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风采丨欧阳觉文:《野鸭洲》的音乐

2018-04-08 11:30:05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野鸭洲》的音乐

作者丨欧阳觉文

湖南花鼓戏《野鸭洲》,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文艺舞台上,像一朵鲜艳的芙蓉开在百花园中,放射着自己的光泽。

听,它的前奏的音调是多么熟悉啊,不是很多湖南人都会哼唱的那首【望郎调】,它以那浓烈的泥土气息,把人带进了三湘四水,洞庭湖滨。

故事围绕着两个不同的机手,两个不同的干部,两对不同的恋爱而展开,它体现着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思想。它讲着农机必须务农的道理,它号召机手必须防止资产阶级的侵蚀,走正确的道理。

看,从远处大步流星的走来一个黑里透红的青年,他就是刚从农机班学习回来的拖拉机手柳正刚。他跨过忙碌的田野,看到公路上摆着一辆碰撞坏了的、自己上农机班学习以前开过的拖拉机,心里有说不出的焦急,他决心抢修好这台拖拉机,为紧张的双抢服务。这情况就构成了这位又红又专的拖拉机手柳正刚的第一段唱腔。

这段唱所选的基调是[十字调]。人们不仅要问,古典戏《刘海戏金蟾》中刘海第一个上场用的【十字调】,花鼓戏《沙家浜》中郭建光第一个上场也是用的【十字调】。这个戏还又是用的【十字调】,岂不雷同,千篇一律?事实并不是这样。【十字调】是由湘中民歌发展而来,开朗粗犷,特色浓烈,就使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到处运用是必然的。由于现代作曲法的运用和发展,使【十字调】在每处的运用都有不同的特点。古代的劳动者刘海勤劳,质朴,这【十字调】毫无变化的反复套用,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刘海的这种基本性格特征。而《沙家浜》中的郭建光是新四军中的一位指挥员,经历过战火纷飞的考验,然而,他具有劳动人民的本质,所以用【十字调】也是适合的,但根据人物性格、戏剧情节、作曲等方面发展了原曲调,向上移位的地方不少,使郭建光的唱腔高昂、娇健,使之具有军事指挥员的气质。这次《野鸭洲》中枊正刚的唱腔,虽也用【十字调】,随着这个人憨厚、积极向上的特点,曲调上也更加平易近人、亲切、向上。

这段枊正刚的第一段唱腔的前三句描写了野鸭洲七月的繁忙景象,柳正刚从农机班结业回来的高兴心情,稍微修饰的【十字调】已恰当的表达了这种情绪。第四句至六句描写他看到被碰坏的拖拉机后,惋惜的心情,曲调来了一个五级的移位,让明亮的色彩蒙上了一层薄纱,但不失诙谐的特点。到第七、八句时又表明了要修好这部拖拉机的决心,又回到了【十字调】的热烈明亮的情绪,用三个层次表现了这段唱腔。

《野鸭洲》的另一个机手李双桂,他对农机务农没有太大的兴趣,一心只想去搞运输。投机倒把份子涂八想利用他转运一批拼装的柴油机,正托表姐秋二嫂给李双桂做工作。下面就是李双桂与秋二嫂的对唱,此曲调是利用【湘南阳雀调】改编的。全曲由四音音列组成,特点浓厚、字多腔少,又以中速进行,对于他们之间活跃的、气味相投的气氛,表现得很恰当。

在旧社会尝尽了苦水的李大娘,是李双桂的亲生母亲,柳正刚也是由她抚养成人的。一听说这养子今天从农机班回来,她高兴得“撩饭忘记泌米汤”,“错把水缸当潲缸”。这段曲调是用【山川调】为基调谱写的,它明快、热烈、又很亲切质朴,中间回忆的段落给合了【劝夫调】的旋律,使她表达了对旧社会悲惨生活的痛苦回忆。唱段最后三句,再现了【山川调】的音调,运用了紧打慢唱的节奏形式,表达了对新社会的无比热爱。

