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云南之南,勐腊

2017-11-04 09:57:51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云南之南,勐腊

文丨胡雅婷

1、

离开西双版纳,过景洪市,沿G213国道一路往南驰骋,这里是北回归线上的原始森林。

此行目的地——云南最南。

勐腊,东、南被老挝半包,西南隅与缅甸隔澜沧江相望。

我有深入虎穴之感。

随行的俩位昆明朋友作这次的向导,以至向南之行轻松愉悦。

版纳洲是植物王国,汹涌的绿黑压压挤过来。在这里,我像一只蚂蚁,也像一片树叶。

越野车飞速前行。俩位朋友指着从雾气中升起的基诺山寨,向我叙述概况。

右边的巴坡村,有一个令人无限好奇和神往的秘境,生活着我国56个民族中被最后一个认定的单一民族,也是西双版纳独有的一个少数民族——基诺族。“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基诺族是从原始母系氏族部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之中,与世隔绝,形成了他们原始古朴、粗犷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征。

香蕉树簇拥的木屋与茅舍,似有牛角吹响。我与之擦肩而过。

基诺女子野性的美在男同胞的描述中不断地鲜活起来。

2、

过磨憨,中科院植物园、傣族园、望天树景区、勐远仙境逐一分布,这些地方,多以热带植物为主题,借山势、自然气象融合成独特风景。可惜没有一一前往。

勐腊是孔雀公主的故乡,是抗清名将要定国长眠的地方,是蜚声中外的热带植物园所在地,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是珍稀动植荟萃栖息的场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抵达勐腊已是傍晚,入住景兰酒店。

姜、沈俩位朋友引来了一大帮勐腊各界的朋友。在这群黝黑的勐纳人中,我像白种人。印象深刻的一位来自武术界,个子高大,身材健硕,鼻梁高挺,他的左眼因伤失明,另一只眼睛目光犀利,像一道寒光。他定要我尝试他的推拿手法,盛情难却,在他手下我成了一只小鸡,轻易地被拎起了。朋友告诉我,这便是热情好客的彝族人。听说勐纳习武者多,承粤派拳术,又传各族之长。此人南上北下比武,获了不少江湖名号,遗憾的是我没能记住他的名字,按江湖来称“独眼侠”,最贴切不过。

3、

正宗勐腊官方菜式,主打菜居然是猪肉。想我来自大名鼎鼎的“宁乡花猪之乡”,小小勐腊“冬瓜猪”有何了不起?炒、烤、炖、蒸、白灼,从头到尾、皮到内脏,这是我见过的最全的一次猪之宴。“冬瓜猪”养殖专家李春荣在桌,当谈及他的冬瓜猪,便神采飞扬,滔滔不绝,邀请我们前往他的养殖基地瑶区乡沙仁村作客。

冬瓜猪与勐腊小耳猪称为勐腊二宝。

我抵不住劝酒,几杯玉米酒喝下后,方觉自己身处大陆最南端,有浮萍之感,或是玉米酒酒力太猛。

勐腊主要少数民族有傣、哈尼、瑶、彝,还有克木人,同桌人中以傣族与汉族为多。

令我兴奋的是在酒店遇到了基诺族的女子,让我脑海中空洞的画面变得丰富起来,算是对没上基诺山的弥补。她们刚结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基诺大鼓舞演出。她们古朴、粗犷的身影正对应了朋友们的介绍。

4、

到达易武古镇时,确信不虚此行。

古六大茶山之首,有优久的产茶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是 “普洱茶”原产地中心,是“茶马古道”源头。拥有易武正山茶、易武七子瓶茶,易武元宝茶三大名茶。

我只喝到了其中的元宝茶,芳香鲜醇,清凉解渴。它发酵烘干后制成了元宝的样子,故名元宝茶。

我们在曼龙乡落水洞村后山上,遇到了茶树王,树高11.7米,直径45厘米,属栽培型大叶白毫茶。据说当地茶农在每年采春茶前要去祭祀。

5、

在去瑶区乡前,我们先去补蚌看望天树。

进入景区,要经雨林之门。陌生的物种令人目不接睱,各色水果应有尽有。他们买来鸡蛋黄一样的水果给我,金灿灿的黄,圆溜溜的样子很好看,味道甜而粉。

南沙河穿过茂密的热带丛林,溪涧幽静,花香扑鼻,鸟鸣婉转。各种藤萝连崖壁都不放过,里三层外三层。

景区内造了象群模型,间歇地播放大象声音,远远听去,象群就会趟河过来。

景区深处,久慕其名的望天树,我几乎看不清它的枝叶,只能感受到一把巨型伞带来的阴凉。挺拔笔直,高达七八十米,如利剑般直刺蓝天,有“林中巨人”、“林中美王子”之美誉。一撑顶天,不枝不蔓,稳如磐石,不禁吟诗一首。“北回归线游荡在那里/你踩着分水岭上一片绿洲/热带雨林围着你/“咿呀咿呀”//暧风从南太平洋吹来/你将头稍稍一甩/万千宠爱/泼洒给大象,孔雀,藤萝/还有雨林神话//你望着天/大地望着天/我也望着天/将根扎进泥土/将头昂得更高/为此/我们倾其一生。”

