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冉:普通工匠也能为祖国争光

2019-07-26 11:45:30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彭彭]
字体:【

普通工匠也能为祖国争光

●中车长江公司株洲分公司 易冉

我叫易冉,来自中国中车长江公司株洲分公司,是一名“造火车的电焊工”。

19年前,我走出校园,成为一名电焊工,对于在株洲车辆厂长大,从小习惯了厂区生活的我来说,拿起焊枪、走进工厂、练就高超技艺,是最初的梦想。可刚进入工厂,就感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第一次登上六尺高的工作台,见到12台焊机一字排开,12簇焊花此起彼落,吱吱的弧焊声像一道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我被这种场景迷住了,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学校,我只学过手工焊条焊,从没有试过工厂使用的半自动气体保护焊。现实给了我一副清醒剂:这高超的技艺可不是说练就能够练就的啊。

于是,我拜湖南省技能大师杨卫东为师。在练习中,我跟别的练习者一样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小窍门是“逆向思维”。训练中,别人是高度紧张,生怕出一丁点差错,我是故意不紧张,放松心情,出点小问题也不在意;别人是取长补短,我是“取短补长”,师傅指导如何消除仰板背面凹陷,诀窍是焊条充分顶出去,我仔细观察的是同事焊条没顶出去造成的缺陷。别人是充分展示自己的强项,我是“充分示弱”,练习时不回避问题,使更多缺点暴露,在“漏洞百出”中稳步快进。

我习惯备个专用笔记本,每次新产品开发特殊案例、比赛得失、同行们的点滴启示感悟,都一一记录下来,这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当然,要想练就过硬的本领,还要对自己狠一点。无论是在技能训练还是在生产线,施焊中哪怕皮肤被焊渣烫得冒烟也要焊完整条焊缝,绝不中途停弧,只能咬着牙忍受,最终留下“可爱”的烫疤。一次,班组有位老师傅心疼的说:“丫头,千万别烫着脸,脸上留了疤可就嫁不出去了!”“师傅,我不怕!”凭着这么一股韧劲,凭着一点悟性加技巧,从手工焊到气保焊、从掌握理论知识到打牢实践技能,入厂仅半个月,我便正式上岗。3年成长为“电焊金星”;8年便成长为中国中车最年轻的电焊高级技师、紧接着成为湖南省最年轻的技能大师。

2007年,作为车间新产品电焊班长,我带领班组团队实施出口澳大利亚市场,合同价值3亿多元,用于矿石运输的“重载高速”第一台整车的试制。习惯西方优越感的澳方用户,以强硬的口气要求,所有焊缝必须采用欧洲技术标准。我分工负责核心零部件中梁的焊接攻关,中梁就相当于我们建房子的大梁,是承载全车重量的核心零部件、长度有12米,相当于一节车厢的长度。用户要求,所有焊缝缺陷为零,不允许有丝毫瑕疵,这样精准的手工操作,相当于数控机械手的精细标准。近于苛刻的要求,激起了我这个湘妹子的“霸蛮”劲,再大的困难,也决不退缩,中国的技术工人,不能在外国人面前丢脸!我带领班组同事日夜守在生产一线,刚开始我们一直做不到,总是需要不停地返工,返工的成本让我们每一个人心痛无比。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我们夜以继日探索,从焊接设备、焊接参数、工装胎膜、操作手法等多角度反复试验,在一周后终于成功了,总结出一套同事们容易掌握、确保质量的新焊法,当时的欢呼声现在似乎还回响在我的耳畔。平时冷若冰霜的澳方监造专家,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其实,我最开心的不是自己创造了新技艺,而是展示了中国工人的素质,让“中国制造”享誉全世界。

如果说,单位集体的认可是我勤思苦练的回报,那么国际同行的赞誉,则使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工人的自豪!几年前,总部紧急通知我参加在德国举办的“嘉克杯”国际电焊工大赛。面对工友们的祝福,我心里直打鼓,在高手云集的国际赛场,代表祖国出战,我能行吗?连续几天的愁眉不展,让母亲看出了端倪。一天晚饭后,她拿出一张“株洲车辆厂”的老照片递给我说,“建国初期,咱们国家工业基础薄、底子弱,事故也经常发生。可就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工友们咬紧牙关,硬是把中国工业落后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孩子,你们赶上了好时代,但迎难而上的工匠精神可不能丢!”母亲的话,给了我鞭策和鼓励,中国工匠的精神,增添了我的信心和勇气。我仔细分析比赛的技术要求,开始针对性的训练,没有比赛专用的焊条,就在海外网上采购,没有比赛专用的焊接设备,就到焊机厂家去现场学习。带着为湖南争光、为国争光信念出发,我作为大赛唯一的女选手,与众多强手同场竞技,敢打敢拼,并荣获了大赛特别奖,我参赛的立焊、平焊板作品,获德国DVS证书并被公开展示,德国媒体对我进行了配图专栏报道,标题是“中国电焊花木兰”!

焊花描绘中国梦,我与祖国共成长!今天,当我们看着亲手参与制造的一列列“重载高速”新型铁路货车飞驰在“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线上,驶向五洲三洋,心中感到无比自豪。机车轰鸣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号角,朵朵焊花是我们闪亮青春、向祖国致敬的勋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再小的螺丝钉,做到极致也会迸发千钧之力;再平凡的工作,也能为国增光。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我将继续用手中的焊枪,书写大国工匠的荣光!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