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丨非常之人的非常之功

2016-12-22 13:05:34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柴达木文史丛书》书影)

非常之人的非常之功

——关于《柴达木文史丛书》及其主编张珍连的访谈录

访者:甘建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高级记者)

谈者:张珍连(青海省江河源文化研究会理事,海西州政协文史法制委主任)


时间:2016年12月1日-12日

形式:网信、短信、微信、电话


柴达木,青藏高原一个遥远而偏僻的地方,也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海西州,青海省一个面积大州、经济大州,也是一个闻名遐迩的文化大州。

2016年9月14日,新华网青海频道报道《<柴达木文史丛书>出版 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对由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协精心组织,沃赛主席撰写总序,文史法制委主任张珍连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柴达木盆地近现代文史资料编撰创纪录的宏大工程《柴达木文史丛书》,给予了高度肯定和广泛揄扬。与全国各地一般都由本土文化名人撰写此类书稿不同,他们完全借助于“外力”和“外脑”,“多快好省”地完成了这套堪称“高大上”的丛书。

之前的2015年11月7日,张珍连先生微信晒出“柴达木文史丛书”第5辑书影,说:“由于领导和前辈支持鼓励,个人又斗胆逞能,遂邀约二三十位曾经工作、生活在柴达木盆地的知名作家、记者、学者,历时3年,耗资百万,编成5辑30本大型丛书。现在,丛书以自己的《大盐湖》收尾,千日奔波辛劳终于告结,身心轻松了许多。”

作为当年为柴达木贡献青春,之后长期关注第二故乡,近年又被张先生拉进这套丛书作者队伍,并且因之获得各项荣誉的笔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特地于近日通过网络、电话、微信、短信等多种形式,远程访谈居住在德令哈市的张珍连主编,请其畅聊这套丛书的缘起与运作,知行与求索,温情与敬意,甘苦与欣慰,以及继续前进的下一个目标。


(2008年,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张珍连<左>与著名军旅作家王宗仁先生留影。照片由作者提供)


一、丛书的反响出乎当初意料

甘建华:首先得恭喜您主编的《柴达木文史丛书》编辑出版功德圆满,并通过您转达对海西州政协领导的敬意和谢忱。坦白地说,这套丛书的影响所及,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海西州、青海省乃至全国各地,见过这套丛书的人,读过这套丛书的人,可以说是好评如潮,索书者众,网上甚至有评论说它“实现了地方文化向全国文化的过渡”,真的是让人感奋不已。

张珍连:谢谢,谢谢。我们可能深处柴达木盆地,又是多民族地区,对外界的信息也不是那么特别敏感。但是,我们的确是想做一点事情,并且希望把事情做得比较好。这套丛书能够在青海高原以外有反响,实在也是出乎我们当初的意料。

就我们海西州来说,州政协拟定了“单位过百,书籍上千,读者近万”的目标,就是毎辑(次)捐赠丛书1400套、6400册,四辑(次)共捐赠6400套、38400册。主要捐赠给海西州农牧工矿区的学校、企业、图书馆、文化馆站、农家书屋、寺院及新闻媒体、驻军部队等数百家单位,让万余名读者直接看到或者知晓这套丛书,可充实基层文化机构的图书种类,丰富广大一线群众的文化生活,帮助读者了解柴达木开发建设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现在看起来,这个目的基本上达到了。

甘建华:做历史文化丛书这样的事情,并非人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光有想法,光有知识,光有财力,光有人员,都不见得行,还得依赖天时、地利、人和。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求茂才异等诏》就说过:“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我们要建立不同于一般的事业,编撰一套迥异时流的图书,也必须依靠特殊的、高素质的人才。我注意到了您的经历,最早是毕业于青海师专政史系的高材生,担任过《柴达木开发研究》执行主编,后来又派赴都兰县任政协副主席,主编了一本《青藏线上看都兰》。这些历练和积累,让您成了柴达木知名文史专家,也可以说是海西州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果。

张珍连:还在大学时代,我就读过钱穆先生《国史大纲·引论》中这句话::“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对本国历史抱持温情与敬意,换用现代点的说法,就是增加点对文化的认同感。