人们在望天树群落中架设了空中走廊,走廊长达二千多米,用钢绳和锁链直接在大树上捆绑而成,上面铺置木板路面,四周有绳索保护,在20米的高空行走,像在绿海上遨游。

6、

在这里,我认识了桫椤,它是目前唯一发现的木本蕨类,堪称国宝。

也见识了学术界称之为绞杀植物的威力。在热带雨林中具有绞杀能力的榕树就达二三十种,一些高大丰茂的树成为有绞杀能力植物的附体,它们的种子经鸟类腹中排出,落于树杈,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芽,长出丰富的气根,气根疯长,钻入泥土后,增粗,形成网状,占领并吸收被绞杀体的营养,到绞杀后期,被寄生主因营养不良,光线不足等原因衰竭而亡。植物界的弱肉强食一点也不亚于动物界。

对于这些威力巨大的绞杀者岂能只用聪明来形容它们,可以指控它们为阴谋家。

7、

景区内挂了许多木牌,上面罗列了勐腊各族谚语、森林植物常识与雨林神话。

傣族谚语写道:“没有森林就没水,没有水就没田地,没有田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无法生存。”傣族人对水非常重视,他们有泼水节,有水神祭祀之礼,在勐腊很多村庄都能见到水井周围植被丰茂。

“老茎怀春”、“攀龙附凤”“见血封喉”等是森林中植物最常见的生存方式,它们在漫长的生长环境中进化、演变,利于生长与繁衍。这也成为观赏雨林的妙趣。

南国雨林中有许多的夫妻树,也叫作相思树,相思树结的红豆,是“此物最相思,愿君多采撷”之红豆。在傣族民间传说中,孔雀公主与傣族王子传奇的爱情故事也与红豆有关。

我愿保留两颗,不必像热带雨中的众生轰轰烈烈,不要像望天树一生都昂着头,遇到晶莹剔透的眼神就发芽。

8、

去看冬瓜猪。

到达瑶区乡,朋友们安排先去钓鱼。云贵高原,鱼的种类少,一群人钓上来的全是肥壮、凶猛的非洲鲫鱼,用它做的酸鱼片,酸中带辣又有鲜。沾点西双版纳的一种特色酱南秘更是美上加美,尤喜用蕃茄做的南秘,清香、酸辣的味道与湘菜有几分相似。

在冬瓜猪宴后,昆明朋友对它肉质的口感肥而不腻,鲜嫩细腻仍啧啧称叹时,我在村寨里见到了传说中的它。话说它是云南省唯一的,由本土野猪驯化而来的本地猪种,又被当地人称为“油葫芦”或“细骨猪”, 有“冬瓜身,骡子屁股,麂子蹄”, 身形小,憨态可掬,所以被形象地称为冬瓜猪。

李春荣在冬瓜猪生态养殖上下的工夫,看得出创业的艰辛,他建立了合作社,形成养销链,冬瓜猪的前景正如热带雨林一片葱茏。

9、

在西双版纳曼峦典村傣寨吃过的牛撒撇回味无穷,在瑶区乡又吃到了。这里的牛撒撇更为地道。主要原料是牛胃,汉族叫牛百叶。牛撒撇具有麻、辣、苦、凉、甘甜、可口、色泽莹白的特点。他们不仅自己喜欢吃,还是招待客人们的上等食品。牛撒撇具有清凉解毒的功效,常吃它的人很少生病。

我们的晚餐被安排在一户农家,依山傍水的木屋,前有宽敞的小院,后是厨房,一则搭得高高的是睡房,睡房下面陈放杂物。相隔不远,正在建造新的木屋,气势非凡。

我与这里的女子交谈时,她们十分羞涩内敛,在一边静静地劳作,将做好的饭菜端上桌后便退回房中。当我作为唯一的女性出现在桌上时,感叹汉族女子在男女权平分下的强大。在男人们的吆喝声中,我朗诵了我的诗,唱起了歌,几个女子挤在门口看我表演,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相信那一刻,她们想歌唱。

10、

在勐腊还有很多地方没去,此行要往滇东滇北到滇西,留点遗憾,他日再来用门巴木碗喝酒吃饭,看克木人模仿本族图腾(如虎或鸟)的动作祭祖;去哀牢山采采哈尼族梯田风光;看高鼻梁彝族跳左脚舞……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