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帝(下)丨第三十二章 御驾亲征高丽(一)

2017-06-06 15:29:27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贞观大帝(下)

作者丨杨友今

第三十二章 御驾亲征高丽(一)

年前,身心劳倦的李世民前往骊山温泉避寒,天子巡幸,按例朝廷和后宫都要伴驾随行。这一次,太子治没有伴驾,李世民却带上了吴王恪,长孙无忌恨得牙痒痒的,决计此后要盯紧李恪,寻找借口除掉他,确保太子的绝对平安。

骊山在临潼县城南,西距长安五十里,系秦岭山脉的一个支峰,东西长约十里,南北宽约六里。山上有两峰,称东绣岭和西绣岭,均满披青松翠柏,郁郁葱葱。每当夕阳西下,云霞满天,景色格外绮丽,“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西绣岭上的长生殿,后来见证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定情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山顶的烽火台,相传是周幽王为博取褒姒一笑,举烽火戏诸侯的地点。山麓涌出的温泉清澈丰沛,长流不息,相传秦始皇在骊山触怒了神女,脸面被唾,后即发疮,秦始皇请求饶恕,神女用温泉水给他洗好了,因而取名神女汤。李世民在原地建汤泉宫,后来唐玄宗再行扩建,改名华清宫,李世民在温暖的泉水中浸泡了十来天,返回了长安。春节过后,他又来到了骊山,沐浴在暖意融融的温汤里,眼睛微眯着,舒服得如同有人给他掏耳朵一样。温泉浴实在是一种最美好的享受,又好似一剂良药,有效地医治着李世民心灵的创伤,他留连忘返,每天就在骊山的行宫举行早朝,处理政务。

这时候,出使高丽王国的秦叔宝和程咬金抵达了它的都城平壤,而莫离支(执政官)盖苏文正在进攻新罗王国,攻下了两座城池。国王高藏派人召他回来,盖苏文才班师回朝,秦叔宝传谕他不得再攻打新罗。盖苏文鼻子里吭哧了一声,虎着脸说:

“隋朝东征高丽,新罗趁火打劫占领了我国领土五百里,除非如数归还,才有可能罢战。”

“追究往事,很难说清楚。辽东诸城,本来都是中国的领土,却被你们并吞了。中国尚且没有过问,高丽怎么找借口非追回故土不可?”

“辽东自古以来属谁,咱们的历史没有详细记载。”

“你们的历史不全,得依俺大唐的。”

程咬金胸脯一挺,准备站起身来。秦叔宝用手按住了他的肩膊:“别插嘴,让莫离支把话讲完。”

“我无话可讲了。”

秦叔宝和程咬金的话盖苏文听不进耳,坚持一意孤行,他们返回朝廷,据实奏报。李世民气得七窍生烟,扭歪了脸:

“盖苏文弑杀其国君,迫害同僚,虐待百姓,而且侵暴邻国,又胆敢违抗朕的诏令,不可不加讨伐。”

“陛下麾旗所指则中原清晏,眼睛一转便四夷归服,声威德望无与伦比,而今却要渡海远征小小的高丽,倘若很快攻克传出捷报还可以,万一遭遇挫折,损伤威望,再引起百姓的反抗,国家的安危就难以预测喽。”

褚遂良的谏阻,李世民没有听进耳。“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朕心中有数,不需多言。”他仰起鼻子,操着嘲讽的语调反驳说。其实,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唐初的君臣都相当清楚,不外乎三条:一是炀帝本身穷奢极欲,暴虐不仁;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大兴土木,营造宫室,开挖运河,修筑长城;三是三次亲征高丽,都以失败告终,尤其是不顾一切,忽视主客观条件,亲征高丽,直接导致了天下大乱。

李世民受制于外戚长孙无忌,迫使他册立懦弱的李治当太子,愈来愈不称意,准备改立吴王恪,又被他阻住,他心怀怨忿,却又说不出口,只想找个地方出气,发泄郁积心头的无明业火,并且又可以重振昔日的雄风。

