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团圆” ——省人防办驻田家村扶贫工作队扶贫纪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2021-01-28 17:27:52

2018年3月12日,植树节,一个寓意“希望”的日子。

在省二0二工程管理处副处长谢胜文的日记本里,这个日期是一个“新”的开始。

他,二十余年资历丰富的工程师;曾卫东,24年“军龄”新近转业的退役军人;李皓阳,新春里刚完婚的26岁“新郎”——三人头一次从省城长沙驱车500余里来到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田家村,根据省人防办的扶贫部署,他们有了新身份:省人防办驻田家村扶贫工作队成员。

走山趟水

“田家村山多地少,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极差,交通十分不便,产业落后,贫困率较高。并且因为地理环境恶劣,脱贫压力巨大。身为工作队队长的我决定尽快找地方驻扎下来,尽快全面投入工作,了解情况……”

翻开谢胜文扶贫日志的第一页,规整的字迹,记录着工作队驻村第一天的景象。如何改变这块待开拓的土地?他在当天日志最后认真写下:“脚下崎岖远,眼望荒山凉。肩压心中石,蓝图酿心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蓝图的绘制,需用脚步去丈量。

谢胜文带着队员,用一周时间徒步走遍了全村每个院落,了解居民分布情况、村里的地形地貌和土质情况,组织村两委干部交流了解村民“种什么、养什么和干什么”。

掌握大概情况后,工作队和村干部对全村362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地毯式”走访,宣传并讲解相关扶贫政策,了解村民的务农务工情况、生活难处、劳动意愿、对扶贫工作队的建议和期望,详实记录,为“蓝图”打好草稿。

一个月的走山趟水,哪家的成员人数、种养情况,作为“外来人”的他如数家珍。具体工作思路与驻村三年帮扶工作计划,也逐渐成型。

从零开始

田家村,由原田家村和原米家村合并而成,在当地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田家无田,米家无米”,村集体经济为零,深度贫困可见一斑。为此,谢胜文带领工作队,确立了全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两腿走”的工作思路。

要脱贫,路先行。全村仅有的一条通村硬化路破烂不堪,连组公路基本是自然形成的泥泞路,无法通车,村民对此叫苦连天。谢胜文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部门和省人防办的重视支持,四处筹集资金,克服地貌困难,改建公路11.4公里、硬化公路28.5公里。曾经,学生要坐竹排过河上学,时有溺水事故发生。工作队修建铁索便民桥和渡改桥各一条,打造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

为挖掘特色产业,工作队邀专家一同实地考察调研。“村里的楠竹资源十分丰富;土质适合种植百合、黄精等中药材;山地多,可以种植山胡椒,加工成山胡椒油。”谢胜文告诉记者,“可百合、黄精都要吃技术饭,如何建立产业,管理好产业是最大的难题。”

夜晚,谢胜文在台灯下不停地翻看走访记录,终于找到一名叫邹河南的贫困户。

邹河南是一名中药种植专家,擅长种植百合、黄精等药材,由于技术不被重视且缺少资金,闲置在家。很快,谢胜文找到他,向他说明村里计划成立百合种植基地,希望他能够重新“出山”,担任技术指导并考虑技术入股。

工作队为村里做的实事,大家都看在眼里,邹河南感激地接过了这根橄榄枝:“我愿意全力支持,保证种植出优良的百合!”

就这样,田家村的百合种植基地、楠竹加工厂、山胡椒种植基地和山胡椒油加工车间先后成立并投入生产,解决全村将近40户贫困户就业。2020年,全村实现百合生产近18万斤,楠竹加工厂产值近230万元,山胡椒油加工厂效益约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从“0”变为超10万元,创造了田家村的“历史第一次”。

造梦之路

平整的马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随处覆盖的网络信号……这些在城市里习以为常的事物,曾经是田家村村民“不可能实现的梦”。

在省人防办驻田家村扶贫工作队驻村的三年间,一个个“梦”变为现实。如今的田家村,条条大路通院落,全村规划建设的8个集中供水点使家家喝上了放心水。信号发射塔让全村手机信号全覆盖。新建的教学楼窗明几净,孩子们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在加工厂与种植基地,村民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村里的面貌翻天覆地,这都是以谢队长为首的工作队和后盾单位省人防办心系群众、全力支持的结果。”村民们纷纷夸赞。

2019年7月,省常态化督查组来田家村督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督查组和工作队的车返回村部时,被两个老年人拦住。督查组的领导问,老人家不是来上访的吧?谢胜文下车一看,是80多岁的刘义富老两口,他们拿着一只老母鸡和一袋鸡蛋,硬是要放进车里。他实在推不掉,只好收下。

对于谢胜文和队员们来说,田家村早已成为了他们的第二个家。“我出身农村,有一种情结在。”谢胜文说,“村民就像我的亲人,村子的未来有我的责任。”

三年来,工作队每个月平均驻村25天,扎根于扶贫事业,难得陪伴妻女,一家人很少团圆。谢胜文笑道:“时间过得太快了,刚驻村时女儿读初一,现在都读高一了,怪我不陪她,要我‘回你的田家村去’!”

谢胜文告诉记者,妻子和女儿总想来看看他驻村工作的地方,但一直没时间,“田家村会越来越美,到时,一定要带着她们来见证。”这就是他心中的“团圆”。(肖依诺

[来源:湖南人防杂志2020年04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