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亮色:真诚与向善——评刘克邦的《金秋的礼物》

2016-09-22 09:28:32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生命的亮色:真诚与向善

——评刘克邦的《金秋的礼物》

文丨夏义生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杨朔、刘白羽、秦牧的散文世界中度过的。他们的散文描绘的诗情画意和抒发的崇高的情感,奠定了我生命的底色,丰满了我孤独的灵魂。及至在大学里读到巴金的《随想录》,我被他真诚的自我反思和解剖所震撼,也被他散文须“说真话”、“有真情实感”的观念所折服。诚如孙绍振先生所说,“真话不等于诗和小说,真话也不等于散文。”①但散文是生命真实的诗意流淌,“真诚的文字”、“真情实感”是散文不可舍去的品格。刘克邦先生的《金秋的礼物》正是这样一种真诚的文字;“真诚与向善”营构出刘克邦散文艺术的魅力场域。

周立波先生在《散文特写选》的序言中写道:“描写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散文特写绝对不能仰仗虚构。它和小说、戏剧的主要区别就在这里。”②读完《金秋的礼物》,你可以从一行行生动的文字中,熟悉刘克邦身边那一个个平凡而又真实的生命,进而温暖地触摸到作者和他的生活世界里那种真诚与向善的生存状态。在《金秋的礼物》一文中,作者刻画了懂得感恩的儿子。远在北京读书的儿子,半年不见,不仅长高了、长帅了,而且懂得了感恩。在父母结婚二十周年的纪念日,他邀集同学为父母举办派对,并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给父母买份礼物,送上做儿子的敬意和孝心。在《我的母亲》、《疤痕》中,跃然纸上的是一个慈祥的母亲,一个为学生奉献自己生命的小学教师。《六娭毑》中的六娭毑早年丧夫,拉扯着几个儿女,辛苦了一辈子。在儿女们成家后,她拒绝儿女们的安排,一个人住在又矮又窄的老房子里。她热心帮助街坊邻居。在“我”的妻子临产需要送医院时,她拖着病体,用担架把“我”的妻子送到医院。这样一间昏暗的老房子里,却闪耀着温暖人性的光辉。还有《芙蓉路上的邂逅》中靠擦皮鞋来供养多病的公公和抚养小孩的中年妇女,《寻访英雄足迹散记》中为抢救乡邻而献身的唐飞、李映辉、孙春成、周美玉、刘照社、范继雄,《财经卫士之歌》中的廖保忠、于晚成、周正南,《无法归还的借款》中的杨文娟,《听父亲讲述的故事》中的“父亲”......这些血肉丰满的小人物,真实地生活在刘克邦的身边,生活在我们大家身边。在他们身上,闪烁着纯朴、善良、忠厚、奉献的传统美德,真诚的关怀、真挚的乡情,让我们享受一种温暖、光明、向上的人生图景。这就是当今时代凡俗人生的日常生活。刘克邦的散文深深地植根于生活之中,撷取人生长河中一瓣瓣鲜花,用善作纬线,用情作经线,编织出瑰丽神奇的画卷。

著名评论家王兆胜说,“我一直坚持认为,散文必须立足现实,扎根于大地和民间,反映最底层人的苦难和不幸,成为他们心灵的代言人,于是真、善、美永远是散文不败的花朵!当一个散文家失去了这些东西,他的散文就分文不值!”③然而在今天的文学作品中,一些作者以人性化和世俗化的名义,在历史与现实“阴暗”的隧道里疯狂地挖掘,把负面人物及其精神取向作为文学艺术的价值主体加以阐发,他们缺少对人类正面精神价值的建构和阐发。著名评论家雷达认为,正面价值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明辨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的东西。他说,一些当代文学作品缺失弘扬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力,这是令人担忧的。不少作品并不缺少揭示负面现实的能力,有的作家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形成了

一种错觉,那就是把激愤批判等同于批判现实主义。一个民族的文学倘若没有自己正面的精神价值作为基础、作为理想、作为照彻寒夜的火光,它的作品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它的思想艺术的境界就会大打折扣④。在《金秋的礼物》中,作者所要着意渲染的,就是生命之火的温暖和光明,是人生旅途上的友情和善良,是给了人类社会成长动力的真、善、美。文本中叙写的母亲与我、我与妻子、我与儿子,那种血浓于水的至亲之情,不正是我们民族家庭美德人伦光辉不息的闪耀吗?在我们的社会里,正是千千万万纯朴、善良、助人为乐的“六娭毑”,成为了我们民族的脊梁。还有舍身为乡邻的唐飞们,他们的大爱大义,是照亮我们民族奋勇前行的火炬。在《金秋的礼物》中,处处洋溢着人性的暖意、道德的光辉。就是在《歉疚》和《罚款风波》中,我们看到作者深深的自责和对自己灵魂的剖析,依然让我们领悟到了善的力量,它是淘洗人性的清泉。

当下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不乏对人性恶的深刻揭露和无情剖析。其中的精彩之处,读来竟让人冷汗浃背。然而,支撑人类社会前行的是真、善、美,如果文学艺术作品仅仅呈现人性的恶,或着力之处在于人性的恶,那既不是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也会熄灭人类奋勇前行的理想之光。我不希望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回避矛盾,粉饰太平,但我更愿我们的文学艺术多些和谐思维,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揭示真、倡导善、发掘美,积极弘扬人类正面精神价值,让生命多些暖意和亮色。刘克邦先生在《金秋的礼物》中做了可贵的探索。愿他坚持守望这片土地,也愿更多的作者加入到人类诗意生存的大合唱中来。

注释:

①孙绍振:《从文体的失落到回归和超越》,《名作欣赏》2008年第12期。

②周立波:《散文特写选(1959–1961)·序言》,《周立波选集》第六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版。

③王兆胜:《关于散文文体的辩证理解》,《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④雷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光明日报》2006年7月5日第1版。


作者:夏义生,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副教授。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