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论丨石英:笔尖上的爱滴出来的绵密与理性

2016-08-27 11:59:38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笔尖上的爱滴出来的绵密与理性

——赏读奉荣梅的“文化散文”

文丨石英

 

最近,有机会读到了湖南省女作家,报纸副刊资深编辑奉荣梅的两本散文集,《寒花淡影》和《浪漫的鱼》,获得了非常良好的印象。作为几十年间深度接触散文作品的研究者,我觉得荣梅女士和她的散文具有鲜明而突出的优点与特色。这些特色自然意味着在同类散文中是不多见的。

其一,是作家对于地域文化情有独钟,与此相联系的是她对“文化散文”的深湛领略和具有独特风格的展示。荣梅女士自幼生长于湖南潇水流域的道县。此地毗邻广西,自古即为南北通衢。潇水水流清澈,滩多水急,然仍可通航。自然环境多姿多彩,风光非俗。道县自古文化风气浓郁,历史遗址良多。作者生长于这片文风习习,多经熏陶之域,加之家庭教育的影响,故尔对地域文化浸润极深,可谓由衷的酷爱。自唐宋迤至明清,道县并扩及到附近的永州,便有本地与被贬至此的显官和文人如柳宗元、寇准、周敦颐、蔡元定、何绍基等巨子。实际上,热爱乡梓与崇慕名士一直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一切,又无不是源于对文化的崇尚,对中华民族人文中最精华部分的珍重。所以我觉得,荣梅女士所写的“文化散文”(如果可以这样称之的话),绝不仅是通过眼睛看出来的,而是由笔尖上的爱滴出来的。且看作者对故乡道州充满感情的文字:“故乡,是一个人“零公里”处,那里雪藏了我们曾经的笑和泪,惶惑与无奈,希望与梦想。地图上的那个小圆点,是我们的起点,梦想是半径,梦想有多大,半径就有多长,离家的路就有多么遥远。”读她的文化散文,与我们曾经看到过的某些“文化散文”有一种明显的不同感觉:她从来不以“唯我知之”自居,教你如此这般,诸如此类;而是将浸沥着感情的人和事、物与景向你倾诉,自然地感染着你,使你心向往之,与那片地方那个人产生亲和感。这无疑是一种赤子之情的魅力。

也许与女性作家的心灵细敏有关。我注意到:她每在凭吊一位值得崇仰的历史人物,观览一处有价值的历史遗址,从不是置身于其外,而是将整个心灵投注于其中,甚而能达到与其人感同身受,仿佛能吐出彼物不能言之言。真正体现了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如当她站在寇公楼前(公元1019年寇准遭奸人丁谓陷害遭贬于此),体味着寇公当时的心情:“在高高的城墙上,筑楼藏书。公务之余,或诵读经史佛道,或凭栏远眺,依风长吟。自他双目中射出的是一股凉凉的心灵之光,凝结着无穷的人生感悟。”使客体一变而为主体,从而使古今不同代之心自然融为一体;然而毕竟今日已非昨日,当“回身西望鸟瞰全城时,花花绿绿的世界,随即粉碎了诗中的宁静与野趣。在川流不息的喧嚣市声中,这古檐悄然寂寥地立生残垣上,像一个年老色衰的媪妇,给人带来沉思和感喟,淹没了所有的故事,把静穆和庄严归还人世。”这段感慨系之的文字,将贯通千年的所有得失与遗憾,都凝缩在欲言又毋须尽言之中。不仅如此,作者少年时期的许多生活细节,也如地域文化遗址如影随形。如《古城墙上好读书》就是:“在倾圮了的古石城墙的断壁残垣,同窗分散找好了地方,或就砖墙而坐,或席地而坐,开始了各自的读书 。因为空旷,四周都是菜土和荒岗,没有房屋,可以随意地阅读,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声朗诵。读得乏了,索性就势往草地上一躺,摊成一个‘大’字,看天际的晚霞沉落,远处农人荷锄牵牛,淹没于村野,甚至懒懒地做起了周公梦……在高考前鏖战的那些日子,甚至白天有时也到这城墙的遗址上读书,一读就是大半天。”

