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党代会报告解读:这些关键词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2016-10-13 15:45:44 [来源:株洲新闻网] [作者:胡文洁] [责编:蒋俊]
字体:【


2 (2)
中车株机内整装待发的牵引车。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切实落实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弘扬火车头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总战略,加快建成株洲·中国动力谷、“一带一部”开放发展先行区、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幸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在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

【一种精神】

“奋勇争先、一往无前”的火车头精神。

【一个总战略】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总战略。

【“一谷三区”总任务】

全力聚焦“一谷三区”总任务:加快建成株洲·中国动力谷、加快建成“一带一部 ”开放发展先行区、加快建成老工业城市发展示范区、加快建成城乡统筹幸福区。

【“两个走在前列”总目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在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


5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市

【关键词】创新之都

【报告摘要】

全面实行科技人才、创新平台、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五张需求清单”; 培育创新型企业,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实施和创新收益的主体;重点建设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国家级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航空、汽车、新材料产业国家和省级创新中心; 实施“万名人才计划”,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造人才集聚的创新之都。

【解读】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用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是必然选择。要突破传统发展方式和产业的疲态、壁垒,必须通过创新驱动,激发强大新能量。

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周文杰认为,打造“创新之都”,株洲已具备条件。今年2月,科技部印发的《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5年)》中明确提出,株洲要以高新区为载体,重点发展动力装备产业集群,构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院所转制、科技金融结合、人才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株洲若能化各项政策优势为工作优势,必将开启‘十三五’创新驱动发展的宏伟蓝图。”

【关键词】制造强市

【报告摘要】

努力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高端、集约、高效发展;推动动力产业集群迈上4000亿元台阶;打造中国陶瓷名城、服饰名城和烟花之乡。

【解读】

株洲作为老工业城市,制造业底蕴深厚,基础坚实。“中国制造2025”出台实施后,我市已编制《株洲市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市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重点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七大产业,力争将株洲建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抢抓新一轮全球工业和科技革命契机,建设制造强市正当其时。”市委决咨委专家委员、南华大学党委书记王汉青教授认为,株洲应持续做大做精以轨道交通、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陶瓷、服饰产业为代表的株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品牌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及本地装备制造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提质增效,推动株洲制造向株洲智造、株洲质造转型升级。”


2 (1)
落户本土的机器人装配企业将为我市加快智能制造步伐添砖加瓦。

【关键词】幸福产业

【报告摘要】

坚持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良性互动;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研发设计、会展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中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以祭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和文化创意旅游为重点,建设大湘东精品旅游带。

【解读】

今年上半年,我市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06.5亿元,增长28.7%。这显示出在经济下行、工业投资下滑的调整中,我市第三产业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性,发展后劲十足。

株洲该如何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服务业的产业选择上,株洲的第三产业要差异化发展,要有自身特色。

日前,我市召开的“加强株洲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集聚发展,建设制造强市”调研座谈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结合,可形成互动支撑、互相促进局面。在产能过剩背景下,提出“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良性互动”的发展策略,将引导生产性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

【关键词】园区升级

【报告摘要】

到2020年形成2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千亿园区、3个500亿园区;支持发展特色园区,形成一园一特色、一园一品牌的发展格局;制定优惠政策,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壮大一批园区投融资平台和担保平台,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建设。

【解读】

实践证明,产业集聚不仅能有效减少原料成本和交易费用,显著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集群内企业协作效率及生产效率,还能形成产业洼地、人才洼地、技术洼地等,为城市发展提供持久的创新驱动力。

湖南工业大学教授张燕认为,通过大力度的优惠政策,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可尽快形成鼓励创新、尊重企业的园区氛围,帮助园区新企业迅速建立市场,“通过土地、财税和金融方面的政策倾斜,金融制度上的创新,将增加产业链纵向分工的市场容量,助推园区产业链的延伸。”

