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论丨于明诠:风云入怀天借力 ——浅谈胡紫桂书法

2018-02-27 15:17:32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风云入怀天借力

——浅谈胡紫桂书法

作者丨于明诠

(胡紫桂作品)

在当代七十年代书家群体里,胡紫桂兄是我最为关注者之一。自十几年前流行书风展开始,我们就熟悉了。紫桂为人憨厚诚朴,做事认真。而且属于那种腹有诗书才华横溢又绝不张扬的性格,踏实而低调。为人为艺终究一理,我因此知道,紫桂的艺术必能大成。十几年过来,紫桂依然踏实勤奋,其书法烂漫华滋从容练达,无论技艺还是境界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面,得到了书坛的广泛关注和称赞。

我认为紫桂于书法境界的追求,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以二王为基,浸淫苏黄,又以明清祝京兆傅青主笔意出之。二王为行草化境的圭臬,精妙绝伦,紫桂早年对此临池不辍,下过“狠”功夫,由此奠定了他笔下精致纯美的基调;苏黄腴润华滋,特别是苏东坡的沉厚丰赡和黄山谷的缭绕放达,都被紫桂化于自己的笔下,因此而具有了一种华贵雍容的风度;祝京兆恣肆激荡,傅青主烂漫洞达,两者又都属于不衫不履振迅天真的大美至境,紫桂有着深厚的二王苏黄功底,又有着敏感多情的艺术天赋,自然而然地与祝、傅二位大师的艺术追求相暗合,盘旋戏空氤氲穿插,渐成自己高蹈不俗的风格面貌。

其二,关注姊妹艺术,注重自我气质怀抱的修养,识见情怀、心志修为一寓于书。生活中的紫桂不是天天躲在书房斤斤于毛笔尖头做功夫的书法家,而是无论生活事业都很投入,且又悠游随缘修养全面的艺术家。紫桂拉得一手好二胡,熟悉他的朋友都会欣赏、享受过他那美妙的演奏,一曲《良宵》或《二泉映月》,如泣如诉缠绵幽咽,精灵般的乐符仿佛从他的手指尖流出,在听者心灵深处涡旋跃动,久久不能挥去。他也读书似渴、爱书如命,无论哲学、文学、历史以及中外艺术史,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手不释卷不知东方之既白。他现在任职全国优秀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多年来策划出版了一系列书法美术类优质且畅销的图书。若无博览群书卓越敏锐的功夫和眼光,是不可能做得如此优秀的。一个优秀的书家,当然不是只练手头功夫的写字匠,而应是紫桂兄这样热爱生活且行走坐卧都能悟透笔墨精神与点画灵气的通达者。紫桂虽然也能作工稳的楷书及篆隶书,但更钟情于长枪大戟直抒胸臆的行草书,即是源之于此。通会之际,情之所至,“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陆游《草书歌》),这就是紫桂的行草书,落在纸上的是狼藉的烟云点画,挥洒不尽的却是内心的潇洒情性。

其三,紫桂之于书法,有着超乎时流的大悲悯、大情怀。当年汶川地震后,他毅然做了一件“现代书法”,从赶赴汶川取来泥土和水,又专程赶到北京,从自己身上抽了   cc 鲜血,书写了一幅巨大的作品。通红的鲜血写成的“汶川”两个大字震撼了所有现场的观众,也震撼了整个书坛。这件作品的创作成功,不是追求视觉刺激,不是玩弄花样图式,更不是寻求什么噱头炫耀,而是用自己的鲜血、自己的生命,凝聚成了一个大悲悯的情怀,和汶川罹难的苍生融为一体,令书坛上下无不为之动容!这个意义,远远超出了书法作为艺术的容量和担当,而上升到了生命的庄严之境。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协理事、山东省书协副主席 于明诠)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