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论丨“向后看”的意义 ——读甘建华文史笔记有感

2016-10-16 12:01:41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白烨


“向后看”的意义

——读甘建华的文史笔记有感

文丨白 烨


稍有一些文史知识的人们都会知道,作为在现今湖南地域范围之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脉;从古到今,湖湘文化绵延不绝、传承有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的代表性人物,繁如星斗,相互辉映,联袂而来的他们以其出于湖湘地域,卓具个性特色,影响广及古今,而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来有幸得到湖南衡阳文史学者甘建华文史笔记中的两种:《江山多少人杰》和《蓝墨水的上游》(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11月版)。读过两作之后方进而知晓,在灿若星群的湖湘文化名人中,出自于衡阳,或旅居过衡阳的文化名流大家,竟然数量那么多,份量那么重,在整体的湖湘文化中占有着如此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说,湖南衡阳,既是湖湘文化名人较为集中的一个诞生地,也是湖湘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策源地。

甘建华的两本文史笔记,《江山多少人杰》为文化人物卷,集中收入了作者精心撰写的35位与衡阳有关的湖湘文化名家的综论,从东汉的蔡伦,东晋的罗含,到北宋的花光和尚、周敦颐,南宋的赵葵,从清代的旷敏本、曾国藩、彭玉麟,到近代的曾熙、符铸,再到现代画家方伯务、剧作家侣朋,当代诗人洛夫、学者资中筠、小说家琼瑶、作家唐浩明,等等,均为卓尔不群的名家、成就不凡的大家,如许35位历代湖湘文化名人相互衔接又各有千秋的非凡功绩,构成了湖湘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以点带面的名人志与英雄谱。另一本《蓝墨水的上游》,为文化事件卷,28篇文章,以与湖南衡阳有关的文化事件和文化现象为脉络,通过事件的钩沉、现象的探赜与轶事的发掘,突出湖湘文化名人各个不同的历史贡献与自出机杼的个性风格。两本著述,各有不同的侧重,却又可以相互印证,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衡阳本籍及客籍湖湘文化名人的特殊成就与特异风采,给人们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湖湘文化,提供了难得的翔实史料与丰富的文史资讯。

作为一个湖湘文化的仰慕者,我阅读两书之后的最大感受,是在宏微相间的层面上,增进了对于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的系统而深入的了解。宏观方面,便是在生生不息、代代相接的文化传承中,看到了以湖湘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历史演进过程之中的繁衍性、延续性,以及从文学到哲学、从科技到教育、从史学到诗学、从书画到曲艺的多元进取与纷繁多样。微观方面,则是具体到每一个湖湘文化名家,著述都以扎实而生动的史实,描画出了鲜活的人物侧影与独特的文化精神。如蔡伦出于“简”与“便”的考虑而萌生的造纸的“造意”,以及身任尚方令时对于民间手工艺的推动;才华横溢的罗含多次辞官,只醉心于山水风物的考察与描述,给后世留下《湘中记》、《更生论》等深富地理意识与哲理意味的山水美文;吕温出任衡州剌史后,写诗抒情,谈史论政,以及格外礼贤下士、体恤民情,力倡“德主行辅”作诗与为官都旨在民生,“为衡州诗坛带来了第一缕清新之风”;生于道州、长于衡州舅父家的周敦颐,由“太极”推及“人极”,推崇以“诚”为“五常之本”,独创北宋理学,成为继孔孟之后的第二代大儒,等等。把这一切联系起来看,每个湖湘文化名人在独具个性的同时,又都表现出不约而同的共性来,使得湖湘文化表现出其突出而鲜明的整体性特征,概而言之,那就是“经世致用”、“革故鼎新”、“淳朴重义”、“自强不息”。这种内含了务实性、创新性和自主性的文化新变精神,实际上就使湖湘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保持了自己的进取性与先进性,从而在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史册上,写下了自己光彩夺目和不可磨灭的辉煌一页。

甘建华其人其作,让我倍感兴趣的,或者说我觉得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的“向后看”的姿态选取与基本观念。他在两书的“后记”中这样写道:“当所有的人都匆匆向前奔的时候,我却选择了向后看,我所看到的是衡阳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看到的是湖湘文化的衡阳面孔。”这里所说的决意“向后看”,是他所以花费时间和精力孜孜不倦地埋首于“文史笔记”撰著的根由所在。“向后看”看起来是一种回到过去、潜心历史的选择,其实是对中华文明丰厚积淀的高度尊重,是对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华夏文化家底的高度自豪。作为中华文明优秀代表的湖湘文化,值得“向后看”,需要“向后看”。或者说,具有了这样的“向后看”的基点与支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向前看”。这里的“向后看”所包孕的,无疑是一种文化上的清醒与自知,自觉与自信。

约在近十年前的2004年,甘建华就远离喧嚣与热闹,潜心于湖湘文化历史的调研与爬梳,并创建了衡阳尔雅文化传播公司,新建了尔雅文化网络,把整理和研究湖湘文化的历史与人物,传播和弘扬湖湘文化的成就与精神,当作了自己专一的工作和唯一的使命。这种义无反顾的选择,既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又是有着先见之明的。其风险性在于,在商业大潮不断冲击文化领域的情形之下,以相对寂寞的湖湘文化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在经济利益的产出比率上,不仅难有求得平衡的把握,甚至有可能还是只有投入没有收入的赔本买卖。如果没有深爱湖湘的浓厚乡情、酷爱文化的热切担当和舍利求义的远大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甘建华的先见之明在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独特价值与重大意义不断得以彰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无论经济如何增长和腾飞,社会如何发展和变化,文化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内涵,甚至是作用独特而重大的软实力。而由于这种文化上的自省与自信,全身心投入湖湘文化事业建设的甘建华,终于等来了党中央在2011年10月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的问题被提到了事关改革深化乃至强国战略的史无前例的高度。可以说,中央《决定》里提到的发展与繁荣文化,首先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样的一个内在要求与较高期望,正在文化学者甘建华身上意识深刻蕴含着,生动呈现着。埋首十年的苦心孤诣,洋洋60万言的两本著述,都是最具说服力的生动证明。甘建华因为这种自觉与自信,把文化当成了自己的不二追求,他事实上经由湖湘文化的系统性调研和开放性传播,成为地域文化研究与民族文化建设的先行者。

湖湘文化学者甘建华在研探中华文史与湖湘文化上的矢志不渝与特立独行,某种意义上也是湖湘文化名家一以贯之的创新精神的一种具体呈现。他是以自己切切实实的文化行动,践行着湖湘文化的精神,也刷新着湖湘文化的面貌,这是最让人为之欣喜,并为之纫佩的。

(本文原载《光明日报》2013年7月14日)


【作者简介白烨,陕西黄陵县人,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