推进城乡统筹,实现人的城镇化

【关键词】株醴都市圈

【报告摘要】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株醴都市圈建设、株洲县撤县建区,拓展长株潭城市群战略腹地;打造醴炎县域经济走廊,做强南部三县,推动攸县撤县建市,建设产业承接带、现代农业带、文化旅游带;建设一批特色城镇,形成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镇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建成10个美丽乡镇、200个美丽乡村。

【解读】

“打造株醴经济圈,再造一个产业城。”在今年的“喜迎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智献策活动中,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能斌就曾提出相关建议。他认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经之路。

以加快推进株醴都市圈建设为例,从株洲产业的空间布局来看,株洲城区、醴陵市两地面积合计占全市的27.1%,常住人口约占全市的50%,而2015年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市的7成多,轨道交通、航天设备、服饰、烟花、陶瓷等我市支柱产业均云集于此,是我市产业聚集地,也是打造工业发展升级版的主战场。“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将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和集聚发展,打造形成具有聚集、示范、影响和辐射作用的产业新城,惠及百万市民。”

【关键词】路网纵横

【报告摘要】

加快长株潭城际铁路、莲株高速、东城大道、长株攸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四纵四横”铁路网、“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和“两纵五横”城际干线网,争取渝长厦铁路在株洲设站,加快株洲火车站扩容提质,建成株洲通用机场,加快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升级,提升“一江两水”通航能力,加快江河治理和供水供气、“三网融合”建设。

【解读】

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三纵三横”铁路网、“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铁路格局重新构建,特别是高铁建设方面逐步让位于省会长沙,我市铁路交通优势有所弱化。

在上述建议中,李能斌认为,未来5年,要发挥株洲市“湖南东大门”的区位优势,必须积极向上争取重大交通项目落户株洲,大力建设“水陆空”“高动慢”“城电地”等多层次、立体化的全域交通网络体系,努力再造株洲作为我国南方“交通新枢纽”的优势地位。“争取渝长厦快速铁路经过株洲西站和醴陵东站,建成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段并争取向醴陵等地延伸,可不断优化我市交通网络,突显我市区位优势。”

【关键词】县域崛起

【报告摘要】

促进优势产能向县域转移布局,促进中心城区产业与县域产业共同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增强县域产业发展后劲;改造提升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三品一标”产品,主攻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协调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打造“第六产业”,实现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从物质向精神文化功能拓展。

【解读】

强市首先要强县,大凡经济发达的城市,一个显著特征是县域经济发达。发展要转型升级,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势在必行。

多位相关人士认为,优势产能向县域转移的同时,立足县域优势资源,按照宜农则农、易商则商、宜工则工的原则,支持、引导县域经济走特色发展之路,发力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一县一特色,一域一品牌”,促进我市城区和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旧城提质

【报告摘要】

做实做精做细城市规划设计,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提倡有机更新,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实施交通畅通行动,联通城市中环,畅通城市内环,打通“断头路”,提高交通微循环能力;发展有轨交通,启动地铁建设前期工作,创建“公交都市”,有效解决“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实施旧城提质行动,大力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统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实施“城市绿荫”行动,开窗透绿、出门见景;加快城市管理立法,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智慧株洲建设。

【解读】

目前,我市市政基础设施路网结构基本成型,道路交通设施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交通拥挤、支路网密度较低、支路利用率不高、断头路;棚户区生活设施配套不足、部分地区存水浸黑点等问题,影响城市居住生活和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

“前瞻性的城市规划与交通布局,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疏导交通流量,提质改造棚户区、城中村、背街小巷等,将提升城市、城镇功能品质。”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王艳艳认为。

【关键词】人的城镇化

【报告摘要】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证制度,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让市民化的人口享受社保、住房、教育等核心公共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

【解读】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是推动我市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梦”的重要举措。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黄进革认为,当前,除了公安机关要落实户口登记制度一元化外,更关键的是要实现依附在户口上的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政策,如就医、入学、就业、保险等社会活动同步一元化。“通过大力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振兴农村经济、助推人的城镇化,逐步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各项利益,可真正达到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