我虽然生长于青海东部的河湟谷地,但大学毕业即来到海西州工作,对这儿的蒙古族、藏族、汉族和其他各个民族的兄弟,我都有一种深刻的认同感;对这块3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充满热爱之情,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越来越觉得,对柴达木历史文化的认同,就是我们走向文明社会的基础所在。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记者、学者,为柴达木创编文史丛书,也是呼应并汇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澜洪流。


(2014年8月23日,甘建华<右>与张珍连在德令哈海子诗歌陈列馆前留影。伍卫军摄,照片由作者提供)

二、个人难得的历练与积累

甘建华:曾经蒙您惠寄《青藏线上看都兰》,读后感觉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文化含量很高,编排得体,开本大方,即便放在人文鼎盛的江南,也会让人眼睛一亮。内地有不少朋友就向我抱怨过:“我们市里和县里的领导‘吃瓜’去了?为什么就没有组织编撰一本这样的读物呢?”

张珍连:都兰从历史沿革上说,有大都兰、小都兰之分。民国时期以至建州以前,那时的都兰县是大都兰,统辖着现今海西州全境,可谓“中国柴达木”的代名词。建州以后,都兰县降格为小都兰,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一个农牧业县。都兰蒙古语意为“温暖”,现在的都兰是柴达木开发最早的地方,西王母古国和吐谷浑王朝的领地,古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后来青藏公路交通线的重要站区。

我在都兰虽然只工作了四五年时间,但对那儿的感情很深。编辑《青藏线上看都兰》的过程中,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柴达木盆地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且结识了一大批研究和关注柴达木开发的学者、作家、记者。这是都兰县有史以来第一个文史精粹集,我索辑甄选75篇文章成书,每篇后面都附有作者简介,让作者的名字留在了这块土地,让都兰的美名走出了盆地。现在还不断有人对我说,这本书成了他们的案头工具书。

甘建华:的确如此,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写作《柴达木文事》这本书,编辑《名家笔下的柴达木》文化地理散文选本,我都从这本书中获得过珍贵的资料,有的编写成了词条,有的进了选本,像朱世奎先生《祖父朱耀南的邮务局贺联》,白岩松先生《走进昆仑,走进电视》,杨志军学长《流浪神王的香日德》。我觉得,都兰遇上您,这是都兰的幸运;您来主编这本书,也是个人的特殊机缘。

张珍连:我只能说感谢都兰,感谢都兰的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就是现在,我对都兰那片温情的土地,也是离土不离乡啊!

甘建华:不知道青海高原其他县是否有过这样的幸事?我想每一件事情的发生与发展,都得有一定的历史机缘。好像您还主编出版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概况》,对不对?

张珍连:不是初版本,是2009年6月民族出版社的修订本。那时我才四十岁出头,阅历和才智尚不足以承担这项任务,不敢对前人的版本妄加修订,好在重头是续写。对国家民委组织出版的这个修订本,我主张格局要大,成书后至少要管用五至十年。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这本书有不少突破的地方。一个是框架突破,我们新增了“历史沿革”一章,将海西州概况在时间纵向上延伸,从民国时期分阶段推及史前远古时代。还有一个是内容突破,譬如第十三章“社会事业”的文学创作部分,我第一次加入了“石油文学”和“军旅文学”的内容。以前我们海西州在这方面不是太放得开,更多地局限于地方政府的行政权责,与油田、部队没有什么来往。我这么做,可以说是打破了某些本来并不存在的壁垒,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两点成了亮点,颇受大家的关注。比方说,以王宗仁先生为代表的青藏线军旅作家,以您为代表的青海石油作家,都进入了《柴达木文史丛书》作者队伍。

甘建华:我当年在冷湖油田工作,与海西州的确没有什么往来,知道有一本《瀚海潮》文学期刊,却不知道还有一张《柴达木报》。1989年5月,海西州文联换届选举,电话打到青海石油报社,指名叫我参加会议。想到要坐着摇摇晃晃的轿子车,在砂石路上来回颠簸近千公里,我的头就有些大了,又害怕喝酒,又不吃牛羊肉,所以打发两个业余作者去了。

张珍连:这都已经是陈年往事了,现在盆地交通高速畅通,冷湖至德令哈只需4个小时左右,花土沟至德令哈、西宁、敦煌已经开通航班。您所说的那些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16年7月21日,德令哈海子诗歌陈列馆。左起:甘建华,蒙古族著名诗人、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舒洁,著名作家、火箭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徐剑,张珍连,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柴达木开发研究》执行主编李欣玲。照片由作者提供)


三、丛书的缘起与高人的运作

甘建华:你们当初想到要做《柴达木文史丛书》,更多地考虑了哪些方面的因素?

