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日寇刑场 谢翰文碧血洒晋土

2017-09-25 10:11:00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吴名慧]
字体:【


原标题:笑傲日寇刑场——追记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谢翰文

谢翰文二排左三和毛泽东前排中等在延安合影。资料照片


谢翰文二排左三和毛泽东前排中等在延安合影。资料照片

文丨记者 文热心

在诸多抗日烈士中,谢翰文的牺牲可谓十分惨烈。

他的牺牲,让我们更加明白侵略者的似狼秉性,也更加敬仰英烈们的如虹气质。

1、突围时被捕

1942年5月,日军出动五六万兵力对华北的冀中、太行、大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大扫荡”,总部决定实行战略转移。

1942年5月24日,为打破日军“围剿”阴谋,八路军总部决定分路突围,北方局机关、政治部、后勤部、党校、报社等单位的2000多人为一路。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谢翰文等率总后人员经一天艰苦行军,到达了辽县(今左权县)与涉县交界的十字岭,宿营休整。

翌日黎明,总部通讯员通知谢翰文:立即到左权副参谋长处开会。谢翰文将装有秘密文件的小皮箱交给妻子王振东,匆匆赶去总部。左权对大家说:“这么多人挤在十字岭,敌人一旦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他还说:“总部决定,各单位分头行动,总后单独一路行进。”

返回驻地,谢翰文带领后勤部人员上了路。中午时分,谢翰文果敢地率警卫排从敌人密集火网中撕开一道口子,让大家冲出包围圈。就在大家准备生火做饭时,村外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谢翰文即拔出手枪冲出房门,只见日军从村外围拢过来。谢翰文见敌人火力十分密集,知道村前路口已被封锁住,便率领总后政治部的人员从村后突围。当冲出包围圈后,回头却发现携带总后政治部文件箱的妻子王振东被敌人火力封锁在村中。他转身冒着敌人的弹雨冲进村里,搀扶已孕的妻子往村后撤退。可惜迟了,敌人发现了他们,用密集的火力封住了退路。危急之中,谢翰文和妻子将皮箱中的文件取出,塞进一户人家的柴灶里焚烧。就在这时,敌人拥了上来。

谢翰文和妻子双双被俘。当天,敌人将谢翰文夫妇及一部分被俘的八路军总后工作人员押至太原城。

2、正气有如虹

日军得知谢翰文是八路军的高级干部,便派特别审讯官重点对付。

这天下午,一名日军军官带着翻译来到牢门前高喊:“谢翰文,出来!”无人应答。连喊数声,还是无人吭声。日军军官便命一个士兵冲进牢房,抓住一个八路军战士蛮横地往外拖。“住手!”谢翰文大喝一声,挺立在日军军官面前。翻译嬉皮笑脸地说:“长官说愿和你交朋友,和你单独谈谈。”谢翰文冷冷回答:“我与你们没有共同语言,不去!”日本军官铁青着脸,怒气冲冲而去。

一天,谢翰文被“请”到单独小院。小院四周设有电网,岗哨林立。几天后,妻子王振东也被押来,和谢翰文一同享受“特殊待遇”:好饭好菜、疗伤治病。谢翰文提醒妻子:“要坚定信念,时刻准备牺牲,击破敌人阴谋。”

不出所料,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那个日本军官走进小院说:“谢将军,住得舒适、吃得香吗?”谢翰文警惕地反问:“你想干什么?”“不干什么。你是八路军的长官嘛,是大日本皇军的贵客。冈村长官一再叮嘱,不能怠慢你呀。”听到此话,谢翰文勃然大怒,指着日本军官大骂:“你们侵略我们中国,杀了那么多中国人,占了那么多中国领土,还称什么朋友、客人!你们是强盗,给我滚,滚!”日本军官灰溜溜地走出小院。

6月中旬,谢翰文被提审。皮笑肉不笑的审讯官迎向跨进审讯室的谢翰文:“今天,请谢将军来聊聊。”“你们要怎么处置我,直说吧,何必拐弯抹角呢!”“爽快,请你谈谈八路军的情况。”“军务机密,无可奉告。”谢翰文掷地有声地回答。审讯官乜斜着双眼,阴阳怪气地说:“太、太不讲交情了。”

3、牺牲太原城

见谢翰文如此强硬,黔驴技穷的审讯官朝日兵挥挥手,雨点般的钢鞭击打在谢翰文身上。鲜血,从鞭痕处溢流;汗水,全身上下滚落。谢翰文牙关咬紧,全身抽搐。审讯官凑近谢翰文说:“只要好好同我们谈,一切好办。”“呸!”一口带血的唾沫喷在审讯官脸上。

