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保卫战中肉搏日寇的李必蕃师长

2017-08-21 09:26:00 [来源:搜狐历史] [责编:吴名慧]
字体:【

李必藩(1892-1938),字子琪,1892年春出生于湖南嘉禾县。1911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十六团营长,参加北伐战争,后升任团长。1930年任陆军第二十三师六十七旅旅长,随部移驻陇海沿线。1935年任第三十二军第二十三师代理师长,1936年1月升任少将师长。

李必蕃将军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李必藩率领陆军第二十三师万余官兵在陕西临潼誓师抗日。随即奉命开赴津浦路上的重镇德州防守。

7月底平津失陷。8月,日军挑起淞沪战役,为了实现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日军又调集重兵从北平、天津分成三路南侵,准备袭取沧县、德州,进窥山东、河南。驻守在津浦路沿线的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沧州会战。驻守德州的李部第二十三师在这次会战中担负了抗击日军的重任。

沧州会战经过十多天的激战,造成日军一定伤亡,但终因指挥不当,援兵又绝源,而全线崩溃。沧县失守,德县便成为日军攫取的首要目标。但由于援军未能及时增援,在德州会战中,致使负责守城的李必藩师陷入日军的包围圈中。李必藩指挥部队与敌人展开激战,歼敌二千多人。但在日军猛烈炮火的轰击下,德县城东北、西北均被炸毁,日军窜入城内,守成部队再三反击,终未能成功,守军伤亡惨重。

10月5日,德县告失。李必藩奉命率部退守河南北部的汤阴。并在此修筑防御工事,阻止日军南侵中原。李必藩率部在此坚守四个月,为保护中原腹地河南立下了战功。

1938年1月,日军南北对进,夹击战略要地徐州。2月,李必藩奉命率部进驻鲁西南的定陶,随即又移驻郓城、菏泽一线,并担负此地黄河两岸的防务,阻止日军南犯。郓城、菏泽为鲁西南重镇,尤其是菏泽,为山东抗日军民战略物资集散地。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不久前也迁移至此。菏泽安危,事关全局。李必藩深知责任重大,便将所属第六十八旅驻郓城,第六十七旅驻菏泽,自己带领师部直属部队驻守郓城与菏泽之间的皇姑庵。全师沿河防守线宽达120公里。

菏泽战役,日军第14师团配属了大量火炮

5月初的山东南部,气候已经转暖,阳光高照。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日军精锐部队土肥原师团已推进至黄河北岸,与中国军队隔河对峙。黄河防线吃紧,战火迫在眉睫,5月10日,土肥原第十四师团兵临郓城城下。

5月11日,郓城陷落。消息传到师部,李必藩心急如焚,深知郓城一失,菏泽将危。他严令第六十八旅誓死反攻郓城,亲率师直属部队前往增援,多次反攻都未成功,李必藩只好放弃反攻计划,命令全师官兵死守菏泽,以待增援。日军先发制人,在第二十三师准备未妥时,已向菏泽发动了强攻。李必藩率领全师官兵奋勇抗敌,但在日军化学武器和重炮的强大攻势下,二十三师前沿阵地很快被日军突破。菏泽城被围困,援军也断了。

5月14日上午,密集的枪声在菏泽城郊爆响。以工兵为骨干的第二十三师,一向以善守而著称。李必藩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他坚定地对部下说:“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坚守阵地,哪怕死在这里也绝不后退,再不能让倭寇狼奔豕突了。”在日军没有间歇的排炮轰击下,守军整排整连的士兵死在了炮火之中。在最关键的时刻,第六十七、六十八旅旅长吓得率部后撤,菏泽防线终于崩溃,敌人突入城内。

依托简陋工事抗击日寇的中国士兵

李必藩身边仅剩下一个直属连和几名随从副官,他只得率领所剩无几的余部跳出战壕,冲向敌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顽强肉搏,终于杀开一条血路,冲出重围,李必藩在激战中身负重伤。在随从副官搀扶下,当天傍晚抵达菏泽以南10里远的曲只集。

目睹国仇未报,而自己用人不当,致使郓城、菏泽不保,李必藩悔恨交加,热血涌心。他决心用自己的一死来激励前方将士继续抗日,于是取出军用地图,在空白处写下了“误国之罪,一死尤轻,愿我同胞,努力杀贼”的遗言,然后平躺在一块门板上,缓缓举起手枪,朝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李必藩以身殉国,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国民政府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大公报》连日都以醒目标题报道他牺牲的消息,高度赞扬他的爱国热情,蒋介石亲写挽联表示悼念。国民政府追晋他为陆军中将。八路军总部代表郭沫若、吴玉章等率团参加追悼大会,并送一块大匾,上刻“民族之光”。

198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认李必藩为革命烈士。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