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情未了 ——省人防办驻娄底田家村扶贫工作队的故事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2021-02-09 09:44:06

湖南日报-05版 牢记初心使命 决胜全面小康

■ 李 俊  谢晓清  李 薇

省人防办扶贫工作队入驻娄底田家村。

春节越来越近,田家村弥漫在愈来愈浓厚的喜庆氛围里。传统的民俗、传统的美食,以及小康生活的场景,让这座大山之中的村庄的腊月,有着与往年不一样的红火。

然而,几许淡淡的离愁,也像山中的云雾,拂过田家村人的心头。

“一下子就三年了,他们快走了。”

“听说,过了这个年,他们就要回长沙了。”

村民口中的“他们”,指的是省人防办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三名队员:谢胜文、李皓阳、曾卫东。

这份不舍,是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风雨同舟。

翻山越岭送百合出村交易变现。

角色转换: 从队员到成员

一张留存在村民杨钦和手机里的照片,拍摄的是田家村修建村级主干道的场景。照片中的谢胜文一顶草帽、一件汗衫、一双胶鞋,一条毛巾搭在脖子上,正挥舞着一把锄头。“瞧,老谢的架势,哪里看得出是一个大处长哦。”

这是驻村的第二年。工作队和村民攻克“行路难”的情景。

2018年3月12日,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省人防办田家村扶贫工作队到任。二0二工程管理处副处长谢胜文和李皓阳、曾卫东两名同事,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途。

已知的是田家村的窘境。

田家村距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镇区5.6公里,海拔最高处达到800米。由原田家村和原米家村合并而成,村集体经济为零,当地流传着“田家无田,米家无米”的俗语。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2户46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8.5%。

只有尽快实现从队员到成员的角色转换,才能完成省人防办交给的扶贫重任。一入村,谢胜文就给工作队立了规矩。田家村由此多了三个成员“老谢”、“小李”和“小曾”。

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河流,田家村的主干道其实就是条狭窄的简易公路。多少年来,田家村就这样蜿蜒扭曲地与外界艰难联系着。

要想富,先修路。狭窄的村道需要拓宽,往水里回填土方拓宽,成本太高;往山里开挖,容易引发地质灾害。于是,让农户贡献田土成了不二选择。在没有补偿资金支撑的情况下,唯有挨家挨户做工作。

米家片区的周培义成为了谢胜文拜访的第一个对象。周培义临着主干道建了一座房子,因为地势险峻,扩改工程不得不从他家另辟一条道路做降坡处理。降坡处要占用他家的田土,谢胜文也就遭遇了闭门羹。

可谢胜文没有泄气,隔三差五就去他家敲敲门。即使周培义不开门,谢胜文也会隔着院墙和他聊聊天。一来二去地,谢胜文与周培义就混熟了,开始无话不谈。了解到因为贫困与闭塞田家村年轻人谈对象都比较难的现状,得知周培义家有几个小孩还在外面上学的情况,谢胜文就以为了孩子以后回家、结婚为由,终于说服了周培义。

路基有了,但资金在哪里?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谢胜文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部门和省人防办的支持。他已记不清多少次凌晨外出,多少次星夜赶回。连村民都说,那条破烂的山路被谢胜文跑得“更烂”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专项资金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汇聚到了田家村。随后,他与村支两委班子到村中实际调研、测量数据,制订修路计划,做好沟通联络,提前协调路基清理、作业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田家村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坚克难、迎难而上,顺利地化解了修路过程中一个又一个困难。

三年时间里,田家村改建公路11.4公里、硬化公路28.5公里,修建了8个集中供水点,彻底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全村群众的出行和饮水问题。在工作队的帮扶下,完成通信信号塔建设,做到全村通信无死角;建设村级服务平台、村民活动中心,满足村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双重需求;搭建学校综合楼、铁索桥和过河渡改桥等,完善了孩子和老师的教学环境,保障了村民生产和孩子上学安全;并通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危房改造等方式解决了110户安全住房困难。

付出总有回报。2019年中旬,工作队曾开过一次村民大会,宣讲了工作队计划和愿景,但是当时村民都是不相信的,觉得是在说空话。随着主干道的修建,全村都通上了车,村民才转变了态度。

