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里的楚国丨失蜡法的风雅春秋

2016-10-10 09:20:14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地宫里的楚国——失蜡法的风雅春秋

文丨凌鹰


 

说失蜡法还得从青铜器说起,因为它们之间就像云彩与天空一样,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

要知道,当青铜器的光芒一缕一缕地飘进春秋之后,其青铜器具器皿以及各种青铜器件在形制和工艺上就逐渐脱离了商周时期青铜器那种严肃深刻的宗教神秘色彩,哪怕诸如鼎这种礼仪青铜器具,其纹理图案也变得通俗易懂而又丰富生动起来。这样的情形,就好比一个一直站在迷蒙暮色中的倩影,终于在一缕阳光的照射下回过头来,让我们看到了她完全真实的俏丽面容。

从1986年湖南岳阳凤形嘴山1号春秋墓出土的一件盛食器,我们就能领略到这个时期青铜器工艺那山不转水转的万种风情。

这是一件春秋时期的“愠儿”青铜盏,盖内和器内壁有铭文2行8字:“愠儿自乍铸其盏盂”。盏盖中部有环形透空捉手,被三根圆柱为一组的四组圆柱承托着,并由四组形态相同而对称的盘蛇组成两层立体透空结构。器身有两个由曲蛇盘绕组成的透空兽形耳,足由两条小蛇盘绕而成透空的兽形足。

究其工艺,这件“愠儿”青铜盏使用了失蜡法、陶范法和分铸铸接工艺,立体透空结构的部位为失蜡法铸造,后由陶范法浇铸成器,是湖南目前已知使用失蜡法工艺制作最早的代表性器物。

中国已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是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晚期铜盏部件和铜禁(约公元前六世纪)。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尊、盘透空附饰(约公元前五世纪),空间结构繁复齐整,铸作精致。这些器件独具的技术特点和艺术风格表明,制造这些铸件的失蜡法已成为中国古代铸师独立创造的“绝活”。战国以后,失蜡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除鼎、彝外,还用于铸造印玺、乐钟、佛像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贮贝器、饰件等,其工艺真可谓令人眼花缭乱。

失蜡法是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一种先进工艺,用以铸造复杂的铸件。古老的失蜡法工艺记述,首见于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元代,还设立了失蜡提举司,专管失蜡铸造。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失蜡法工艺,就像现在的植物杂交一样,演化出更多好看的花朵和更多好吃的果实。在其被演化的多种工艺类型中,其中就有一种用拨塑的方法制作蜡模的工艺,在明清时期被称为拨蜡法。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的铜像、铜狮,和万寿山铜亭的部分构件,就是采用明清时期拨蜡法的技艺铸造的。根据文献档案和实地调查得知,拨蜡法的模料为蜂蜡、石蜡或松香加植物油调制,经反复拉拔使其达到良好的塑性。在造型时,则用澄泥浆、纸浆泥或马粪、麻刀泥分层涂挂。如果是中、小型铸件,在窑中化蜡、焙烧、趁热浇注。大型铸件,就用地坑造型,模料由蜡和牛油配制,造型材料用石灰三合土和炭末泥,金属液通过槽道浇注。这样的史料记载,自然而然就在我们的想象中形成了这样一组画面:旷野,土炕,火焰,青烟;严谨的铸师或技工,忙碌的民工和转运的车马......一个时代的科技剪影就这样若影若现地叠加在我们的眼帘。

然后,我们不得不认定一个事实,失蜡法自春秋开始,其工艺一直就在中国不断地被演变和应用,至近代仍广泛流传于北京、山西、内蒙古、江苏、广东、云南、青海、西藏等地。直到现在,佛山、苏州等地仍用这种从春秋时期传承下来的传统技法制作艺术铸件。而从目前发现的最早使用失蜡法的器物出土,却是春秋时期的楚国,这就吻合了岳阳县凤形嘴山1号墓出土的青铜礼器的历史真相与风雅。

作为湖南人的祖先,我们的楚人先辈对青铜器制作真可谓是百花齐放。他们不仅重视工艺的实用和审美,同时也一直没有忽略礼乐文明。从岳阳县凤形嘴山1号墓出土的鼎、簠、盏、盉、盘、匜,就是典型的春秋时期士级贵族的礼器。其中盘的附耳由盘绕的蛇纹组成,纹饰优美。匜流作牛首状,上部为镂空纹饰,有大眼、双角、双耳及数条蛇盘缠而成。牛作流首,彰显了楚人的浪漫与诡异,夸张的造型和诡异的纹饰,更见证了春秋时期楚国青铜工艺的风格和水准。

最值得玩味的是盘和匜,它们是配合在一起使用的。商周时期的贵族们,每次在祭祀和宴飨时须先洗手,但他们又并不是在盘中直接洗手,而是用匜一类的器皿从上向下浇水,用盘承接。这种洗手的行为,被称为沃盥之礼。看到这样两件器具,我们似乎就看到,我们的先辈楚人满脸虔诚浇水净手洗去凡俗尘埃的威仪与背影。

有关楚人宴飨之礼,《礼记·内则》是这样记载的:“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

如果还要聆听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工艺遥远的余音,我们还可以追朔东周时期铜器的生产节奏与这一时期先进的采矿技术。比如,湖南麻阳九曲湾铜矿,在开采过程中就不断发现一些已被古人部分开采过的 “老窿”矿井和木支柱、铁锤、铁錾和陶器等古遗物。1982年,经考古人员和铜矿工程技术人员联合对古矿井进行全面调查,先后发现古矿井14处,一处为露天开采,其余为矿井式地下开采。最深一处古矿井斜长近140米,沿着矿脉走向,由上到下进行斜井采掘,巷道弯弯曲曲、宽窄不一。从保存较为完整的巷道看,当时为了采矿安全,在井内顶部普遍留有一层矿石作天然护顶,采场内留有“工”字形矿柱支撑,在相邻矿柱之间又辅以木支柱,支柱系原木做成。在古矿井内,还采集有铁锤、铁钻、木楔、木槌、木橇棍和木瓢、水斗,以及大量的绳纹圜底陶罐和陶灯。

别以为这些古矿井与失蜡法没有关联,恰恰就是这种层出不穷的铜资源,催生了中国古代的失蜡铸件和失蜡法铸造技术。这就让我有了一种臆想:如果沿着这个古铜矿往深处探望,我们是否依稀还能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人深藏在时空远处那盏尚未熄灭的灯火呢?

(2014年10月24日写于永州之野,古城零陵)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