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论丨姜松荣:凡人眼中有 古今笔下无

2018-09-13 16:07:05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刘瀚潞]
字体:【

凡人眼中有 古今笔下无

——读朱辉先生的水彩画

作者丨姜松荣

△朱辉 水彩画 1988 《边城晚炊》54×79cm

徜徉在画家朱辉先生的水彩世界,无需去探究那幽深的哲理,却悠然自得地感受着生活的温馨。置身画室,无需考究题材的来源,无需探询画家的创意,只需如品清茶般的平静,体味着平朴真率的人生。

朱辉先生画得最多的当数窗橱杂什。蔬菜瓜果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在画家的眼中却是绝妙的素材。画家的寓所就在如诗如画的岳麓山下,古木参天,藤蔓蒙络,垂帘可听鸟语,开窗可掬花香,春来暑往,或新绿初绽,或老叶纷飞,这窗外的景色成为画家作品最美妙的背景。朱辉先生的静物水彩画一改传统静物背景摆设,把这些室内的静物和窗外的风景合为一体,不仅丰富了画面的空间,更给人以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山色无常,风光无限,极大地拓展了传统静物画的审美范围,使画面更富有情趣,使这种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获得了生命的生动。在朱辉先生的作品《春雨》、《厨房》、《秋雨》、《秋艳》、《清香》中,欣赏者很容易领略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美妙。好一段醉人《清香》,留给人们几多温馨的遐思。窗外白雪盈楣,老树萧瑟,屋里清香缕缕,翠色如滴,这已完全突破了背景意义,对传统的静物画进行了一种空间与意境的超越。

都市几案上的瓜果让画家着迷,村野木桌上的杂什更让人钟情。《农家小木桌》是画家在村野农家看到的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带着锯痕的桌面散发着原始的朴素,几根香葱加数片豆腐渗透着村民的闲适。《红辣椒、黄辣椒》在湖湘随处可见,这尖尖、瘦瘦的朝天椒,或许会让北方人见之咋舌,可在湖南,却是众人喜爱的日常调味品。

朱辉先生不仅在静物背景的空间上进行了极大的拓展,在背景的质地上也别出心裁。他创作了一组“玻璃背景”系列。在前文提到的窗橱系列中,玻璃不仅起到了一种隔而不断的空间分割作用,更使画面置入了一个光线极其敏感的空间。一方面,玻璃本身的颜色是单纯的,但它所造成的色彩效果却是微妙而丰富的,使玻璃窗外的景物既丰富又相对朦胧,层次感、节奏感大为加强。朱先生还大量使用玻璃作为静物的承托面,使承托面的结构变得极为单纯,这样,静物本身及其倒影就必须十分讲究。画家们都知道,物象越单纯,画面就越需苦心经营。朱辉先生对此可谓苦心孤诣,几个瓜果.一只茶杯,与其倒影精巧地占据着画面,再洒脱地刷上几根窗棂的倒影,使画面萧疏得精彩,明快得淋漓。