张珍连:关于它的缘起,当时州政协沃赛主席在总序中说得非常明白:“这套系列丛书,是我们根据政协文史工作需要,为繁荣发展柴达木文化事业,挖掘柴达木开发建设史料而选编的。作品既重纪实性,又着眼文学品位,读者在欣赏纪实文学的同时,也可以增进对柴达木地方史特别是现当代史的了解。”

编辑出版一套《柴达木文史丛书》,这是我多年的心愿,在都兰任职时就开始酝酿。我们最初的设想,丛书取名为“柴达木认知读本”,待编纂工作纳入海西州政协文史书籍出版规划后,又补名“柴达木文史丛书”。顾名思义,这套丛书将编成介绍性读本和史料性文献。按照最初的计划,在上届政协任期内拟出4辑,每辑6册,总共出版24册;每册12万字左右,累计出版字数近300万。实际上,这个计划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在人员有限的文史专委会,三四年时间光是出版这么多的文字量,无疑也要做一番很大的努力,更何况还要讲究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准、高品位呢!

甘建华:但我们现在所知的是5辑30册,工作量不是更大了吗?

张珍连:是的,现在的规模突破了原先的计划。根据后来组织书稿的情况,我们把丛书分成两类,一个是纪实文学类,这个24册已经出齐,另有一个是文化学术类,这个6本书有些涉及民族宗教问题,得报送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目前送审通过了,明年年初出版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第一辑出来后影响也就跟着出来了,李若冰、窦孝鹏、王宗仁、王泽群、肖复兴、肖复华,这六个作者都很有名气。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著名作家、原陕西省文联主席李若冰先生,他曾经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是“柴达木文学的奠基人”和“中国西部文学的开拓者”。1950年代出版的《柴达木手记》,影响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大批有志青年奔赴柴达木盆地,参与大开发大建设。另一个是原解放军总后创作室主任王宗仁先生,中国散文学会创始人。他1958年参军在格尔木驻扎7年,前后百余次穿越青藏线,迄今没有文化人超越这个数字。他出版了四十多部著作,其中青藏题材就有十多部,《藏地兵书》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今年9月又获得首届丝路散文奖特别贡献奖。再一个是曾任《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副主编的肖复兴先生,在30多年时光里,写下的关于柴达木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却大多是在他最初写作的关键时刻,浸透着今日难再的激情与泪水。这些散文报告文学大多发表在上海《文汇月刊》杂志,特别是《柴达木作证》《柴达木传说》两篇影响最大。2015年第10期《上海文学》发表《柴达木让我们成为一生的朋友》,作者罗达成先生就是当时《文汇月刊》副主编,写的就是他作为一个编辑与作者肖复兴的真挚友情,而这种友情是通过柴达木建立起来的。

甘建华:是这样的。他们仨笔下那些特别真诚可贵的文字,与如今被政府所组织,或被金钱所诱惑等所谓采风而倚马可待、妙笔生花的文字,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张珍连:记得您曾经谈到过,青海油田职工以外进入柴达木盆地,并以石油人为描写对象的作家、诗人,李季两次,李若冰五次,肖复兴四次。从我们已出丛书几辑书稿看,每一辑都可排出一个作家方队,既有全国知名的省内外作家和记者,像朱奇、白渔、王贵如、张荣大、井石、刘玉峰,也有颇具实力的青海本土作者。他们都是从柴达木走出去的,都有一种感人至深的柴达木情怀,作品都是亲历亲见亲闻的记录,有许多文章是大家熟悉的名篇,也有不少是人们未必熟悉却颇值一读的新作。这些专著还原往事,记述历史,阐释文化,推动发展,反映了中国西部柴达木及其成效卓著的60年开发史。


(2016年7月21日,德令哈之夜。左起:张珍连、王敬斋<时任海西州委常委、副州长,现任海西州委副书记>、甘建华、斯琴夫<中国作协会员,海西州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照片由作者提供)


四、大家名家们的柴达木情怀

甘建华:担纲主编这套丛书,其间肯定有许多难忘的人和事,您能就此谈一谈吗?