在这段“双贵撒手扬长走”唱腔中,本来应该用【十字调】写出,但这时的情绪与【十字调】的明快、热烈情绪是不恰当的,这样就选择了与【十字调】同类的【阳雀调】为这个唱段的基调,描写了柳正刚抢修机器,准备让拖拉机早日下田,可遭到了弟弟李双桂的无情讽刺,一瓢冷水浇到了他的热心头,唱段描写了他的焦急和懊恼。最后几句,用了压缩的手法,使曲调快速进行,表达了柳正刚要修好铁牛战湖州的决心。

在这个戏的音乐布局上,仍用了基调贯穿的手法,他这个人从始至终的唱腔都用这个基调,这样可以使唱腔风格统一。整个音乐布局,有一个统一的整体,湖南花鼓戏的发展过程是由开始的几个曲调,通过一曲多变的手法,发展成现在的二百多个曲……

在柳正刚连夜抢修分配器之时,他的未婚妻荷花拿着昨夜赶做的布鞋,怀着甜蜜的爱情来到了柳正刚的身旁。轻盈的脚步,踏着优美的【花石调】旋律,特别是作曲家用扩展的手法,将【花石调】上、下变为新的四句式,变中板为慢板节奏,显示出荷花流着蜜的内心。为什么会使她有这种无比的甜蜜,是柳正刚的勤劳、憨厚,对工作的积极,引起了荷花的共鸣、爱慕。

曲调的下五度转调,放在唱段的中间,就恰当的表达这种爱慕的感情,那么对这样的爱慕如何表现?她赶做了一双布鞋,即刻送到了爱人的身边,曲调转【花石调】的原调,使这种感情更回到甜蜜的意境之中。

每一个基调都有它一定的基本情绪,如果在布局上用人物基调贯穿的手法,未见得这个基调在这个人物的每个唱段中都能符合情绪。柳正刚所用的【十字调】是明快热烈,在柳正刚对着涂八秋二嫂大摆酒席,宴请李双桂时,这种明快热烈的情感,不适合他此时此地的感情,他要用道理说明这种“烟开路,酒搭桥”的做法不对,要劝他们首先要改造自己。这时作曲者利用了传统的换首头的方法,在调式不变的情况下,【十字调】本来是强调属音,而变为强调下属音,使【十字调】的色彩变得柔和、娇健、沉着,比较恰当的体现了耐心的劝导的情感。

拖拉机里的液压分配器,在柳正刚的努力下,终于修好了,李双桂在他劝导下,也积极的参加了双抢的战斗中,拖拉机已由他们兄弟俩修理好,开到了野鸭洲。全大队的人都非常高兴,特别是喜坏了生产大队的干部杨队长和李双桂的未婚妻红菱以及柳正刚的未婚妻荷花。下面请听他们三人的三段唱腔。

生产大队的杨队长,听到拖拉机开到了野鸭洲,他把自己家里一个七斤重的抱花鸡杀了,自费招待机手。他对社会上曾流行的“吃鸡鸭就犁鸡鸭田,吃鱼肉就犁鱼肉田,吃萝卜白菜就犁萝卜白菜田”的说法表示配合。认为只要把田犁好,杀条把猪都划得来。对于机手摸顺毛,不敢摸倒毛,不敢在村里作正确的政治思想工作。杨队长的性格诙谐、乐观,此段唱腔用的基调是【骂鸡调】。这个基调在花鼓戏中是一个有趣味的商调式曲调,常用于叙事,甚至可用于骂人。在这个唱段中,前几句用展开手法,表达了杨队长对机手的歌颂。下面的数板节奏则表现他准备招待机手的做法。曲中间的音域有高达海C的唱句,对杨队长性格的描写,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李双桂的未婚妻江菱,听到拖拉机在野鸭洲轰呜,她背着医药箱,穿过柳林,要把她的深情厚意送到田头去。在这个人物唱段上,音乐编配用了民间小调作为她的唱腔基调。花鼓戏中有一部分小调,是来自外省的。由于用湖南的语言演唱及艺人们的改革,就变成了有湖南特点的曲牌。这个唱段,用的小调名称为“笑嘻嘻”,作了比较大的改动,前几句用了富于弹性的节奏,中间部分扩展了原有旋律,结束部分恢复了前几句的节奏,最后渐渐在主音上结束。整个曲调比较跳跃,明快,描写了红菱的喜悦高兴的心情。