△朱辉 水彩画 1994 《桃》56×77cm

许许多多的画家虽然身居闹市,却总爱把感情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底层。他们欣然接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新奇与便利,他们也热心沉醉于传统文化积淀而成的深沉与朴实。他们常常深入到边村山寨,去聆听远古的回音,去发掘传统的积淀,去体悟民间的习俗,去感受村民的情怀。也许,这里的生活还暂时是清苦的,但这里的人性是纯真的。画家来这里也许是艰辛的,但他们的感情是真挚的。别以为这是猎奇心里的驱使,别以为这是哗众取宠的诱惑,别以为这里都市人对乡村的一种恩宠,这确确实实是画家的一种责任,一种需要,一份真诚而沉甸甸的情感,因为这里沉积着厚实的传统,洋溢着清纯的坦诚,传承着多姿的习俗,也包孕着迷人的希望。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吸引着无数的墨客骚人去解读。这里群山环抱,云霞流连,孤鸿掠影不知来踪去迹,泛舟江上只见路转峰回。吊脚楼经历过多少沧桑岁月,独木桥诉说着几多风雨艰辛!朱辉先生几次深入村村寨寨,去研读这深远而古老的乐章。作品《侗家小庭院》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边寨村民的日常生活。这里的四合院虽然没有京都四合院的庄重与规整,但也多了几分疏朗与亲切。结实的石头与粗糙的木板充满着十足的古朴,嫩绿的藤蔓和洁白的鸡群给人以怡然的清爽。明亮的天井,清润的空气给人的感觉大抵也不逊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吧。至于《农家的厨房》,这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张谷英村实景写生。张谷英村地处高山深处,规模很是不小,大都是明代朝廷官吏张谷英的后裔,几百户人家聚在一起。房屋多半是明清建筑,殿堂厢房,布衣百姓,鳞次栉比,井然有序。众多的天井与天窗给幽暗的房间带来了光明,也形成了画面的节奏。在这里,窗户是极为重要的。画家大胆而又巧妙地利用窗光来处理画面,幽暗而有些杂乱的厨房陡然又亲近了许多。《边城晚炊》是一幅充满边陲村寨闲适的作品。山涧河流原本野味十足,依山筑楼又平添了几分禅意。吊脚奇险,横空出阁让人倍感幽绝,再加上炊烟缕缕,悠然而静谧,一幅现实版的“世外桃源”,怎么不让心驰人神往!

吉首是湘西的首府,也是一座很别致的城市。这里有一条清亮如泉的河,河不宽,却很深,是吉首人夏泳和纳凉的好去处。河岸没有沙堤柳岸,却是一长串吊脚楼的墙,隔河而望,情调好极了。墙的洁白与河的碧绿流涟一起,洗练而清新。河面上桥不多,但不少小巷直通河边,于是便有了些扁舟摆渡。摆渡不需船夫,靠一根钢丝牵着,来往过客自己动手。船不大,所以穿梭得没有停息,也不知在风里雨里漂了多少年年岁岁。巷子很窄,雨里的伞常常结成一串,宛如一道朦胧又斑谰的彩虹,美丽极了。这里有城市的热闹,更有“小桥流水”的清畅。画家用轻快的心情和明丽的笔触给我们再现了这一江南特有的美景,这就是朱辉先生的《雨中彩虹》。和这一幅堪称伯仲的就是《深山人家》,真不知“山涧深深深几许,绿锁桥边卖酒家。”《石板桥》则把人们带进了那狭窄、幽深而又古朴、清静的山城小巷。山坡很斜.难得有一块平整开阔的地方来建房修路。即便如此,房子还是得建,只是要垫上很高的石墙,或者用木柱木板架空起来,路,也还得修,几个石墩,架上石板,结实又清凉。画家用浓重的色调来画房画路,却不见人踪鸟迹,只在远处轻描淡写了一辆停放的人力车,如此处理,着实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高明。虽无人马之喧,仍让人感到小城故事多。

曾任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朱辉教授从事水彩画专业教学与创作40多年,许多作品在国际国内的重大展览中与观众见面,也有许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际上一流的国家美术馆珍藏。他的作品就如他的为人一样亲切和坦诚。他说,美,并不需刻意挖掘什么重大题材和典型事迹,它就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之中。力作也并非完全依赖于苦心经营的创作,写生也可以创作出十分精彩的作品,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发现和表现习以为常的东西。因为它的平朴很容易让人忽视,但又恰恰因为它的平朴和习以为常而饱含着平和自然的美丽,这种审美态度和价值取向正好与东方文化中的“中和”、“平朴”的审美理想相吻合,尽管它采用的是西画的表现形式,甚至还有浓艳的色彩。

朱辉先生所画的是平凡生活中的这些或那些,但这些或那些却是很少看到有画家如此钟爱和充分的表现。这就是“凡人眼中有,古今笔下无”的独到和高明之处。

本文摘自《美术》1998年8月

作者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