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贺州散记

2018-11-12 08:58:01 [责编:刘瀚潞]
字体:【

贺州散记

文丨刘晓平

“诗与远方”是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自然生态的一种境界。广西东北部的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的结合部,无论是从人生追求的标准,还是从生态要求的标准来衡量,她都具有“诗与远方”的境界。她辖八步区、平桂区和钟山县、富川县、昭平县,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4万;无论从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来看,还是从历史人文优势来看,她都称得上是人类的“诗与远方”;尤其是近些年,贺州市委市政府在保护生态资源优势的同时,与人文民俗文化长期交融汇合,推出了“世界长寿市”、“中国十大养生城市”的品牌,这是需要眼光与远略的。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日子里,中国作协《民族文学》与广西桂学研究会主办了重点作家研讨会,让中国多民族作家走进贺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风研讨创作活动。我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的代表之一,自始至终参加了整个活动,深深感受到了贺州作为“诗与远方”其境界的熏陶和墨染,特记下其感受三则。

梦境黄姚

5月24日,当我辗转来到黄姚时,天色已黑了下来,我也无暇无情绪去观看景色,但我洗漱后还是走出房间,想感受一下宾馆四周的环境。

当时天上没有星星,只有飞渡的乌云;四周也看不到灯光,只有黑黢黢围着宾馆静立的几座山头;山头不高,都似倒摆放着的大陀螺似的,和远近一些尖顶似的民房有些类似;在灯光的映照下,山头和房顶的形象好似峰丛,很自然让我想起宾馆大厅一幅字画的题词,看到有这么两句话:“峰丛古镇,梦境黄姚”。由于有点累,我没再多走动,回房间准备休息。“峰丛古镇”的感觉已有初步印象,也不去管什么“梦境黄姚”了,反正日程安排第二天将去体验。

25日上午,大家就文学的诸多话题行了认真讨论,下午大家便去体验黄姚古镇。大家先是在广场边的广西省委旧址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导游说了什么我都不记得了,但我知道了两个人的名字:欧阳予倩、高士其,他们都是艺术家、作家,在我心灵里早就烙下了他们的名字。革命年代, 他们也在黄姚生活过战斗过,高士其在离开黄姚时,还为黄姚写了首诗《别了,黄姚》。其诗歌以朴素的语言抒怀了对黄姚的无限怀念之情,流露出作者对黄姚魂牵梦萦的情感:“别了,黄姚/我们乱世间的爱人。”

之后,我便随大家一同穿过窄小的门票站,一步之差,仿佛我便从现实社会一步踏进了古镇,呈现在眼前的景物真是另有洞天:古木冲天、小桥流水、客栈小店、老街小巷。我当时心中不由得暗自高呼:啊!黄姚。第一让人惊诧的当属几棵参天古榕树,榕树能长这么高这么大,我人生尚属首见,最为主要的是本地的导游也说不清她究竟有多大,我们从她的干枝、从她浑身爬满寄生滕的形状看,她年龄不小。她的根苍劲地爬满大地,她的树枝冲天生长,又从天空倒挂下来,而依其生存的滕叶仿佛使她年轻,但从她苍老而长满秋苔的容颜看,她是见过沧桑世面的,经风沥雨,雷电烤炙,怕是没有少经历过。而最使我兴奋的是,她的每一条倒挂的树枝,仿佛从天空伸出来的龙爪,向大地直扑而下,似乎要把你抓住。此种情景我虽没见过,但我在诗歌创作中就早已写过,好象天空便是她的大地,而我的诗作《人生》也是这么写的:

“人生包含生死两部分

正如一棵树

有以天空为大地的树干树枝

也有以大地为天空的树根

生是树干树枝

死是树根

生有风雨阳光里的枝茁叶茂

死有唤醒埋葬的探索和思想

死和生一样有活力

生让人生得以表现

死让人生得以延伸。。。。。。”

我当即用手机把树的形状拍下来发给朋友圈,并写下导语:老树为我的诗作注解,以天空为大地,以大地为天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条微信,点击关注的朋友突破了我开通微信以来的记录。

