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世界博览会金奖的双峰人

2016-08-26 10:33:53 [责编:刘乐]
字体:【

——潘岱青与菲菲伞

1851年伦敦世博会第一次开办时,上海人徐荣村所生产的“荣记湖丝”获金、银奖牌各一枚。此后,历届博览会所获奖的中国产品也日渐增多。查阅《湖南特产风味指南》和《湖南风物志》等有关资料,可知湖南人在世博会上获奖的产品亦不少:1911年在意大利都灵博览会上有长沙湘绣、醴陵釉下五彩荷花瓶(均获最优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有湘绣(一等奖)、邵阳翻簧竹雕“荷叶花瓶”(二等银质奖章)、醴陵釉下彩瓷(一等奖优奖)、浏阳菊花石雕梅、菊花瓶和梅、兰、菊、竹横屏(一等金质奖);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万国博览会上有湘绣《乐燕图》获奖,特别是锦华丽绣庄提供的罗斯福绣像更是轰动世界;而湘乡二十五都杏子铺人(今属双峰县杏子铺镇)潘岱青创制的菲菲伞则荣获一等金质奖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潘岱青创制的菲菲伞,曾风靡全国乃至海外,为繁华都市创造了一片美人的时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潘岱青其人

潘岱青,名封营,生于1894年5月29日,今双峰县杏子铺镇人。其父潘绮衡是铁匠师傅,他勤劳致富,家道小康,在涟水河边的杏子铺街上建了新居“望杏园”,并且送其子侄十余人接受系统的新式教育。潘岱青于1910年就读于双峰高小丙班,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1918年因病休学。

1924年,潘岱青创立菲菲制伞商社,工场设在长沙市长康路。1933年,他研制的新式纸伞——菲菲伞代表政府参加芝加哥万国展览会,得到一等金质奖牌。1937年,他携带菲菲伞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四省国货交流会,使菲菲伞远销海外。

1944年抗战时期的一天,在居住老家杏子铺屋门前对面山上突然一声巨响,一架飞机撞在山头上,飞行员和降落伞挂在树枝上,当地老乡将飞行员救下,发现是一位外国人,潘岱青获悉,用英语和他交流,得知他是美国援华抗战的飞行员,潘岱青立刻将飞行员护送到几十里外的湘乡县政府。某天,日兵一部突然来到望杏园,怀疑这里是抗日据点,将机枪架在屋前的大路上,对准潘家院子。潘岱青在院门口迎面遇到了持枪的鬼子,他临危不惧冷静应对,摆脱了鬼子的搜身后,指挥家人赶快从屋后上山,使一家老小十多人安全撤离。日军恼羞成怒,朝大门开了几枪,时至今日,大门上的弹孔仍然清晰可见。

潘岱青宁可放弃家产也不做顺民,第二天就率领全家避难到七亩冲(今属湘乡市),开始了一年多的逃难生活,直到日本投降。其间,乡亲们力主推荐潘岱青在七亩冲所在的土桥乡担任中心小学校长。能够为乡亲们出力,他欣然接受,积极履职,并将六岁的儿子(潘一民)送到该校念书以示支持。后又以无党派工商代表,被群众选为湘乡县参议员,他无法推卸,勉力为之。

解放后,潘岱青曾任长沙市工商联纸伞业同业工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和第一届市人大代表。1953年,菲菲伞停止了生产。1955年,潘岱青抱病写作《纸伞一角》一书,介绍了菲菲伞的技术资料和生产经验,并绘制图样。书稿一份译为俄文,转存于原苏联工业部门;一份存于湖南工商部门;底稿自存,但遗失于文革时期。

1962年初秋,潘岱青到北京旅游,这是他在清华休学40余年后的故地重游,非常高兴,与子侄们一起畅游了北海、颐和园和十三陵。他这次来京,随身带有几把他精心保存多年的菲菲伞,堪称“稀世珍宝”。当他得知侄儿正准备成家时,便毅然把他保存的最后一把菲菲伞送给了未来的侄媳妇,这何尝不是一段“伞为媒”的佳话呢?

1966年,潘岱青被迫从长沙遣送回乡。1970年,潘岱青病逝于土桥乡七亩冲,终年七十六岁。

菲菲伞逸事

(一)菲菲伞掀起美女执伞热

今天一些时髦人士,常津津乐道于老上海美女月份牌折射的老上海的繁华生活。 这些美女月份牌有个专类,叫“执伞美女”。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纸伞成为当年时尚美女手中的时尚道具之一。这一时尚道具的形成,湖南长沙原产的菲菲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决定性作用。

潘岱青1918年因患咯血症,从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休学。病好后,想在长沙找工作,经人介绍,到湖南省财政厅接洽联络,却屡遭白眼,被人拒之门外。这时,潘岱青的弟弟伯(白)坚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要去美国留学,送行的潘岱青看到弟弟临行带了把长沙纸伞,就对弟弟说:唉呀,你何解带咯样土里土气的伞出国,丢我们中国人的丑啦!”弟弟却认为伞是日用用品,不可缺少,坚持要带到美国去。后来,潘岱青接到弟弟从美国寄来的信,大意说:哥哥,你不要我带的那把伞,在美国出现奇迹,不仅我自己天晴落雨少不了它,洋人看了,也非常欣赏,认为是个宝贝。说中国人能够把竹子和纸做出这种价廉物美而又携带方便的东西来,是了不起的聪明。

