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叩山问水,憨墨成彩——山水画家刘一鑫先生印象

2017-10-30 08:53:10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叩山问水,憨墨成彩

——山水画家刘一鑫先生印象

文丨胡雅婷

远看,眼镜下藏着一线天,近看,两颗黑豆挂两边,眉骨高耸,眼睑深陷,眼神就像光从长长的隧道中照射出来,严峻,敏锐,精准,令人不由自主地从心底生出一丝怯意。这样的一双眼睛,长在了方与圆之间取舍、冷峻与英气之间徘徊的脸上。好在眉毛不浓不挫,中和了眼神的锋芒,恰如其分地彰显着他天生的画家气息。

若是他喝了点小酒,或是困了,不管谁在场,趴在哪都能睡着。大概只有豁达的人才会有如此的境界,我想。他傲立不羁,我行我素,自负中的自信在文人气质下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真实而憨厚,认理不认人,以至耿直而失了迂回,豪侠而失缺了圆滑。也许,这就是朋友们喜欢他的原因。他便是山水画画家刘一鑫。

刘一鑫一直强调“绘画只是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我问他,如此定论所坚持的山水画艺术,是否有失了高度?对我的设问,他予以了强烈反驳。他说艺术家也得解决温饱问题。这种观点反倒显得真实,与大众一体,不浮不躁,不张不显,令人欣赏他的作品,同时欣赏他的人格。他坚持有所传承,有所创新,只愿做人生路上的铁环,做艺术上的一个小铁环。可见他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是有个人定向的。

他年少好画,从线描开始,素描,水彩,油画都有多年的学习,美术教学职业中的恍恍时光里,也曾徘徊于艺术边缘,几度被世俗尘埃洗涤,被世故纷繁游离。人生与艺术从磨砺中渐渐走出清晰,经历数年的彷徨,从得与失中辨别终于明确了自己价值观的取向,他又朝艺术的丛林深处走去,选择了传统山水画作为生活与情感的寄托。

这几年中,他师从中国山水画大师施云翔先生学习青绿彩墨山水画。他告诉我,施先生之山水画是传承张大千之大风堂的绘画风格,得益于大风堂张大千弟子赵蕴玉先生,是现代中国山水画画坛里有名的大师了。这数年中,一鑫追随施先生进青城,攀峨眉,跨太行,越华山,赴桂林,于山水之自然中悟道,在传统水墨里修行,通过写生,临摹,参习古今山水画家的作品与画论,其山水画中已渐有自我之神韵。

他认为,山水画学习之路是在曲折中涅槃,勤奋中钻研,大自然中探寻,虚实中突破。

他说:“质沿古意,文变今情”,传承古典、民风、民俗及民族精神,本质不变,但我们的笔墨样式和风格也可以变,艺术的精神本质不能变,作品要有时代之风,才能更接近当代人的审美意示,给人直观的美,能打动人便是艺术最好的表达方式,既有装饰的审美性,又有山水情怀,更能满足当代人的精神审美需求。

从他的日记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艺术家强烈的思想斗争,仍在苦苦思索与寻觅,正应了他说的,中国传统山水画,越学越感觉深奥,越学越敬畏。但他没有畏惧,一方面保持对艺术的热爱,一方面勤奋钻研技法与笔墨情趣,一方面在自然山水里写生变化,创作中追寻属于自己的笔墨情趣,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

他画的山水既有北方山水的苍莽大气,也有南方山水的清新秀丽,这与他勤奋的写生是分不开的。写生多了,由眼中无山,到眼中有山,到心中有山,再到心中无山,便能在宣纸上造势山水的启承转合,阴阳之传统山水画技法,在纸面上连勾带皴,解景触情,将山画灵,将水画活。

(《故里官山有苍茫》)

《故里官山有苍茫》,以平远法画他的故乡宁乡官山,焦墨画法把江南山水中的意象之美表达得轻灵而明素,墨浓而不僵,笔写而有趣,画面干净利落,江南故里的风景清新自然,田园山居的宁静之乡,似从墨色里汩汩流淌,越看越心动。

(《雾起苍茫望峨眉》)

