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里的秦汉湖南丨金球的光晕

2016-10-10 10:55:09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1959年长沙市五里牌李家老屋9号墓出土的镂空花金球)

 

地宫里的秦汉湖南——金球的光晕

文丨凌鹰

 

顺着11枚金球残存的光晕,我们似乎就能寻找到一条由黄金铺成的中外文化交流之旅。

这11枚金球,分扁圆、六方、圆形三种,用薄金片制成球形,周围用细金丝捻成边饰,有的球面有焊缀金丝捻成的花瓣和极为细小的金珠,有的用金环拼焊成形,空当处堆焊小如粟米般粒粒可数的金珠。

这就让我们不能不想到中国最早的焊缀金珠工艺的细致流程和与之相对应的时光隐秘。

在乡下那些年,我见过铁匠大铁的整个流程。他们把一块块坚硬的废铁放进炉火中,烧得通红通红,那本来坚硬的铁块在这通红中就变成了任人捶打变形的柔软。我还见过补锅匠补锅的过程,他们讲一小块一小块贴片放进一只小铁窝子里,将其烧成铁水,然后用一只很小的铁勺子舀起一滴滴铁水,用飞快的速度图填补那些饭锅或鼎锅大大小小的洞眼或裂缝。

现在,刚我看到这谢镂空花金秋,并知道和了解到它们的工艺过往,我不能不自以为是地想到,我小时候见过的铁匠和补锅匠那些养家糊口手艺,是否就与中国的铸金工艺有着些微的渊源呢?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胡思乱想,还是回到这11枚金球来说吧。

焊缀金珠工艺,就是把小段金丝加热熔聚成粒,颗粒较小时,自然浑圆,颗粒较大时需要在两块木板间辗研,或者将金丝端头加热,用吹管吹向端点,使之受热熔化滴落成圆珠。有时也无须吹落,直接让圆珠凝结在金银丝的一端备用。也可采用熔金为珠的独特技法。所谓“熔珠”法,又称为“炸珠”法或“吹珠”法,是将黄金溶液滴入温水中,使之凝结成大小不等的金珠。想想那滚烫的黄金溶液与水的瞬间接触发出的那一缕短促而又悠长的声响,我们又将生发出怎样的感触呢?

中国这种焊缀粟粒金珠的工艺制品,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甘肃、新疆、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都有发现。这可能让我们有些费解,从其遗存的地域方位来看,中国这种焊缀粟粒金珠的工艺,似乎均与北方草原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顺着一道洒在西汉历史投影中金光,去追寻它的文化源头。

从中国境内出土的金珠工艺制品种类和数量几乎都为西汉时期这一时光刻痕,我们可以想到,从这一时期的金珠制品那独特的、只有中国才有的造型来看,说明中国工匠在这个时期就已经掌握了将自然金加工成细小的金珠作为装饰的技术手法,并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早期烙印。

然而,一种事实又告诉我们,这种“中国制造”的早期烙印,又明显地散发着北方的气息。因为,目前已出土的西汉金珠分布地区,都在陕西、河北、山东、新疆、广东等地,其中仅广东位于中国南方,可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利用金珠焊缀装饰的金花泡,在北方地区却又并没有发现类似装饰的物品,这就无法不让我们想到其制作工艺真正的来源。

然后,我们再从目前已知出土的40多枚东汉时期的多面金珠都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南、广西和广东等地区这个地域特征去寻找答案。

东汉长沙市五里牌李家老屋9号墓出土的这种被称之为“多面金珠”的镂空形金球,由十二或十四个金环焊接成球体,在焊接部位利用一个个或四个金珠点缀装饰,这种工艺,与南越王墓出土的金花泡上金珠装饰的方法简直如出一撤。这类金珠最突出的特征是其奇特的形制,而且都以掐丝和焊缀金珠工艺制成,可其从形制到工艺,都均非中国传统风格,而是一种输入品。

根源渐渐在我们面前舒展。

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告诉我们,多面金珠在时代相当或更早时期的中国北方地区极少发现,但曾在巴基斯坦旦叉始逻和越南奥高却有类似出土实物,时间大致相当于东汉,尤其在希腊至中亚地区,这种技术的历史更为悠久。出土金珠制品最多的广西合浦地区,在汉代就是东西方海上贸易之路上的重要城镇,因而这些多面金珠的制作工艺,极可能是通过海上贸易的途径传播到中国南方地区的。

源于这一脉络,我们就不难想到了——是西方金银装饰品传到中国后,才对中国金银器的制作产生了直接的推动力。东汉时期,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西方的联系日趋紧密,而且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领域都有了广泛的交流。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东汉胡人牵马铜俑,就是这一文化交流的实物佐证。这是一尊明显透出一种异域特征的胡人俑,高鼻梁,浓眉大眼,胡髯卷曲,耳上穿环。戴帽着履,穿交领右衽紧袖长袍,腰间束带站立,左臂曲于胸前,右手上举,作牵马状。整体造型优美,生动,逼真,静中有动,是东汉青铜雕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还有一件东汉绿釉瓷人,形象更像外来人种,且制作精巧,胎质细腻,保存完整。这两件塑像告诉我们,作为文物出现的这两个湖人塑像,并非古代雕匠的心血来潮,更不是一股历史的空穴来风,它是有来头有缘由有参照真相的,透过这两尊塑像,我们好像就能听到,那个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源头活水似乎就在我们的背后隐隐约约的流淌着。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