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百姓勤为民

2017-09-25 12:51:20 [来源:湘潭民政] [责编:詹娉俏]
字体:【

滴水可见太阳,小变化折射大趋势。当拿到新房钥匙走出居住困境的困难群众脸上绽放笑容,背后是成千上万套资助农村特困户建房项目的积极推进;当特困供养对象在医院无后顾之忧的看病就医,背后是8+1社会救助体系的全面建立;当年迈的父母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可口的饭菜,背后是惠及53万老年人养老惠民政策的稳步推开……这些温暖的、带来获得感的变化,是湘潭民生的改善、福祉的提升,是民政事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改善民生不辱使命,近年来,湘潭民政把成长的根驻扎于弱势的人群,坚定不移的履行职责使命,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期盼为动力,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以丰厚的民生账本、生动的民生答卷,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各类民生保障水平达到或超过国省标准,处于全省第一方阵;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制定、完善民生政策文件达150余件;开展7项国省民政工作试点,获得一批国字号荣誉,湘潭经验、湘潭模式在全国、全省推介;湘潭市连年被评为全省民政工作优秀单位。

暖民心:织密兜牢民生底线

在雨湖区鹤岭镇群力村,一栋崭新的平房已经初具雏形,只要粉刷一番就可以入住了,说起这栋新建的楼房,75岁的村民潘冬生感激不已。潘冬生夫妻俩体弱多病,没有生活来源,全靠政府低保金维持生活。女儿身有残疾,虽然已经出嫁,但是家境也不好,现在政府资助他兴建的三室一厅的新房有80平米,比起20多年的老房子,可谓是天壤之别。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资助特困户建房是湘潭市连续9年来开展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近年来,湘潭民政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办理了一批有温度、有情怀、有惠及面的民生实事,社会救助实现了法制建设和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托底线保民生步入依法治理新常态,全市构建了 “8+1”的社会救助工作大格局,城市区所有福彩站点和社区建立“帮一把”服务驿站,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五年来,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差分别提高35%和62%,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差分别提高200%和51%,五保供养年标准提高1800元;孤儿集中供养标准人均达到1050元/月,分散供养标准人均达到600元/月;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及时高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70余万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发放善款善物5500余万元,惠及贫困群众5万余人次。

湘潭市举办重阳节敬老活动。

享天年:追求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近日,家住雨湖区的文奶奶感到神清气爽,因为她家的适老化改造完工了。她告诉我们,政府免费给她家新建了厨房橱柜灶台,更换了电热水器、厨房窗户、液化气灶具等相关设施。她对此次改造项目相当满意,一再表示感谢政府的惠老政策。“感谢党,感谢政府,时刻挂念我们,真正为我们谋幸福啊。”文奶奶说。

一枝一叶总关情,老百姓对民生的感触最敏锐,也最有发言权。适老化改造是湘潭市养老惠民政策实施的一个缩影。

湘潭作为三项养老国家综合试点改革城市,确定了“一核二保六化”(“一核”即以人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为核心目标。“二保”即政府优先保障2个2万人,保障2万特困老人和2万重度失能老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六化”即促进养老公共服务公益化、资源配置集约化、行业管理标准化、产品供给超市化、参与主体跨界化、产业经营集团化)的发展思路。

为有效应对银发浪潮,近年来,湘潭市投入近9亿元新建、续建和提质改造了一批城乡公益性、保障性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完成了湘潭市、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福利中心建设;新建了中南地区体量最大的部省共建项目—湘潭养老康复中心;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70多所,建成93个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40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5张,城乡养老服务呈现发展新格局,日间照料中心、医养结合养老康复中心、居家养老、候鸟式旅游养老……老年人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安度晚年。

在湘潭,与父母同住一小区,买房优惠200元/平方米,陪伴父母优先享受休假,与父母一起旅游免门票……今年8月,湘潭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支持与医疗卫生融合发展等方面制定了19条惠老政策,目前,这一系列惠老政策正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惠及千家万户。

2017年9月,湘潭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19条养老惠民政策进行发布。

重便民:提升基层服务让居民守望相助

“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建好了,‘九室一校’功能齐全,以后社区居民开展活动就方便多了”雨湖区城正街街道瞻岳门社区负责人陈庆川喜不自禁地告诉我们,他们社区的综合服务用房已建设完成,建筑面积有600多平方米。目前,已经添置了电脑、桌椅等设备,建成了标准化的社区综合服务用房。

为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湘潭市开展社区“五统一”改造,社区形象和标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区社区用房面积从不足300平米提高到600平米,工作经费由8万元/个提高到40万元/个,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由159项减少为44项。投入2000万元,在城市区建设4个居民满意、全省一流、可复制的便民服务示范社区。完成了80个示范村建设任务。推动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随着这些基础设施投入使用,老百姓认可度与满意率逐步提升。同时,圆满完成第八届、第九届村委会和第八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开展中心城区道路命名清理整顿与规范工作,为市民出行创造了舒适便利的环境。

稳军心:伟人故里共叙军民鱼水情

近年来,湘潭双拥工作不断推陈出新,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积极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据相关部门统计,近5年来,湘潭市接收安置军转干部和随调、随军家属400余人,83%以上的军转干部安置到参公以上单位,随调(军)家属100%实现对口安置。在繁华地段低价划拨土地8.2万平方米,支持部队建设“湘军源”小区,解决近300户现役官兵的住房困难问题。投入2亿元,完成湘电集团、江麓集团、江南集团等大型军工企业的社会事务剥离工作,解决了企业发展包袱,促进了军工企业发展;为每个驻潭部队官兵和军干所老干部每天送上“拥军奶”和鸡蛋,以提升部队官兵的身体素质;安排100个公益二类事业编制,支持市优抚医院发展;投入2000万元,建成了湘潭市、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4所光荣院;开展“抗战老兵关怀计划”,对国民党幸存抗战老兵提供每人每月400元的生活援助金,直至终老;出台了军转干部及转业志愿兵安置考核制度,统一实施“阳光安置”,安置遗留问题全部清零。市政府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开发700多个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企业下岗失业且家庭生活困难的部分复退军人再就业、医保和社保问题。开展“湘潭舰”城舰共建活动。在清明节期间举行“祭奠主席亲人,缅怀革命先烈”主题活动,分批赴各地为毛主席献身革命的六位亲人扫墓,打造了双拥共建新平台。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民政工作砥砺前行,同时也面临着“再上层楼”的阻力、“更进一步”的挑战。下一步,湘潭民政将继续发扬民政的优良传统,传递民政的大爱之心,续写民政的职业荣光,以务实举措、以改革创新回应人民关切,绘就发展蓝图。(作者:左金阳)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