仅举几例,当更可见出,奉荣梅的“文化散文”带有她自己深深的戳证,她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嫁”给了心爱的无比深厚的(尤其是本地域)的文化底蕴,又将这些文化遗存及其派生出的浓浓意蕴浸泡在自己的心灵之中。我想,这也许就是她对“文化散文”的深湛领略和她的文化散文风格所在。

其二:荣梅女士作为一位在编、写两方面多经砺炼的创作者,给我另一突出印象里:她笔下的文字兼有现实绵密之重与典雅俊爽之美。人尚年轻,而文笔却颇见功夫,且能适应多种内容多种格调的题材。尤其在劲挑比较庄重比较厚实的“文化散文”这方面,更显谐调而从容。这种“功夫”的获得,从她的两本著作中即约略可知。我想不外是源于读书之勤,多思之利与善炼之粹。沉实却不乏味,挤掉不必要的浮华;情文兼糅并具,弃却“小女人”之忸怩;筋、骨、肉配当协同,尽显游刃有余。而这一切之根本,还是潜生于“女流”胸中之浩气,才统领了以上所表现出的诸般优点,这种浩气支配着呼吸的节奏,使文气自有抑扬而不瘟不火。如——

“是永州的绮丽山水成就了柳宗元,还是柳宗元的山水佳文成全了永州山水的美名?无论如何,在我的眼里,柳宗元谪居永州十年间,无论压抑愤懑、病衰孤绝,还是纵情山水、读书著述,都浓缩成一个古代士人傲岸独钓的标志性画面,一千多年来伫立在西山脚下的潇水河畔,让中国的文学史里再添一根顶天的脊梁。”

有的文字又不乏细柔,情味十足,楚楚动人。譬如:“长沙城里有母亲60年代初期医士学校老同学,结拜姊妹‘长沙姨妈’。当时,‘长沙姨妈’每次回乡省亲,便落脚湘南小县城里的我家。每次,她总少不了给我买一段漂亮的花布,乔其纱,柔姿纱,朱丽纱,府绸等等。这些质地与名字一样飘逸、柔曼的布料,在少女的梦里,无数次幻化成公主的裙衫,穿在身上炫丽成霓裳。我的衣裳,便常成了小县城里让女孩子艳羡的‘时装’”。这些时尚和美丽的布料在少女的眼里就是长沙的化身。长沙的具象,烙在我们孩童心里的还有‘长沙姨妈’带来的大包小包的特色小吃:香辣兰花豆、灯芯糕,以及松花皮蛋、兰花干子等等……”(《在长沙跑江湖》)文字的运用达到十分圆熟的地步,便往往不再囿于现成的表达,而自然形成为新颖而不拗涩的组合,于是,“炫丽成”等类的不俗配当便呼之即出。

至于那些形神兼备、情采奋生的典型美文更能信手拈来。如“我只是一个匆匆的旅人。到古镇时恰逢不尽梅雨的暮春时节。八十余载过去了,龙潭的山水古檐乍一入眼,仍是沈从文描摹的那幅古典写意风景画。雨廉遮天,柄伞伫立龙潭河拱桥,我欲近观这写意风景的细节。黄龙湍急,在河心滩石高激浊浪,河身狭小,河床滩石突兀,已是不通航的样子。曾经使从文先生心跳的船夫背了纤绳身体贴在河滩石头下,那点颜色、那种声音、那派神气,那种永远使人同时得到快乐和忧愁的美丽动人光景,消失在历史的风云、自然的神力中了。站在河边,你不由自主的会眺望对河,在雨幕下,一个顶着硕大竹笠肩着背篓的窈窕身姿,疑是那个十八岁就做了匪首的出名美姣姣王夭妹,一张白白的脸儿、大大的眼睛,那副眉眼那副身段那么停匀合度。”

不难看出,作者的笔路是有变化的:因地、因事、因情、因人制宜;但又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她总体风格之下的具体应用。我们常常肯定和推崇的语言风格,其实也不是动笔一个样,一个味儿(即老舍指斥的“一道汤”)。无变化还是说明不是真正的成熟,不能运用自如太多,自然会引起“阅读疲劳”。荣梅女士的语言文字好就好在静中有变,变中仍有定力。她还有很多散文写的灵动活泼,轻松幽默,又是一格。此处不再举例。