柳正刚的未婚妻荷花,是插秧能手,已如穿梭般的来往于田中,她的双手透着绿色的画毯,是什么在激励她呢?是她的社会主义热情,也是他与爱人的相互鼓励。你看柳正刚对她目光一闪,她就是在催她快马又加鞭。花鼓曲调【木马调】,本来是只能用于悲切的场合,在把调式特点作了大的改革,使曲调以欢快的节奏,以优美的旋律,让荷花尽情的陶醉在这深情画意之中,为社会主义的农业发挥出了她的光和热。

事情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李双桂看未婚妻红菱在插秧,他不肯脱下白网鞋,离开拖拉机到田埂上来吃饭。杨队长由于摸顺毛只好踏着田中的烂泥,背着双桂下来吃饭。不巧,正好被红菱一眼看到了,气得红菱七窍冒烟,把李双桂送给他的表甩在地下,看来只怕要断绝两人的恋爱关系。这一下就气坏了李双桂,忙坏了杨队长。可公社党委的丁书记顺藤摸瓜,从手表的问题,找到了幕后的投机倒把分子涂八。这杨队长就必须要帮助他、教育他,要使他坚持正确的思想。下面是丁书记、李大娘帮助教育杨队长的唱腔。曲调的基调是【过江调】。这平易近人的旋律,中等速度,帮助他,不是盛气凌人的说教,而是心平气和地说理。最后以快的节奏表达了丁书记对于这严重问题的剖析。杨队长在这种帮助下,当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要去敢于摸倒毛。

丁书记要红菱去做未婚夫的思想工作。一个共产党员,当然要起带头作用。面对李双桂,真是恨铁不成钢,但毕竟是自己的未婚夫,外面虽然冰冷,心里还是滚烫的,真正的热情帮助他。李双桂在这样的感召之下,答应即刻开动拖拉机下田耕种。红菱是何等高兴啊,你看天边起了一点乌云,她赶快送来了雨衣,怕恋人淋成了落汤鸡。这个唱段仍然适用的你丝弦小调,曲牌叫“喜报三元”,明快,热情,最近上演的香港电影“三笑”中也运用了这个曲牌。这并不奇怪,这些曲牌在江南广为流传,是祖国音乐领域的共同财产。花鼓戏的运用则有着花鼓戏特点,请鉴赏分析。

人的思想是难免不有反复的。李双桂向投机倒把分子涂八借了钱买手表。这就像一根锁链锁住了他们,这时候涂八只要他开拖拉机跑一趟短途运输,将他买的拼装柴油机转运一下。在这种利诱、威胁、挑拨之下,李双桂又变卦啦,答应帮他运,这遭到了未婚妻红菱的愤怨斥责。看到了柳正刚和他母亲的坚决反对,杨队长也决心摸一下倒毛,收了他的驾驶执照,要他去赶牛犁田。丁书记、李大娘及社员都来了,都来教育李双桂。这个唱段长达44句。主要人物及群众都有唱,每个人的唱腔基调,在这个唱段中都有体现。如丁书记的【洞腔】、杨队长的【过江调】、李大娘的【山川调】、红菱的【喜报三元】、荷花的【花石调】,柳正刚的【十字调】。可以说,这段唱腔是全剧的主要人物的音乐形象的汇合。那么这么多类型是不是会显得杂乱无章呢?不是的,它以“商”音为骨干,向前展——虽调试不同、素材不同、色彩不同、节奏不一,但它已经合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李双桂在这么多人的帮助下,在投机倒把分子事情败露的情况下,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在那个伟大的年代里,在新的长征路上,兄弟携手并肩,开着拖拉机,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1979年5月1日。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