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我省红色资源 在党员干部培训中的铸魂作用

2021-01-08 15:07:58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杨柳彬]
字体:【

刘坤明

湖南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素有“伟人故里”“将帅之乡”“革命圣地”美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他多次提到的 “半条被子”、陈树湘“断肠明志”等故事感人至深,这些都发生在湖南。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来到了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的“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发掘湖湘红色文化优势资源、办好党性教育基地,发挥好我省的红色资源在党员干部培训中的铸魂作用,自觉地传承红色资源中蕴涵的红色基因,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养,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迫切需要。

一、我省红色资源现状

(一)基本情况

湖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湖南发生了许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包括秋收起义、平江起义、桑植起义、湘南起义、湖南和平解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央红军长征转战湖南、血战湘江,通道转兵后一举扭转不利形势,红二六军团在张家界、湘西一带坚持斗争,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和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湖南拥有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58处,国家级示范基地29处,位居全国前列;拥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00多出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8处,桂东县沙田村三大纪律六大注意“第一军规”颁布旧址、汝城县“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等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二)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发展情况

一是出台了相关政策。我省对利用红色资源,抓好红色教育十分重视,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了《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2019-2022》年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关于全省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用好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并从指导思想、路线布局、目标定位、配套措施等方面做了具体明确。二是推动了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以韶山为龙头,以秋收起义、湘南起义、桑植起义等区域资源为重点,以全省各级党校为网络支撑,开发优质课程、形成品牌优势,带动了全省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开发;区域融合,以韶山为中心,整合全省党性教育资源,实现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坚持守正创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筹建了湖南党性教育馆,新授牌了“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陈树湘烈士纪念陵园等一批党性教育基地。三是发挥了红色资源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资源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基层党组织全面开展红色党性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纷纷把红色教育列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学习内容,将红色资源参观教学融入党员日常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红色资源的利用形式。各地组织部门、党校和相关部门加大对本土红色资源的开发力度,打造形成了系列红色精品课程,将红色课程纳入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将红色资源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专题,深化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二、存在的问题

我省各地在发掘红色资源加强党员干部培训作用方面想了许多办法,办了不少实事,积累了很多经验,但还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一是统筹不够。目前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缺乏统一的规划、统一的协调组织,力量没有整合,各个部门没有形成合力。其次是全省的红色资源开发存在无序的局面,缺乏上层规划,定位不清不准,单打独斗、重复建设的多,缺乏一盘棋的意识,没有错位开发、融合发展,没有形成成熟的精品线路,没有形成集群效益品牌效益。二是发掘不够深。对红色资源的挖掘不充分,有的仍然停在以前的开发程度上,缺乏深度挖掘,也没有很好地与时代相结合,表现老一套,缺乏时代感,没有与时俱进。有的对其中的内涵、成因、要素等缺乏深入系统的总结提炼,导致认识不一、理解不一、表述不一,缺乏具有影响力的红色资源精品课程,没有形成系统的红色资源教育课程体系和知名度很高的红色教育品牌。三是方法不够新。在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上,各地大多是博物馆陈列, 简单化、模式化, 不同程度存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现象,参观者的参与性和体验感不强,静态式的布展方式不能有效地对参观者产生吸引力,红色资源在教育中的体现仅仅限于现场教学的参观、讲解、简单讨论等基本形式,没有开发出更具生动性、感染力、体验感的诸如场景再现、角色扮演、深度研讨等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四是机制不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抓好党性教育在实践中还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五是效果不够实。有的缺乏针对性、时效性,感染力不够强,存在娱乐化、表面化、市场化倾向。六是融合不够好。红色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餐饮业、住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搞好市场流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双赢局面。目前,我省各地的红色资源的开发大多存在小弱散、大多数红色景区和目的地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产业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高,周边群众参与度不高,没有形成有力的带动效益。不同程度地存在上热下冷、干部热群众冷的局面。

