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工业遗址,提升城市形象

2016-09-08 17:09:02 [来源:株洲市经信委产业信息综合科] [作者:李何露] [责编:刘乐]
字体:【

截至7月底,清水塘工业区已有34家企业确定搬迁,曾经辉煌一时的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工业的印记也许只将存在株洲人的记忆里。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呼吁下,清水塘将建工业遗址博物馆,这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株洲人,特别是清水塘工业企业厂区范围的株洲人来说,是激动,是欣慰,是感动,更是期待。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进行新陈代谢,新旧更替是其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城市产业更新、土地性质转换,传统工业已经失去其原本优势,慢慢退出城市中心区,而留下的大片具有时代意义、城市里程意义的工业建筑,很多都被无情地摧毁,有的甚至连照片都没留下,等到回首城市发展历史时,只剩深深的遗憾。

保留城市的就工业建筑,既是对工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对城市发展历程的实物记录,但是,毕竟作为工业遗产保留下来的建筑非常有限,更多的工业建筑都逃不过推倒的命运。其实,很多工业建筑如果能得到好的改造,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将提升城市品位和丰富城市文化。

一、旧工业建筑在提升城市形象上国内外均有成功案例

旧工业建筑最先是在国外得到重视,通过使旧工业建筑再次得到生机,实现旧工业建筑循环利用,延长工业建筑寿命,开辟了一条旧工业建筑去留新思路。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沿岸,曾经的码头如今已成为打高尔夫球的人练习击球和摩托车骑手的活动场地;伦敦废弃的发电厂被改成艺术展示中心;在奥马哈(股神巴菲特居住的美国城市),阁楼和工作室里住进了摇滚乐歌手……在许多的美国和欧洲城市,曾经的工厂变成了公园、艺术中心、博物馆、住宅、写字楼。中国旧工业建筑改造起步较晚,近年来,通过政府政策导向和民众意识的提高,工业遗存建筑再利用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沈阳、北京、武汉、上海等老工业基地又重新带动了当地经济,如北京798从军工厂转型为国际当代艺术中心;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利用老厂区装焊车间建设江南造船博览馆,是2010年世博会展馆之一,厂区其他大部分建筑也改建成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群;广东中山歧江公园就是在始建于1953年的广东中山粤中造船厂基础上建设……

二、怀旧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时尚潮流

时代发展的越快,城市更新的速度越快,人们的怀旧意识就越浓烈,城市的曾经、我们生活的曾经一次次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怀旧主题的歌曲、电影、小说、装修风格以及各种商品一年比一年火。株洲是共和国8个重点工业城市之一,在株洲的历史上,从纵向来看,工业的辉煌历史时间不算长,但是横向看,工业历史在株洲历史中举足轻重,而对于近几代株洲人来说,很多都是在厂区长大,对于工厂的记忆、工厂的生活方式和氛围深深地印在身体里。今年来,随着清水塘搬迁的推进,来自媒体、政府部门、企业、民间组织等各个方面对于株洲工业历史的回顾和回忆越来越多,期待记录和保留工业遗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呼声也越来越高。

三、旧工业建筑无处不散发着艺术的气息

工业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工业厂房错落,砖墙斑驳,管道纵横,然而推开沉重的厂房铁门,扑面而来的却是猎奇、怀旧和前卫的气氛;横穿厂区的铁轨、高耸入云的烟囱以及错综复杂的管线都能让人置于梦幻的境地。工业遗产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工业建筑其独特的大空间、大体量展示着建筑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一个历史时期建筑艺术的发展风格、美学特征。株洲工业涉及信息、机械、食品、交通制造、有色冶金、化工、建材、机电、化工、建材等各产业,各种工业产业生产工艺不同形成了工业建筑和设备多样性特点,建筑结构形式从砖木结构、混泥土结构到钢结构,建筑样式从传统样式到现代式一应俱全,它们见证了工业景观所形成的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认定和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

