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大帝(下)丨第十四章 天可汗

2017-04-25 16:25:57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贞观大帝(下)

作者丨杨友今

第十四章  天可汗

东突厥汗国是北方大国,唐朝彻底征服了他,震撼中外,建立起了无上的声威,众多国家和部族纷纷前来朝贡,或者请求降顺归附。高昌王麹文泰本是汉人,亲自入朝,献玄狐裘和拂菻狗等方物。李世民兴奋得满脸带笑,特别召见,设宴隆重款待,赐物格外丰厚,又赐其妻宇文氏姓李,授封作常乐公主。

西域诸国及铁勒诸部大都效法高昌,脱离西突厥,投奔唐朝。唐朝的政治势力越过了葱岭,安国和石国的使节带着贡品,跋山涉水,穿越沙漠,来到了长安。东北的奚、霫和室韦等部族,也随大流争先恐后请求内附。

靺鞨的使节到长安献纳贡物,房玄龄招待得非常热情,非常周到。靺鞨在汉代译成挹娄,北魏时叫做勿吉,隋唐改称靺鞨,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分成数十部,互不相统属,各部落都有酋长,父子世袭。李世民得到奏报,判断说:

“靺鞨从东北边陲远道而来,是因为突厥已经归顺的缘故。”

“汉代严尤告诉王莽:匈奴侵害中国,为时已久,周秦汉三朝都用武力抗击,然而全不是上策,周朝不过中等,汉朝属于下等,秦朝则根本没有什么对策。”

抱病上朝的杜如晦接住马周的话,说:“陛下安定中原,使国力强大,四夷自服。岂不是上策!”

李世民和他敞开心扉交谈了很久。杜如晦忠心耿耿,刻苦耐劳,赢得了李世民的赞许和尊重,然而他体质不佳,身体虚胖,积劳成疾,健康每况愈下,因病辞去了右仆射职务。李世民命御医诊治,派太子承乾前往问安,并御驾亲幸宅第探视。贞观四年三月,杜如晦与世长辞。终年四十六岁。

东谢部落酋长谢元深和南谢部落酋长谢强前来归附唐朝。谢部落是南蛮的一个支派,聚居在黔州西部地区。朝廷下令改东谢所在地为应州,南谢所在地为庄州,隶属于黔州都督府。

牂柯酋长谢能羽,以及充州蛮族,都向唐朝进贡称臣。李世民下诏,在牂柯设置崌州。党项部落酋长细封步赖归顺唐朝,以其聚居地设轨州。以上各州都任命他们的酋长担任刺史。党项据地三千里,各以姓氏组成不同的支派,互不隶属。其中细封、费听、往利、颇超、野辞、旁当、米擒、拓跋是大姓。细封步赖受到唐朝礼遇,其他部落也相继归降。唐朝便以其聚居地设置崌、奉、岩、远四州。

户部奏称:“从塞外归来的中原人,以及归附和降唐的四方部族,前后相加,共得男女一百二十余万人。”

周边国家和部落前来中国朝见进贡的人很多,他们穿着奇装异服,姿态和打扮也各不相同。中书侍郎颜师古奏请李世民批准,绘制出了《王会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轰动一时。

李世民对四夷采取开明的政策,以民族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塞外与内地的联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各国各部落到了长安,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自由自在,轻松愉快,十分惬意。在长安的大街小巷,随时都可以看到穿戴着各种民族服饰、操着各种民族语言的人群——他们之中,有的是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派来的使官,有的是沟通文化、交流经济的代表,有的是来学习的少数民族士人,也有在朝廷任职的少数民族首领。比较而言,各部落部族使节和首领似乎显得要忙一些,他们负有一项重要使命——朝拜大唐天子。今天,四夷的酋长、君主和大使都没有上街,李世民在太极殿召见了他们。退朝后,他们都显得很激动,很兴奋,边走边压低嗓门交谈着。

“唐天子仁厚慈祥,和颜悦色,满面春风。你们听见么?他说我们对平定东突厥立了大功,要重赏。”薛延陀的使节眉飞色舞,津津乐道,显得很得意,表现出一种沾沾自喜的样子。

人们都把目光转到了颉利的身上,只见他眉宇间流露出心满意足的神气,紫铜色的皮肤油光闪亮,那张下巴肉鼓鼓的胖脸笑逐颜开:

“我也要感谢你们,没有你们的帮忙,我还不一定能到长安来享福。朝廷授予我右卫大将军的职务,还赐给我的田地和私宅,一家子住在一起过安乐日子。”

“要说好,设置羁縻府州最好。”细封步赖说,“我们党项学你们突厥的样,在聚居地设置四个州,朝廷任命酋长当州刺史,受都督府或都护府监领,州府拥有自治权,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又有利于边塞的安定,同时又促进了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皇上圣明,他做出来的事都得人心。”契苾何力说。他是契苾酋长,主动率领本部落六千多家,向唐朝沙州纳降。李世民下诏把他们安置在甘州与凉州之间,任命契苾何力作左领军将军。

“何力将军,你喊皇上喊顺了口,”铁勒大使跟契苾何力走在一起,“而我们总觉得拗口,喊可汗喊习惯了。叫唐天子做天可汗,可以么?”

