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湖南4人同日捐献,送出“生命的礼物”

2019-03-19 15:08:00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沈礼]
字体:【

感动!湖南4人同日捐献,送出“生命的礼物”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谭孝

3月19日,3位志愿者齐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同日,在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也有一名志愿者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他们的善举将为4位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

据了解,这是中华骨髓库在湖南建库以来首次4例同天采集,在全国范围内也属难得。截至3月19日,湖南造血干细胞累计捐献数量568人次,位居全国第三,近3年捐献增长率居全国第一。

捐献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

志愿者突遇“情况”

在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捐献的志愿者刘某明及岳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来自岳阳的36岁刘某明,捐献有些“坎坷”。

3月7日晚,他向湖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中心的工作人员发了一条微信:因为家里父母和爱人反对,可能捐献情况“有变”。

计划捐献时间是3月19日,患者一般是提前10天左右进入无菌仓接受治疗,等待移植。如果志愿者“悔捐”,而患者已经进入无菌仓进行了预处理,全身免疫细胞都将被杀死,后果不堪设想。

“那时候,我们仿佛从希望的云端跌到痛苦的谷底,远方的患者在与病痛抗争,与死神较量,等了几年终于看到希望,难道又让他陷入绝望吗?”湖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中心主任张赞说,为了患者,哪怕是一丁点希望也要去争取。

原来,刘某明和他的家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识,还停留在“脊髓打孔,抽骨髓”的概念里,担心捐献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如何让捐献者和他的家人放心?岳阳市红十字会马上在志愿者微信群里征集志愿者“现身说法”。短短几分钟便有10余位自荐。接下来的几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有时间就去刘某明家中,答疑解惑,鼓励刘某明勇敢“踏出来”。

努力没有白费,疑虑被彻底打消。3月19日,在家人的陪同下,刘某明一大早便赶到了医院采集室,他迫不及待的想让这个素不相识的“有缘人”早日获得新生。

“95”后小伙第二次捐献

志愿者小邹在捐献淋巴细胞

22岁的小邹是广东人。他从小有个英雄梦,因为敬仰毛主席,大学填报了湖南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在大学献血的时候,我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没想到那么快就配上型了。”小邹告诉记者,2017年4月份,他捐献了一次造血干细胞给广西某医院的白血病患者。

当时的捐献,他非常低调。由于父母都在广东,为了不让他们担心,小邹没有告诉父母。他也没有告诉学校,而是捐献完了,才告诉同学。“因为只有健健康康地站在他们面前,才能说服更多的人加入。”

“谁知道,这位患者姐姐又遇到了困难。”小邹说,今年春节过后,他得知患者有了新的病情,需要再次移植淋巴细胞治疗。

“当时接到这个电话时,我正在广东一个单位实习,说实话,刚听到这个消息,五味杂陈,很幸运的是我还能够帮助他,不幸的是她的身体又遇到了困难,我真的希望她能够健康的活下去。”小邹提前几天就准备了封信,希望工作人员转交给这位“命途多舛”的患病姐姐,“只要有信念,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我们所有的人都在替你再次加油。”

爱让更多生命得以重生

志愿者刘某孝在捐献造血干细胞

志愿者刘某孝来自于娄底双峰,2003年从部队转业后回家乡工作。

部队战士一向“铁骨铮铮”,他每年都会参加单位举办的献血活动,并于2011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部队是个大熔炉、大学校,培养了我踏实肯干、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的人生影响特别大。”刘某孝说,当时退伍转业了,就希望继续把这份精神通过献血献髓的形式传递下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想不到8年以后,我竟然能够成功匹配并且进行捐献,这也算是圆了我的梦想。”刘某孝激动地说,“我的妻子在双峰县农商银行上班,我们是同年一起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现在我配上了,她还在等待当中,但是她比我还要开心,真的是太美妙了。”

志愿者李某书在捐献造血干细胞

来自于岳阳平江的志愿者李某书,是一位房地产销售人员。

接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初配电话后,他的意向就很坚决。“万分之一的配型概率我都碰到了,我要珍惜这次缘分,去帮助这位急需要救治的陌生人。”李某书的人生信条是“重承诺”,答应了别人的事情一定要说到做到。

为了更好的照顾他,李某书的妻子带着孩子一起来到长沙,陪他捐献。“这是几辈子修来的好事,我们一家人都支持他。”妻子说,“他是我们家的骄傲!”

3月19日下午,从四名捐献志愿者身上抽取的造血干细胞,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登上不同的飞机,踏上了开启“第二次生命”的旅程。几个小时后,它将进入患者的身体,为他们带去了新的希望。

(按照捐献双盲原则,文中志愿者皆为化名)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