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冯艺:叶梦的散文世界

2017-04-03 12:56:19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叶梦的散文世界

作者丨冯艺

(画家陈和西油画作品)

我原不认识叶梦,只读过她的散文。

我第一次见到她,那是1992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年作家会议上。

叶梦身材不高,宽宽的脸上有一双诚恳深邃的眼睛,交谈中透着平淡沉稳。

当谈到她遍历湘西北的奇峰野谷,饱览天子山的日月奇观,一步一步地夜游张家界森林还有那猛洞河上游的险谷中激流飞舟,以及那些她经历过或听过的奇诡怪猛的故事和如梦的情歌时。她的表情变得专注,投入眸子里闪着跳动的,有时甚至是神奇的光。

这时,只有在这个时刻,你才发现了叶梦这弱小沉稳的女子内含的巨大的动能和力量,你便期望着她那篇在全国散文界富于影响的成名作《羞女山》,便急于去触摸那撩你心意、拨动起你对生活的眷恋,思索和热望的梦中天地……

我对她说:“在你的作品里,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东西,就是各种各样的人生滋味。”

她盯着我看,突然感叹地说一句:“应该是一个女人对各种各样的人生品味就对了!”这无疑使我领悟叶梦“在努力增强自我意识的发展,在潜心追求逻辑思辨的智力,而这一切又都熔铸在她那动人的激越情感之中,她是一位才思敏捷,多情善感的青年女作者,从她体察生活的情状和构思徜写的意趣中,你会强烈地感到她那一往情深甚至躁动不安的品格来。” 我至今依然认为是巨大的神圣、素洁和涵容精神的湘西山地,那人与山溶在一起,揉成一团,人魂与山魂扭结在一起产生的文化已生不息地传衍了几千年,它的原生形态,是全部落集体参与的大流传,大堆积,凝聚着整个部族的生命欲求,又把这种共同的情感体验熔铸在这一山一溪,一洞一岩中。几千年来这种精神的存在,都快静静地等待着墨客们在创作中表现和升化。人们需要审视以往的一切,批判地反思,对历史和自己做有个性的判断并付之于散文的创作,一些有胆识的散文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苦苦地寻找用民族的高度风格化的素材来塑造有个性光彩的散文形象的道路。

在立意创新者当中,叶梦构建了她自己的散文世界——她赋于人格,寄托理想,倾吐爱憎,以率直旷达的狂情和天人合一的挚爱颤抖地拥抱大自然的魁雄身躯。

她对大自然景观形象给予高度的关注:《青岩山遐想》、《月亮垭之夜》、《天平山之谜》等作品里,罕见的景致与充分个性化即狂野恣肆的感情动机相合;而《羞女山》则以新颖的题材和把瑰丽的想象掺上她浓重的主观抒****彩取胜。

她以女性特有的纤细敏锐,飘逸醇和淡淡的忧郁的气质,对自然景观作多角度的形象描绘,创造出一件件芳香袭人的佳作。《南岳瘦月之夜》不是一般风花雪月之作,而是多了一层温柔恬静的情韵;《月迷烟竹湖》不是一般的风光白描,而是以诗意“蕴结着一种女性的秀美,是心中藏着的一幅清凉的画”描绘风情的《清明歌会丹青寨》从开篇到结尾感觉都是“象蚂蚁一样”的人群,但叶梦不仅安排她关注的苗女形象而且让她们与众不同的女性高跃群象画面,而那些“比一般苗女的肤色要白得多”的,“怯怯的”,“生怕丢失的”,或者是“年轻时风流漂亮那是一定的”女性,把叶梦拥住,使她“昏昏沉沉地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为适应上述“天人合一”的物质,叶梦的散文世界里有着形式单纯而效果强烈的艺术特色,她设法使作品有一咏之叹,回旋往复之韵,更有循循之不已,渐臻浓郁之境。更重要的是叶梦没有让自己停留在对情感的一般描摹上,而是不忘深入地、生动地揭示这块土地的历史文化,令其作品获得自强不息,而又如此纯净的境界,幸福滋味,正于此中!

恰恰是在中国散文的高度风格化的表现形式里,隐含着地域的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机制和态势,叶梦挖到了这一通道”。在这条通道中,依存在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中的人生各种滋味和感觉与历史文化形成的散文风格化象两只有力的翅膀,使散文创作之精灵开始了自由的翱翔。

我想,这也就是我对叶梦散文要说的一点感慨。(1992年4月)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