李世民打算亲自统率三军远征高丽,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心灵相通,一鼻孔出气,再次出面谏阻道:“天下犹如一个人的身体,两京好比心脏,州县如同四肢,四方蛮夷乃身外之物。高丽罪大恶极,无疑应该讨伐,然而用不着启动圣驾,只须派出两三员骁将,调集四五万兵马,仰仗陛下的神威,就可以彻底打败它。”

“朕带兵打仗出身,知道仗该怎么打。”李世民显得颇为自负。

“陛下的神勇武略,微臣曾亲眼所见,岂有不知之理。臣的意思是,而今太子确立不久,还没有成年,其他藩王大都幼小,一旦离开京师,冒着横渡沧海的风险,以天下万王之王的尊贵,轻率地发动绝域战争,臣等深觉忐忑不安。”

李世勣手捧牙笏,出班奏道:“当年薛延陀进犯边塞,陛下准备出军穷追猛打,因魏徵阻止而作罢,以至留到今天仍在北方制造灾祸。那时如果履行陛下的决策,北边早已平安无事了。”

“那确实要算魏徵的失算。”李世民颔首道,“朕随后即感到后悔,只不过不愿意说出来,怕堵塞臣下的言路”

行宫殿堂上议论纷纷,文武官员多数都不赞成御驾亲征高丽王国。他们哪里知道李世民肚里怄了气,要摆脱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挟制,同时又想向世人展示一下他超迈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不愿意放弃远征机遇。李世民的额头皱起三道抬头纹,用不容置辩的腔调决断地说:

“八尧九舜,也不能在冬天播种,可是乡村的农夫,无论年长年幼,春种即有秋收,便是得其时令,上天有它的运行规律,人的行为必须与之相符合,才有效应。盖苏文欺凌国君,暴虐臣民,人们翘首企盼援救,正是高丽必然灭亡的征候。众卿议来论去,只是看不到这一点。”

朝臣们见李世民异常固执,不肯像以往那样广采众议,倾听谏诤,都不再言语了。李世民对待高丽,其实一直持慎重的态度,早在贞观十五年,他就曾派遣魏徵出使高丽。魏徵为了侦察该国的山川形势及民情风俗,在所经过的城镇,都送给城主一些绫罗绸缎,然后装作饶有兴致的样子说:“我平生最喜爱游山玩水,贵城的一草一木,都想观赏观赏。”城主高兴,导引他四处游览,果然随处都可以见到中原人。他们主动告诉他老家在某郡某县,隋末从军东征,留在高丽娶妻生子,跟当地人杂居,人口各占半数。他们顺便询问亲人的消息,魏徵回答说:“周边国家和部落尊奉唐天子李世民为天可汗,唐朝国富民强,政策宽松,万民安居乐业,都平安无事。”众人止不住流下了眼泪,互相转告。数日后,中原人见到魏徵,都拥过来哭诉乡思之情。魏徵回国,奏报李世民说:

“高丽国王听到高昌灭亡,非常恐惧,频频去馆舍中问候,特别殷勤。”

“高丽就是汉武帝所设置的四郡。”李世民心有所动,“朕只要动员数万将士攻打辽东,高丽必然倾国相救,然后便以水师出东莱,从海道直趋平壤,水陆合围,攻取高丽不会太难。”

“辽东早晚是要收回的,不过要看准时机。”

“对,目前山东各州县的凋敝状态还没有复原,朕不忍心驱使百姓劳苦。”

第二年,营州都督张俭上奏朝廷说:“高丽东部大人盖苏文,弑杀了国君高建武。”盖苏文性情凶暴,不守法度,高建武和大臣们商议将其处死,盖苏文得到消息,秘密集结兵马佯装进行校阅,一边在平壤城南摆设酒筵,邀请一百多位大臣“阅兵”,全部诛杀,然后闯进王宫,亲手刺死高建武,把尸体砍成数段,抛进水沟,拥立高建武的侄儿高藏继承了王位。盖苏文自封为莫离支,其官职大体相当于唐朝的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独掌国政,远近都听其号令。盖苏文身材魁梧,飞扬跋扈,身佩五把短刀,左右侍从不敢抬头看他。上马下马,常命官吏或武士趴在地上,让他踩在背上当作马镫,出巡时先以侍卫在前面开路,仪仗前导,拉着长声喝道,行人急忙躲避。臣民受其欺凌压榨,困苦不堪。