张珍连:就像古人说的,“知之非艰,行之唯难”。开始确定作者队伍时,大家的信心并不是很足。因为我们柴达木遥远偏僻,经济相对落后,海西州在外界的名气也不是很大,愿意给我们写文章的人不多,能够适合丛书撰稿的更少。再说,内地一些名刊、出版社的稿酬动辄千字千元,有的甚至达到数千元,而我们的稿酬纯粹是象征性的,主要看作者对海西、对柴达木的感情了。庆幸的是,我在筛选名单过后,分别与作者们取得联系。一听到“柴达木”三个字,唤起了他们久远的记忆,都感到非常亲切,非常热情,都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纷纷表示愿意加盟玉成其事。我想,这样超乎常规的事情,也只有可能发生在我们柴达木吧?

首先想到的第一个人,当然是李若冰先生,但他已经去世了。因为维护版权意识比较强,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给他的夫人贺抒玉先生打电话。没有想到的是,她老人家答应得十分爽快,不仅很快发来编好的篇目,而且亲自动笔撰写后记。这篇后记写得非常好,非常平实,非常打动人,后来《文艺报》和《石油文学》杂志都分别发表了。

甘建华:我正是从《文艺报》看到贺阿姨的文章,才知道这套丛书的事情。贺阿姨告诉了您的电话,我连夜与您取得联系,获赠第1辑6本书。您问我是否有兴趣也出一本时,我毫不迟疑地答应了。因为我曾是一个柴达木人,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造化,与柴达木的培养是不能分开的。原来想把以前写的那些作品归拢,出一本集子也绰绰有余。后来读了前辈作家们的文章,感受到他们的高度,也感受到他们的真诚,于是决定重新写作一本。2014年新春之后,我把所有的事情搁置一边,闭关式弄了两三个月,居然有了近20万字,超过了你们的字数要求,只好删除五六万字。不过我已经想好,待《冷湖那个地方》出版后,我要到柴达木盆地走一趟,再出一本图文并茂的《西部之西地理辞典》。后来也是您出面向州委常委、副州长王敬斋先生建议,在当年8月州庆60周年盛典时,特地邀请我重返睽违22年的青海高原、柴达木盆地,副省长、州委书记辛国斌同志还率领四大家主要领导看望了我。回湘后我首先写作了一组诗歌《西部之西:重返梦境之旅》,再就是将近3万字的中篇散文《甲午夏日青海行》。

张珍连: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机缘吧。你们湖南人与海西州、柴达木的机缘很深,我在评论您的《柴达木文事》一书时,专门谈过这个问题。这里我只说其中一个湖南人,也是这套丛书的作者之一朱奇先生。

朱老现居青岛,年逾八旬,曾经主持青海省作协工作长达20年时间。自1950年代起至新世纪初,他无数次深入柴达木盆地,写下数十篇美文佳作,并组织了三次影响很大、效果良好的文学笔会。最有影响那次是1989年8月青冀两省格尔木散文笔会,来了河北、青海许多大家名家,包括尧山壁、梅洁、刘小放、钱佩衡、王立道等人。朱老《从昆仑山到茫崖》一书,是我花费精力最多、编辑时间最长的一本,一页一页地扫描,一篇一篇地校对,数次商议更换书名,最后又请青海师范大学王培基教授审定。期间朱老寄来4封手札,还寄来《面向雪域》《北美风情诗画》两本专著。惭愧的是,我因工作繁冗,除了通报丛书出版计划时写过信,其余一律打电话了事,懒得动笔展纸。后来我将朱老的信都贴在新浪博客,因为它们透露出了很多创作和生活的信息,主要是让认识和关心他的读者知道。

第二辑《西风烈》作者言公(戴延恭)先生,是在完成书稿后、等待出版中离世的,绝症胰腺癌使他没有看到自己的最后一本书。我为他的柴达木情怀喝彩,为他的柴达木文章点赞,更为他的遽然仙逝而十分难过。

对丛书早期运作时出谋划策,特别是帮助封面、版式设计的肖复兴、王贵如、王泽群三位先生,我也是心怀感激。尤其是肖先生当时远在国外,多次发电子邮件悉心指教我,令我没齿难忘。

甘建华:这套丛书作者中,除了我和朱奇先生是湖南人,好像还有陕西籍、山东籍的作家群体?

