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古歌,吟诵乡土:侗族

2019-07-16 17:09:47 [责编:康蒙]
字体:【

人口分布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也是一个跨境民族,境外的侗族主要分布在老挝和缅甸。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侗族总人口为2 879 974人。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汇处,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侗族的分布区域基本连成一片,并与汉、苗、水、瑶、仫佬、壮、土家等民族形成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

溪峒之民

侗族的名称曾经历过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据史料记载,侗族先民源于古代百越人的一支——骆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族群,至宋代,逐渐演变为单一的民族共同体。对于自己的源流,侗族人世代传唱着一首首古歌,词里曲中,吟诵着遥远的故园乡土。

“峒(侗)”之名,最早见于明代,侗族先民为何被贯以“峒”类之名,有学者认为,与其历来选择较平的地点聚居或居于“溪峒”有关。溪峒是指四周环山的平坝,坝中溪流纵横。还有的认为,“峒”是宋代羁縻州所属行政单位,一般羁縻州辖有若干“峒”,“历史上对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称为‘峒民’或‘洞人’,后来,‘峒’或‘洞’便演变为对侗族的专称了”。另外,还有以地名称呼侗族的,如“三宝侗”“天府侗”“下河坝侗”“九洞侗”“七十二寨侗”“千三侗”“四十八寨侗”等。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在民族识别的第一阶段,侗族被识别为单一民族,并统一称为“侗族”,从此在法律上确认了其名称。

稻作民族

侗族是一个以稻作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的民族,其稻作历史悠久,耕作制度、耕作方式精细。富于创造的侗族人民依其生境,从事稻作农耕,所培育的许多糯稻品种盛名在外,如三江大糯、香禾糯等等。

农作之余,林木栽培、捞鱼捕虾,亦是侗族人喜爱的副业,既充实了生活,又使山野生机盎然。

纺纱织布曾是妇女们必备之技能,图案丰富、灵秀精雅的侗布、侗锦早在明清时期就载于汉文史籍,2008 年,侗锦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侗族嗜酸喜辣,酸肉酸鱼不仅是待客佳肴,也是生活富足的表现。多样的食物,满足着侗族人的腹胃,也滋养着他们的心灵。

村落图景

侗族多聚族而居,在山水间形成了一个个星罗棋布的村落。侗族居住地区,水车飞转,古井遍布,山坳、路口凉亭矗立,溪流之处花桥横卧,寨中鼓楼挺拔,蜿蜒的青石板路将一幢幢木楼连接,这一幅幅美景的造就,蕴含着侗族人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认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关心集体与公共设施,也与侗族团结互助的思想密切相关。侗族民间认为“相帮为嘉,相聚为乐”,农耕稻作的季节性,需要彼此之间的相助;聚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如果没有集体主义思想,则无法对抗外来的侵扰和应对各种自然灾害。这一整体性观念推己及人,使侗族十分注重生境的营造,加之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影响,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可持续性生态理念。以至于一些侗族地区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精神家园”。

节庆礼仪

侗族多聚族而居,并通过各种社交活动、农耕仪式、节日庆典、体育娱乐等彼此联络、交流感情,在房族、家族、村落间搭建起友谊的平台,给细水长流的烟火日子增添了许多乐趣,也丰富和充实了平凡的生活,由此感受着生活的意义。

侗族节日庆典较多,有的与汉族一样,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的则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如侗年、二月二、六月六、八月八、四月八、乌饭节、林王节、茶歌节、吃新节、祖宗节、种棉节、洛香芦笙会,等等,可谓“大节年年有、小节三六九。”

能歌善唱

“饭养身,歌养心”,侗族地区被誉为“歌的家乡,诗的海洋”,“汉人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唱歌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人教歌,年轻人唱歌,儿童学歌”成为民间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侗族的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善用比喻修辞,讲究即兴表演,曲调优美动听,感情丰沛,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能歌善唱的侗族人将侗族大歌推向世界舞台,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并于2009 年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歌舞相伴,侗族舞蹈形式多样,反映了侗族人民对生活由衷的热爱。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侗戏、傩戏糅杂了汉侗文化特色,是侗汉人民相互交流、交融的结果。歌舞戏曲共同构成了侗族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