唐俭出使高丽回来,奏请在怀远镇增加戍边兵力,魏徵以为费力不讨好,李世民也就否决了唐俭的主张,后来他改变了主意,打算诏命契丹部落和靺鞨部落对高丽发起骚扰性的攻击。长孙无忌忖度了片刻,一手捻着花白的胡子,提出了异议:

“盖苏文自己也知道罪行严重,害怕中国讨伐,必定严加防备。陛下最好是稍稍容忍一下,他自以为安全了,会更加骄横,更加无恶不作,以后再去讨伐,也不算晚。”

“嗯,那就依你的好啦。”

李世民自从对长孙无忌产生了看法,就不再随便听他的话了,表面上虚应着,内心却坚持自己的主张,进行备战,准备向高丽发起致命的一击。御驾返抵长安,李世民任命左卫将军薛万彻暂时代理右卫大将军。他对身边的大臣说:“李靖、尉迟敬德等年事已高,尚能统帅三军的只剩下李世勣、李道宗和薛万彻三人而已。世勣、道宗打仗时,不会有惊天动地的胜利,也不会惨败,万彻喜欢冒险,不是大胜就是大败。”

南风轻拂,气温款款上升,宫廷映照着初夏和春末交替的阳光,一个匆匆来临,一个姗姗离去。随着季节的转换,朝廷上下渐渐忙了起来。李世民驾临内朝殿——两仪殿,太子治在一旁侍奉。李世民闪动龙目扫视了一下殿堂,煞有介事地询问群臣道:

“太子的品行,外面的人可曾听说过?”

“太子虽然不出宫门,”司徒长孙无忌立即上前奏陈,“可他的道德情操,天下人无不景仰。”

“呵呵,”李世民嘴角边撇出一丝狡黠的难以捉摸的笑意,“我在太子的年龄时,相当调皮捣蛋,而太子从小宽和敦厚。古谚说:‘生男如狼,犹恐其羊。’希望他长大后,能够刚强一些。”

长孙无忌心头微微一怔,随即又平静下来,措辞圆滑地辩驳说:“陛下圣明神武,是拨乱反正的创业英主。太子仁慈宽厚,具有守成的美德。志趣爱好虽然不同,但是各当其职分,显然是皇天赐福大唐,用以安抚天下苍生。”

“太子合乎天心民意,朕亲征高丽,再没有后顾之忧了。”

李世民如释重负般地往后靠了靠,显露出一种轻快的表情。长孙无忌没有料到李世民会投下一颗棋子,诱使他当众把话说绝,一下便把他“将”死了,不好再反对御驾亲征高丽了。

太极宫地势低洼,夏天闷热,李世民为了养精蓄锐,强壮体魄,移驾前往九成宫避暑。九成宫离麟游县城西五里路远近,碧水青山,邃谷幽泉,是一处风光旖旎的疗养胜地。它开首是隋朝营造的仁寿宫,贞观五年扩建,更名九成宫。秋天到了,山水、田庄和林木都染上了一派成熟的色调,显得苍翠、深沉而丰满。李世民在舒适的环境中运筹帷幄,谋划也日益成熟了,敕令将作大监阎立德等人去洪、饶、江三州,造船四百艘用来载运军粮。接着又下令营州都督张俭等率幽州和营州两个都督府的兵马,并动员契丹、奚和靺鞨部落,先在辽东发起攻击,试探高丽王国的虚实。又命太常寺卿韦挺作馈运使,民部侍郎崔仁师作副使,黄河以北各州都受韦挺节制,听从他随时调遣。又命太仆寺少卿萧锐输送河南各州粮草,由海道运往北方。

时光像流水一样滔滔奔涌,天气不知不觉地凉爽起来,行宫周围的青色又加深了一些。夕阳西沉,天边披上了色彩浓丽的霞帔。暮色悄悄地降落,远山近树的轮廓渐渐模糊起来。李世民面对着流逝的光阴和轮换的季节,深挚地对左右大臣说:

“人,最苦的是不清楚自己的过错,朕并非圣哲,难免失算,你们要不吝进谏,促使朕不断反思。”

“陛下的文德武功,臣等连崇拜都来不及。怎么会有失误?”