正想创业的潘岱青从这把伞得到启示,萌生了做伞的想法。不过,当时长沙手工制伞业已相当发达,像北正街(湘春街)和老照壁的陶恒茂制伞在长沙已名闻百年,陶恒茂的伞讲求质量,伞上搽桐油。在民国时期,依然按传统方法,在三伏天搽三道桐油,陶恒茂所产的油纸伞,可用于湘江船户及码头工人冒雨作业(当时雨衣很少)、用于小摊贩在暴雨中摆摊,更可用于出长沙城时,撑着一把大油纸伞,从城墙上飞跳而下(因晚清民初,长沙城墙到时关门落锁)。

当时,一个年轻人开“洋布伞”店的可能性也不大。民国初年,就有大商人李茂棠从国外进口伞骨、布面、伞柄及附件,请来广东技师,在下太平街和坡子街成立裕湘厚广伞庄和裕湘广伞庄,大获成功,已占领了市场。

潘岱青成本不厚,他将祖遗的三十亩田卖掉十亩,获银洋700余元,以此做本,借鉴杭州纸伞模式,以长沙粗笨的纸伞为改造模型,制作轻便美观、适宜时尚女性用的菲菲纸伞,经反复实验,改革创新,及同乡画师王彪炳等人协助,1924年质量及花色胜过杭州伞等中国诸顶级纸伞的菲菲伞面世并投产,工场就设在今中山亭百联东方巷子进去的长康路上。

1924年以后的长沙《大公报》上随意就可以找得到菲菲伞的广告。广告中列举了菲菲伞之特色,兹录原文如下:

本伞之特色:一、本伞系采用上等棉料纸精制,绘有山水花鸟文字,活泼新奇,雅俗共赏;二、对于油色潜心研究,故伞衣柔软鲜明,见日不裂,受雨不沾,尤为本伞之特点;三、伞骨特别精细,油色光亮,比闽浙新出之伞轻便耐用,本伞原料手工,完全国产,较五六元之舶来绸伞,及二三元之国货草帽,价值占数分之一;四、本伞购备一柄,既可遮日,又可避雨,无分晴雨,旅行弗忧;五、本厂创办伊始,只求畅销适用,价格低廉,诚实无欺,无论零卖批发,均极竭诚欢迎。

菲菲纸伞面向的主要消费者很明确,就是青年时尚妇女,菲菲伞投向长沙市场后,马上供不应求。潘岱青于是在南阳街、司门口、中山路国货陈列馆等地设立门市部,并于1926年将家中剩下的二十亩田全部卖掉,对伞厂作了进一步的投资。当年的菲菲女式花伞有大号、小号和特订的伞号,计二百多种,伞上花型中西结合,并得到美术教师李昌鄂的协助设计,绘有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等国画图案,又印制有《潇湘八景》、《黛玉葬花》、《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新花样,栩栩如生。

菲菲伞在装饰上也别具一格,伞柄上加上油漆,并系以红绿等种颜色的丝绦,古香古色,美观又大方,菲菲伞的包装特别印制牛皮纸袋子,另外,还精制彩印纸盒以供作馈赠礼品之用。菲菲伞的价格不菲,每把银元5元,相当于现在人币1000元。

据潘岱青的遗孀,年已97岁的欧阳佩华回忆说:精巧玲珑、美观耐用的菲菲伞,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甚至已成为旅居青岛、上海等地的外国友人在海滨浴场、公园、名胜等地游览时的时尚道具,那些西洋美人,常手撑菲菲伞以遮太阳(该伞遮太阳时,可以反射日光,不传热);照像时,她们更喜欢手执一柄菲菲伞以为衬托。

(二)菲菲伞由盛转衰

1933年长沙菲菲伞参加了芝加哥万国博览会,得到金质奖牌,悬挂于闹市南阳街的门市部,(此枚奖牌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而潘岱青的弟弟伯坚也在美国芝加哥城佃了一个小门面专门经销菲菲伞,一度轰动芝加哥全城。

据1935年《中国实业志(湖南卷)》记载:长沙制造纸伞业之著名店铺,计有八家,以菲菲制伞商社范围最大,资本7000元,职工67名,所出纸伞精致玲珑,年产菲菲伞6万把,除行销湘省及长江流域的上海、南京、武汉、安庆等城市外,更输出国外。该《实业志》还记载说:1935年长沙制伞业最出名的伞铺共八家,依产量排名前两位的分别为菲菲制伞商社(厂址长康路)和湖南西湖制伞总社(仓后街),其次则有湘春街之陶恒茂、樊西巷的罗福兴、大古道巷的黄德和、湘春街的栗宜暘及同街的吴振兴。