“这个称呼好。”

何力一表态,各族酋长、各国君主和使节都说好。他们走到顺天门,聚集在一起,请求李世民接受他们所上的尊号,做天可汗。李世民眼角眉心漾着喜气,口头却推辞道:“我是大唐天子,难道还要兼理可汗的事?”

“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四夷首领以及文武百官一齐高呼万岁,声响如雷,引起强烈的共鸣。自此以后,李世民对西北边陲各族首领颁发玺书时,均署名“天可汗”。

大唐举国欢腾,大张旗鼓庆贺,臣民欢欣鼓舞,部族兴高采烈,朝廷在玄武门大摆筵席,邀请部夷首领、使节和文武官员、州牧一齐参加宴会。教坊演奏《七德舞》(由《秦王破阵乐》改名)和《九功舞》。萧瑀似乎觉得有些不过瘾,发表感想说:

“《七德舞》赞美皇上的战功,还有不够的地方,歌舞中最好编入擒获刘武周、薛仁杲、窦建德和王世充的情景。”

“他们都是一时的风云人物,”李世民皱了皱眉头,“朝廷中许多大臣都曾经当过他们的部属。若是看到故主遭受屈辱的狼狈相,能不伤感吗?”

“恕臣愚昧,委实没有考虑周全。”萧瑀跪倒道歉。

“各人发表各自的见解,谁对就服从谁,用不着计较。”李世民俯身扶起了萧瑀。

魏徵力主停止武备,提倡文教,每次应召参加宴会,逢到表演《七德舞》,他都低着头故意不看,演奏《九功舞》时,则兴致勃勃地欣赏。酒过三巡,李渊乘兴令颉利起来跳舞,又令岭南酋长冯智戴吟咏诗赋。他内心愉快的情绪汹涌起来,脸庞上绽开了笑纹:

“胡越成了一家,自古以来还没有过嘞。”

“如今四方部族成了我大唐的子民,”李世民向太上皇敬酒祝福,“都是父皇教诲的结果,非儿臣的智慧能力所能做到的。从前,汉高祖也曾经在宫中摆酒设筵,向其父亲敬酒说:‘太上皇原先骂我是个无赖,不会生产,不如我哥。如今我的产业,比兄长如何?’妄自尊大,我决不效法。”

“你是孝子,孝心感动天和地,所以万事胜意,一帆风顺。”

“儿臣做得还很不够,还有许多不周到的地方。”

“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殿堂上,遏制不住的欢笑赛如黄河的浪花四处飞溅。众人齐声高呼: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中外一派升平,也是诸位爱卿的功劳。”李世民显得异常沉静,“然而,隋炀帝威风八面,颉利横跨北部广大地区,叶护雄踞西域,如今却全都覆亡,都是朕与众卿亲眼所见。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自夸一时的强盛,忘乎所以,骄奢放纵。”

阳光穿过古柏密密层层的枝叶,在城楼上撒落下点点碎金。李世民抬头望了望明净如洗的蔚蓝色的天空,浮想联翩,席间乘兴赋诗道: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

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佩满,丹墀衮绂连。

九夷筵瑶席,五狄列琼筵。

娱兵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盈樽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

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虽然贞观之治拉开了序幕,国家恰似东升的巨轮光芒四射,可是作为一代明君、天可汗的李世民,并没有在“瑶席”、“琼筵”、“绿醑”和“朱弦”中沉醉,照旧没有忘记“君万国”、“保贞固”,照旧一如既往地“虚己厉求贤”。

李世民刚即位时,曾经不无忧虑地对文武官员说:“而今,一场大动乱刚刚过去,恐怕百姓不容易教化。”

“不然。”魏徵慷慨陈辞,“臣以为长期安定的人容易骄逸,骄逸则难以教化。历经动乱的人,往往具有忧患意识,忧患则容易教化,譬如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觉得好吃,口渴的人什么茶水都觉得好喝。”

封德彝的见解不同,睁开他那小而亮的眼睛,慢条斯理地说:“夏商周三代以后,人心逐渐浇薄诡诈,所以秦朝专用法律治国,汉代采用王道的同时羼杂霸术,都是因为想教化而不能教化,并不是能教化而不教化。魏徵一介书生,不识时务,要是听信他的空谈,有害国家的大政方略。”

“五帝三皇并没有换掉百姓而施教化,为什么都扭转了不良风气?”魏徵据理反驳,“从前黄帝征伐蚩尤,颛顼诛灭九黎,商汤放逐夏桀,武王讨伐纣王,都亲自缔造出太平盛世。难道不是承继大乱之后?如果说古人淳朴,后人渐渐浇薄诡诈,那么时至今日,老百姓岂不全都变成了鬼魅,君王怎么能够统治他们?”

