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之西丨新华社记者赵淮青回忆柴达木

2018-10-17 16:55:18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刘瀚潞]
字体:【

新华社记者赵淮青回忆柴达木

文丨甘建华

[1956年9月,新华社记者赵淮青(左一)与光明日报记者卢云(右二)在茫崖帐篷城留影。]

戊戌年10月16日,年已88岁高龄的赵淮青先生,在夫人庞惠子的陪同下,冒着秋寒去了首都博物馆,兴致勃勃地观看“国家相册 致敬历史——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典藏展”。微信中看到赵公身体康健,步履平稳,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期间甚至脱掉外衣拍照,一副年轻人朝气蓬勃干大事的样子,远在雁城的在下甘某心里感到特别高兴。

这是新华社为迎接即将到来的87周年诞辰(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在江西瑞金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由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主办、新华网承办的一次颇有影响的展事。它再一次见证了一代代新华社摄影记者,不畏艰险,不计得失,以忠诚、勇敢、敬业的品格,定格历史,记录中国,推动进步。

两天前,南方周末记者石岩拜访赵淮青先生,告知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其过去拍摄的资料图片,其中一张1950年代、一张1980年代照片,正在首都博物馆3层展示。他听说后非常激动,向夫人深情讲述着往事,两位老人当即决定去观展。

赵淮青,原名赵修身,生于1931年2月24日,山东昌邑县人。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分配到新华通讯社西北总分社工作。1955年仲夏深入柴达木采访,成为第二个进入盆地的新华社记者。

第一个是姚宗仪先生,生于1933年2月28日,上海人,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54年9月,他奉命随同西北石油管理总局局长康世恩(后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与诗人李季、作家李若冰及苏 联专家组,深入油砂山采风和考察。姚公撰写的回忆录《一次难以忘怀的采访》,见于《新华社社史资料汇编》第8辑,收入我主编的《名家笔下的柴达木》《天边的尕斯库勒湖》两个选本,以及“柴达木石油精神永放光芒系列丛书”之《永远的印象》。

作为青藏高原成长起来的湖南文化人,我感到特别幸运的是,走南闯北这些年,结识了一大批新华社记者,得到了他们持续不断地关爱和高评。甚至蒙总社领导青眼有加,几度欲将我调入北京,只因在大西北生活时间太长,不想离开美丽的鱼米之乡衡阳,所以放弃了别人巴不得的机会。

[1955年6月,新华社记者赵淮青(右二)头上戴着防蚊帽,在昆仑山中采访石油勘探队员。]

2016年6月21日,借到北京领取第七届冰心散文奖之机,我在羊坊店新华社3号大院,与原冷湖电视台好友张海平一道,登门拜望了赵淮青先生,受到他和夫人的热情接待。同年9月23日,在西安拜望了姚宗仪先生,还有另一位多次深入海西州采访、《祖国的聚宝盆柴达木》作者之一,曾任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的马集琦先生。当晚在未央路上的徐记海鲜酒楼,柴达木油田老领导张德国、张佩荣、周治连、贾梅英及郑玉屏、孙发根、汪远青等人,与姚、马二公欢聚夜话柴达木,其喜洋洋者矣!

赵淮青先生1956年由甘肃分社调到青海分社,先搞摄影,再转文字,散文写得颇有情调,文艺通讯视角独特,尤以《通天河上的悲欢》广为人知,深得后来的新华通讯社社长穆青赞赏。他在《新观察》和《青海湖》杂志上,发表了好几篇有关柴达木的文学作品,其中《柴达木的绿洲》收入《青海文艺创作丛书•小说散文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出版),又被我编入《名家笔下的柴达木》(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夜行司机》被我编入《巴音河》2017年第2期特大散文专号;《戈壁滩上的姑娘》将收入我主编的《苍茫之崖》散文选本;《欢乐幸福的时刻》将收入我主编的《冷湖的星塔》散文选本。

1970年以后,赵淮青先生曾在河北等分社任记者,1978年调回北京总社,1983年任云南分社副社长,1988年任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农村大世界》杂志总编辑。1991年退休后,成为名刊《炎黄春秋》的重点作者。

[2016年6月21日下午,北京羊坊店3号院,甘建华(右)与赵淮青先生阅读新著《柴达木文事》。张海平/摄]

赵公先后出版《通天河上》《山水人物》《赵淮青通讯特写选》等专著,作品曾入选大学教材和中学课本,吾家晴好居书斋均有收藏。

近几年来,我在撰写柴达木文史笔记时,得其非凡的记忆之助,了解了许多前人不知的轶事趣闻。他曾在银川见过李季先生,共同回忆昆仑山和尕斯库勒湖;采访过“柴达木开发一号尖兵”、乌孜别克族老人木买努斯·伊沙阿吉,并在老茫崖他的帐篷中喝过奶茶;认识电影《昆仑山上一棵草》原著《惠嫂》作者王宗元,知道他想创作一部以慕生忠将军为原型的长篇小说却未果;到过格尔木的第一片良田二十七亩菜园,见过格尔木第一个种菜、种树、种花人魏承淑……

