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怀念我的朋友小明

2017-05-14 21:03:53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怀念我的朋友小明

文丨裴建平

小明的失踪,注定了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谜。谜底在那个失踪的人的身上,找不到小明,我们就无法找到这个谜底。这也是小明失踪的不同寻常之处。

1986年6月29日,小明在千里之外的贵州毕节,乌江上游鸭池河泅渡时神秘失踪,距今天已经22年了。随着时光的流失,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一位行吟诗人,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者。

他会再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吗?也许会,也许永远不会。

认识小明,应该是在1984年前后。我是先认识他的老兄明德,才认识小明的。另一层关系是,我和写小说的杨银龙是朋友,而杨和小明是同学,杨银龙曾经在一些黑夜里,带我去找过他。当时他在橡机工作,住在月塘墈他爷爷家里,喜欢哲学和围棋。这两种东西都比较深奥,所以我对他充满着景仰。也不知道是无人可敌,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小明下围棋,很多时候是自己跟自己下,或者说是左脑跟右脑下。明德在为小明创作的诗集《七只笛孔洞穿的一支歌》里,就有这样的句子:“当你把时间最大的赌局 / 放在自己与自己对弈时 / 眼眶里也是围棋子 / 黑与白没有输赢 / 赢了的是你的心 / 输了的是你的魂……”小明还喜欢外语,自学过日语、德语、法语和阿拉伯语,完全是一副要与世界对话,要跟国际接轨的态势。关于小明,杨银龙说过一句胆大妄为又没心没肺的话,他说:“小明的天赋和才气,应该不在他哥哥冯明德之下。”

可以这么说,即使小明不去云游四方,不在乌江神秘失踪,在益阳这样的小城里,他就已经是一段传奇,一个神话了。

小明的第一次远行,应该是1985年,他决定溯资江而上,沿途进行徒步考察。几个月后,他顺利抵达位于广西资源县的资江源头。当他满面风尘的回到益阳时,我们在他爷爷家为他接风洗尘。晚上,小明和我、杨银龙、郭炼钢,可能还有其他一些人,坐在资江边上,一直聊到深夜。那次河边长聊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我记得他跟我们说过这样一件事,他说,在一个山寨里,一位老人说,有那么一个苗族部落,现在已经消失了,但有关那个部落的一部史诗,被人刻在一块块石板上,铺在某座大山的一条山道上。小明说,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找到那条山道和那些石刻。谜一样的小明,总是对谜一样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探求的冲动。

休整几个月后,小明再次离开我们,去了贵州。会不会是他认为,那条山道就在贵州,就在乌江边上?这只是一个猜想,暂时无法求证。因为在1986年6月29日的黄昏,发生了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小明在泅渡乌江上游那条并不宽敞也不湍急的鸭池河时,莫名失踪。

朋友们从来也没有认为,小明已经离我们而去。照明德的话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小明出事后,明德曾和一帮朋友,租船沿乌江进行了长时间的打捞,结果一无所获。此后的这22年,一些让人浮想联翩的说法,盛传于益阳的朋友圈里,有人说,小明现在在贵州的某个大山里,成了一位苗姑的丈夫;有人说,小明现在在缅甸做珠宝生意,腰缠万贯。大家都言之凿凿。

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等待,等待那位拖儿带女的苗姑丈夫归来,等待那位腰缠万贯的珠宝商人归来。

应该说,小明的失踪,与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有关。那是个崇尚自由和理想的时代,那是个充满浪漫情怀和探求精神的时代。小明离开益阳之后,一定看到和听到了许多我们不曾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我们不曾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使小明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他的超越纷纭表象的思考与不计世俗功利的孤独行走,一下子把他与我们的距离,拉得很远。

小明失踪若干年后,我曾为他写过一首诗和一篇短篇小说,诗发在《散文诗》上,这应该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这本著名的刊物上发表诗作;小说发在《湖南文学》上,标题是《用自己的方式行走》。现在看来,这些东西都写得浅薄可笑。换而言之,我们要真正认识小明,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作为诗人,作为小明的老兄,冯明德这些年在自己笔耕不止的情况下,一直在默默整理小明的文稿、日记、速写和其他资料。手足情深,令人感动。从去年开始,明德陆续写了一些有关小明的诗,贴在他的博客上,我也是从他的博客上,陆续读到这些文字的。我想,要写小明,要比较准确地接近小明和小明的精神世界,明德应该是个不二人选。

现在,明德的这本《七只笛孔洞穿的一支歌》终于面世了。诗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明德的诗我读了不少,而这本献给他弟弟小明的诗,应该是他写得最好的了,绝对是诗人的“巅峰之作”。

“去寻一种根 / 你是植物 / 去寻一种源 / 你是流水 / 去寻一种本能 / 你是动物 / 去寻一种深沉 / 你是山脉 …… 孤独 / 在寻找中失落 / 孤独 / 也在寻找中更新”,当我接触到这样的句子时,我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并且深为这些直抵小明这位行吟诗人和思想者生命本质的意象和元素所震撼。谁又能说,小明的失踪,不是另一种生命的更新?

在明德的诗歌里,小明一方面生活在一个叫月塘墈的麻石小巷里,一方面又生活在远方的河流上。小巷是小明的过去,河流是小明的未来。过去与未来,都是遥远的事物。小明一直生活在遥远的事物之中,我们只能眺望。

“不是纪念碑 / 纪念碑总会风化 / 不是山峰 / 山峰终要沦陷 / 不是树木 / 树木定将腐朽”,在这个繁复纷扰的物质世界里,小明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精神存在,现在尤其如此。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