1937年,长沙菲菲伞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四省国货交流会,有一外国公主曾以80元银洋高价定制一把特制菲菲伞,要求伞顶镶金属,伞柄用黄杨木雕松鼠吃葡萄的空花形,伞面请名师绘百鸟朝凤精彩国画。菲菲制伞商社当然可以让外国公主如愿以偿。

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菲菲伞厂房及门面全部被毁,他携全家回到当时的湘乡老家杏子铺继续生产,但规模已不大了。

抗战胜利后,历尽劫难的菲菲制伞商社,在今天长沙五一广场锦绣中环(原湘绣大楼)旁投入现金建成一幢三层楼房,拟扩大菲菲伞生产,但此三层楼竟被国民党军队占用,现金变成固定资产,却依然得不到生产的产房,加之民国后期政治腐败,金融混乱,菲菲伞不能再现抗日战争前的繁荣。1953年,菲菲伞被迫停止生产。

(三)菲菲伞的影响

1975年,中央忽然派人到湖南了解菲菲伞的情况。湖南政协副主席、民建主席凌霞新经调查,向北京来人无奈地汇报说,菲菲伞创制者潘岱青早已于五年前寂寞地病逝于土桥之七亩冲了。

1984年举办首届中日青年友好联欢活动,邀请三千名日本青年参加。胡耀邦总书记问及送什么样的礼品给日本青年,王震副总理说:日本人民喜欢雨伞,送湖南菲菲伞就很好。由此可见老一辈中央领导对湖南菲菲留下了深刻印象。1984年9月16日《北京晚报》报道:中日青年友好联欢活动的礼品菲菲伞启运来京,“打开一把菲菲伞,你可以看到两幅美丽的图画,一幅是雄伟的富士山下,两只仙鹤展翅朝着盛开的樱花飞去。另一幅是金碧辉煌的天坛祈年殿耸入云端,旁边的青松傲然挺立。这批菲菲伞是湖南益阳县伞厂为来我国参加中日青年友好联欢活动的日本青年制做的纪念品,是由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设计的。菲菲伞是一种较珍贵的工艺品,这批古雅精美的伞,长四十厘米(不包括伞把),伞把用水竹,伞柄、伞托用优质杂木,伞面用优质的福建蒲城皮纸制成。这批伞在制作工艺上有新的特色,伞面过去用十六块纸糊成,现在改为两块组合,并做到平整不起皱,画面接合天衣无缝。1984年9月25日《湖南日报》也作了报道。

2006年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科技频道)一位姓龚的女纪者给潘岱青之子潘一经打电话,她说:今年为举办中国电影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博物馆保存一部上世纪三十年代纪录湖南菲菲伞制作工艺的影片资料,纪录片片长大约有三十多分钟,文革中该影片还丢失了,后来又找回来了。我们最近去湖南长沙、湘乡等地对菲菲伞的历史和相关资料进行了考察,准备制作一部专题片配合这次纪念活动,听说你有比较完整的材料,我们想来采访你。潘一经做梦也没有想到纪录家父荣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的菲菲伞影片资料经历七十年的风风雨雨仍珍藏在北京电影博物馆里,真是奇迹!令人惊喜!

2010年10月18日,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之故事湖南栏目播出《大宅门之民国长沙巨贾列传》,讲述了潘岱青与菲菲伞的故事。此外,任闻所著的《长沙市工商旧闻演义》也有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谢秉忠也撰写了《菲菲伞和他的创始人》在报纸上予以介绍。但都说潘岱青是湘乡人,以至双峰人无人知晓。

望杏园今昔

2005年,笔者在编写双峰一中百年校庆的校志和校友录时,就注意到:在1910年编印的<<双峰高小同学录>>上有来自二十五都望杏园的潘姓学子四人,即潘隆埙(字继伯,丙班)、潘封营(字岱青,戊班)、潘翰楚(字咏楠,戊班)、潘封颂(献椒,戊班),觉得不简单。因为当时双峰书院改办为双峰高小还不久,能接受新式教育的人还不是很多,一家有三人来双峰高小读书,是不容易的。

对于潘氏家族后人的情形,笔者尚不全知,仅从潘岱青的子侄辈所写的纪念文章中一知半解。上文已提到,潘岱青弟弟潘伯坚(又名白坚),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系孙立人将军部下的得力干将;其大妹潘封树1933年赴日本留学(可惜在途中因肺病的折磨蹈海自杀)。潘岱青原配吴家琛、继配欧阳佩华(97岁高龄,仍健在),共育子女十人,其中数人入武汉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其侄辈、甥辈亦有多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侄潘振纯曾任邵阳县农业局局长)。潘氏家族现今散居全国各地、港澳台及美国等地。可以说,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书香之家。1958年,双峰七中刚创办时,即以望杏园为校舍。学校迁出后,又成为当地供销社用房。沧海桑田,望杏园如今已很破败,但望杏园主人所演绎的一段辉煌历史是不会被埋灭的。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