赵公还帮助我澄清了一些以讹传讹的说法。譬如“南八仙”这个地名,根本就没有什么八位南方来的女地质队员牺牲于此,而是石油地质专家王尚文和柴达木石油地质大队的大队长郝清江,根据这片雅丹地貌的形状貌似八仙过海而取名。后来有海西州文人酒后胡诌,其他人跟着起哄,以至于将莫须有演绎成了“真实的传说”。

知道赵公的大名,还得感谢原青海省作协主席朱奇先生,他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辈湘籍作家。2015年8月11日,我与寓居京华的赵公第一次通话。在后来获得首届昆仑文学艺术奖的《柴达木文事》一书中,“赵淮青”三个字出现了二三十次。今摘编其中七则笔记,以飨各位读者。

---------------

赵淮青

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老茫崖,是相对于后来青新两省区交界处的茫崖石棉矿而言,1950年代都称为芒崖。它位于冷湖与花土沟之间,曾是盆地第一个新兴石油工业城市,也是一座富有特色的帐篷城市,前后存在过4年时间,据说高峰时有3000多顶帐篷,18000人左右。许多人以为第一个涉足老茫崖的文化名人是诗人李季,其实并非如此。李季1954年9月、1958年9月,两度进入柴达木盆地,第一次是在花土沟地区,第二次从玉门一路高歌到冷湖,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但诗中并没有出现“芒崖”“茫崖”“老茫崖”字样。作家李若冰也是1957年9月才到达这儿,后在敦煌写下散文名篇《茫崖——拓荒者的城市》。10月18日,他在老茫崖挥写了一篇《寄给伊沙阿吉老人》,其中一句被广为传诵:“当你62岁的时候,还添了一个女孩,我真为你高兴!”真正第一个到老茫崖的文化名人,是新华社西北总分社记者赵淮青。1955年5月下旬,他随着青海石油勘探局总地质师王尚文,乘坐嘎斯69从西宁出发,经茶卡、格尔木、乌图美仁、那棱格勒河,抵达大漠深处的茫崖帐篷城。

---------------

徐迟

赵淮青是第一个到老茫崖的中央新闻单位记者,但他只是从事摄影报道,真正第一个书写芒崖帐篷城的是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徐迟。1956年9月15日,徐迟在冷湖见到新华社记者赵淮青、光明日报记者卢云、青海日报记者古洪(作家杨志军父亲)。翌日,徐、赵一起赶到芒崖,18日回到冷湖,19日在月光下喝酒过中秋节。赵淮青至今后悔当时没有与徐迟留下合影,与卢云倒是有过,这是我所见过老茫崖弥足珍贵的一张老照片。赵公至今还能背诵徐迟那天写的新诗《芒崖》:“阳光照耀芒崖,/一座帐篷城市,/拓荒者居住在这里,/在美丽的理想中。//千百个帐篷,/像白色的羊群紧挨着,/后面高耸雪峰,/像白发苍苍的牧人。//突然大风卷起砂石滚滚而来,/震撼这城市,/但是它早已经受考验。/风砂遮去了雪峰、阳光,/天昏地黑,/却遮不去倏然点亮的几千盏电灯。//我们冒风砂驰车回来,/回到了家,/饱餐一顿之后,/热水淋浴洗掉风砂。/浴罢,/谈起计划中登昆仑山雪峰,/猎野马,看地形,/准备向它大进军。”

---------------

李希凡 蓝翎

新华社四川分社高级记者范眭《行色如歌写春秋》,是对赵淮青《山水人物》一书之的评。内中谈到赵公同窗李希凡、蓝翎,因《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评〈红楼梦研究〉》两篇文章,大胆挑战红学权威俞平伯,毛泽东赞许“两个小人物”,一时间名噪京华。随之引发在全国开展对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延及后来“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掀起了一场动荡深远的政治风暴。其时赵淮青奔赴青海高原,远离尘嚣是非之地,登昆仑,闯祁连,过盆地,走戈壁,探三江源,溯通天河,既摄影又著文,留下了许多蜚声全国经得住历史检验的作品。