三、对策与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形成组织、宣传、统战、纪委、发改、文旅、民政、财政、党校、党史办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红色资源教育开发联合会议机制,研究解决基地建设、运行管理、培训考核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推进全省红色资源教育开发的常设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科学编制全省规划,明确发展路径。以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互补性、共享性和丰富性原则,进一步优化全省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布局。协调相关部门,在政策上为红色资源教育开发建立绿色通道。重视与文旅企业合作,实现党性教育规模性、协同性、效力性不断增强。

(二)把红色资源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生动教材。结合党员干部培训规划,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向革命先辈学习,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奋发有为。要着力加强湘籍革命家群体的感人事迹、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的宣传,将传承红色基因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进党校、进会场、进课堂、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使之感染人、打动人、教育人。

(三) 进一步整合红色资源。抓好《2019-2022年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强调的“深入挖掘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加快建设以韶山为龙头、以省市党性教育基地为主干、以各类现场教学基地为支撑的党性教育基地网络”贯彻落实。充分发挥韶山的龙头作用,带动张家界、郴州、怀化、岳阳红色资源开发,打造精品线路。打造以长沙为出发地的“1个小时内”湘东党性教育线路、“2小时内”湘北党性教育线路、“3小时内”湘南和张家界湘西党性教育线路。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全省一盘棋,实现错位发展。比如韶山的伟人精神、花明楼的党性修养、张家界的革命根据地建设、桂东的纪律文化、汝城的群众路线、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等都形成了地方特色。

(四)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一是充分学习延安、井冈山红色党性教育经验,加大投入,加快步伐,高标准建好韶山干部学院、全省各级党校,抓好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容提质,引进高水平人才,盘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加快重要起义纪念馆、重要会议旧址、重要战役战斗遗址复原和系列红色党性教育主题公园开发。三是研究制定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和有关管理规定,推动基地建设运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四是提升基地信息化水平。在各教育展馆和现场教学中充分融入互联网、大数据、VR等现代科技要素,增强党性教育感染力。

(五)进一步加强红色课程开发。一是采取引进、招考、抽调、聘任的方式建立一支专兼结合、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科研、教学和现场讲解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培训培养,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二是深度开发、挖掘党性教育素材,加大红军在湘南起义长征事迹的挖掘和研究,加大革命根据地的领导机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经济建设、武装建设、军事斗争的挖掘和研究。三是打造精品课程。重点在精神提炼上深度挖掘,联合省内外知名专家,以课题委托、课程开发等形式,搞好红色精神研究工作和课程体系建设,合力开发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党性教育精品课程和优质教材。四是制作精美红色党性教育宣传册、宣传片、微视频,精心策划,广泛宣传。

(六)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如推行“训前辅导+现场教学+文艺演出+角色扮演+总结提炼”的党性教育方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编制党性教育菜单和路线,把听讲座、游故居、看展览、做访谈、讲故事、看演出、谈感想等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使学员融入其中,通过亲身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产生共鸣。

(七)推进红色资源产业融合发展。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行“红色教育+”的模式,在坚持以红色资源为主,突出其神圣性的的教育功能基础上,配套做好服务,形成一个红色资源产业集群;加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融合,加强红色旅游与工业、农业等产业融合,加强红色旅游传统业态与新业态融合,提高红色旅游的结合效益。比如,依托红色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配套好周围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服务业,推动当地的消费市场,带动就业,达到既教育党员干部、又富裕当地群众的双重效果。

(八)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始终以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为主题,明确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深入挖掘思想文化内涵,推进涵盖优秀旅游目的地、经典景区、精品路线、特色产品的红色旅游精品化建设工程,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保持生命力,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传承和弘扬伟大革命精神、推进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带领人民战天斗地、改天换地,实现沧桑巨变的壮丽史诗。抓好红色资源开发,传承好革命精神,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找准路子,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一定能讲好湖南的“红色故事”,传承好党的“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好我省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广大党员干部中的铸魂作用。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第59期中青一班学员、中共张家界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