一天,日军使特奉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之命,将写好的投降书放在谢翰文眼前,强令他签名。谢翰文愤怒已极,怒骂着:“你告诉冈村,别做这个梦!”他抢过投降书,撕个粉碎,抛向空中。据说,冈村宁次接到报告后,暴跳如雷。

恼羞成怒的日军对谢翰文施行酷刑,用刺刀捅穿其肩胛锁骨,用铁丝穿上,高吊在房梁上,脚下放一盆烈火,进行惨无人道的摧残。英勇顽强的谢翰文没有屈服。敌人无计可施,只好上报日军侵华总司令部,将谢翰文夫妇秘密处死。

4、彭总的先生

谢翰文牺牲后,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格外痛心。因为他们除是战友外,也还算师生。1930年,谢翰文调任红五军第三师政治委员,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工作。

在红五军时,他成为彭德怀的先生。当时部队的干部战士大多出身农民,文化水平很低,科学知识贫乏。在攻占敌占区后闹了不少笑话。比如:缴获敌人的收发报机,听到收报机上还在“嘀嘀嘀”地叫,就恼火生气;攻进白区银行,只懂得保护黄金、银元,看到国民党的钞票,便认为是“反动钞票”,将其当垃圾处理,撕、烧了事。

这让彭德怀等各级领导认识到加强部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彭德怀以身作则,请谢翰文当老师,利用战斗空隙学文化。每次到宿营地时,谢翰文就把书本和纸、笔、墨、砚准备好,等彭德怀查铺、查哨回来再教他学文化。在谢翰文的辅导下,彭德怀以滴水穿石的功夫,日复一日坚持学习,文化水平提高很快,慢慢能亲手修改或亲自起草作战命令、文书了。

彭德怀带头识字、学文化,极大地促进了部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了能让大家识字,做到行军、识字两不误,谢翰文建议,行军中每个人背包上贴一两个字,大家边行军边认字,到了宿营地就互相测验,看记住了没有。部队还将识字活动渗透到娱乐生活中。如在墙报上开展识字问答,晚会上开展识字比赛;设立“识字岗”,不认识这个字的不能过这一道岗哨。这种带点娱乐性的识字活动,提高了大家识字的兴趣,效果良好。

5、太行留英名

与许多烈士一样,他只给后人留下一个名,却没有留下完整的“影”。在毛泽东亲笔题写“井冈山的同志们”那幅照片上,人们也只看到谢翰文的一个侧面。

作为我军一个高级干部、一个知识分子,他曾经经历过“留影文明”的,只是岁月的沧桑,“影”也被侵蚀。

这不,在耒阳火车站水塔山一套两居室的老房里,住着88岁的谢光福老人——谢翰文的儿子。房子的墙上挂着两件东西:1983年国家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书、被岁月洗刷过已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

谢光福并没有见过父亲,名字却是父亲取的。小时候,妈妈刘氏曾告诉他,当年父亲正随部队攻打长沙,顺道回家探亲,当看见妻子怀有身孕时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取名为谢光福。”寓意为光复(福)长沙。他四五岁的时候,妈妈掏出一张照片对他说:“这是你爸爸。”在他的印象中,父亲年轻、帅气。

谢翰文那次探家后,越走越远,长征后到了延安,后来到了山西抗日前线,直至牺牲在太原。墙上这幅照片是谢家如今仅存的一张谢翰文照片。据谢光福回忆,父亲在世时,曾经几次邮寄照片回家。家人就将其挂在老屋的墙上。有一年涨洪水,把其他照片都冲走了,剩下这张也因沾上水汽而变得模糊不清了。谢光福的女儿谢恒茹告诉记者,他父亲经常捧着这张照片,沉默不语。由于日军凶狠残暴,谢翰文夫妇当年牺牲后连遗体都没有找到,如今全家也只能看着这张照片寄托哀思。

可在国家的记忆里,谢翰文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不仅为他立传,而且在2011年10月就发出了“征集八路军将领肖像启事”,其中排在第七位的就是谢翰文。

>>相关链接

谢翰文小传

1904年春,谢翰文出生于耒阳一个富裕家庭里。中学时即投身革命,1926年入党。参加过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1930年,调任红五军第三师政委。

长征后,谢翰文任红军大学校务处长。1937年1月20日,“红大”改名为“抗大”后,他担任学员十三队队长。不久,又被调回校部担任政治部宣传科长(后改为宣传部长)。1941年初,他担任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42年5月被捕,同年夏末秋初之际牺牲于太原。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