跨过一座小桥,我们采风体验的作家队伍便进入了古镇小巷。小巷两边的房子均古色古香,简朴而赋有岭南民族风味,都是些客栈和商铺,但没有招客拦客等招揽生意的行为。当街的门铺,要么是主人在听音乐或弹奏歌曲;要么是三五人在品茶话家常;他们都幽闲地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生活着,不受外界各种诱惑的刺激。但若有客人上前问询,主人总是笑脸迎,满怀诚恳地说:“欢迎您,看我能为您服务些什么?”那些摆着干鱼、茶叶、豆鼓、糕点等土特产的门铺,总是散发着一种诱人的混合香味,让人闻着直咽口水,心中产生买的欲望。在一家豆豉专店,摆呈着十几种不同的豆豉食品,有蒜蓉的、花生的、鱼虾的,可说是应有尽有,散发一种浓郁的豆豉汁的芳香。北京来的几位作家,忍不住诱惑,拥入店内,每人买了几大罐邮发家中。

我陪北京的作家买了豆豉出来,赶忙去追赶我们的大队伍。走到一个拐弯处,见大家都是门里门外地围在一起,听一位女同志讲述着什么。我问其中一位作家怎么回事,他说老板原是一位武汉的警察,几年前游黄姚后,她爱上这里幽闲自得的生活习惯,便辞职来此做了这家客栈的老板娘,忙里管理酒店,闲时便周游远方。过着一种自由自得、心安理得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在作家们听来是有几份向往的,因为生活与创作都是要有体验和时间的。

对于黄姚古镇的广大居民来说,他们都有一份房产一份耕地,农忙时耕地,农闲时经商;或老弱妇儒者经商,年轻力壮者耕田;这几乎是他们的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市民经商者身上,少有商人气息,都保留一种朴实农民品德。游人来此旅游购物,不用防止缺斤少两,不用防患受骗上当。这里的市民,朴实敦厚、热情好客,过着一种自耕自得、商补不足的市民生活,让人羡慕。

除此之外,黄姚古镇各种公益设施俱全,医院、学校、剧院、会场、公厕等等,无一缺少,让人在此生活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满足感。尤其让人满足的是:小桥流水给人以几份灵气;镇的中心专门修了一条水渠,清澈见底的溪水,给小镇带来诸多方便,如洗衣浣纱,如防火防旱。特别值得一说的是:那条绕着镇流淌唱细曲的我还来不及记名字的小溪,给小镇有一种富足感,游艇来往穿梭,走累的游客只要招手就可上船,而船票只须伍元或拾元。我心里想:“可爱的人啊!我买上一叠旧船票,哪天您来,尽管登上我的客船。”

在讲解导游的带领下,愰愰悠悠、走走停停,两个来小时很快便过去了,回到客房时间已不早,洗漱睡觉竟一直到天亮,只是早上起来,我总觉得自己昨夜又做了什么,细细想想也是,昨夜梦中我又随导游小姐游了一回黄姚古镇,把她动人的每一处景点又重新地领略回味了一番。

啊!我梦中的黄姚……

岔山寻梦

贺州市富川县的朝东镇,分别与桂林的恭城县接壤,与湖南江永县的桃川镇、源口乡、兰溪瑶族乡、夏层铺、回龙圩等相邻,这里有地灵秀水的状元村,有潇贺古道入桂的第一村——岔山村。传说中的潇贺古道,都是青石板铺成,每一块青石板都经过岁月的磨砺、日月的轮回、车马的碾压、人兽的践踏,早已成了无数面映照历史的镜子;秦汉烙印、古道回肠,马蹄声仿佛踏响在想像中;古老的岔山村就像疯长漫延的树林,早已扩大了好几配,如今就像是小镇的样子,古道就像岁月遗留的一条金丝绳,岔山村就是串起在金丝绳上的一颗明珠。