从到田家村第一天开始,谢胜文将每一个问题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比如:文化活动场所还是土场子、老百姓家里还没通上网络、娃娃坐竹排上学不安全……现在翻看这本笔记,一条一条记录都被谢胜文勾掉了。

谢胜文清晰地记得,道路修通后,有一天他去村外办事,遇见两位八九十岁的老爹爹坐在路边。一问,说是好多年没出过远门了,现在路修好了,车通了,想去镇里走一走、看一看。

告别两位老人,谢胜文的眼角湿润了,那是辛酸,更是欣慰。

行为进阶: 从助力到主力

说起百合种植,谢胜文头头是道;论及南竹加工,谢胜文娓娓道来;讲到山胡椒油,谢胜文有条有理。如今的谢胜文,在他的专业之外,又多了三门学问与手艺。田家村的村民笑称他为“名誉董事长”。

这样的名誉,是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浇灌而成的。

“要脱贫致富关键是靠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脱贫就是一句空话。”谢胜文深知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是不可持续的。

工作队进驻田家村后,谢胜文带着队员,用一周时间徒步走遍了全村每个角落,了解村里的地形地貌,查看土质情况和居民分布情况,组织村支两委干部,交流了解村民们“种什么、养什么和干什么”。

随后,工作队和村干部对全村362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地毯式”走访,宣传并讲解相关扶贫政策,了解村民的务农务工情况、生活难处、劳动意愿、对扶贫工作队的建议和期望。

一个月的走山蹚水下来,田家村每家每户的成员人数、种养情况,谢胜文都能够如数家珍。驻村三年帮扶工作计划,也在行走中规划成型。

为挖掘特色产业,工作队邀请农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一同实地考察调研,并梳理出了适宜田家村的产业:12000亩的南竹可以加工竹制品;山胡椒可以加工调味品;此外,村里土质还适合种植百合、黄精等中药材。

“可百合、黄精都是吃技术饭,如何动手建立产业、管理好产业成了最大的难题。”

于是,因病返贫的邹河南进入了谢胜文的视野。

邹河南曾是一名中药种植专家,由于缺少资金而无用武之地。谢胜文找到他,向他说明村里计划成立百合种植基地,希望他能够重新“出山”,担任技术指导员并考虑技术入股。

工作队为村里做的实事,大家都看在眼里,邹河南接过了这个任务:“我愿意全力支持,保证种植出品质优良的百合。”

工作队迅速组织成立村级百合产业基地,邀请邹河南以技术入股、以利润分红的形式带领当地的村民们开始了百合种植,30亩百合种植喜获成功,让不少村民尝到了甜头;下一步,当地还准备把百合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亩,预计产值将达到400万元。

2020年3、4月份,娄底进入雨季,连天的暴雨让工作队揪心不已,因为出苗的百合不能被水淹。担心百合基地没有开排水道,百合会被水淹,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谢胜文带领两名队员披上雨衣、套上雨鞋,跑到百合基地,连夜挖了几条排水道,保住了全体村民的希望。

由于种植百合对雨水要求较严格,工作队是晴也忧、雨也愁。天晴的太久,担心百合没有浇水或者浇水不及时,影响收成;雨下得稍大,又担心水会沤坏秧苗。百合,几乎占据了工作队员的所有心情。

为了发展南竹加工产业,工作队远赴益阳地区,借鉴竹制品加工技术与经验,建立合作销售渠道。在后盾单位的支持下,筹集70万资金购买机器建设厂房成立竹制品加工厂。厂里劳动者每月可有2000至3000多元收入。目前加工厂每月净利润近2万元。

随着田家村百合种植基地、南竹加工厂、山胡椒油种植基地和山胡椒油加工车间先后成立并投入生产,工作组实现了“有业可就、有股可入、有利可获”的承诺。村集体经济也开始有了零的突破。

一组数据可以体现田家村村民的获得感:从2018年至今,田家村主导产业百合生产将近6万斤,南竹加工厂达到了将近230万元的产值,山胡椒油加工厂也产生了约2万元的效益。2019年,田家村在历史上第一次全村所有贫困户人均分红108元/人,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百合是田家村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

每一瓣百合都是田家村村民辛勤劳动的结晶。

情感升华: 从亲戚到亲人

在田家村的三年,工作队每个月平均驻村25天。忙的时候,甚至几个月难得回一趟家。“刚驻村的时候,女儿读初一,现在都读高一了,怪我不陪她,有时还嗔怪我‘回你的田家村去吧’。”在谢胜文漾开的笑意里,有愧疚,也有自豪。