张珍连:是的。二三十位作者中,按地域籍贯划分,可以划出两个群体,一个是陕西籍作家群,这个群作家最多,有李若冰、王宗仁、窦孝鹏、王贵如、戴延恭、李晓伟、强建设,一共七位,这也符合当年大开发时期陕西建设者最多的实际情况;一个是山东籍作家群,有张荣大、于佐臣、王泽群、李硕,这四位是当年青海农建师山东知青,现在都在青岛。如按行业划分,可分出地方作家、军旅作家、石油作家,您可归为石油作家之中。

甘建华:对于柴达木石油文化建设,我曾经在《冷湖那个地方》书中提出过,在油砂山烈士纪念碑旁边,能不能立一尊“勘探一号尖兵”木买努斯•伊沙阿吉老人的铜像?或者立一组阿吉老人与放歌油砂山、赞美尕斯湖的著名诗人李季、著名作家李若冰先生的群像?因为这是柴达木石油文化真正的根脉所在,后来者理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记得您好像也提出过海西州设立“李若冰文学奖”?

张珍连:2013年3月,在海西州“两会”召开期间,我作为省、州两级政协社科界委员,特地递交了一份提案,希望对李若冰先生的地位和影响,我们要予以足够的评价和认可。“建议在全省州地级中率先设立政府文学奖,奖名冠为‘李若冰文学奖’,每三年评奖一次,以鼓励为正面、客观宣传柴达木开发建设成绩突出的本地和外地文学创作者。为‘文化名州’建设计,为招引各类人才计,为开拓先锋留名计,建议设此奖。”听说州委、州政府对此已经引起重视,很快会有一个说法。


(美丽的高原新城海西州首府德令哈市。照片由作者提供)

五、高原上一场圆满的文化功德

甘建华:爱国将领冯玉祥说过:“世上成大事者都是傻子。”我们从事文史研究的人大都是这样可爱的傻子,一旦认准目标,只管埋头往前闯。这也就是钱锺书先生所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都市之显学必成俗学。”我觉得您这个主编,带领我们这些作者,这些素心人,齐心协力为青海高原、柴达木盆地做了一场文化功德。

张珍连:呵呵!如此说来,我愿意做个这样的傻子,这样的素心人。那些聪明人,脑子转得快,他们干他们的,我们宁愿把自己看得渺小一点,以坚定的恒心和勇气,秉持自己始终不会放弃的那份纯粹,奋力追求名山事业的乐趣。

我们从存史资政的角度出发,以一种雪域高原民族的文化自信,整理和挖掘柴达木文史资料,以便人们翻阅并从中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能为丰富和发展海西州的文化事业和社会进步,走出一条文史资料搜集、整理、创新的路子,那我们将深感欣慰。

通过这次访谈,我更加意识到,海西大地正在呈现历史纵深、地理纵深、战略纵深、资源纵深这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或者趋势,都将成为我们赖以继续循环开发柴达木盆地的依据。

甘建华:你们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

张珍连:正如您所知道的,我们上一届州政协计划出版的《柴达木文史丛书》5辑30本,已经顺利完成,皆大欢喜。最近,我们又出版了《海西文史资料》第20辑,这是一个大型综合文本,作者和文章本身都很扎实过硬。下一步,我们准备接着出版丛书第6辑,主要以纪实人物类为主,包括您那本《文星光照柴达木》,希望能像前两本一样出彩。《冷湖那个地方》相继获得第七届冰心散文奖、首届丝路散文奖,《柴达木文事》被《人民日报》载文赞扬——“为中国文史笔记写作开一新境”,这既是您个人的光荣,也是我们海西州政协的荣誉。

甘建华:说实话,我最感欣慰的是,西北各省区专家学者对拙著《柴达木文事》的肯定,认为它“是天水或兰州以西,至少是青藏高原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文史笔记专著”。原来这话是中国笔记文史研究最权威的专家学者、湖南商学院原文学院院长郑宪春教授说的,现在已经被国内学术界普遍认可。必须承认,这与海西州政协给我的机会,以及您的有力推动有关。

张珍连:《柴达木文史丛书》的成功出版并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让我想起了“风云际会”这个词儿,这个风是时代的和畅惠风,这个云是高原的蓝天白云。感谢您和全国这么多大家名家的鼎力支持,我们共同打造出了一个难得的柴达木文化品牌。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