《雾起苍茫望峨眉》,此画运用泼墨法写生四川峨眉山。墨晕五彩的水墨技法,灵动中铺写出平淡天真、浑然一体的意境,山水气象,眼见旷远,心纳百川。画面山云之涌,水之润,雾之灵表达得活灵活面,疏密有致,生动而自然,意象与固态浓淡相宜,而在苍茫的气势下,画家在山水画上的悟道日趋成熟。

(《旧日边城》)

《旧日边城》画的是湘西边城茶峒。边城在沈从文先生笔下已是旧事与忧愁的印象了,画家在这张画里用点线相勾,线条硬而不僵,直线实劲,曲线流畅,画面上船篷,码头,吊脚楼用线条刻画得很形象,令人浮念起江南旧居山水的文人情怀:泛舟清江之上,见翠翠姑娘荡舟含笑而来……

(《幽林泉语》)

《幽林泉语》为长卷水墨,树姿苍劲有力,蓬勃鲜活,表现了一种强劲的生命力。他在各处山脚、溪边,云中、雾里,恰到好处的画出几棵、数棵树或树丛,有点睛之效。对于水的画法,他除山泉清瀑需要表现灵动,大多采用留白,一是传承,二是基于再创作需要,三是在表现上从实渐进到虚,从虚回到实中的一种空间。他的山泉清瀑,实处焕发勃勃生机,虚处空灵意动。此画布局巧妙,全图疏密有致,散而不乱,刻画精细,以至将整张分拆成几小幅,仍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彰显他扎实的画面掌控功底。

(《江南云水数重晖》)

《江南云水数重晖》是他学习施云翔先生青绿彩墨山水画的作品,山骨石身用笔苍劲有力,河舟杂树描绘细节有致;勾皴结合中山石肌理与墨彩晕浑彩成,画面艳而不俗,飘而不浮。彩墨灵动的云层雾气,如同仙子身着飘逸的霓裳,又如气宇轩昂的男子骑上骏马飞奔而来。

作为一个中国山水画家,就其文化身份而言,首先应是一个文人,否则,只能称之为职业画工或民间画匠,古人云:“画者,文之极也”。他在平时的山水画学习中,也有积淀文字的习惯,从下列文字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他的文字蕴含有古风的意境。

“太行山雄踞千里,层岩叠耸,峡壑沟连,气象自在万千之间,孤松壁立,突石崖天,景色又在大象之内。望山峦而生豪气,俯沟壑方觉胆寒。游天路而叹人毅,居崖台而叹勤辛。古今艺者,多来此地游集,文辞画曲,尽现文脉风流。”

“山水之画,唐代奉辉煌,宋代倡气象,元代求雅远,明清主逸写。近代西艺渐入,山水画从左艺者犹众,学古山水,新水墨山水,禅画山水,南派山水,北派山水……诸学极显。”

“青绿山水,本源汉唐,自是正大辉煌气象,造型精致细腻,色彩金碧斑斓,为人之所喜爱者也。近代大千先生又开彩墨一门,融合古今山水之道,汇合中西绘画之巧,于山水画门类中,再添了一新艺术形式。”

“自癸已学画,尝习山水有年,愈久,方知青绿彩墨山水,好看而极难画。常见诸多画者亦画青绿泼彩,墨象未成急彩饰之,笔无苍然之力,墨无水韵之理,色墨无水融之机,俗恶之气尽显也。”

他的这些文字,文风中有古意,笔墨中见细腻,情景交错,语言精准而流畅,古文与白话文交相辉映,思想与意趣共相呼应。已经渐有一点夫子的意味了。

当我询问他,今后如何让作品在被人赏读中,一眼就能认出属于他的笔墨情趣时,他说现在仍是探索与沉淀阶段,悟道才开始,要从无到有,从简入繁,知识的系统化,繁化与提炼,先走进去,才能突破。

黄宾虹老人说:“师我不如师古人,师古人不如师造化”。一鑫一直在苦苦思索寻找属于他个人风格的笔墨、气韵与章法。艺术之路就如画作中云雾里莽莽山间曲折向上的山径,他也许一直在山间迂回,但是我们相信,跨过雾霭之后,前面就是更加壮丽的一方天地。

2015/10/9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