长孙无忌的奉承话,听起来很顺耳,李世民却大不以为然。他抻抻耳垂,借题发挥道:“我请你们说我的过失,你们却曲意逢迎,讲些使我喜爱的话,毫无意义。我打算当面说出你们的长处和短处,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等愿意洗耳恭听,望陛下明示。”众大臣连忙跪倒,磕头称谢。

“长孙无忌善避嫌疑,反应敏捷,断事果决超过古人,然而不擅长统兵作战。”

李世民措词隐晦而委婉,弦外之音和落脚点都批判了长孙无忌不会带兵打仗。长孙无忌不敢不服,连忙叩头承认:

“陛下睿智天纵,烛照万象,评断剀切,鞭辟入里。”

“高士廉博古通今,”李世民继续往下说,“心地光明,面临危难而不改变气节,做官不私结朋党,所缺乏的是直言规劝。唐俭言辞畅达善辩,很会调解纠纷;侍奉朕三十年,却极少有关国家大政方略的建言。杨师道性情温和纯朴,不会有什么冒犯,由于天生怯懦,急难时往往得不到他的帮扶。”

评到的大臣都一一称颂中肯。李世民略一停顿,接着说道:“岑文本质朴敦厚,文章典雅,立论准确,不离正道,自当不违于事理。刘洎嘛,性格最坚定,忠贞不移,言行多对朝廷有益,可是固执己见,不肯服输,偏袒亲友,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马周处事明达,个性耿介,品评人物,从不忌讳,直抒胸臆,委任他做事,踏踏实实,大都称心如意。褚遂良学问颇佳,性格也坦诚率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每倾注他的忠诚亲附于朕,如同飞鸟投入怀抱,人自怜爱。”

“皇上,像刘洎这样的人,好还是不好?”褚遂良打破沙锅纹 (问)到底。

“好用,却容易被人钻空子。”

李世民明于知人,善于任使,扬长避短,人尽其才,贞观朝贤臣良将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蔚为壮观。

半个月后,李世民回到京城,进行了一番人事调整。散骑常侍刘洎升任侍中,行中书侍郎岑文本升任中书令,太子左庶子、中书侍郎马周擢升守中书令。谏议大夫褚遂良升任黄门侍郎,参预朝政,成为实质宰相。

朝廷收到了安西都护郭孝恪的奏本,请求出军讨伐焉耆王国。焉耆位于高昌的西面,疆域横六百里,纵四百里,是一个颇具影响的重要国家。高昌灭亡,西突厥势孤力单,极力拉拢焉耆,共拒唐朝。焉耆以前偏向于唐朝,双方关系相当融洽,西突厥重臣屈利,给弟弟娶了焉耆王龙突骑支的女儿为妻,焉耆又转向西突厥,对唐朝的贡赋逐渐短缺。李世民气恨焉耆的反复无常,诏令郭孝恪担任西州道行军总管,集中三千步骑从银山道进军,焉耆王龙突骑支的弟弟龙颉鼻兄弟三人路过西州,郭孝恪便让颉鼻的弟弟龙栗婆准当向导。焉耆国都焉耆城四面环水,突骑支仗恃地势险恶,没有设防。郭孝恪昼夜兼程急行军,夜晚到达城下,命将士们泅水渡河。将近拂晓时,便攀上了城楼,俘虏了突骑支,生擒及斩首七千人,留下栗婆准管理国政,唐军凯旋。三天后,西突厥屈利率军援救焉耆,迟了一步,仅只囚禁了栗婆准。亡羊补牢,屈利亲率五千精兵追赶郭孝恪。追到银山,郭孝恪进行反击,大败屈利,反追数十里。

唐朝对焉耆的胜利,间接打击了西突厥的气焰,稳定了西方的局势,也可以说是出兵高丽前的一次武威的展示。李世民难以掩饰满心的喜悦,乐得眉开眼笑,褒奖郭孝恪说:

