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里的秦汉湖南丨白瓷豆的根须

2016-10-10 09:50:19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白瓷鍑)

 

地宫里的秦汉湖南——白瓷豆的根须

文丨凌鹰


 

一件本来用来盛装食物的器具,却被叫作“豆”,这似乎让人有点费解,也让人想到曹植那首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说的豆,固然是一种植物,这里所说的豆,却是一件瓷器文物。这两者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可其实又还真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豆”这种器皿,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是一种由盘和高足构成的物件。这种叫做“豆”的器具,正是用来盛放食物的,所以其字形就与植物概念上的豆有了一种一脉相承的关系,因为它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豆”,像只高脚器皿,其字体中部的一横,就是表示器中的食物,上面一横预示一只器物的盖子。也就是说,仓颉造字的本意,就是界定“豆“为盛放食物的高足器,然后又演化成植物“豆”与器物“豆”为一个通用的汉字,可见古代的器物与豆,或者说豆与器物的渊源关系。

我们谁也不敢断言,这件白瓷豆曾经就没有装过豆类食物或者豆子?

这是一件东汉早期白瓷豆,敞口,直腹,高圈足,器形规整,制作精良,釉层薄,釉色较白,胎釉结合好。在那个时期,这种白瓷豆已经很普遍了。

纵观中国瓷器发展史,是先有青瓷后有白瓷。或者说,青瓷就是白瓷的母亲,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商周时期,我们的先民便烧造出了火候高达1200多摄氏度的原始青瓷。上乘的原始青瓷,胎质细腻坚实,釉层薄而匀净,胎釉结合良好。经过一千多年时光的抚摸,到东汉,已发生质的飞跃,达到瓷的标准,真正的青瓷从此诞生。

我说青瓷是白瓷的母亲,是因为白瓷就脱胎于青瓷,它是在烧造青瓷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发展而来。现在普遍认为,白瓷创烧于北齐,因为最早的实物是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釉瓷碗、杯、四系罐、长颈瓶等。这些白瓷胎质较粗松,釉色白中带青,质量不高。尽管如此,勤劳智慧的北方窑工却仅用数十年功夫便烧造出隋代杰出白瓷——透影白瓷,瓷化程度高到出乎想象,完全符合现代白瓷标准,胎釉皆白,几乎融为一体,非常薄,可透光。至此,白瓷烧造不再中断,经过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持续创新,烧造出不少白瓷名品。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白瓷又成了后来各种彩瓷的母亲。因为是白瓷的诞生,才催生了各种漂亮的彩瓷,是白釉让各种彩瓷更加纯正明丽,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都离不开优质白瓷。

但是,这里必须要澄清一个历史真相,那就是白瓷最早的产地并非河南安阳一带,而是在湖南。原因是,在北齐白瓷诞生之前,湖南在东汉时期就已经烧出了早期白瓷。对于这种界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继在湖南东汉遗址和墓葬相继出土的一定数量的白瓷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些白瓷的胎釉中含铁量远低于同时代的青瓷,然而又与稍后的白瓷不同,因此被称为“早期白瓷“,其釉面白中泛青,是白瓷烧造的初级发展阶段。

湖南出土的早期白瓷,有豆、鍑、碗、簋,钵、罈、罐等器形,都是日常生活用的酒器和食器,因绝大部分出自长沙地区,可能为湖南所产。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白瓷鍑3件,均为征集而来,其中最大的、釉色最好的一件高17厘米,釉色也最好,敞口,长颈,肩圆弧,底平,肩部有两个横s形对称附加堆纹,釉色白中泛灰,底部滴釉厚处呈青绿色,胎质细腻而又坚硬,是东汉白瓷中的精品。

这个事实表明,湖南出土的早期白瓷已经将白瓷烧造历史往前推了整整四百年。然而,遗憾的是,早期白瓷却在东汉止步了,人们再次看到它的倩影时,却是在北齐时期的北方。就是这个时间的断裂,造成了白瓷历史留给我们的错觉。而湖南的白瓷后来突然又像白云一样重新飘飞在湘楚大地,已是唐长沙窑烧制的乳浊白釉瓷。客观地说,这种白瓷的烧制技艺,源自中国北方窑口,与本土原始白瓷似乎并无关联,但这种现象,却给早期白瓷的烟消云散留下了一个更深的谜底,它为何突然断烧,为何戛然而止,为何一去不再复返,至今令人费解。

湖南出土的东汉白瓷虽然数量甚少,且其进展的脚步也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缺乏持续性,但它最早响彻在湖南的足音,却是不可否定的,更是东汉瓷器生产工艺的强音。所以,这件白瓷豆,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白瓷实物。它的弥足珍贵之处,不仅是因为稀有,更是因为它还承载着一个有关白瓷发源鲜为人知的史实。如果说,这件白瓷豆是一株历史植物,它的根须,就深深的扎在湖湘厚土里。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