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热评|现代湘剧《月亮粑粑》北京唱响湘音湘韵

2016-11-15 16:31:06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新湖南客户端北京9月8日电(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董砚)今晚,湖南省湘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现代湘剧《月亮粑粑》,作为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湘戏晋京”演出活动参演剧目之一,精彩亮相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央纪委驻中宣部纪检组组长傅自应,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北京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伟等观看了演出。

演出前,刘奇葆接见了剧组主创人员。刘奇葆指出,当前我国戏曲事业正在焕发着生机活力,要把振兴戏曲艺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广泛开展戏曲进乡村进校园活动,扶持戏曲剧本创作,深入实施戏曲“像音像”工程,切实保护好传承好戏曲这个中华文化的瑰宝,为文化繁荣作出贡献。刘奇葆强调,交流切磋是推动戏曲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北京市牵头举办“南方戏曲演出季”活动,为地方戏进京演出提供便利、给予支持,推动地方戏曲交流展示,这种设计很好,要坚持下去。各地也要从实际出发,广泛开展演出交流,推动不同剧种、不同流派创新发展。



《月亮粑粑》由著名剧作家盛和煜编剧,著名戏剧导演张曼君担任总导演,湘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省湘剧院院长王阳娟担纲主演。通过诞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的童谣“月亮粑粑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朴素的文化理念。该剧根据真实人物原型创作,截取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片断,讲述了山村女教师秦雅云在一个叫做黄荆树的贫困小山村,30年坚守与奉献的动人故事。把这首古老的童谣,升华为一位乡村女教师的中国梦。

“戏曲的生活化、古老湘剧的年轻化是这部戏的最大特点。”王阳娟介绍,《月亮粑粑》这一现代湘剧在保留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把戏曲的程式化与音乐、舞蹈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使全剧呈现出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



在创作和打磨过程中,剧组多次深入偏远乡村进行采风,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集思广益,精雕细琢打造精品。该剧前后已历经7次重大修改打磨,旨在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突破。

近两个小时的演出,剧场里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有观众说,《月亮粑粑》题材好,非常感人,弘扬了时代主旋律。还有观众说,剧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生活真实和艺术特质令人震撼。

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2015年荣获第五届湖南艺术节最高奖“田汉大奖”,今年跻身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十台重点扶持剧目、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此次晋京,同时获邀参加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南方戏曲汇演”优秀剧目展演。9月9月晚,《月亮粑粑》将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进行第二场演出。



新闻多一点》》》

《月亮粑粑》剧名的来源


秦雅云为救学生腰受伤


《月亮粑粑》是一首童谣:月亮粑粑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笆斗装了三升米,一送送到大屋里,大屋的姑娘圆团团,养个伢伢考状元……这是一首诞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的童谣,它反映的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朴素的文化理想——将后代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这就是湘剧《月亮粑粑》剧名的来源。

《月亮粑粑》根据真实人物原型创作,是个关于坚守与奉献的动人故事。全剧共分三幕,从20世纪80年代中起,时间轴横跨30年,讲述了山村女教师秦雅云在一个叫做黄荆树的贫困小山村,继承父志,扎根山村,甘于清贫、坚守理想,代课整整30年,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送出乡村的故事。《月亮粑粑》这首古老的童谣,升华为一位乡村女教师的中国梦!


7次重大修改打磨出精品


秦雅云一家三口


《月亮粑粑》自2015年5月首演以来,广受好评,被广大戏曲朋友称赞为传统戏曲与现代文化完美融合的典型,被文化部专家称之为“现代戏创作的示范之作”。该剧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2015年荣获第五届湖南艺术节最高奖“田汉大奖”,今年跻身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十台重点扶持剧目、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虽然该剧屡获殊荣,但省湘剧院领导和创作团队仍不满足,按照“精益求精出精品”的要求,再度制定打磨提升计划,剧组又多次深入偏远乡村进行采风,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各位专家汇聚一堂,集智攻关,精雕细琢打造精品。该剧前后已历经7次重大修改打磨,旨在努力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突破,精彩亮相北京,唱响京城。


名家云集的创作班底

《月亮粑粑》由著名剧作家盛和煜编剧,盛和煜曾因创作湘剧《山鬼》而在剧作界声名鹊起。他与范正明编剧的舞剧《边城》获湖南省第一个“文华大奖”。近几年,他除了写出《走向共和》《汉武帝》《夜宴》等影视剧本,还写了湘剧《李贞还乡》、京剧《梅兰芳》等,《李贞还乡》成为我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总导演由新世纪杰出戏剧导演张曼君担任,湘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湖南省湘剧院院长王阳娟担纲主演。


学生们从各地赶回来庆祝秦雅云执教30年


湖南省湘剧院也是业内有名的院团,在上世纪50年代曾被国务院誉为全国十大剧院之一,2013年被评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近年来,湖南省湘剧院连续打造了《李贞回乡》《谭嗣同》等多台深受老百姓喜爱、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气派的精品力作。


古老湘剧年轻化

《月亮粑粑》这一现代湘剧在保留浓郁的乡土气 息和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把戏曲的程式化与音乐、舞蹈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使全剧呈现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戏曲的生活化、古老湘剧的年轻化是这部戏的最大特点。该剧把现代戏深入生活、表现生活的创作精神与传统戏曲的程式化手段相结合,做到了时代精神、生活真实、艺术本质三者的高度契合,顺应了时代的审美要求,使观众在享受艺术之美的同时对平凡人中国梦的实现产生强烈共鸣。


观众:湘剧婉转动听

演出过程中,观众不时叫好,掌声阵阵。广西戏剧院的周先生来北京参加少数民族汇演,今天特意过来观剧。他是郴州人。这部戏让他想起了儿时上学的时候,想起了他的第一位老师。他说这部剧有浓郁的湖湘文化特色,剧中主人公塑造得非常细腻委婉。刘女士和朋友过来观剧,她说这部剧张弛有度,有时舒缓,有时高昂,有时激愤,有时欢快,很有节奏感,年轻人观看也不会觉得闷。湘剧唱腔也很优美,打动人心。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国斌 李莉芹 通讯员 屈智芳 董砚 北京报道 摄影 李长宏)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