弱症状。

人们以前认为,这种疾病是由用来摧毁伊拉克坦克的(美军A-10攻击机使用的GAU-8A加特林穿甲炮弹药)贫铀穿甲弹碎片造成的。然而,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患者体内没有任何可解释其症状的剩余铀。他们说,这“确凿地证明”患者的疾病不是(贫铀穿甲弹的)铀造成的。

一项新的分析结果表明,它很可能是英国和美国军队在历时7个月的冲突中摧毁沙林神经毒剂储存点后,由其释放的毒剂所造成的。

沙林有多毒?

在众多毒气中,沙林毒气堪称毒气之王,造成的各类伤亡也非其他毒气可比。

沙林是常见的军用毒剂,按其伤害作用分类,属于神经性毒剂,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其毒性之大令人胆寒,通过呼吸道吸入55~100毫克/立方米,或是皮肤接触1.7克的沙林后,便可能在1~15分钟内引发死亡。

若是暴露在低浓度的沙林毒气中,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呼吸困难、支气管缩小和剧烈抽搐等症状。

为了解沙林毒气对心脏的伤害,美国心脏病协会研究人员曾让实验鼠摄入微量的沙林。起初实验鼠没有不良反应,但摄入沙林约10周后,实验鼠的心脏开始出现以下问题:左心室变大,心律失常,心室的收缩和输血功能减弱,心脏出现永久性损伤。

毒气之王刺痛世界

沙林是化学武器的一种。沙林毒气作为毒气之王,自1938年面世至今就在不同场合欠下了累累血债。1938年,“沙林”由德国法本化学公司研发出来,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沙林”(Sarin)源于4名发明者姓名中的5个字母。最初“沙林”作为杀虫剂被研发,但随后纳粹德国发现了其军事价值,但在整个二战中“沙林毒气”应用最广泛的却是集中营的毒气,共毒杀了数百万犹太人及其他各类“罪犯”。

图为美军M687型155毫米“沙林毒气”炮弹。

随着二战结束,“沙林毒气”的梦魇不仅没有在消散,反而以更加恐怖的形式反复刺痛世界。1994年6月27日,日本邪教“奥姆真理教”在长野县松本市北深志的住宅街内散布沙林毒气,导致8人死亡,660人受伤,造成“松本沙林毒气事件”。不到1年后的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再次在东京地下铁3条路线共5班列车上散布沙林毒气,造成13人死亡及约6300人受伤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是把有毒物质(又叫毒剂)装入弹药里,用爆炸、喷洒或发烟的形式施放出来,依靠毒剂的毒害作用使人、畜中毒而发挥杀伤作用。

几种主要毒剂的毒性及防护方法

综合自:参考消息网、科学网、《中国科学报》、《现代防空防灾》读本、凤凰军事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