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吴为山:冲破绝望的希望之石

2016-11-14 11:24:49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雷宜锌在《马丁·路德·金》雕像前)


冲破绝望的希望之石

——我观雷宜锌《马丁·路德·金》

作者丨吴为山


长期以来,中国雕塑传统中人像雕塑大多是神佛道仙形象,即便个别有名有姓的人物雕塑也都“神仙化”,真名实姓人物雕塑屈指可数。个中因由,似乎与为仙佛造像和中国谶纬文化的产生及其导致的肖像禁忌不无关系。

中国漫长的封建帝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随着肇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中国雕塑传统逐渐开始实现向现代雕塑的转型。其标志之一就是人物雕塑的引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一批留学西洋的雕塑家回国后先后建起了《孙中山像》和《一· 二八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等。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一度成为中国雕塑的主流,人物雕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老一辈雕塑艺术家刘开渠、滑田友、王朝闻等,对于开拓、创立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雕塑理论和艺术创作之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改革开放,中国雕塑家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一大批老、中、青雕塑家、理论家,他们循着一条法古通今、兼收并蓄、融贯中西的中国雕塑之路,尤其在人物雕塑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成绩卓著。涌现了一批既具有西方写实传统的扎实功底,又有对中国传神写照的彻悟和对本民族人物精神的准确把握的肖像雕塑家。雷宜锌是这批中年艺术家中有其独特追求的优秀者。

雷宜锌出生于书香世家,曾祖父雷铸寰是同盟会会员,湖南大学第一任校长。良好的家学慧风,养成了雷宜锌扎实的文化底蕴。雷宜锌下过乡,插过队。1977年,文革后恢复高考,他以扎实的绘画功底考进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从艺数十年来,雷宜锌已经成为一位成就颇丰的雕塑家。其创作的人物雕像约有150件,遍布大江南北。

2006年5月,应美国明尼苏达州政府邀请,雷宜锌来到圣保罗市,与其他10个国家的雕塑师们一起参与石雕制作活动。他创作了石雕《遐想》引起了马丁·路德·金纪念园基金委员会的关注。最终,经过数年的反复考察论证,雷宜锌从52个国家的2000余位雕塑家的900来个方案中脱颖而出,被选定为马丁·路德·金雕像的创作者。

雷宜锌设计的马丁·路德·金雕像由两大部分——“绝望之山”和“希望之石”,和三大实体组成——马丁·路德·金雕像和被分割成两大部分的山体。这个构想,来源于金博士的名言:“我希望,从绝望之山中间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这一创意既深得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掇山置石”理论的要诣,又与西方当代受庄子“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大地艺术”、“地景艺术”一脉相承。采用“上实下虚,整体分合”的手法,将劈出“希望之石”的“绝望之山”演变为“天堑变通途”的两座“希望之山”。它们和马丁·路德·金雕像的“希望之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以象天、地、人,与不远处的华盛顿纪念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希望之石”的前突地位以及马丁·路德·金从“希望之石”中幻化而出,象征着金博士既是带来希望的人,又是希望的引领者。在华盛顿广场的整体空间环境中,石、山、天、地、人浑然一体,因借四令、昼夜、风霜雨雪、日月星辰,使得“希望”变成永恒。

“希望之石”与两座“希望之山”天、地、人的和谐共生,正是金博士——这位诺贝尔和评奖获得者一生的追求。这一点明显地反映在雷宜锌为金博士设计的肢体语言上。金博士双臂屈曲于胸前,呈开放式的闭合,象征金博士一贯倡导的“非暴力”和“直接行动”这一对立统一体,在斗争与策略、对抗与诉求、坦诚与迂回中达成平衡。左臂在下,手中执卷,那或许是他在狱中写就的《来自伯明翰监狱的书简》,或许是他刚刚拟就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提纲。右臂轻搭左臂之上,似乎随时准备伸出右手给战友一个紧握,随时准备传达每时每刻渗透在骨子里、弥漫在空气中、伴随着伟大人格魅力的感召力。雷宜锌设计的金博士的这一肢体语言,比起马约尔的《被缚的女人》少了些许激烈,多了几许内敛,但其中蕴含的压迫与抗争、禁锢与解放、偏私与公正、守旧与变革等矛盾体迸发出的张力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减弱,只是转向了“非暴力”。其中暗含着明显的东方“仁和”与“中庸”的圆融哲学精髓——和谐,这恰恰也是雷宜锌想要传达给世界的一种人类普世价值和理想追求。当有一天,非暴力战胜了暴力,就是人类获得新生的开始。他将这种希冀移情于金博士的双眼,目光如炬,凛然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郁。这沉郁养成于始终倡导“非暴力”,长期领导“直接行动”,在贴近黑人民众乃至整个美国劳动者阶层过程中油然而生的悲天悯人的特质。这种深深打动人心的力量,亦源自于对暴力施加者心灵的伟大怜悯。

透过雷宜锌雕琢的手,让我们感受到了金博士的另一种表情。罗丹说过:“当一位优秀的雕塑家塑造人体时,他表现的不仅是肌肉,而且是使肌肉运动的生命。”特别是自然展伸的右手,柔软、温润而强有力,仿佛看到了血管中奔腾的激情,从金博士的十指尖渗透出来。这只手是那样熟悉,一如米开朗基罗刻刀下《哀悼基督》中基督那双依然怀有体温的手和手背上血液依然未停止流淌的血管……

马丁·路德·金让世界认识了中国雕塑家雷宜锌;

中国雕塑家雷宜锌让世界对中国雕塑再一次刮目相看。

(2012年1月6日,写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




作者吴为山教授,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院院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委员会主任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