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变甜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2021-01-28 17:26:30

田家村百合种植户邹河南是田家村百合种植基地的技术领头人。

“这一瓣瓣的都是宝。”58岁的邹河南捧起一手百合片,如数家珍,“能食用、能药用。可以煲汤、可以凉拌,还能打磨成粉,很营养……”

作为田家村有名的中药种植专家,邹河南更引以为豪的身份,是娄底新化县水车镇田家村百合种植基地的技术领头人。“我和百合打交道很多年了,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做出规模。”他告诉记者,这一切都要感谢省人防办驻田家村扶贫工作队。

生活之苦

秋末冬初,正是百合花苞的成熟之际。在田家村的百合种植基地,新鲜采摘下来的百合头,在屋里堆成了白皑皑的小山。

邹河南与妻子卢美年,正围着炭火,麻利地对花苞进行处理:剥开瓣片,用快刀在近鳞茎部位横刀一切,百合鳞片便自然分开,躺倒在竹篓里。

新鲜采摘的百合。

“这一瓣瓣的可都是宝。”邹河南捧起一手百合片,说起了他和百合有着不解之缘。十几年前,他跟着在“百合之乡”隆回县种植百合的哥哥学来了成熟的栽养技术,在村子里种起了百合。因为成本高,他种植得不多,但一直坚持了下来,加上家中的几亩农田,一家人自给自足,清贫却快乐。

2014年,不幸降临到了邹河南一家,他的大儿子患上了脊椎炎,下肢瘫痪,需长期住院治疗,巨大的医药费用压垮了本不宽裕的家庭。“我们掏光了家底,到处借钱,欠了不少债,亲戚看到我们都躲着走。”回想起来,卢美年不禁红了眼。

为了赚钱,52岁的邹河南去江西的煤场做起了挖煤工。“一个月能挣五六千,但每次下井,都冒着生命危险。”邹河南感慨地说,“那时,我才明白技术很重要,我想用自己的技术致富。”

百合之甜

改变发生于2018年,省人防办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田家村,工作队的一次来访,为邹河南带来了机会与曙光。

经沸水烧开、清水洗净,很快将制成百合干。

“为了给村里发展产业,我们请了省里专家到村里考察调研,发现田家村的土质适合种植百合、黄精等中药材。”扶贫工作队队长谢胜文说,百合种植对技术、经验要求高,而村里正好有一名种植专家。于是,工作队找到了邹河南,请他担任村里百合种植基地技术指导并考虑技术入股,工作队将帮助筹措百合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邹河南很是感激:“只要村里成立百合种植基地,我愿意全力支持,保证种植出优良的百合。”

很快,在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推进下,田家村的百合种植基地成立并投入生产。从选种育种、播种施肥,再到收获加工,邹河南全程亲力亲为,为在基地工作的村民指导技术,百合产业跨出了顺利的一大步。

2018年,全村试种30亩百合,到2020年,面积扩大到近80亩。去年,技术入股的邹河南增收了三四万,还有不少村民以利润分红的形式尝到了甜头。

谢胜文说,下一步,工作队计划将百合种植发展到家家户户,预计规模近100亩,预计产值将达到400万元;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种植、销售渠道、分红机制等在内的长效机制。“将来扶贫工作队撤出后,当地的产业也能正常运转。”他说。

如今的田家村,每年逢五月花季,漫山遍野都是百合花香;九、十月,村民采挖百合,进行一轮新的播种。眼下将近年底,百合种植基地里,村民将一篓篓百合鳞片在沸水中烧开,放入清水洗净,一部分被制成百合干,另一部分则经过打磨、漂浆、沉淀、干燥等工序,成为百合粉。新鲜的百合,也可直接入菜,鲜香四溢,清爽可口。

百合的香甜馥郁之间,邹河南也尝到了生活的甜味,他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会一直在这条“花路”上走下去,“温饱后就是小康,我对未来有信心”。

[来源:湖南人防杂志2020年04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