“我没有你会说,摇唇鼓舌,引经据典,口吐莲花,二十四瓣,不少一瓣。”

“既然我说得有理,那你就应该服气。”

“你是在强词夺理,并不是从事实出发。”

“我说的都是事实,只有你自己才是凭空臆断。”

“谁对谁错,今后自然会见分晓。”

时过境迁,封德彝已经去世。然而,这一非常时期的亲历者房玄齡,感受和体验都非常深刻。他说:“贞观初年,关中闹饥荒,一斗米值一匹绸缎,后来全国出现蝗灾,接着又发生水灾,皇上勤勉听政,赈济灾荒,从国库拿出银钱替百姓赎回卖掉的儿女。视察灾情时甚至吞食蝗虫,叫它去吃自己的肠肚,别吃庄稼,又下诏收集安葬暴露在荒野的白骨,虔诚地祭天祭地,祭祀皇家祖庙。每年开春,他都要在长安东郊举行亲耕典礼,长孙皇后率妃嫔、命妇举行养蚕典礼,皇帝皇后敬天爱民,克勤克俭,他们的表率发挥了作用,感染了天下臣民,终于克服了灾难,喜获丰收,如今斗米值银不过三四钱。贞观四年,全国判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人。万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东起东海,南到五岭,都夜不闭户,旅行和经商可以不带干粮,沿途都有客栈供应食宿。”

李世民频频点头,流露出一派颇满意的神态,大大方方的“国”字脸恍若擦过的银器一样熠熠闪光。他的心情直如海浪一样汹涌,满怀激情地对部落酋长、各国君主和使节说:

“我即位时,大臣们都说:‘国君当独断独行,展示威严,不可以把权力交给臣下。’只有魏徵劝我:‘放弃武力,勤修文教,国家安定,四夷自然钦服。’我采纳了他的建言,而今,颉利成了俘虏,其部族首领成为宫城宿卫官,各部落都受到了中原礼教的熏染,讲究文明了。这些无疑都是魏徵的功劳,遗憾的是封德彝没有亲眼见到。”

“突厥灭亡,海内承平,都是陛下德化天地,亲自开创的功业,微臣可没有如此的气魄和力量。”魏徵再次叩头拜谢。

“朕能信任你,你不辜负朕的信任,功劳难道只属于我一个人?”

“天可汗太谦虚了。”颉利和冯智戴等异口同声地说,“伟大的谦虚,伟大的谦虚。”

“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蛮夷君主和酋长、使节一齐欢呼,手舞足蹈,举杯畅怀大笑——兴奋热烈的浪潮如同江河源汇合的洪流,浩浩荡荡,哗啦哗啦地推涌出来。

唐朝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国际地位提高,其影响不断扩大。隋末伊吾归附中国,中原大乱,伊吾改附东突厥,东突厥既亡,伊吾城主举其管辖的七城再归降中国,唐朝便以其所辖之地设置西伊州。东突厥灭亡,营州都督薛万淑派契丹部落酋长贪设折游说东北各部落。他的现身说法很灵验,说动了酋长们的心,都派人到营州谈判,到内地参观走访,奚、霫、室韦等十几个部落,先后都归顺了唐朝。

天可汗威名远播,万邦来朝,四方景附,唐朝的疆土不断向周边拓展、延伸,版籍不断扩大,由北方至南方,不断有新部落归附,接受天可汗的封赏。南蛮地区又增设了费州、夷州。太仆寺丞李世南开拓党项部落土地,共设十六州,四十七县。党项羌族前后归顺唐朝达三十万人。

思结部落土地贫脊,经常闹饥荒,朔州刺史张俭招其内附,不应招的仍然留在漠北,他们私下往来,张俭不加禁止。后来张俭升迁胜州都督,入迁内地的思结人准备叛逃,李世民令张俭前往弹压,张俭单人匹马进入思结部落,晓以大义,把他们迁到代州,朝廷即命张俭检校代州都督。张俭鼓励思结人垦荒耕种,粮食丰收,官府用市价收购,边防储备也相应更加充实。

高昌国王麹文泰前来长安朝见,西域各国的国主都想跟着他入朝进贡。魏徵谏道:“麹文泰上次入朝时,费用开销相当多,假若再来十国进贡,一个国君的随从就有几百上千人,天下刚刚平定,耗费过大,朝廷和边民难以承担得起。”