“功立威行,不负重托。”

“陛下明于知将,又善于把握时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臣等不胜钦佩之至。”李世勣恭维李世民,内心却替郭孝恪高兴。他和郭孝恪交谊深厚,想从侧面激发李世民重赏郭孝恪。

贞观十八年十月十四日,李世民诏命司空房玄龄留守长安,右卫大将军、工部尚书李大亮作副留守。御驾离开京城,统率三军从长安城东面的春明门出发。卤簿仪仗前后簇拥,浩浩荡荡,耀武扬威,一路向东行进。导驾官前后有京畿地区的地方长官万年县令和京兆牧,以及朝廷重臣太常卿、司徒、御史大夫和兵部尚书等。接下来是“清游班”,擎白泽旗,分左右,各有二人执,二人引,二人夹。其后是金吾折冲二人,各领四十骑,戎服,分左右。再后是金吾大将军二人,分左右,各领百骑。此外,还有左右威卫折冲都尉各一人,领掩后二百人,各执大戟刀盾弓箭及弩,五十人排成一列。左右厢步甲军四十八列,分成前后各二十四列,每列各引二十五人,共计一千二百人。远征高丽,皇帝大驾的整个仪仗,从朝廷重臣到侍从护卫、鼓乐旗盖、车骑扇辇、清道杂役,等等,前后排列成一百二十多列次,其中许多列次本身就是一个方阵或纵队,十二人、二十四人、四十人、一百零五人,直至三百人不等,总人数逾万。人嘶马吼,车马喧腾,威风凛凛,气势磅礴,场面极其壮阔煊赫。

行进中,从马上回头遥遥远望,长安的上空,燃烧着一片斑红的晚霞。巍峨的太极宫,也被霭云染成了猩红色,然而它比天空的景象似乎更壮观,更热烈,像一幅织锦,又像一团霍霍燃烧的焰火,绮丽多姿,溢彩流光。仪仗和军马在鼓乐声中,先后沿着灞水、渭水向前挺进。朝右边看,是拔地而起的秦岭及终南山。前方约莫二百五十里处,便是举世闻名的要隘——潼关,它是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的起讫点。从潼关至洛阳的六百里间,还有形势险要的函谷关,它两侧耸立着直插云霄的悬崖峭壁,中间是黄土覆盖的狭窄通道,蜿蜒三十里。潼关和函谷关浑如两道屏幛,隔开长安和洛阳,又好似两员坚如磐石的力士,捍卫着两都的安全。

御驾兼程向洛阳奔驰。中途,郭孝恪用囚车装着焉耆王龙突骑支,连同他的妻室儿女等,解押到了皇帝的行宫。李世民下令赦免突骑支,释放在押的俘虏。朝廷举行了庆功宴,重赏郭孝恪。席间,李世民亲自举杯敬酒三巡,李世勣和郭孝恪击掌言欢,场面活跃,气氛热烈。李世民对太子治说:“突骑支不任用贤明的辅佐,不采纳忠良的建言,自取灭亡,脖子和双手都被绑缚,漂泊万里,永远离开了故土。”

“那样子十分狼狈,”李治抬眼望着父皇,“好可怜的。”

“谈谈你的感想。”

“他给儿臣提供的教训,就是应该敬贤任能,治理好国家,继承和发扬贞观之治的辉煌。”

李世民抵达洛阳,特意在行宫召见了前宣州刺史郑元王寿 。郑元王寿 在隋朝曾经担任过右武候大将军,跟随炀帝出征过高丽。李世民向他询问当年的征战情形。郑元王寿 心有余悸,摇着头说:

“东夷路途遥远,运输粮秣困难。辽东人很会防守城池,攻取异常吃力,伤亡惨重。”

“嗨嗨,”李世民露出不屑的神色,“今日已非隋朝可比,你且等候佳音吧。”

张俭率领的先遣军马来到辽东,正赶上辽河涨水,没有渡水过河。李世民很气愤,召他到洛阳问罪。张俭详细陈述了山川状况的险恶与平易,以及水草的丰美与荒凉。李世民觉得他提供的资料有价值,转怒为喜,鼓励他勇往直前,去夺取胜利。