四、工业遗址提升城市形象的几个设想

1、打造城市地标

株洲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在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上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只有另辟蹊径、扬长避短,在工业旅游上大做文章才能显示出其特色。对株洲工业发展历程回顾可发现株洲市重工业主要集中在石峰和荷塘两个区域,占改革开放之前全市工业产值的 80%以上,因此,可以清水塘工业区为起点,以即将建设的工业遗址博物馆为核心,对搬迁改造的老工业区工业遗址科学保留并利用,将清水塘工业区及周边工业区域打造成株洲工业旅游的核心区,并辐射贯穿田心、董家塅、动力谷等工业旅游资源,打造既囊括能认知工业发展史及工业遗址建筑魅力的旧工业旅游线路,又拥有满足人民好知、新奇心里的高新工业旅游线路,使工业旅游成为株洲城市魅力的新亮点,将清水塘工业旅游核心区打造株洲城市新地标。

2、记录城市历史

工业遗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株洲工业的发展历史,虽然在市志、年鉴、档案馆、媒体等多方面有过很多记录,市经信委也曾整理出版过一本《株洲工业发展史》,较为完整地概述了株洲工业的有关历史,但是仅限于文字记录,更多的图片、影像、实物等工业历史资料还散落在企业,散落在民间。株洲需要一个工业历史遗址博物馆。除要收集工业历史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还要尽可能完整地保存好工业设备、工艺、建筑等实物资料,特别是工业建筑,它们是株洲作为全国八大工业基地的历史见证,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产生的深刻影响,是工业发展史的缩影,也是物质承载主体。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就抹去了城市一部分最重要的记忆,使城市出现一段历史空白。

3、深化城市精神

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持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工业遗产中蕴含着务实创新、兼容并蓄,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注重诚信等工业生产中铸就的特有品质,为社会添注一种永不衰竭的精神气质;对于长期工作于此的众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及其家庭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对它们加以妥善保护将给予工业社区的居民们以心理上的稳定感;承载着的真实和相对完整的工业化时代历史信息,可帮助人们追述以工业为标志的近现代社会历史,帮助未来世代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株洲城市精神“火车头精神”,本就与株洲工业背景息息相关,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走专业化、系统化的发展方向,让充满城市文化底蕴,闪耀人文精神的工业遗产,留给未来更多的智慧结晶和不断前行正能量。

4、集聚财富人气

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无时不在提醒人们城市曾经的辉煌和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留下更多的向往。一些国家和地区充分认识到工业遗产的这一重要价值,将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进行适度改造,走出了与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相结合进行工业遗产保护的路子。国内现有较为成熟的改造模式有创意产业园、居住类、商业类(集中商业和小型商业)、餐饮类、办公类、公园类、会所类、影院类以及展馆类。株洲麻纺厂的改造可以算是株洲工业遗址改造的“小试牛刀”,无论从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清水塘地区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缺失,特别是具有激进色彩的第三产业(艺术、酒吧)缺少,导致对旧工业建筑有偏好的群体不足,但这也是进行三产业招商最为特色的亮点,依托工业建筑打造艺术中心、工业体验中心、特色餐饮区、特色民宿、特色酒店等,三产业的发展必将带动财富和人气的集聚。

5、塑造经典案例

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城市改造中因大拆大建而把具有多重价值的工业遗产变为建筑垃圾,有助于减少环境的负担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据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统计数据表示,对同等规模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可以节约 25%-50%的费用。旧工业建筑在供水、电力通讯、燃气动力等各方面基础设施比一般性建筑要求都高,所以在改造时能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大大降低基础设施投入。其次,工业建筑跨度大、结构坚固,改造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延展性,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造价。株洲位于两型社会示范区,在绿色发展方面一直先行先试,在旧工业区的改造上,我市如能充分利用好工业遗址“变废为宝”,在清水塘工业区改造中并摸索积累改造旧工业遗址的经验,不仅可以收到节约财力的经济效应,也将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经典案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在作“保护工业遗产刻不容缓”发言时指出:“对于广大产业工人和城市民众而言,高高耸立的厂房和不再轰鸣的机器不是冰冷的钢铁和砖石,它承载着几代人的奉献和理想,其中的人文精神已赋予工业遗产以活的灵魂。对于城市而言,工业遗产是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凝聚人们情感的纽带,通过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深入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内涵,可以为城市文化传承与未来的发展带来长久的后续动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意义重大。”期待株洲工业遗址博物馆早日建成,期待株洲工业历史文化资料能有效保存,期待株洲工业遗产能在合理利用中为城市积淀丰富的历史底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