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六章丨 晒谷场

2018-11-04 23:19:56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刘瀚潞]
字体:【

晒谷场

作者丨刘晓平


每当星光月夜,我总是不由得便想起故园,想起故园夏夜的晒谷场……

每当盛夏沿着彩虹从山的那边来到乡村,故园的山水便着上高格调的流行色。一到夜间,老人们手头便总有一样离不开的宽大 的蒲扇,各自拎一条小板凳,坐在晒谷场里,摇啊摇,直摇得鼾声响起来,孩子们便聚在那谷场边的葡萄架下,把一位长者围在中间,听那永远也听不完永远也听不厌的故事。这时故园的幻想,便如那萤火虫,闪亮在田野,闪亮在山岗。谷场边那低矮的小木屋里,便有一支笛,悠悠地流淌,一群妹崽的歌喉便也随着清亮亮的哼起来。这时节,故园便有了诗的意境。

在我的记忆中,故园的晒谷场是我们孩子们的乐园。我们玩过你争我夺的打野仗,你藏我找的捉迷藏,……更小的时候,还玩过欢天喜地的过家家。这其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他们讲的故事,情节总是那么简单而有趣,人物总是那么善良抑或有英雄豪气,语言总是那么朴实而富有哲理——尽管这是我现在回味感觉的总结,但当时却那么像磁石般牢牢地吸引着我和我的那一群伙伴。那里,奶奶讲的故事总是那“牛郎织女”、“老鼠抬轿”、“羊妈妈”;爷爷讲的故事也总是那么几个:“蛇报恩”、“武松打虎”、“鬼推磨”;但我们那一般村童,却似乎永远也听不厌,一到萤火虫点灯的时候,我们就去缠爷爷奶奶了。

爷爷最拿手的故事是“武松打虎”,开始讲,爷爷坐着;讲着讲着,爷爷便站起来。爷爷花白的胡须中可以学虎啸,爷爷手中的蒲扇便如武松的哨棒。伙伴们听着,心已悬起,眼睛一眨也不眨,从爷爷的一招一式中捕捉那种英雄气概。而那一夜,怎么也睡不着。长大以后,我读了《水浒》,我认识了林冲,更认识了武松,直到这时我才知道,英雄的武松也逃不过“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世俗,英雄一生的路,原来是坎坷铺成,一样的布满陷阱。

爷爷讲的《蛇报恩》的故事,每一个细节至今牢牢记在我的记忆里,以至我树立了蛇是善良而知恩报恩的意识。故事是这样的简单:有个农夫看到一条冻僵的蛇,便把蛇用篮子装回家暖热喂养,等到春天再放回山里,在放回山里时,蛇对农夫说,在你要我帮助时,你就来叫我三声。后来皇妃病了,需龙肝才可以医治。于是四处贴满了布告,穷困的农夫看了,到山上找那条蛇。叫三声,蛇来了,小蛇长成了一条龙。农夫说了情况,那蛇张开了嘴。农夫取了一片龙肝治好了皇妃,受到了皇上的赏赐封官。想不到一年后皇妃的病又发了,遣农夫再取龙肝。农夫想,我何不多取一些,以免皇妃复发,得到更高的封赏。于是农夫又来到山上叫蛇,蛇来了,张开嘴,农夫进去把所有的龙肝都取了,却再也出不来了。

这个故事,把人世间见利忘义的世俗说绝了。农夫原来的善良,见利后的贪得无厌,真让人又怜又恨。人啊,要怎样才能跳出见利忘义的圈子呢?

我是农家的孩子,小时候就在爷爷奶奶的故事中长大。后来进城读书,然后工作,但我始终不能忘记的是爷爷奶奶的故事。

人生是坎坷的,生活中免不了有陷阱,但我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爷爷对我为人的嘱咐:做人要以善良为本、正直为怀。每当各种各样的折磨缠绕着我,各种各样的误解捉弄着我的时候,每当星光月夜里,我总是不由得便想起故园,想起故园夏夜的晒谷场,想起晒谷场里为我们讲故事的爷爷奶奶。

去年的暑假,我回家看父母,想不到离别几年的故园,晒谷场没有了,家家户户的房顶,成了各自的晒谷场,爷爷奶奶也早已去世了。如今故园的小孩,也没有了我们那时晒谷场上的活动,晚上有的是做不完的作业和那诱人的电视歌声。我一想起晒谷场 上听故事的童年,便再也控制不住生活常常刺伤人的那一份伤感,也便难逃“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世俗,心便流着泪,去到爷爷奶奶的坟前,再听一次故事!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