在平定刘黑闼时,程名振表现得有勇有谋,如今升任了洺州刺史。李世民召见他,嘉许其智勇双全,勉励道:

“程卿将略非凡,朕对你将另有所用。”

“京官难做,地方官也难当,条条蛇都咬人。”程名振自顾自地嘀嘀咕咕,没有立即叩头拜谢。

“嗬,一条山东粗汉,得了个刺史职务,就不知天高地厚了?竟敢在天子面前说些不照路的话,而且还不谢恩。”

李世民做出生气的样子,直眉瞪眼,严辞责备,观察他的反应。程名振若有所悟似的“哦”了一声,请求宽恕说:?

“微臣本性疏阔,未曾恭奉过皇上,刚才只想着如何对答,走了神,忘记了叩头谢恩。”

其言谈举止十分沉着,应对不慌不忙。李世民很欣赏程名振的稳重和从容不迫,意味深长地说:

“房玄龄在朕左右二十余年,每次看到朕斥责别人,老吓得面孔煞白,不能自持。程名振极少跟朕直接打交道,朕突然发怒,却一点儿也不慌乱,言语条理分明,真是一个奇士。”当即授予他右骁卫将军的职务。

李世民任命刑部尚书张亮当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江、淮、岭、峡四州兵马四万人,又在长安、洛阳召募士卒三千人,以及战船五百艘,从莱州出发,横渡黄海,直逼高丽国都平壤。名将李世勣担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六万步骑,以及定居在兰、河二州的胡族降兵,进攻辽东。海陆两路大军分道同时并进,形成了合围之势,攻取高丽。

远征军陆路的各路人马在幽州会合,李世民派行军总管姜行本、少府少监丘行淹先行在安罗山督促工匠制造各种攻城的云梯、火箭、石砲等器械。远近的壮士纷纷应招从军,还有呈献所发明的攻城器具的人,多到无法计数。李世民亲自挑选,选取使用方便、制造简单的,交付姜行本按图样制造。

隋炀帝亲征高丽失败的阴影并没有完全抹掉,对于讨伐高丽,一般来说,年轻人比较踊跃,年长者大都持审慎态度,还有一些臣民至今仍然反对,影响士气,影响战备的顺利进行。李世民再次举行朝议,又御笔亲写诏书,传谕天下臣民。

“高丽盖苏文弑杀国君,肆虐百姓,其残暴实在忍无可忍。朕准备巡幸幽、蓟二州,兴师问罪辽东、碣石,所经之地的宿营和运输,不要过于劳费百姓。”诏书中还进一步强调:“从前隋炀帝暴虐无道,高丽国王高建武爱护百姓,用心怀怨叛的军马去进攻同心协力的军民,当然一败涂地。时过境迁,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兴师讨伐,简而言之,必胜的道理有五条:一是以强大打击弱小,二是以正义征伐邪恶,三是以治平乱,四是以逸待劳,五是以欢欣鼓舞对付怨声载道。我们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和条件,必定会大获全胜。特此晓谕军民臣等,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李世民检阅了大、小三军,进行战前动员,然后敕令各种类别的军马,以及新罗王国军、百济王国军、奚部落军、契丹部落军,分道出击,向高丽王国发起进攻。

馈运使韦挺在运送军需粮草时,事先没有勘察漕渠,六百多条粮船在卢思台搁浅,韦挺被戴上刑具押送到洛阳。李世民大发雷霆,怒不可遏,开除了他的官籍,由将作少监李道裕接替其职务,馈运副使崔仁师也因此被革除了官职。

沧州刺史席辩犯贪污受贿罪,被押送到洛阳当众斩首。李世民命朝集使都去刑场观看,他的用意十分明显,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让地方官吏知道皇法无情。?

御驾亲征的筹备业已就绪,任命特进萧瑀当洛阳宫留守。羽林军飞骑即将护驾开拔,前往西天取经的唐僧玄奘来到了洛阳,请求觐见,又拖延了几天时间。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