---------------

张国声

李若冰散文、徐迟日记及青海石油报创始人孙万生回忆录,都曾提到1950年代初期在盆地采访的青海日报记者,但都没有说到具体名字。我一直想查找到这些前辈是谁,可他们仨早已过世,叫我去问谁呢?这个谜团是赵淮青先生帮我解开的。他说早年间经常与青海日报记者古洪、雷廷梓及柴达木报编辑陈逸等在盆地采访,并谈到他们后来各自的命运。1957年夏天,全国各地各单位开始揪斗“右派分子”,新华社青海分社有人准备把老实忠厚的赵淮青抛出来,幸亏他在柴达木采访时结识了省委书记(省委第一书记是高峰)张国声,“否则极有可能命丧高原”。张国声主管全省“反右”工作,在青海分社视察时特别指出:“赵淮青、古洪这几个年轻人,在柴达木工作表现不错,不宜作右派分子处理。”即便这样,赵淮青还是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下放西宁市郊劳动锻炼一年。青海日报社长乔迁左得出奇,财贸组几个记者全被划为“右派”,古洪感觉危在旦夕,主动要求当右派,结果一是名额大大超员,二是张国声发了话,最终只划了一个“中右”,“责令在原岗位戴罪立功”。雷廷梓被划为“右派”,发配互助山村劳动改造,后来张国声将他第一批摘帽平反。陈逸1962年调入青海日报社,“文革”开始时的1966年6月3日,轰动一时的社论《大进攻 大反击 大革命》(简称“六三社论”)即出自其手,用词夸张激烈,火药味十足,声言砸烂旧省委,建立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旋即被青海省委宣布为“大毒草”,他也成了“反革命分子”,遭到全省宣传战线有力地批判。

---------------

龚福恒

李若冰散文名篇《伊克柴达木湖畔》中说到,1957年夏天在柴达木首府大柴旦,不但采访了工委第一书记薛宏福,“还遇到了另一位姓龚的书记。他是老红军,参加过万里长征。敌人的枪弹曾经在他的脑门擦过,在他的左肩穿行。他也非常乐观地说:‘经过几年的勘探,完全可以说,柴达木是一个多金属的盆地!’”恩师在世时,我未曾请教龚书记的名字。前年与赵淮青前辈谈到薛宏福,他随口说了一句:“当时柴工委还有一位龚福恒书记,我采访过他,他是你们湖南人。”百度一下,果然!

---------------

顾雷

1956年初冬时节,正在芒崖基地采访的赵淮青,听说人民日报大牌记者顾雷来了,赶忙从竹编屋中出来迎接。只见顾雷右边腰间别着一把手枪,左边斜挎着一个铁水壶,上身穿着粗布对襟大褂,脚上蹬着一双前面有两根皮条的棉鞋,打扮得十分怪异。赵淮青陪他到勘探处刘处长办公室报到,对方斜倚在床上,懒洋洋地接过介绍信,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顾雷火了,一把将介绍信抢过来,怒斥道:“你他妈的算什么玩意儿?老子即便在北京采访副总理,他们见了我都很客气。”赵淮青害怕他掏枪,好说歹说将他拉出门外。吃饭时分,大家都在食堂排队,顾雷也跟着赵淮青站在队列中。正在这时,青海石油勘探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张俊拄着棍子进来了,大声问道:“请问哪位是人民日报记者?”顾雷慢吞吞地走出来,看着张俊,二话没说,先给他当胸一拳,然后说:“好你个张俊张大局长,今儿个到了你这一亩三分地,我吃没吃的,住没住的,一点面子也不给了?”腿有残疾的张俊踉跄着倒退了好几步,抬头见是顾雷,连忙陪着笑脸说:“嗨!是你呀!老顾!走,走,走,到那边用餐去,咱们有话好说。”

---------------

聂眉初

聂眉初于青海高原及柴达木开发建设摇旗呐喊有大功,然而其生平简介及照片未见于任何媒介。赵淮青曾经先后3次见过她,第一次是1958年8月间,在西宁的新华社青海分社,她给人的印象热情大方,说话很有魄力。2015年8月24日,人民日报社秘书长王一彪学长(现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应我之嘱,安排人事局档案室查找到她的两张黑白照片,一望而知就是一个丁玲式的湘妹子。聂眉初(1921-1988),生于天津,祖籍湖南桃源县,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副主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梅行夫人。16岁跟随舅父钱维人去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和工作。1939年“抢救运动”中,边区公路局长钱维人被诬为“内奸”,她也顺理成章地被打成“特务”,后绥德地委书记习仲勋亲自为其平反。1947年11月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绥德地委《大众报》、延安《群众日报》、沈阳《东北日报》编辑、记者、工作组组长。1946年6月至11月在西北局宣传部工作。1952年11月调人民日报社,历任工业部、工商部、群工部副主任,1982年离职休养。1958年夏天,聂眉初到青海高原、柴达木盆地采访,与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编辑部共同策划第一个“青海专版”(1958年10月26日第5版),主题是“富饶的青海在前进”。


作者简介:

甘建华,生于1963年8月18日,湖南衡阳人。曾在青海高原读书,在柴达木盆地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出版《西部之西》《冷湖那个地方》《柴达木文事》《盆地风雅》等专著,主编《名家笔下的柴达木》《我们的柴达木就像画一般》《天边的尕斯库勒湖》《苍茫之崖》等选本,以及《巴音河》2017年第2期特大散文专号。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