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论丨彭其芳:丰富的情感世界

2016-08-25 09:55:07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丰富的情感世界

序戴希散文集《释放心情》

文丨彭其芳


 

读戴希同志的新著《释放心情》,我激动的心一下飞到了故乡安乡,飞到了虎渡河畔安障乡垸内黄山岗上的那个小村庄。

那是个恬静而美丽的小村庄,叫戴家屋场。几栋农舍掩映在树林中,浓重的绿色托出了它固有的寂静和安详,房前屋后有满园的瓜果,还有飘逸着清香的荷塘点缀在村头村尾,秋蝉长一声短一声地在枝头鸣叫,一头老牛惬意地躺在一株大树旁,不停地摇着尾巴,一些鸡不知在禾场上寻觅什么,几只鸽子在村庄上空盘旋了几圈后便轻轻巧巧地落在了鸡群里......这就是我年少时曾经见过的戴家屋场。这就是戴希同志第一次睁眼看世界的地方。这也是这部书情感激流的源头。

戴希是农民的儿子。他的祖先世世代代都守望着这个古老的村庄,守望着房前屋后的土地,从来没有走出这个绿色的山岗和绿色的树林。而他们却坚强地生活,没有在厄运面前低头。他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没有从父辈那里接过黄金万两、良田千顷,而是接过了贫穷,接过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接过了做人的根本。他是这样写他的父亲的:"......祖父的教诲却深深地影响了父亲。为此,父亲常帮孤寡老人挑水、打米、耕种、盖房;借了别人的物什总要还的,还得多还一些:见了行乞者,除了给米给钱外,还请吃饭,尽管家里很穷......一句话,多体谅人家的难处,多让自己吃亏。父亲终其一生乐善好施、含辛茹苦......"(《要做好人》)。他是这样写他母亲的:"油灯燃烧着......从花容月貌到白发苍苍,母亲夜夜在油灯上忙碌:剥豆、喂猪、做饭、洗衣、纳鞋、缝补蚊帐......灯光摇曳母亲佝偻的身影,宛如摇曳一首缠绵纯洁的歌......"(《油灯》)。他是这样写他兄长的:"......哥经常挤时间外出挣钱。风里来,雨里去,除非大病不起......有一回,几个青年农民用竹床将哥抬回来了,原来哥在西堤挑砖烧窑卖苦力时,摇摇晃晃从十多米高的窑上跌落下来......哥敦厚善良,从不抱怨家里四兄弟就他一人当后勤、做人梯。我们兄弟仨无忧无虑地读书,哥给了我们多少资助,说不清......"(《长兄如父》)他还写了嫂嫂和伯父。还读读《那年过年》吧,读读《偷红薯的故事》吧,就会顿时明白:他家里那时一贫如洗,饥寒交迫,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身传言教的道德教育,就是不缺用爱心彼此温暖着,并用爱焕发出来的力量支撑一家人生存的那一片蔚蓝的天空。

戴希就这样从小从父兄那里接过了如山一样厚重的爱,如海洋一般深沉的情,养成了坚毅、朴实、善良的性格,因此他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能挡住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始终以一个平常百姓的心去看待一事一物,真正是处顺境时不变其心,处逆境时不坠其志,做一位正直的人--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人。因此,他能深深地爱他的妻子,深深地爱他的女儿,爱他周围应该爱也值得他爱的人,并且也像他的父兄一样,常常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别人:给替他服务的拖板车的人多付劳务费,天天买下岗女工卖的甘庶,冒着被传染病的危险把温暖送到朋友的床头......如《初为人父》、《女儿半岁了》、《农民的儿子》等等,从中都能触摸到他的一位男儿滚热的至爱之心。

因此,可以说他的散文集《释放收情》是一次全方位的心灵的独自,是一次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大释放。释放的是人世上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父女之间、兄弟之间等关系中一种最纯朴最赤诚最高尚的爱。这是现今社会上一些唯金钱是命的人永远也无法拥有的比什么都昂贵的财富。如果像他一样,都有这种爱,那么社会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家庭暴力发生,不会有那么多被抢夺财物后惨死的冤魂,不会有那么多道貌岸然的高官纷纷中箭落马,不会有硝烟刚刚飘散的美英联军攻占伊拉克的战争......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之策,现在国家又把每年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是有其深远的意义的。

戴希以扑实的语言,以不拘一格的形式,以一位正直人的坦诚,用爱恋编织了这部《释放心情》的感情真挚而厚重的书,是值得祝贺的。这是一部充满亲情友情乡情的散文集,是一部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教材。我积极向广大读者推荐这部书。

(原载2003年12月6日《常德日报》、2003年10月31日《常德晚报》,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著名散文家)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