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一切并未戛然而止 ——怀念我的朋友曹旦昇

2017-04-28 21:25:26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吴名慧]
字体:【

一切并未戛然而止

——怀念我的朋友曹旦昇

(作家曹旦昇

文丨裴建平

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相信,我的好兄弟旦昇就这样走了,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曾经热爱过也愤恨过,歌唱过也吐槽过的喧嚣世界。

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上大垅湖南绸厂招待所,我和旦昇一起参加《湖南文学》举办的一个文学创作班。我和他同住一室,经常彻夜长谈,都有严重烟瘾,弄得满屋子烟雾笼天。当时旦昇已小有名气,发表过《魔杆》《魔杖》《魔罾》等洞庭湖系列小说。旦昇一辈子只爱加西亚·马尔克斯,他的小说大多有着魔幻现实主义的印记。

后来旦昇去了武汉大学作家班,再后来,旦昇到益阳教育电视台工作。从此我们的交往渐渐多了。

很长一段时间,旦昇裹足不前,甚至一度搁笔。当时我很无知地以为,或许像许多社会底层的文学青年一样,旦昇也只是把文学当作一块敲门砖,拿着这块砖念了大学,跳出了农门,混上了铁饭碗,便弃文学而去了。

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错误。2006年前后的一天,旦昇忽然交给我一个磁盘,说是他写的一个长篇,请我帮他看看。

磁盘插进电脑,滋滋作响,运行缓慢,可以感觉,这个长篇有点长。打开后发现,果然很长,45万多字,标题叫《咆哮的石头》。因为有歉意在先,我看得格外认真,看着看着,忽然呼吸粗重手舞足蹈起来。当时是在报社办公室,邻桌的景华兄见我神情怪异,便问:“看什么?这么激动!”我说:“旦昇的小说,真好,我好多年没有看过这么好的小说了。”景华兄说:“是么,让我看看。”很快,景华兄也跟着大呼小叫起来:“天呵,这家伙怎么写得这么好呢!”

这块《咆哮的石头》,就是旦昇后来出版的长篇小说《白吟浪》。


(曹旦昇长篇小说《白吟》)

我的一位朋友曾说:“《白吟浪》绝对是一篇旷世美文,我甚至不敢看得太快,仿佛摆在面前是一盘山珍海味,我得小口小口地、细细地品味其中的美妙。”我一直认为,在湖南作家圈里,旦昇语言驾驭能力无人能及,他天生就是谴词造句的高手。在他的笔下,洞庭湖区原生态的地域文化风貌,洞庭湖区的各色人物以及他们沉沉浮浮的命运,抑或洞庭湖里的一蓬苇草,一排杨树,一群鱼虾,一行白鹭,都有着诗性的叙事调子,都是诗意充沛的生命歌谣。

旦昇一辈子只写洞庭,没有谁像旦昇一样,对洞庭湖如此崇拜;没有谁像旦昇一样,把洞庭湖爱到骨子里。如今旦昇走了,以后还有没有一个作家,能给我们呈现一个如此丰茂,如此美丽的洞庭呢?!

在一般人眼里,旦昇嗜酒如命,愤世嫉俗,爱什么恨什么一概写在脸上,身上有着一股江湖匪气。其实,在他坚硬的外壳之下,却有着比任何人都柔软的内心。记得有一次,一帮文学朋友跟他一起去南县三仙湖。车沿着南茅运河行走,大家嘻嘻嚷嚷,这时,一直望着车窗外的旦昇忽然号啕大哭起来。我们坐的是客运班车,一车男男女女都扭头惊诧地望着他,谁也不知道是什么触及到了这个粗糙男人的伤心之处。尤其是他年幼的儿子因病去世后,旦昇变得更加脆弱,我们在一起交谈、散步,或者喝酒,旦昇常常毫无征兆地失声痛哭。而我们却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好。

让人高兴的是,近几年旦昇渐渐从过往的阴霾中走了出来,不仅人变得开朗了许多,文学成就也声名大振。他的中短篇小说《贼船》《洞庭风》《神卦》,纷纷在知名刊物亮相,他还在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已经写了20多万字了,他计划写60万到80万字。就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天,《芙蓉》主编龚湘海还打电话告诉我,旦昇生前投给他的中篇小说《青桩》,《芙蓉》将在近期刊出。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假若那辆瞎了眼的汽车,不是直接撞碎了旦昇的头颅,而只是压断他的一条腿或者一只手,于旦昇的文学而言,或许还是一桩幸事。这样旦昇就不会四处找人喝酒了,就不会在情感问题上摇摆不定了(这个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心无旁骛地继续写他的洞庭了。毋庸置疑,凭旦昇的才情,如果上苍慷慨地再给他五年,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他是一定会带给中国文坛更多惊喜的。

可旦昇还是走了,从此与我们阴阳两隔。一切并未戛然而止,一切还将深刻存在。随着时光的流逝,旦昇和旦昇的小说,终将被这个世界所关注,并且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