在当前散文大军铺天盖地和汹涌澎湃的作品扑面而来的情势下,最使人心烦的恐怕是一般化,欠特色。可要写出特色来亦非易事,其中之一要素得有扎实的语言文字根基,台风撼动仍能俯仰自如的招数。所谓熟能生巧,故而生新是也。如果语言文字太“水”,质地太松,立地尚且欠牢,再想出奇、有特色效果必不甚佳。

无需赘言,散文的语言文字功夫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切文学的立地之本。而荣梅女士在这方面无疑是有优势的。如更明确地意识到此点,当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和伸展。

其三。作者“文化散文”的史学价值也是不能不提到的。有人说过:“文史不分家”这话有道理,但还不可笼统地讲,还要看这“文”是什么样的文。但如用在荣梅女士的“文化散文”上,那还是名副其实的。因为,她的“文化散文”中,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与历史人物和史实可谓密不可分,或者说是贴得很紧。看彼时人物的命运,自然也会对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动态与变化会有更深切的认识。因为,任何的时代环境总离不开人物的活动,尤其是政治人物和杰出文化人士的命运如何。我读过部分散文,深有感触的是:荣梅女士既是一位文思泉涌的诗质作家,又是治学非常严谨的年轻学者。她对她所写的历史人物相关的史实抠得很细,关键时绝不大而化之,绝不搞“模糊哲学”。因此,当我认真读过这部分散文之后,至少还没发现不应有的“硬伤”。这一点固然应该如此,但也很不容易。有的历史人物可能对许多人说来并不很熟悉,但她却反而为此花费了更大的搜求功夫。如对南宋时期朱熹的重要弟子蔡元定就做了剥茧抽丝般的“透析”。本来这只是她的一篇长文中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却占了相当重要的份量,给了读者以极其突出的感觉,从而也对蔡公有了清晰的了解。其实这位蔡元定是南宋时期的重要理学家和难得的音律学家,荣梅女士在这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贡献。而况蔡氏并非本地学者,乃福建建阳人,遭诬陷贬谪于此。荣梅女士的眼界甚宽,评价出诸公正,凡正直有为之士,尤其是被奸人陷害贬至本地的贤者,更倾注了无限同情,不吝心力为之张扬正义,彰显其被掩蔽之辉光。与之同时,她对每一位历史人物尽可能考据出的事迹,务求准确详尽,这对今世诸多不准确的传述也是一桩有力的匡正之举。如寇准,应该说是人所多知的历史人物,一般皆因其正直抑邪尤其是一位主战派而为人所推崇。他在戏曲和传说中,这个人物的许多地方均与史实有很大距离。仅以其活动时期而言,似乎其历程很长且模糊,大致自宋太宗经真宗直至仁宗皆有寇老西儿的身影在朝堂出现。其实他主要是活动于真宗朝,曾为宰相,但先为王钦若排挤罢相。后复相,又被奸人丁谓诬陷贬至南方,道州以及雷州。荣梅女士文章中特别强调:寇准再也未能归朝,直至死于南方(此点在戏曲和民间传说基本上是没有的)。这种结局的阐明是很重要的。另外,她对寇准的籍属和生卒年代等表述得也很确凿。准为今陕西渭南人(宋时华州下邽)。此点也并非无所谓的小节,因在东北方一带,民间惯称寇准为“寇老西儿”,使许多人误以为这个“老西”指的是山西,其实他是另一处“西”地人。还有,荣梅女士在谈及她的家乡道州时,以可观的篇幅提到太平天国起义军和长征中的红军都经过了此地,皆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述及历史真实发生的事情,同样也表现出一种应有的史家之笔。绝不像近年来某些文人那种随“时尚”之风影响,采取了一种感情用事甚至随心所欲的写法,直至将太平天国比成今天的邪教。而荣梅女士显然对此则不取,她以应有的理性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实事求是。这在今天是非常可贵的。

如上所述,她的散文作品不止是“文化散文”这一类。笔者仅就这一类写了以上的读后感受。荣梅女士正当盛年,她在为文之道上还有很大潜力,今后将会以不懈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俾使我深有印象那些优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我想,这同样亦是实事求是的期待。

(作者系著名散文家、评论家,原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原文刊发于2015年《创作与评论》第五期)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