这些年来,岔山村以党支部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岔山村果蔬种植扶贫合作社、劳务输出扶贫合作社、妇女油菜互助社等系列扶贫措施,让广大村民尝到了扶贫合作的甜头。村支部充分认识到潇贺古道的旅游价值,以挖掘古道文化为切入点,实施了修复古道、古民居、古城墙、古戏台等系统工程,主打乡愁牌,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在古道两边开设了梭子粑、油菜馆、凉粉店、农家乐等;村里成立了旅游马帮、民俗体验馆、瑶族油茶文化展示馆、岁月广场、潇贺古道文化展示馆;还利用这里曾是知青下乡点的因素,又建立了贺州第一家知青回味馆。由于旅游主题鲜明、乡情合理动人,在推出其旅游品牌的第一年,就实现游客人数突破了14万多人。乡亲们动情地说:“潇贺古道第一村,合作扶贫有信心,旅游扶贫见真金。”他们都有一个“脱贫致富”的梦,如今已是找到了打开梦想的金钥匙。

状元村的石鼓佳话

离岔山村不远的秀水村,是一个有名的状元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村”,自宋代状元毛自知开始,历史上该村出过26个进士;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该村考取重点名牌大学及普通院校的学生达319人,可谓人杰地灵之村。这里真正的山青水秀,一村的弹丸之地,竟有自然八大景观,经无数专家人士考证:“秀水拥有世界最佳人居环境,具有华夏一流氏族风水,拥有岭南最佳水乡风光,具有广西一流田园风情。”

用现代最时尚的话说,这里的大山小山,都是村民们的“金山银山”。然而,这里的人们,崇尚“耕读为家”,更崇尚“科举为官”,是一种风气更是一种价值观。在当地人的眼里,“科举进士为官,并不是升官发财,而是为国为民做事,可以光宗耀祖留青史。”我在村里留连时,走进一座庭院,发现庭院大门有一幅对联:“一对石鼓留佳话,两袖清风律后人。”读罢对联,再看大门两侧,确有一对石鼓,为深蓝大理石精制而成,底座上刻有云南大理的宝塔、士僧、云彩等美丽图案与花纹。由于世事沧桑饱经历代人抚摸,鼓面变得光滑可鉴、圆润清凉。原来这是对功德石鼓,记述着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据传秀水村大明嘉靖十六年举人,原山东青阳县令毛德祯,转户部良中升云南大理府知府。他为官廉正,两袖清风,深受当地官民敬重和拥戴。他从知府卸任告老还乡之时,他没有积攒的财帛,仅有随身翻读的几箱书籍。当时官民敬佩他为官廉洁、一心为国为民,便请来能工巧匠,精选大理石打造了一对功德石鼓相赠,以此颂扬他一身正气、廉政为民的高尚品德。毛德祯考虑到沿江南下,免不了风雨的吹打,便收下做为船底压舱之石,以平衡稳定船舱。途中有股土匪探知是一官员告老还乡,见行船吃水很深,满以为会有金银财宝无数。便劫得船来,翻箱倒柜也不见钱财,便以为金银藏于石鼓之中。于是,把一石鼓砸碎,也不见金银。匪首十分惊讶,对毛德祯十分敬佩。便把毛德祯留宿山上,款待七日,重刻一完整石鼓相赠,以表达其敬佩之情。并从此改邪归正,做一良民,这也就是一对石鼓不完全相同的原因与来历。

毛德祯回乡后,施仁行善,修路架桥,讲学育人,自己则搭一草房,养花植树,无疾而终。后人为纪念德祯公一身正气、廉洁奉公,便在其草庐处修一木房,在柴门上撰对联一幅:“一对石鼓传佳话,两袖清风律后人。”以此警醒后人,催人上进。今天游人至此,无不抚鼓深思,驻足留连。

 

作者简介:

刘晓平,张家界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省作协理事、省文联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都涉猎, 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民族文学》、《人民日报》等几十种报刊发表过作品。有《爱的小屋》、《秋日诗语》、《张家界之恋》等四部诗集;《张家界情话》、《奇山异水张家界》、《淌过大地的生命河》等四部散文集;有纪实报告文学《拉宾》、《魏源》、《骨肉记》等四部。也发过中短篇小说《得月楼》、《爱的滋味》、《匪殇》、《无鱼的河流》、《雪峰轶事》等。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