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城陵矶水文站:守望长江的“哨兵”

2018-05-18 01:27:4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卢小伟] [责编:夏博]
字体:【

华声在线5月17日讯(记者 卢小伟)河流和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设在河岸边的水文站,像一支温度计、一张“晴雨表”一样,时刻观察记录着河流的状况。5月17日下午,“美丽中国长江行 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来到城陵矶水文站,通过这支温度计,查看洞庭湖、湘江的水情变化及生态状况。

在洞庭湖出口水道岳阳市七里山,迎着碧波浩渺的湖面,城陵矶水文站像站在水边的哨兵,守护着流经眼前的江水。别看这个“哨兵”着装简单——在伸出堤坝近十米的平台上,立着一间小小的八角亭,亭子里只一桌、一幅挂图、一个叫“浮子水位计”的装置而已,日夜不停记录的数据,却关系到长江及洞庭湖的防洪防汛及整治规划。

“城陵矶水文站记录的历史最高水位,是1998年8月20日的35.94米。”长江水利委水文中游局岳阳分局局长陈建湘告诉记者。

历史最高水位也叫历史洪水位,陈建湘回忆,1998年,长江流域迎来特大洪水,城陵矶水文站附近的江面,数十天内一直保持在高水位,并于8月20日这天达到历史最高水位。他与同事日夜值守在大堤上,为防汛提供最及时准确的情报。

除此之外,根据水位高低及其对堤防安全的威胁程度,依次还有设防水位、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陈建湘介绍,当水位达到或接近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紧急状态,防汛部门要按照紧急防汛期的权限,采取各种必要措施,确保堤防等工程的安全。

1998年洞庭湖及长江干流特大洪水后,国家增加了对水文的投入。城陵矶水文站先后重建了水文自记平台、站房,配置了微机辅助测流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水位雨量自记及固态存储器等,基本实现了水文数据测报自动、网络化、信息化。

去年夏天,长江流域再次迎来大洪水时,城陵矶水文站一如既往地充当“前哨兵”的角色,为防洪防汛发挥作用。

除了监测水量外,城陵矶水文站还担负同步监测水质的任务。

陈建湘介绍,城陵矶水文站断面控制了洞庭湖的总出湖水量、沙量及出湖水质状况,断面下游约4公里为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口。岳阳楼、君山、城陵矶、莲花塘、螺山等地来水的水质,都可通过这个“窗口”得到展现。

陈建湘指着挂图向记者解释,通过对含沙量、总氮、总磷等项目的持续监测,可勾勒出河流的生态变化情况,“梳理这些年的数据可发现,含沙量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并逐年下降,说明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得比较好,但总氮总磷数值下降缓慢,证明水质虽然在好转,但离二三类水质还有一定的距离”。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长江湖南岳阳段考察,曾走进城陵矶水文站。他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事关重大,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城陵矶水文站,将继续担负着“守望”长江的重任。

链接:城陵矶水文站小史

城陵矶水文站于1904年1月1日建站,原站址位于城陵矶海关,1930年在七里山设立流量断面,施测出湖水量、沙量,并逐步增加水质、泥沙颗分、降水、蒸发等测验项目。1952年确定城陵矶水尺断面为基本断面,使用至今。

城陵矶断面的水沙构成主要是湘、资、沅、澧四水及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三口的来水来沙,另有汩罗江及新墙河注入,可谓“四水三口二河,九水归一”。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