对于谢胜文和队员们来说,田家村早已成为了他们的第二个家。“刚来的时候,工作任务重,几个月时间回一趟家,现在好点了,两个星期可以回一趟家。”谢胜文说驻村三年,村民就像亲人一样,村子的未来当然有自己的责任。

田家村是一个合并村。合村伊始,老百姓特别是村支两委干部存在着“合村不合心”的情况,村里的事情很难形成一致意见。这成为扶贫队扶贫路上的又一个“拦路虎”。

为解决村支两委 “两张皮”和“合村不合心”等问题,工作队紧抓班子建设,找每一个党员干部谈话,一起商讨田家村的发展蓝图,一起描绘田家村的未来。同时结合“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统一思想,把全村所有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

驻村以后,除了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上倾尽全力外,工作队抓大也不放小。落实帮扶项目14个、解决村实际问题31个,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23个。走访或电话交谈贫困户、非贫困户达到1500余人次。村干部在他们辛勤、务实的工作态度带动和感染下,化解矛盾,村支两委呈现出了团结和谐的局面。

田家村小学承载着孩子们未来的希望。

扶贫过程中,工作队始终注重“造血式”扶贫,坚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逐户逐人常态宣讲扶贫政策,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全靠党的政策好,致富要靠自己加油干”的意识,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努力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同奔康”。工作队先后多次组织开展全村脱贫知识竞赛、贫困户技术培训。在全村开展了“脱贫先进个人”“文明卫生家庭”“贤惠孝顺媳妇”等奖项评比,极大地改善了民风与习惯。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扶贫政策知识抢答赛中,一个七十多的老奶奶全部答对了。”谢胜文介绍说,通过工作队的宣讲,全村党员干部和老百姓都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全民战争中,从最开始的“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家家户户做到能种的地不闲置,能喂养的坚决喂,能务工的坚决出去务工。一时间,全村掀起了脱贫比武的热潮。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更是家庭的未来。谢胜文把学校的改建作为了田家村未来的基座。

而当时村级小学的情景,让谢胜文久久不能释怀:学校硬件设施破损,场地狭小。道路崎岖且学生上学还要过铁索桥,存在安全隐患。学校老师没有地方住,只能借宿在农户家里。

学校的改扩建,最大的问题是当时没有可用的土地。学建筑出生的谢胜文,利用他的专业能力,在多处比对后,为孩子们找到了一个地质构造安全、交通相对便捷的地方。

综合楼建起来之后,老师的宿舍、会议室、多功能教室等配套设施都跟着建起来了。同时对学校主体进行翻新、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看到新的学校崛起在大山深处,有30多年教龄的袁朝新老师激动地说:“辗转了很多小学,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学校。我代表田家村的师生,感谢工作队的付出。”

田家村的南竹加工生产线如火如荼。(本版图片由省人防办提供)

2019年7月,省常态化督查组的领导来田家村督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督查组和工作队的车返回村部时,两个老人坐在马路中间拦住了路。督查组的领导问,老人家不是来上访的吧?谢胜文下车一看,是八十多岁的刘义富老两口。他们拿出一只老母鸡和一袋鸡蛋,硬是要放进车里。

“都是自家人,不要客气。”这是两位老人家留下的话,也是工作队平时听到最多的话。

平整的马路、方便的自来水、红火的村级产业、崭新的公用设施、畅通的网络信号……短短三年时间,田家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省人防办的支持下,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田家村如今被村民戏称为“甜家村”。不仅条条大路通院落,全村规划建设的8个集中供水点使家家喝上了放心水;信号发射塔让全村手机信号全覆盖;新建的教学楼窗明几净,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走进村中的加工厂与种植基地,村民在各自的岗位正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谢胜文表示,工作队正着手建立健全包括种植、销售、分红等在内的长效机制,培养村干部和产业带头人,以保障扶贫工作队撤出后的高质量运转。

对村民,对妻女,谢胜文还许下了一个诺言:田家村会越来越美,有空的时候,一定带她们回来走走、看看。

在工作队的支持下百合种植、加工已成为田家村主导产业。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