“爱卿所言极是。”李世民颔首道,“不过,还得设法跟邻国保持友好往来,以免造成隔阂,产生误会。”

“可以允许他们的商人与边民互市贸易,双方都有好处。”

李世民接受了魏徵的建言,一方面下令停止国主进京朝见,一方面对外开放边境口岸,畅通丝绸之路,维护自由通商。

林邑国王向唐朝进献火珠,有司因其奏章措辞傲慢,请求出兵讨伐。李世民说:“尚武好战者自取灭亡,隋炀帝、颉利可汗都是我等亲眼所见的先例。打败一个小国并不见得英明神武,而且不一定战则能胜。所以,要善于容忍,遣词造句的瑕疵,不必介意。”林邑得到了朝廷的谅解,第二年,又进贡五色鹦鹉,言语和态度都变得谦逊了。

新罗王国进献美女二人,魏徵奏请不要接受。李世民也有同感:“林邑的鹦鹉尚且害怕北方的寒冷,想回到自己的家园去,何况两个女子远离故土亲人。”于是吩咐朝贡使各自把鹦鹉和美女带回本国。

远在中亚的康国请求归附唐朝,李世民说:“前代的帝王,喜欢招徕遥远的国家,以求获取降服远方的盛名,实际上毫无裨益,并且还要增加一些额外的负担,假设康国归附,万一发生危急情况,从道义上讲不能不去救援,军马跋涉万里,岂不辛劳疲困。以百姓受苦受累换取虚荣的事,朕决不做。”他拒绝了康国的归附,但是允许通商贸易,建立友好往来关系。

焉耆国王龙突骑支派使节向唐朝进贡,处月部落第一次派使节随同焉耆到长安进贡。处月部落,处密部落,都是西突厥的一个支派。西方的朱俱波王国、甘棠王国闻听唐朝皇帝治国有方,国家繁荣昌盛,又不以强欺弱,平等对待周边国家和部落,和平共处,友好往来,开展文化交流和经商贸易,互惠互利,都获得了良好的效益。他们也随大流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派使节前来进贡,上表称臣。朱俱波在葱岭以北,距瓜州二千八百里;甘棠在大海之南。

吐谷浑国王诺曷钵自愿成为唐朝的附属国,派使节来到长安朝拜天可汗,请求颁行中国的历法和年号,并派王族子弟充当人质。李世民依其所请,并册封诺曷钵作河源郡王、乌地也拔勤豆可汗。

流鬼国风闻天可汗盛德巍巍,远近臣服,触动了心思。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国王秘密派遣族人和亲信潜入中原,看见唐朝果然国势鼎盛,如日中天,万民安居乐业,异族杂居其间,繁衍生息,生活愉快,许多西域商人前来经商,还发了大财。长安和洛阳,街道宽阔,店铺林立,市井繁华,车马如潮,行人如浪,热火朝天。夜晚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他们惊叹不已:

“瞧,名副其实的不夜城!奇迹!奇迹!”

“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此行不虚啊!”

“我还到扬州和广州去走了一趟,”佘志插到中间咋咋呼呼地说,“繁荣不亚于两都,似乎还热闹些,生意做到海外去了,跟海外通商,称做海上丝绸之路。那些海船比楼房还要高大,港口桅杆林立,航行时,扬起的一张张风帆,简直遮住了半边天。”

国王得到回报,喜出望外,便命佘志当使节,带着许多奇珍异宝和鹿茸、虎胫骨、人参、貂皮、乌拉草,以及鹿干、雪鱼干、黑菇,还有用鱼皮做的衣服、虎皮褥子,前往中国进贡。流鬼国距长安一万五千里,临近北海,南边是靺鞨部落,跟中国从来没有交往。他们派出的使节,语言要经过三次翻译。

李世民在两仪殿召见了佘志,询问了当地的风俗民情,得知流鬼国还是未经开发的洪荒之地,居无定处,渔猎为生,夏天短暂,冬季严寒,滴水成冰。他见佘志身强力壮,忠厚诚实,任命他担任骑都尉。佘志不知道如何谢恩,一掠乱蓬蓬的黄胡子,咧开厚厚的嘴唇憨乎乎地欢笑着。魏徵教他的礼仪,他怎么也学不好,跪拜作揖像棕熊一样,滑稽可笑。教他学汉话,他立刻学会了“天可汗”三个字,掺杂着一些本国话,张开双臂高喊着说:

“天可汗是宇宙之神,天可汗是万民之主,天可汗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神圣的天可汗像阳光和雨露一样德化天地,滋润万物,恩泽天下各族臣民!”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