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论丨城市与乡村的寓言

2016-10-02 17:03:12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城市与乡村的寓言

文丨李 骞

 

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中青作家高级研讨班的半年同学生涯中,刘晓平给我的印象是平静、友善、寡言却又喜欢斗狠较劲,这斗狠较劲表现在:一到周末,他便与几位同学在乒乓球室比输赢。我与他交往不是很多,但他的各种作品我是都拜读过的。那年十月份我们去杭州、上海、绍兴等地考察时,沿途我就一直看他发在《牡丹》、《长城》上的中短篇《得月楼》、《无鱼的河流》等。不看不知道,一看让我刮目相看,此前我读过他发在天津《青春阅读》杂志上的专辑《关于爱情》的一组散文,写得很美很淳朴且富有生活的哲理,他的小说居然也写得不错,朴实而充满哲学的思想内涵,故事娓娓道来,一个个细小的情节常有诗一般的意境,语言清新,读起来的第一感觉是心情舒畅,如沐甘霖。但在结业总结会上,各专业老师点评总结时,诗歌组的韩作荣老师是这样点评刘晓平的诗歌作品的:“刘晓平的探索诗歌作品,我们可以看作是现代城市与乡村的寓言,颇具哲学思性,有一定的艺术张力,追求口语化探索”。同学时我一直没有看到他的诗歌作品,但在毕业后我常收到他寄给或邮箱发给我的组诗,我因教学忙,一直与他少有交流。直到前不久,晓平从邮箱中发给我四辑诗歌作品,说是想出一本诗歌集《张家界之恋》献给第二故乡张家界,作为人生的纪念。我想:于情于礼(理)是再也不能拖欠了。我便花了些时间细读,并要来他以前出的诗集很认真读了,同时也读了其他同志的诗评,我便记录下如下感受——

晓平老弟原来出了《爱的岁月》、《爱的小屋》、《秋日诗语》等三部诗集,但我一直没听他提起过。从他以前的诗歌作品来看,我以为他是传统的,他以传统的诗歌方式,追求着人类的精神世界。正如诗评者吴旻所言:“在现代社会进程中,物欲的横流与正遭受着污染和破坏的人际关系,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了难以涤洗的负面影响。这一无法改变的现实,使许多人包括一些诗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了困惑和迷茫,乃至迷失了自我。这就需要有责任使命感的诗人们,采取正面逼视的方式来给人以招魂式的精神回归”。在这一点上,晓平的追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的追求。他始终追求传统的诗歌语言来表现传统的诗歌的意境,其语言的简洁可以说到了惜墨如金的地步,而意境的营造也可以说到了雕龙画凤的境界。如《小溪》一诗:“那一条小溪/没有流动的水/只有流动的阳光/几尾小鱼/围着石头/叙说奇遇……”那是远方乡间没有污染的小溪,水是清澈透底的,以致水面的流动看不见,只有流动的波光,而小鱼叙说的奇遇,那会给人产生多少联想啊!而《人生》也只有短短几句;“黎明,小孩站在风景中/清风挽祈祷而来/花枝唱开了春天的小曲/傍晚,老人站在风景中/有暮蝉的孤鸣/落叶作循循善诱之状”,诗人以形象的语言抽象象征的手法,为我们抒发了共鸣“人生原是一天的风景”,真是发人深省,让人有人生苦短的感慨!二是精神的追求。他勇敢地站在使命的高地,大胆地向诗人们高呼:诗人要“用诗歌艺术的光芒去照亮人们!”我很赞赏诗评家刘强先生的评语:晓平是通过“诗人优美情感的洗涤,形成一种极富特色的诗人哲学,提炼成一种豁达、超然,而又切合实际的人生境界,更让你寄情山水,去过真正崇实务本的人生(诗外隐喻),以‘出世’精神做好‘入世’的事业。”这样的追求,吴旻先生理解为艺术与精神的回归,我认为是很贴切的。

诗人洛夫曾经说过,诗人应是诗歌的奴隶诗歌语言的主人。是的,诗人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应时刻自醒,在自己的矢志追求中应明白自己不足。就像洛夫一样,不断否定自己又不断树立起自己的追求方向。晓平老弟也是这样,他在诗歌创作实践中,诗语言的口语化探索和诗歌意境的寓言式创造,就是一种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固有方式的否定式的再建立。诗歌的口语化,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倡导过,一代一代诗人都有过不同形式的实践,这种追求应该予以肯定。诗歌意境的寓言式创造,其实也不是一个新概念,汉诗的发展过程中就一直有寓言诗的存在。但是,二者合为一体进行探索就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我以他发在《人民文学》上的《一只闯进城的鸟》为例:“一只鸟因鸽哨的诱惑/跟着鸽群闯进了城市/天黑了它找不到自己的家/找不到家的鸟十分后悔/它只得整夜里在灯光下乱飞/没法子睡觉也没法做个好梦/更使它难受的是没找到做爱的伙伴//第二天天刚亮 鸟疲困极了/急匆匆飞回了森林中的家/它跟鸟们说 城市/可不是个好地方/没有做梦的林子/也找不到做爱的伙伴/甚至连个安家的地方也没有/就连那些炫耀的鸽子/也都住在别人的屋檐下……”这样的诗,老百姓都听得懂,寓意也十分明了,这样的探索其意义就极其有益。同样,晓平本集子中的其他诗的寓意也是十分明确的,但在语言的表述上,他也是有所探索的,在诗性与口语化之间,似乎想探寻一种新路子。但既要有诗性化的表达,又要使百姓们都能看懂,这其实是很难的。由此,我认为晓平的这种探索和创意式的再建立,就如韩老师概括式点评为“城市与乡村的寓言”,就具有经典式的意义了。


(作者系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民族大学教授)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