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刘绍踺《歌唱的石头》序

2016-11-28 14:37:15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刘绍踺《歌唱的石头》序

作者丨刘晓平


刘绍踺的诗集《歌唱的石头》即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他将电子版的诗集稿发我,嘱我作序。我在为其庆贺高兴之余,心中暗暗叫苦,因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抓好抓实,几乎无遐他顾,加上某杂志在做我的一个访谈栏目,要做命题文章,我哪还能一一研读每首诗作,写出有点水准的文字?但绍踺很少请我帮忙,唯一的一次小小的请求我若不应允,确实心中有愧,也难以撕下脸面予以回绝。好在他作为诗友,这十几年来写的和发表在报刊上的作品,我大多此前就已经品读过,对他的为人及他的诗心诗性诗品均有所了解,故写点感想之类的文章也不会是难事,最终我还是答应下来了。

周末之日,我便坐到办公桌前,打开电脑浏览他的诗作,也打开记忆之门,想着与他交往和品读其诗作的每一个细节,笔下便流出了关于他的话题。绍踺是个表面实诚而内心激荡的人,他自认为“自己不适合在写诗的形式或技巧上下功夫,只适宜用一颗实诚的心去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说出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而恰恰是这一点,他具备了做诗人的基本素质。艾青说:“人人喜欢听真话,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摇撼人们的心。”他在《诗论》中开篇就写道:“诗人必须说真话。”绍踺喜欢做实诚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而又能由衷说出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刚这一点,他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诗人。而在他的人生渴望中,他又十分崇拜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并信奉其生活态度:“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人要诗意地栖居地大地上。”在这一点上,他恰恰具备了一颗诗人的心。而这十几年来,他就是用诗的语言去表现诗样的生活,发表了不少好诗。在我市的诗人中,他亦是诗歌写作的姣姣者。

他的诗作一般不长,讲究一个“精”字。一是语意上的精,一是诗意上的精。如四辑诗的标准:《不肯睡眠的风景》、《踩伤的时间》、《忧郁的月光》、《同词语挤出疼痛》。就符合语意和诗意上的精,单独成句也是很精彩的诗句,而作为诗辑的题目,也同样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亦是很好的诗句。而诗集中精短的诗歌数不胜数。如《长城》“龙的图腾/飞舞在北国的风沙里/逼得多少匈奴/在饥寒中化为白骨/龙头伸进海里/一饮两千年/不知何时才能喝足/再把头抬起来/高高扬起/奋力一洒/也把漫天的黄沙赶出国门/还给汉家一片美景”。

如《圆明园遗址》:“独坐在残缺的石雕上/像坐在历史的伤疤上/多少年了/那伤疤还疼/一直疼到一个民族的心脏/我在沉默中听见伤疤的哭泣/也听到伤疤的诉说/她说知道疼痛的人还没有死亡/痛过的民族最容易惊醒”。这样的诗歌,短小精悍,诗意的张力很强,读后撼人心灵。在此不一一例举了,诗集中俯拾皆是。

他的诗也是传统的,直面现实的。读绍踺的诗,一种传统的诗的风味扑鼻而来,这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锤炼之上,古诗风绝句的影响之深,在他的诗歌语言上有很深的痕迹。同时,他的诗也是直面现实的。这一点很重要,一些诗歌探索者,在学习西方的特长时,往往忘记了传统,忘记了中国之所以是诗歌的国度,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诗歌是直面现实的。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中国诗歌是老百姓所喜爱的。诗评家谢冕指出:“从诗歌的历史发展来看,诗歌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不断转化的,但伟大的诗人从不缺乏对现实的关怀。”当前诗界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诗人们不关心我们重大的人生问题、现实问题,对广大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和存在,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绍踺则不一样,他的每一首诗,都是直面现实的,只不过有的从宏观着手,有的从微观着笔。是否如此,智慧的读者翻开书页就能做出评判。

要说不足也是有的,那就是在读绍踺诗作的时候,很难读到那种让人感情激荡、波涛汹涌的大气概的作品。但我要说,一个人的作品,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其诗歌直面现实的力度,也还有待加强,其思想的张力也有待语言的修炼。仅一己之见,供参考而已!

(写于2014年夏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